“危重症治疗百年引领者”德尔格: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和发展
编者按:今年是张江科学城 ·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建园二十周年,借此契机,医谷就医学园区内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进行系列采访报道,以此探访企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如何与园区共生长,继西门子医疗后,下一站,我们来到了德尔格。
1906年,法国北部的一个煤矿发生粉尘爆炸,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死亡,这起事故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也正是在这场矿难中,德尔格一款耐用呼吸设备“1904/1909”型产品初露锋芒,让约600人获救,该产品由德尔格创始人之一Bernhard Dräger开发。之后,在众多欧洲和美国矿难中,德尔格呼吸设备救助了无数生命,以至于百余年来美国矿业救援人员骄傲地称自己为“Drägerman”(德尔格勇士),专注于拯救“生命的技术”,是德尔格开始自身事业的基点。
以“生命的技术”为始 立足于行业发展前沿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举国同庆的日子,第29届奥运会首次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这一天,对于德尔格而言,也是意义非凡,因业务扩张的需要,公司将位于上海金桥开发区的生产制造基地正式搬迁至张江科学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如今,近十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德尔格医疗事业部负责人沈立新对当天的热闹景象还记忆犹新,“德尔格来到医学园区,得到了很多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的支持,他们亲临现场祝贺,公司所有的领导层都专门从德国赶来,我们还邀请了员工家属,大家共同见证德尔格如何踏上了一片新土地,迈入了一段新征程。”
位于张江科学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德尔格
热闹之后归于低调务实,是德尔格一贯的风格,这家成立于1889年的德系企业,一直是危重医疗领域的标杆典范,其将百年沉淀的技术转化为“生命的技术”,用于拯救生命,可提供从急救转运、手术室到重症监护室的全场景解决方案,产品覆盖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吊臂设备、早产儿和新生儿暖箱、医用供气系统等。截止目前,德尔格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业务遍布约50个国家/地区,在超190个国家/地区设有代表办事处,并拥有21个开发和生产基地,而中国市场是德尔格战略发展中最为倚重的市场之一,已成为其全球布局中重要的研发、制造、物流中心之一,并跃升成为德尔格业务发展的第三大市场。
据沈立新向医谷记者介绍,早在1994年,德尔格就不远万里从德国的梦幻小城吕贝克(德尔格总部)来到中国,并最终将安全业务落地北京,医疗业务落户上海。1996年,上海的德尔格工厂生产出了第一款麻醉机Fabius,“这是一款本土化的产品,它结合了中国实际的医疗环境和使用场景,这款产品后经多次迭代升级更新,迄今为止依然活跃在中国市场,德尔格人很骄傲其在中国的麻醉领域做出了持续性的贡献。” 沈立新说道。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一款医疗设备,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在市场份额中依然能占据一定的地位,沈立新认为,这与德尔格基因里刻进的极尽“严谨”紧密相连。
而德尔格也将这份德国人特有的“严苛”投射到了更多中国本土化产品中,医疗建筑产品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医疗建筑产品包括手术室中的手术灯、手术床、医用吊塔等,看似简单的单体医疗设备,但实则上,如何让它们在手术中成为医生的得力“隐形助手”,对于生产企业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都是极大的考验。
德尔格医疗事业部负责人沈立新
沈立新表示,医疗建筑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需融合材料学、力学、物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尤其在设计环节,若有任何偏差,都会对术中的医生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比如手术灯出现‘飘移’,吊塔出现承重问题,德尔格在设计和制造这些产品时,首先从根源上就会规避这些问题,德尔格医疗建筑产品的安全系数在合格的基础上再提升了4-5倍,完全可以满足中国任何一家医院的要求。”
据医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截止目前,德尔格各个层次系列的吊塔手术灯已全部完成国产化,这些产品均在原来基础上在中国做了本地化设计,同时也保持与德尔格内部严格的质量体系一致。去年3月,德尔格还发布了一款由中国团队完全自主设计的吊塔Ailu-Panda,现已进入国内医院的临床应用,但这还不够,为了以更灵活、快速的响应带给中国用户更定制化、品质化的体验。沈立新透露,接下来,德尔格的更多产品线将开展深度国产化。
渐进式加速推进 全方位深度本土化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快推进ICU病房建设,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就曾强调,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ICU床位总数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ICU床位是10.65万张,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这与欧美等国家每十万人拥有数十张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巨大缺口的背后是市场空间的无限想象,华创证券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测算,以分床位和ICU单元来计,必配设备增量空间约300亿元;其中呼吸机+监护仪超150亿元,缺口均约8万台,增量空间分别约100亿元和57亿元,潜力无限的市场规模为德尔格的深度国产化也带来了机遇。
沈立新介绍,德尔格的深度国产化是一个渐进式的推进过程,以其供应链为例,从一开始主要零部件的全部依赖进口,到逐步实现了所有部件的国内加工,“比如德尔格的麻醉机,不管是里面最小的部件,还是整体的框架,都是在上海生产,我们还与国内很多企业达成合作,打造了从需求到供应的本土生态链,实现双循环在企业层面的深度融合。”
另据医谷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截止目前,德尔格麻醉机的基础版及中高端系列、以及中端呼吸机系列、监护仪全系列已全部实现中国本土化生产,目前,德尔格高端呼吸机系列正在国内做项目论证,也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国产化。
德尔格在致力于全线设备国产化的同时,还在本土发展智慧医疗技术,以医疗信息的互通互联,改变重症医学、手术室等领域的医护监测方式。
据悉,德尔格在中国尝试推出一款呼吸机中央站系统,其是一个以中央监护为基础的一站式全息中央数据工作站系统,利用医疗物联网技术,自动采集呼吸机设备终端的呼吸数据,包括呼吸力学、肺通气功能监测参数等多维数据,还可以显示机器报警信息,让医护人员可以一目了然观察到所有连接呼吸机的病人情况,实现对多床位、跨病区、跨院区呼吸治疗的集中监护和管理,极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深入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将中国医疗现状的临床痛点结合到产品的研发中去,会是德尔格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持续扩大本地化生产,同时带动中国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并最终实现‘China for China’到‘China for Global’升级转型。”沈立新说道。
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保持良好内生力
“Lever Schaden as Schimp”(宁可遭受损失,也不能蒙受耻辱),这是德尔格创始人的母亲用低地德语制定的指导原则,时至今日,它仍指导着德尔格的一路发展。德尔格第六代掌门人Stefan Dräger将这句话做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对我而言,德尔格公司的血脉中流淌着我们的血液。作为一家家族企业,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长久兴旺。对我来说,这意味着有一天,当时机成熟时,我会把一家更优秀的公司交到我的继任者手上,我们满怀热忱地完成每一件事,为了人们的生命而努力工作!”
沈立新认为,这份立足长远的发展战略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更多地要求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保持自身良好的内生力。
据了解,自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后,德尔格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除了多次捐赠医疗和安全设备外,德尔格大幅提高生产能力,并大力协调全球资源,从采购、生产、进口、物流、安装、服务等多个环节全力保障中国抗击疫情的一线需求。沈立新表示,疫情期间,从来不加班的德国人专门开设中国生产线,主动加班,保证了产能的提速。
疫情期间,德尔格针对疫情防控推出了多款抗疫产品,呼吸机无疑是新冠感染期间的“紧俏货”,针对新冠感染的预防控制,德尔格呼吸机在系统设计做了全面的考量,其每一台呼吸机的进气和出气端都装有专用的过滤器,细菌和病毒的滤除率达99.99%,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确保ICU工作环境的安全,并使呼吸机免于污染。此外,德尔格还提供一整套完备的单病人使用呼吸机专用附件和通用耗材,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沈立新还提到了一款疫情期间的“明星产品”胸阻抗断层成像仪,据了解,这款抗疫利器基于电阻抗成像原理(EIT),通过床边实时监测胸内生物电阻抗变化,化繁为简,以动态影像直观显示肺通气分布,便于医生在床旁第一时间评估肺部病情演变,协助诊断及跟踪治疗效果,彻底避免了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疫情期间,这款胸阻抗断层成像仪还辅助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成功撤离ECMO(体外膜肺氧合)。
“在社会责任领域,德尔格会继续深入推进并拓展更多的维度,我们希望,当有一天,人们谈起德尔格,首先想到的不是业绩的增长,而是我们致力于‘保护、支持和拯救生命’的企业文化。” 沈立新说道。
写在最后
在医学园区建园二十周年之际,德尔格在园区也走过了第十五年头,作为见证医学园区一路发展的“老人”,沈立新感慨颇深:“公司当初风风火火地来到这里,就看好医学园区巨大的发展潜力,坚信在这块产业的沃土上,能实现更多更好的发展,这么多年过去了,现今的医学园区早已今非昔比,不管是产业集聚度和基础设施配置,为企业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助力。在德尔格发展的过程中,医学园区从优惠政策、产业链接、设施配套,包括疫情后的复工复产都给予了很大帮助,未来,德尔格与医学园区也将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实现共发展的‘双向奔赴’。”
相关推荐
“危重症治疗百年引领者”德尔格: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和发展
关于呼吸机,你该知道这9个问题
易德投资:做深耕科技创新价值的先行者
“百年老店”任天堂,终究绕不开中国市场
推进肿瘤和免疫领域精准治疗,「德昇济医药」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
焦点分析 | 「瑞德西韦」获批上市:是吉利德翻盘的希望,未必是人民的希望
传承与突破并行 解锁百年企业溯高美索克曼青春基因密码
36氪首发 | 7大技术管线推动高校新药研发项目产业化,「百年壹号」获1.5亿元首轮融资
开发二尖瓣和三尖瓣疾病治疗技术,「德晋医疗」完成数亿美元B轮投资
瞄准风口上的细胞治疗市场,「赛德特生物」开启全产业链模式
网址: “危重症治疗百年引领者”德尔格: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和发展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743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32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849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7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3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6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