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褪去昔日光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场旋风 (ID:kongbainvxia),作者:Ray,原文标题:《互联网金融的落日余晖》,头图来自:《大时代》剧照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条回答:大三学生小玲,深陷焦虑,无心学业。原因是上大学后,离开父母管束,小玲虚荣心作祟,沉溺购物。由于家境普通,平时生活费并不多,小玲网购付款都用信用付,到了还款日只还最低还款额。原本她以为自己借的不多,后面很快就还得上,可没想到借款容易还款难。
很快小玲连每个月的最低还款都还不上,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陷入以贷养贷的循环,短短两年就欠了3万多元。
小玲知道,这些钱自己是还不起的。可她既不敢告诉家人,又不敢停下还款——身边有朋友因为欠款,不但被催收公司打爆电话,甚至连家人、朋友、同学都被骚扰,直接社死。看着自己越滚越多,越滚越快的债务,小玲感觉自己正加速向着深渊滑落,毫无办法……
小玲的遭遇绝非个例,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学生贷的投诉超过30万。从普惠金融的希望,到普罗大众的“收割机”;从万众瞩目到万人唾骂,互联网金融到底经历了什么,一步步从过往的如日中天到如今的落日余晖?
一、缘起
2013年,蚂蚁推出1块钱也能理财的余额宝,彻底点燃了互联网理财热潮,短短数月,用户数暴增至5千万。这一年,被人们称为互联网金融(互金)元年。
在此之后,所有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开启金融业务,一时间互金产品充斥坊间,行业戏称:互联网的尽头都是金融。
截止2020年,互联网信贷余额破4万亿;互联网理财管理余额近20万亿;互联网互助(类相互宝)产品用户破亿……短短几年便达到甚至超越了传统银行几十年的积累,速度让人咋舌。
业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互金成为行业内最火的赛道。但最近这几年国家对这个“一路狂奔”的行业加强了监管,合规整改一波严过一波。互联网金融也从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光环渐渐褪去。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个过程互金平台、用户、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相爱相杀……
二、勇士,恶龙?
每个创新的初衷都是善良的,每头恶龙少年时也都曾是勇士。
本世纪初,金融企业还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阳春白雪,在银行办事难更是社会常态。
存钱难,借款更难,就连付钱都不容易——信用卡普及率低,绝大多数国人还要随身携带现金,钱包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那时的银行是巨龙,满足于服务利润丰厚的头部企业和客户,不肯附身倾听普罗大众的金融呼声,普惠金融声响虽大,落下的雨点却很小。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是年轻的互联网平台对金融巨龙发起的挑战,那时的平台是勇士,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一如冉冉升起的朝阳。
2010年的扫码支付,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支付方式,一举让中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潮”的国家,掏出手机轻轻一扫,扫出了方便,扫出了实惠;
2013年的互联网理财,让每个人,每块钱都能享受到金融收益,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金融普惠的一面;
2015年的信用付,一举将银行信用卡二十年才覆盖到的几千万人群,扩展到了5个亿,让大家体会到了“赊账”的快感,更让国人体会到信用的重要性……
花钱用互联网信用付,存钱用互联网理财,支付用互联网扫码,互金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了便捷和红利,百姓再也不用低声下气的挤在银行排队办理业务。传统银行被用户无情地抛到脑后,网点门可罗雀。
正当人们为屠龙之举欢欣鼓舞时,殊不知,少年向恶龙的蜕变也在悄然展开。
人们并不知道,互联网平台付出如此多的成本绝非做慈善,巨额投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建筑一道大坝,把用户与金融机构彻底隔开,由它来分配和管理流量,彻底掌控金融机构的客源。
在互联网平台眼里,支付(汇)、理财(存)、信用付/信用贷不只是金融业务,更是通向流量变现的坦途:通过支付汇聚流量;通过理财收集客户金融数据;再通过贷款实现流量变现,这是一条走向暴富的康庄大道。
拿互联网信贷为例,业界普遍的年化利率是18%——一万元借一年要付1800元利息。在传统金融人眼中,这可以算的上是高利贷的定价,然而凭借巨大的流量、海量的真实数据和极其便捷的借款体验,这一产品撬动了原本无法被银行服务的海量中尾部用户,支撑起了互金行业超过五万亿的借款规模。
这就意味着,仅仅互联网信贷一项,互金行业每年利息收入接近1万亿!如此高的利润还只是冰山一角,更让人咋舌的是互金产品的商业模式。
为了规避信贷自身的天然风险,通过一张监管宽松的互联网小贷牌照,互金平台创新出“联合贷”模式。顾名思义,一笔贷款,互联网平台出一部分本金,金融机构出一部分本金,大家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这个看上去公平的模式,背后却是不折不扣的“霸王条款”。为了增加自己的杠杆率,互联网平台往往采用1:99的出资比例——1万元的借款里,互联网企业只出100元,剩下的全由银行买单,而因为掌握了流量和数据,客户的风险判断,授信额度和定价全部由互联网企业说了算。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数据使用费、风险管理费、系统服务费等名目,互联网平台只出1%的本金,却以各种方式拿走所有收益的30%,而银行扣除资金成本,风险损失,运营费用后,资本收益率往往不足2%。
而即便这1%的本金,还可以再加杠杆。通过ABS等资产证券化手段,1万元借款中,互金平台实际投入的真金白银可能只有30元,杠杆率可以超过300倍!超高的杠杆率让互金平台赚得盆满钵满,却将风险留给了金融市场。
风险和定价听平台的,收益大部分进了平台口袋,风险损失却由银行承担,世间哪有比这还好的买卖?互联网平台一边拿着高额利润,一边疯狂地跑马圈地;从卖货,到卖餐,甚至连街头菜贩的生意都不放过。
它们拼命地筑坝,切断用户与下游的连接,把流量握在自己手里,再待价而沽,高位变现。终究,这个屠龙少年,还是长成了一头恶龙……
三、哀嚎的“韭菜”
伴随着屠龙少年逐渐黑化,当初鼓掌相庆的普罗大众,也成了新巨龙成长过程中收割的对象。
作为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一般来说,平台对用户都是“轻举刀,缓收割”。然而,由于金融的特殊性,互联网金融对用户的收割来得猝不及防。
当人们还在怀念扫码付领红包的福利,开通信用付的优惠,互联网理财的高额收益时,殊不知完成筑坝,彻底掌控生态后的互联网企业突然间变了一副面孔:
2021年,各平台互助险产品陆续宣布关闭,许多在创办之初就加入并不断分摊费用的人,落得一无所有,原本承诺的保障化为乌有。
其中韭菜割的最狠的,莫过于互联网平台最赚钱的信用贷产品。在各个平台不遗余力地宣传下,许多涉世未深或自控能力较弱的人,踏入了这条不归路。
相较于信用卡年化18%的封顶利率,很多互联网平台上年化18%只是起步,到目前为止还有平台产品的年化利率可以达到36%。
这么高的利率,只要借了,基本上就没有“上岸”的可能,许多人被迫走上了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直到还不起高昂的利息,生活和家庭破裂,那时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互联网信用贷的出现确实方便了很多得不到银行服务的客户,让大家享受到了信用借款的便利,如果只是按需支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互金平台为了保持业绩的高速增长,在客户获取和促支上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业绩增长,平台甚至会把营销客户锁定在学生群体,导致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欠下大笔“饥荒”,无心学习、丢了学业、甚至丢了工作。
为了保障回收率,互金平台采用“外包”模式进行催收,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电话骚扰、辱骂、威胁……已是“常规手段”,更有甚者,连借款人的家人、同事、朋友都不放过。打开黑猫投诉,关于催收的投诉接近40万件,无数的个人和家庭不胜其扰。
如果觉得互金平台的镰刀仅止步于此,那还是太善良了。很多互金平台用户信息不断出现在黑产市场,利用这些信息,演化出了许多诈骗“新模式”,至于这些数据从何而来,只能各位读者自行脑补了……
四、梦中囹圄
自古以来,金融就是国家命脉,因此金融行业的持牌经营就成为不二之选。
所谓持牌,就是特许经营,直白点说,就是垄断经营。
在国内,主要金融玩家背后均是国有资本,其特点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强力进攻,金融机构不是没有危机感,只是能做得实在不多,除了招行、平安这样因为提前布局,早早进行业务创新和突破的个例外,大部分银行在灵活的互金企业面前,难有作为。
更重要的是,互金企业也向银行抛出了“糖衣炮弹”。手握用户流量,互金企业将金融业务的“重资产”全部转嫁给传统金融机构的同时,也不忘送上“甜枣”。
以前几年火热的联名卡为例,互金企业通过引流向银行导流,赚取每个用户的“人头费”和分期利息分润。而信用卡的核身、制卡、发卡等线下工作全部由银行承担。
即便如此,对于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海量用户和丰富的用卡场景,能够帮助自己轻易完成发卡量、活卡率、生息资产等考核指标,更关键的是达成这些指标完全不需要自己作出多少努力。
同样的“福利”在银行理财、个人信贷业务上也十分显著。在互金火热的日子里,许多银行的理财、信贷等业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接平台。
通过将平台不想做的“苦活”“脏活”揽入怀中,业务部门的管理者不需要绞尽脑汁去获客,去做产品创新,躺着就能拿到不菲的业绩奖金,更有可能因为业绩的大幅提升而得到职位晋升。
对这些业务部门而言,相较于原先费力的探索和尝试,现在只用拉拉关系,接接系统就能拿到的业务结果,显然性价比更高。
在这样“轻松”拿钱的环境下,银行对互金平台敞开了大门。甚至愿意将自己的数据“贡献出来”:允许互金平台的风控策略与行内“对齐”后,在行内数据上运行,而运行结果也会返回给平台方,以此来换取平台更大的流量支持。
靠着这些手段,互联网平台拿到了更多的用户数据,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对用户的掌控,将传统金融机构变成了自己的“打工仔”。
就在金融机构业务人员“躺赚”的同时,糖衣包裹下的毒药也开始陆续发作。随着经济下行,不少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滑,作为风险的兜底方,陆续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发生亏损……
在互金平台对流量的垄断、对暴利的追求下,美梦中的金融机构早已深陷囹圄……
五、十年之痒
一直以来,金融监管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监管需要保证国内金融环境的整体稳定;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国内金融机构能与时俱进,创新模式支撑好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稳定和创新,本就是一对矛盾体。稳定要“管”,创新要“放”。所谓的金融创新,无一例外都是在现有监管体系外“钻空子”。所以一直以来,监管都处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矛盾之中。
就在这样的不断反复中,监管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管理方法:那就是对于一些顺应市场需求产生出的金融创新,只要没有违反当前政策,监管都会给予一段时间进行观察——这就相当于改革开放时的“试验田”,管得住,看得清。
从千禧年初的中小企业联保、到物流仓单质押、到P2P、再到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所有创新都经历了从模式创新,野蛮疯长,整改/叫停,整改,整个周期有长有短,但大约都在十年左右。
以互金为例,在2020年监管雷霆介入后,整个行业正式进入整改期:互联网理财和互助保险被叫停,互联网支付被直接收编(成立网联公司),而对于最赚钱的互联网信用贷业务,更是政策不断:
“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从角色上对互金业务玩家进行重新定位。大力整治小贷牌照,抬高玩家门槛,将互金平台限定在金融科技赛道,逼其让出金融业务的主控权;
设立征信公司(国有控股的百行和朴道),切断互联网企业和银行传输数据的通道,所有数据传输必须通过征信公司,业内称之为"征信断直连",通过这种手段,收编双方,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
要求银行对信贷业务自主可控,收回包括风险审批权、额度和定价权、放/还款、以及账务在内的信贷核心业务流程,将数据和业务主控权收回金融机构……
六、落日余晖
直到此时,互金平台的落日序幕被正式拉开。业务不断被关停,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增长天花板已现……留给互金平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行业人才的流动方向正是这一变化最真实的风向标。一如十年前,无数金融人才离开传统机构涌入互金平台,当下的互金人才正不断寻求回归传统机构的机会。
阿平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风控专家,曾做到某金融机构风险部的高经(高级经理)岗位。六年前,在老领导的带领下,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传统机构投入互联网平台,担任风险总监。
“互联网确实数据要比传统银行多得多,但判断一个人的风险还是要看金融属性数据”,六年期间,阿平帮助这家平台信贷规模突破千亿,每年纯利润超过几十亿,“所以,除了头部那两家外,其实大部分平台还是靠人行征信,和传统金融差别不大,要说优势,还是流量够大”。
“以前在银行里,哪有这么多用户啊。用户多了,样本量就大,就更全面。模型迭代速度也就快,加上互联网的流程短,决策快,所以发展才能这么好”。六年的时间,阿平工资+股票的收入组成,早已让她实现了财务自由。
近期她准备离开平台,开始寻找一个回归传统金融机构的机会。
“互联网流量红利也没有了,现在公司这么卷,性价比也没有以前高了”,阿平的首选是银行,虽然收入可能要打5折,但她并不介意,“银行虽然工资不高,但贵在稳定,现在处于金融逆周期,还是应该以稳为主”。
传统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地从互金头部公司挖人,现实就是如此真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场旋风 (ID:kongbainvxia),作者:Ray(工作十余年,在IBM、德勤等外企做过技术管理以及咨询顾问,也在TOP互联网带过技术团队和数据团队)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褪去昔日光环
清北名校光环,消失在互联网
金融大佬吴刚被罚市场禁入,昔日千亿九鼎系走向何方?
腾讯Q1财报解读:首次披露金融科技和企服,昔日现金牛游戏态势转好
从降维打击到败走中国,谁偷走了ZARA们的光环
明星创企麻烦不断,“科技”光环加持也不再管用?
“人设光环”之后,基金市场需要新的供需匹配机制
浪潮褪去:给2019年寻求股权融资创业者的三大建议
一批跨界消费金融的玩家正在撤退
互联网金融十二年
网址: 互联网金融,褪去昔日光环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947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02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39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29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12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0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50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0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