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算是活明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拒绝咸鱼,头图来自:《生活大爆炸》
1
算起来有一个月没有发稿子了,有朋友甚至担心地跑过来想要借钱给我,实在让人感动,甚至想顺势借点钱。但是忍住了。
借来的总是要还。欠债难,欠人情债更难,心理上的压力远超经济上的压力,后者带来的只是穷,前者则会生出丧与恶。
就像健身时过度的重量和内心的分神会导致动作不正确,天长日久越练越怪,受伤而不自知。心理上的过度负重和失神也是同理。
人长期处在不良的压力下,会造成认知、行动、判断上的变形,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伤痛乃至残疾,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的资源,甚至落入艰难的一生。
这样说你可能不太明白,举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虽然有些被滥用但是也确实影响广泛。我是这两年才深刻感受到,原来幸福家庭出来的小孩在精神上是没有负债和压力的。
比如当我需要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完成家人的期待”中进行艰难的抉择时,原来她们根本就没有二选一的必要性,也就不需要因此而背负重担导致动作变形。
再比如当我出于害怕被抛弃的童年阴影而在感情中谨小慎微患得患失时,她们却可以爱得大方,有种轻盈的魅力。
为免误解此处需要提醒一句:
原生家庭只是故事开始的原因,不是埋怨摆烂的借口。
理解原因是为了能够正确解决问题,而不是顺理成章地接受结果。
前段时间有朋友在群里提问说能不能理解接受杀人犯,我说理解肯定能理解,但是理解不代表我就要接受,这是两码事。此处同理。
或许父母家庭出于他们的动作变形而对你实施了误杀,但不代表你就要接受并且怨天尤人。自打刻意给自己塑造环境以来,我会非常敏感地远离那些以任何理由为自己的躺平开脱的人。为自己的困境寻找原因是合理的,但是找到之后就悲观地躺倒,这不是我所认可的,要远离。
总而言之,尽量不要欠债,首先不要给自己制造精神债,其次不要欠人情债。相比之下钱债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实在穷可以去抵押资产,但是不要抵押信用和人情,这两个更昂贵。
2
前面说到健身,今年算是我养成运动习惯的第四年,认真健身的第二年,渐渐发现锻炼身体其实是一门很有哲学的艺术,如果真的玩进去了就能看到一些万事万物共通的底层逻辑。
比如在举铁的时候,明白只有逼到极限的边际才能在痛苦中实现成长;在变速有氧的时候,摸索到和不舒适共存的变态快乐;在进行饮食管理的时候,体悟到“系统”的真谛;在和体力的试探博弈中,感受到专注的心流。
这些都是人类这种社会生物所必须但又难以碰到的修炼。想要成长就必须掌握这些。
“必须”的意思就是绕不过去,要么做到,要么躺倒不长了。
后者当然更符合当下的舆论风向,但是我无法自欺欺人地告诉你躺平也很好,因为躺平就是不好。
你躺过就知道,躺久了会腰酸,会流失肌肉,越躺越没力气,越躺越烦躁。人这类动物的生理构造就决定了它不能一直躺着。
虽然站着很累,但是比一直躺着舒服一点;站久了也不舒服,那就得走一走才能够让左右脚和左右腿交替受力;一旦走起来就会有上坡下坡,上坡的时候就得用手慢慢爬,下坡的时候就得稳住核心一路小跑,爬的时候不能太慢,会流失体力,跑的时候不能太快,会飘。走累了就又想躺着,但是躺久了又会腰酸。
人生的无可奈何就在于满足了就无聊,没满足就痛苦,叔本华(我记得应该是他)说这就像是钟摆的两头永远无法停下。
但是我觉得他说的也不完全准确。确实是钟摆的样子,但是钟摆是平面的,人生的摇摆却不是。人生的摇摆是海上浮萍似的,有风时痛苦,无风时无聊,但总会往某个方向前行,因为大海自己在动,大海的名字叫时间。
而加入了大海的维度后,人生一下子立体起来,也就不再是只能左右摇摆了,而是在中间有了宽广深邃的过程。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想要摆脱无聊和痛苦的钟摆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再关注左右的终点,而是建立成长型思维,进入心流,让自己真正活在当下,也就能够享受摇摆的快乐了。
前两者是后两者的途径,后两者是前两者的结果。
3
“心流”这个词我估计10个里面有9个人听过,但是可能只有2个人看了书,只有1个人看完了。
导致的结果就是你以为你懂了,但由于懂得过分简单而对此嗤之以鼻,从而错失真正理解它的机会,甚至对自己和世界都产生了误解。
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因为这本书确实值得读读,我甚至希望把这本书加入高中必读书目,或者用黄色书籍的封皮将其伪装分发在大学校园里,以此来哄骗大家阅读。
倒不是这书写得多好,其实它写得也很一般,话太唠叨。但是它讲的道理很牛。
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专注,快乐,成长,人生的意义,对抗消磨和无聊,其实都能从中找到一点答案。
内容很多,但是核心逻辑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
如果你想要成功、快乐,就要忘我,专注;想要忘我,就要进入心流;想要进入心流,就要求你做事情的时候有目标+能实现+有反馈+难度略高于能力一丢丢+有乐趣(你有找得到乐趣的能力)。
而这就是左右脚交替成长的逻辑。
可能有人觉得这和《刻意练习》很像,确实很像。这本书像是《刻意练习》的原理,而刻意练习就像是一个方法论。但是如果二选一的话我建议你选《心流》,因为另一本废话太多,直接看5分钟速读也不耽误事儿。
但不管是哪本书,背后的逻辑都还是我上面说的那一套,在享受过程中获得成长。
此处的“享受”指的不是你躺着的享受,而是有获得感、挑战感、满足感的享受。我知道有杠精会说躺着就是享受,如果你只是抬杠的话,我希望你抬着你的杠离开;
如果你是认真的话,那我真心希望你可以试试看在别的事情里找找乐趣,试试锻炼自己享乐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休息的能力。
当然事实上很多人既没有享乐的能力也没有休息的能力,只有消耗和逃避的能力,因为这两个不需要能力,只需要资源。而时间、注意力、体力这些宝贵的资源对于没有享乐能力的人们来说并不宝贵。
反正现在对我来说躺着只是休息,休息当然舒服,但是并不完全享受。享受的是走出去交谈,思考,阅读,创作,是流汗和折磨肌肉,是摸索和制定规则,是做到我以为我做不到的事儿,那才是真的爽。
低层次的快乐很难取悦我了,我的舒适区现在在二楼三楼,一进门就能够爽到的一楼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这段文字里我在“享乐能力”这件事上的优越感,反正我觉得我写得挺装的,你们试着领悟一下。
4
说到享乐,今年我的一大成长是刻意练习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听起来像是鸡汤但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是很实际的思维。
啥叫“成长型思维”呢?简单概括来说就是:
(1)把成长作为目的去追求,而非作为结果之一随便说说。
(2)认为人是能成长的,而不是被一件事或者几件事定死。
(3)让你更有过程感,而非活在对结果的期待里。
它的直观表现就是把“我要成功”变成“我要成长”,把对“难易”的关注转变成是否有挑战、有成长空间。
当我把“这好难”变成“这好难?有意思!”之后,确实在生活中发生了非常多有收获的改变——比如拿到了儿时偶像的联系方式,比如激活了很多老朋友,比如做了这辈子都想不到的悬崖速降,比如试图向上教育父母。
虽然最后一条尚在辛苦的攻坚路上,但这很有意思。
观察自己有意思,观察父母也有意思,在冲锋前于脑内给自己唱起《孤勇者》,在落败时默诵《爱父母经》,都很有意思。
与其说是“成长型思维”,不如说是“有意思思维”。
前两年我的微信朋友圈签名是“世界只是游乐场,尽兴就好”,大概有点这个味。
真的想明白并且实践过后,会觉得整个人都松弛了很多。
5
总结一下3和4:
读读《心流》这本书,学会活在快乐里,就能忽视痛苦和无聊的两端,享受当下坐海盗船一样的感受;建立成长型思维,把困难变得有趣,关注成长而非成功;扩大自己的享乐区,别老呆在B1。
二楼三楼好吃好玩的更多,你尝过就知道了。
6
说回02的“成长必须经过这些锻炼”。今天的内容很散,我要时不时自己callback一下才不至于让你们(和我)忘了自己在说啥。
通过健身能够得到的思维上的锻炼,养成的意识,其实就是一切成长的通用逻辑。这点在精英教育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自己这些年刻意带着阶层观察的眼光去见形形色色的人,发现了一条很有趣的共性:
家里有点条件的,小孩都势必会点乐器或者运动技能。而会点技能的小孩,在后来学习、做事儿上就是比家里没条件培养的小孩要强一点。
这里的“会点”的要求其实很低,家里只要在当地是小康及以上的水准都能做到,不需要一线也不需要中产,甚至不需要学太久有太专业的能力,只要学过个几年,就能够养成这种普遍的思维。
明确的目标、刻意的练习、段性的学习、外部的反馈、自我的观察调整,音乐带来的乐趣或运动带来的多巴胺内啡肽,这些其实都完美契合了“心流”出现的条件,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享乐能力和专注能力,以及感受到“学习”这件事儿的本质。
这种练习在肉体行动中带来的感受更为直观,也更容易在大脑中形成既定的脑回路,之后在进行虚拟的学习时就能够直接上道。
这就是为啥许多中产阶级的小孩天然就让人感到“聪明”,哪怕成绩不好也不显得笨,因为他们确实练习过变聪明的技能。
最机制最好的例证是谷爱凌。通过运动建立习惯改造大脑,再用改造过的大脑去搞虚拟的学习,结果就是双开双爆。
类似的例子在富裕阶层的家庭其实并不少。藤校生十有八九都是技能学业双高,我自己家算小镇小康偏上,学过多年乐器,身边类似家庭的小孩也都无一例外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特长,我能想起来的就有琵琶、古筝、萨克斯、黑管、小提琴、钢琴、舞蹈、足球、羽毛球。
篮球不算,因为大多数人不会真的去学篮球,只是玩玩。
玩玩和学学,差很多。
而成年十年后带来的分野就是这批孩子在理解力和耐受力、学习力上会普遍表现出色一点,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不是笨蛋”。
当然遗憾的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练习的必要性,成年后被各种诱惑和压力所消磨,渐渐丧失了年少时积累的优势,非常可惜。
7
那小时候家里没条件的,长大之后还能补么?
能,健身就是一条。
学乐器,学个运动项目,进行有难度的活动,比如徒步,攀岩,踢球这些综合类的,都能在后天的锻炼中悟道且养成脑回路。就像修炼魔法攻击值一样覆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也是为啥这些年我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健身且在文章中提到健身,除此之外还要去做各种运动项目。因为我是靠脑子吃饭的,脑子是我的谋生工具,而运动和学习就是投资保养它的方式。
当然,保养的前提是你在专注进行这一切。就像用个凿子在脑子里刻轨迹一样,专注就是敲凿子的那个锤子,你越专注力量越大,越跑神就越像是拿着锤子在乱挥,没啥用,还容易伤着自己。
这里推荐一本书叫做《运动改造大脑》,很科学,如果你对脑子有需求的话可以读读,有用。
不需要脑子的就算了。
8
为啥今天的标题叫做《我可算是活明白了》呢?
因为消失的这一个月里我在高密度地阅读、交谈、行走、体验、尝试、写作。然后前两天回程的高铁上跟人闲聊,忽然就有点停不下来了。
所有的知识忽然贯通一气,很多道理忽然被点亮,像是长出了久违的脑子,滔滔不绝地说了两个小时不带停。
那个时候就有种明确的“到位了”的感觉。
就像现在我在写的这些,一本书一本书地往外冒,一个知识点拽着一个知识点往外涌,停不下来。到目前为止这篇文章提到了三四本书,但其实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十三四本,甚至三四十本。
这也是我这段时间写不出稿子的原因,想要说明白一件事儿就能牵扯出来太多事儿,越写越长,考虑到普遍的阅读能力就干脆不写了。
当时和我闲聊的小哥说,这就像是那个漫画,一个人脚底下垫着书,看得少的时候看到的是好风景,看得多就是乌云,再多就又是更好的风景。
我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那个漫画有问题。
画漫画的人应该本身也还没读明白,否则他就会知道,真的读明白了的时候不是看到更好的风景,恰恰相反,看到的可能是更糟糕的风景。
真的读明白了的感觉,是自己成为了云,是不论好坏都在我的笼罩范围内,是不再靠肉眼张望,而是处处都是眼,处处都可感受。
也不存在好坏,而是都挺好。好的不是风景,而是思维、观念、脑子。
我觉得这就算是多少有点明白了。
9
总结一下6和7:
如果你想有脑子的话,多做点运动,试试看学个技能,这能让你的大脑建立学习的惯性,越用越聪明。
8就是浅浅吹嘘一下自己,不用总结。
10
写到这里,我又回头看了下前面写的东西,拉拉杂杂小几千字好像很零散,但是又渐渐有了一条自己的主线——如何摆脱痛苦无聊而感受到快乐,以及成长和运动的必然联系。
这个过程其实就表现出了一条万事万物的普遍逻辑:
需在大量无序中终将建立有序,而当事物进入有序后又会渐渐离散崩塌。
物理学称之为熵,佛学称之为混沌,哲学称之为量变引起质变,文学称之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历史将之表现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种建立当然不是凭空建立,而是各方面的大量素材汇集到了一起,决定了这个东西就势必会如此建立,这是大量偶然碰撞后的必然,是美妙的柔和、轮转、平衡,是太极。
我之前写小说很是头疼怎么写大纲,后来干脆放飞自我有个简纲就开写,结果写着写着很多意料之外的内容浮现。像是磁铁吸引铁渣,破窗引来垃圾,有的东西自己就把自己建成了。
那后来我就明白,人类对智力和理性的尊崇是一种狭窄的正确。正确,但是局限,是试图用有限去控制无限,得到的也是有限的幸福和结果。
相反,如果放下对掌控、规划、结果的执念,只将其作为辅助道具,而将大多数注意力放在探索未知、自我观察、增加过程的复杂性上,反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幸福。
如果前者是10,那后者可能就是20甚至100。
类似的还有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前我总以为人生道路是可规划选择的,但是现在渐渐明白事情不是选出来的,是做的量够大之后自己呈现出来的。
当然也有幸运的人从小就主线凸显,但大多数人都是有量的积累后才能摸到隐隐凸起的血管。
就像前面说的海上摇摆,哪怕一开始有所谓既定的航线也会在长时间的风雨中偏离,最终抵达一开始并未预期的岸。而想要抵达,需要的只是这片海足够宽广即可。
换句话说,活久一点,多做一点。
11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女作家的线下见面会,她说“对于女性来说,活得多比活得安全更重要”,我深以为然。
倒也不局限于女性,男性也一样,任何人都一样。因为只有活得多才能有机会活得安全——我说的是真正的内心的那种安全,而不是得到世俗认可的那种安全。
如前所述,世俗认可带来的快乐在一楼,但你要上去二楼三楼看看,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快乐。你得上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咸鱼人生自救指南(ID:Liduoyu01),作者:拒绝咸鱼
相关推荐
我可算是活明白了
和100位00后聊完,我明白了为什么还有6亿人仍不放弃QQ
和100位00后聊完,我明白了为什么还有6亿中国人仍不放弃QQ
香飘飘董事长:卖出的奶茶绕地球几圈我自己都不明白
谷歌云游戏免费两个月,我还在犹豫要不要上车
居家办公,老板怕我摸鱼:怎么才能让领导知道我干了很多活?
网红遭挖角,用户被撬走,张一鸣遇到70亿美金+1.5亿月活的狠角色
视频的“钱”景,B站终于讲明白了?
【长测】一加11的44个应用保活我竟然用不上!
巴菲特:我比任何一个88岁的老头都活的开心
网址: 我可算是活明白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6983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30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02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4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3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9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3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8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