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我们每扔掉一个垃圾,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人为它而受罪

我们每扔掉一个垃圾,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人为它而受罪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19年07月01日 17:16

虎嗅注:关于垃圾分类这件事,已经被翻来覆去讨论过许多次。抵触情绪当然也有很多。有时候,这种抵触甚至延伸到了对“环保概念”的反感上。但当我们从源头角度来看为何要做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到底如何影响这件事,也许得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Photo by Avinash Kumar on Unsplash,出品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作者:王曦,VLOOP蔚路循环发起人。

“环保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会不那么方便,环保就是意味着你要承受相对来说更高的成本。”



这是我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拍到的一张照片,几个建筑工人在挖土准备维修地下管道,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土的侧表面布满了垃圾袋。

 

奥林匹克公园的环保和绿化都是国内顶级的,所处的位置是北京的黄金地段。如果首都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的土壤里面都是这个样子,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制造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就看不见了,但是垃圾不会因为我们看不见就凭空消失,它们只是被转移了而已。

垃圾围城



这张地图是王久良导演在拍摄《垃圾围城》的时候,亲自绕着北京城一圈去踩点垃圾填埋场。住建部的一个文件显示:实际上我们大中型城市近三分之一的区域都已经被垃圾所包围。

 

我们看不见又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名副其实的垃圾围城里。

为什么垃圾变得越来越多

过去这十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非常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最初只能满足温饱到现在物质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要求生活越来越便利,但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懒,所以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物品替代了原来使用很久的物品。



这张图片很好地展示了我们每天都扔掉了什么东西。这些垃圾还不包括我们的剩饭剩菜,买了没穿几次就废弃搁置的衣物和几乎没有使用过的各种器具。



在 2000 年以前,我们每个人每天产生 1 斤左右的垃圾,现在每人每天产生约 2 斤的垃圾。如果我们以美国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为参照的话,那么未来我们每个人每天可能要产生5斤的垃圾。

 

假设到 2050 年,中国有 8 亿城镇居民,每个人每天产生 5 斤垃圾,它意味着:一天全国 8 亿城镇居民产生的垃圾就可以填满 150 个西湖。



垃圾没有地方可以埋了怎么办?拿去烧吧。这张地图密密麻麻的坐标实际上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运行的、正在建设中的以及计划建设中的垃圾焚烧厂。



2000 年以前,整个中华大地只有两座垃圾焚烧厂;现在我们有 418 座垃圾焚烧厂,如果到了 2050 年,可能要建到 1000 座。

 

没有人希望垃圾焚烧厂建在自己的家门口,还有一个学术词汇叫作邻避效应,即“ not in my backyard ”,不要在我家后院建垃圾处理厂。因为大家都知道,无论垃圾焚烧厂的技术多么先进,我们总是觉得它不够安全、健康、清洁。

 

我在各大要建垃圾焚烧厂的 BBS 和论坛里面看到大家非常专业地探讨,我们应该拿哪些政策文件和健康标准怎么样给政府写信,说这个垃圾焚烧厂不应该建在我家的门口。

但是几乎看不到有一个人提,我们能不能从源头上把垃圾减量。

 

这3张照片是王久良导演在调研中国垃圾村时拍摄的。

 

这个小姑娘正在梳妆打扮,她手里的木梳沾了处理完垃圾的污水,去梳理自己打结的头发。



这是一个妈妈正在处理垃圾,她背上的孩子和她一起生活在垃圾堆里。



这个小男孩从废弃的塑料垃圾堆里面捡到一个医疗针头去抽水喝。



我相信大家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都跟我一样,感到震惊和心痛,甚至有些许愤怒。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一方面制造越来越多的垃圾,一方面跟政府说垃圾焚烧厂不要建在自家门口。那么我们制造的那些垃圾最后去了哪里?被怎么样处理了?

 

我们每个人每扔掉一个垃圾,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有一个人在为它受罪。垃圾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公平。我们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最先遭罪的可能是更贫穷的人。可是面对环境污染的时候,有任何人敢拍着胸脯说“我可以幸免”吗?

  

如何处理废弃塑料袋



为此我做了调研,过去这几年,垃圾增量的 80% 到 90% 来自于我们每天买买买造成的快递包装垃圾和点点点带来的外卖餐盒垃圾。去年一年,我们消耗 245亿 个一次性快递塑料袋。

 

把这些塑料袋一个个排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 280 圈。

 

那为什么不就把塑料扔到垃圾焚烧厂烧掉呢?塑料燃烧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包括二恶英在内的致癌物质。在国外,如果垃圾焚烧厂如果要求非常严格的话,送进垃圾焚烧厂的垃圾一定要把塑料挑出来。

 

既然垃圾焚烧厂不行,很多人提议使用可降解塑料,国家立法要求所有的快递包装都用可降解塑料不就好了吗?



这张图片是我朋友做的实验,他在网上买了一个据称 3 个月可以完全降解的塑料袋,这是埋了 290 天后挖出来的可降解塑料袋,除了部分地方破了之外,几乎没有看到降解的迹象。

 

因为可降解有严格的降解条件,如果我们希望这些降解塑料袋降解,必须把它分出来送到高温、高湿的堆肥厂里才能实现所谓的降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可降解”这3个字,因为它带来了太多的误会。

 

我有一个朋友在新加坡生活了很多年,他发现新加坡超市自从推了可降解塑料袋以后,大家更加肆无忌惮用了更多的塑料袋。

 

如果焚烧不合适,可降解塑料也不是正确的方式,那么到底该怎么解决一年 245亿 个快递塑料袋呢?

 

小蓝袋计划



环保领域有个很知名的3R理论,最优先的就是Reduce,即从源头上减量,拒绝买买买。第二步是Reuse,即如果你必须要买东西,尽量用得久一点,重复使用它。如果最后这个东西不得不废弃了,我们希望它可以Recycle,即材料可以回收回来,通过一定的处理再制成新的东西。

 

如果我们可以提供一种循环使用几十次,最后废弃了还能妥当地处置掉、回归自然的产品,这个问题不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了吗?于是我们推出了小蓝袋、小蓝桶和整套的循环体系。



如果真的希望这个小蓝袋实现循环使用 50 次,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消费者收到了这个循环袋一定要把它归还,如果不归还,所有的 50 次、所有的环保和美好的愿景都是空的。如果你收到了这个小蓝袋,你会把它归还吗?

 

有朋友说,现在用快递塑料袋撕烂后就扔掉多方便。如果还要归还就太麻烦了。

 

我们正在努力让整个归还变得简单。比如,把用于归还袋子的循环桶放在你取快递的地方或者你上班途经的路上。但是无论我们做的多么简单,也比你扔掉一个垃圾要困难。

 

有人或许也在想,既然归还了,你要不要给我奖励?

 

现在最常使用的规格尺寸的快递塑料袋大概一个一毛钱或两毛钱。但是我们把快递的这个循环袋归还以后,需要专人统一收集处理再派发给卖家,每一次都会产生 5 毛钱的成本。如果我们采用奖励的方式做环保,它可持续吗?

 

可以这样解释:2019年马云先生的身价是 2387 亿。假设今天马云先生也听到我的演讲,他也愿意支持我做环保,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用于解决快递塑料袋垃圾问题。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如果未来一年网购产生 500亿 个快递塑料袋,环保成本就是一年 250亿元 。即便马云先生把所有的钱交给我鼓励大家做环保,也只能维持 9.5年 。

 

9.5年之后,我们上哪儿去找第二个马云?到时候是不是我们的小蓝袋、小蓝桶就沦为垃圾,再重新去每天制造很多很多的一次性快递塑料袋呢?

 

坦诚地说,环保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会不那么方便,环保就是意味着你要承受相对来说更高的成本。否则,所有美好的环保方案都没有办法可持续运行下去。



假设人人都参与进来,我们一年制造的 500 亿个的快递塑料袋都被循环袋替换,就相当于一年种了 4 亿棵树,一年减少 150 万吨塑料,相当于阻止了 1.4 座景山那么多的快递塑料袋垃圾。

 

其实你知道,我们每扔掉一个快递塑料袋,这个世界上就会有人为此受更多的罪。

其实你知道,我们现在假装漠不关心,假装看不见,我们的子孙后代却要在未来为此买单。

其实你知道,我们不是承受不了5毛钱的环保成本,只是看不到对我们最直接的好处。

其实你知道,我们宁愿自欺欺人地把这5毛钱放到购物的总价里,也不愿意直接承担这个环保责任。

 

假设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循环方案走进了你的社区和办公场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相信你知道,谢谢大家!

本文出品自“SELF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我们每扔掉一个垃圾,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人为它而受罪
智能垃圾回收是不是一个“伪风口”?
垃圾分类逼我去创业,商业模式都想好了
自动驾驶36人 | 文远知行CEO韩旭:我们希望在未来2-3年内会有一个盈利点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 6000 台 iPhone 被当做垃圾销毁
让AI帮城市倒垃圾,暂时可能还没戏
法媒暗访亚马逊销毁大量滞销商品:存储费贵,运回中国成本高
日本模式告诉我们垃圾分类完了就该收费了
垃圾分类创业潮,是风口还是噱头?
谷歌给了我一个面试题,我把它变成了创业项目

网址: 我们每扔掉一个垃圾,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人为它而受罪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864.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