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亏损的纵目科技,恐难抓住上市这根救命稻草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还未上市就在招股书中提示退市风险的公司并不多见,纵目科技就是这样一个特例。纵目科技专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去年11月递表上交所,向科创板发起冲刺。这次IPO申请,也从侧面反映出一向豪放烧钱搞研发的纵目科技已经严重缺钱了。近日,其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正如纵目科技自身对退市风险的提示所显现的悲观一样,现实是残酷的。纵目科技一直在亏损,目前仍未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纵目科技共计亏损近9.4亿元。
身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智能驾驶行业,纵目科技身上背负的压力相当沉重,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思。
上下游双头承压,造血能力存疑
纵目科技是较早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的企业。2013年百度宣布开始研发无人车项目,也是在这一年,纵目科技成立了。刚开始,纵目科技还只是一个二级供应商(即一级供应商的供应商),为一级供应商提供环视系统的软件和算法。2018年,纵目科技转型做一级供应商,建立了高清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工厂,并开始研发生产超声波传感器。
在技术方面,如下图所示,智能驾驶技术共包含六个级别。纵目科技的产品覆盖L0-L4级别,主要提供针对低速泊车场景的智能驾驶系统,功能涉及:L0级别的全景式监控影像功能(AVM)、低速L2级别的自动泊车辅助功能(APA&PRA)、低速L3+级别的自主泊车功能(HPP&AVP)。
通俗来说,这三个功能可以帮助车主实现360度环视周边环境、在停车场实现车内自动泊车或车外遥控泊车、在停车场等限定低速场景实现中远距离无人自动泊车。
常见的低速泊车场景有园区、办公楼、地上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纵目科技之所以主攻低速场景,是因为低速场景的研发成本相较高速场景而言更低。
智能驾驶实现“智能”的背后,离不开海量的数据标注工作,这部分工作无论是由标注员人工完成还是由芯片算力驱动,都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停车场等半封闭空间,环境复杂度相对可控,因此成为了纵目科技的首选切入场景。
然而,芯片成本也成为了拖累纵目科技毛利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纵目科技在芯片采购上总计投入采购金额约3.93亿元,芯片采购金额的期内营收占比高达87%。2021年,受芯片短缺的影响,纵目科技不得不向芯片贸易商高价采购部分芯片现货,以保证向下游客户稳定供货,转向贸易商进行采购直接导致了2021年其采购的芯片平均单价增长了48.16%。
2021年纵目科技芯片采购金额达到了2.74亿元,然而当年的营收仅为2.27亿元,也就是说2021年纵目科技在芯片采购上投入的成本就超过了当年的营收。要知道2021年芯片采购金额占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为69.53%。仅芯片采购就足以让纵目科技在2021年亏本,再叠加其他原料采购给其带来的亏损压力,纵目科技的成本控制难度已经进入地狱模式。
时间来到2022年,随着芯片供应的恢复,纵目科技的芯片采购成本也有所下降,然而一季度芯片采购占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仍高达60.66%,这表明一旦芯片供应再次紧张,上游供应商再度提价,纵目科技又将面临新一轮的采购成本飞升,进而再次压缩纵目科技的毛利率。
纵目科技毛利率受芯片采购成本上升的影响十分显著。2020年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为16.43%;2021年,受芯片采购成本上升的影响,主营业务毛利率降至13.21%;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更是下滑至10.38%,远低于期内行业15.73%的平均毛利率。较低的毛利率以及大幅度的毛利率波动难免引起市场对其造血能力的质疑。
同时,纵目科技选择L2级别的低速泊车场景,还出于其商业化落地量产的难度明显低于L4、L5级别的考虑。然而,难度低也就意味着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者众多。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同致电子等都是其在行业内的强劲对手。
在技术高度密集的智能驾驶行业,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决定了企业维持竞争力的时间长短。不甘落后的纵目科技,也开始重金投入产品研发。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纵目科技的研发投入均超过了营收,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40.65%、205.13%、118.32%,期内行业均值为14.11%、13.7%、12.28%。纵目科技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远高于行业均值。
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这三年半内,纵目科技共计投入研发费用6.47亿元,而其期内营收仅为4.51亿元,出现了研发投入超过营收的情况。
亏亏不休的纵目科技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公司产品迭代所需研发投入较大;公司还在中高速行车辅助智能驾驶、新能源车无线充电、行泊一体等智能驾驶前沿领域有所投入;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驾驶系统产品,细分市场规模小,公司收入类型较为单一,导致其收入规模较小。
纵目科技重金投入研发的效果并不显著。在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低速泊车领域,客户的心也是飘忽不定的。2021年,一汽集团还以35.57%的销售金额占比位列纵目科技第一大客户,到了2022年一季度,一汽集团的销售金额占比就降至4.12%。2020年还是其第二大客户的北汽集团,在第二年就跌出了前五。2022年一季度,其第一大客户变为2016年成立的赛力斯汽车。
下游大客户稳定性差给纵目科技带来了客户维护难的烦恼。另外,由于智能驾驶系统产品个性化定制程度较高,大客户的频繁变更也不利于纵目科技在持续量产的基础上,带动规模效应,实现成本压缩和技术提升,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造血能力。
L4级公司纷纷切入L2赛道,或面临降维打击
在比低速自动驾驶技术壁垒更高的高度自动驾驶赛道(L4)同样是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囿于研发成本过高、卡脖子技术难突破、法律法规尚未成熟等原因,L4级技术产品的商业化步伐缓慢,L4赛道玩家也开始转向商业化程度更高的L2赛道,使得低速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L4级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宣布其L2+/L3高阶智能驾驶产品预计于2023年实现量产,更有报道称文远知行已在美国秘密提交IPO申请;L4级公司Momenta更是在2016年创立之初就确定了L2级别的量产辅助驾驶和L4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并传出今年将在香港或美国提交IPO申请。
纵目科技已经在20款车型上实现L2级别自动泊车辅助功能产品的量产,年出货量超过10万辆。然而,面对像文远知行、Momenta这样降维入场的L4级别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也不得不敲响警钟,并且,对自动驾驶这块大蛋糕虎视眈眈的远远不止以上两家公司。
在国际市场上同样是强敌环伺,博世、法雷奥等公司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去年7月,博世和大众宣布双方将在L2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上开展合作,2023年新技术将在大众集团汽车上实现量产。
股权结构分散,经营稳定性或受干扰
纵目科技的股权结构分散,透露出其经营稳定性或受干扰的隐忧。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及其母李晓灵合计持有公司33.3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是公司最大的股东兼实控人。如IPO顺利完成,唐锐控制发行人的表决权比例预计将不会超过24.98%。
实控人的控股比例较低,意味着上市后将存在潜在投资者通过收购公司股权或其他方式导致公司实控人的话语权减弱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决策和稳定经营。
前期为了融资造血,实控人唐锐的股权被稀释。现在面临上市,纵目科技也将直面公司经营稳定性受干扰的隐忧。
结语
成立10年的纵目科技见证了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变迁,在烧钱研发迎来L2量产后,其商业化之路似已渐渐明朗。然而,上游芯片价格的压制和下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叠加L4级公司纷纷入场L2赛道对纵目科技科技进行降维打击,纵目科技肩上的压力已经日渐沉重,不得不谋求上市以获补血。与此同时,上市后实控人股权被稀释也将为公司的稳定经营埋下隐忧。
还未上市,就已提示退市风险的纵目科技,或难把握“上市”这根救命稻草。不过踩到了自动驾驶赛道的纵目科技,倘若能够规避未来的经营风险,相信也依然会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发布于:江苏
相关推荐
持续亏损的纵目科技,恐难抓住上市这根救命稻草
纵目科技闯关科创板:尚未实现盈利,上下游夹击下毛利率走低 | IPO观察
纵目科技冲刺科创板IPO,自动泊车玩家仍需多一些耐心
被Facebook终止合作,被谷歌下架,股价营收皆腰斩,猎豹只剩AI一根救命稻草了
向日葵连年亏损转型医药,寻求“破茧”恐难“化蝶”
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获1.9亿美元D轮融资,是小米宣布造车后的首批投资之一
雷军看好的自动驾驶公司,IPO揭开老底
Spotify:救命稻草还是行业公敌
张振新的先锋系:以为区块链是救命稻草,不成想却被其压垮
黄章丢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网址: 持续亏损的纵目科技,恐难抓住上市这根救命稻草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805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0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8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4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0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0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5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