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之《夜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子1984(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上周五去了趟火爆魔都的“泗泾夜市”,出九号线泗泾地铁站的三湘广场就是。这个地方我来过无数遍,因为我的合伙人和一位朋友就住在旁边小区。
与近期的爆火不同,这里长年都是门庭冷落的所在。虽位于地铁口,但本质上,三湘广场就是一个依托大润发超市,配置了一些中低端餐饮、小吃、零售的社区商业中心,业态略显落伍,完全抗不过电商冲击。且动线设计不合理,二楼商铺缺乏人流,普遍空置。我隔三差五来一趟,只在里面的商业街吃过一碗河南烩面,问了两位住在这里的朋友,也很少来消费。
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开起夜市后,三湘广场人流如织。不光本地居民,还有大量年轻人、中产家庭,坐上一两个小时地铁横穿整个上海来“郊区”尝一尝、看一看。
爆火是有原因的。麻辣烫1元一串,烤生蚝4元一个,30元9个,一张比脸大的烧饼6~12元,现炸小酥肉一份12元,一米长的现炸薯条20元……价廉物亦美,由于流量巨大,每个摊位前都排了很长的队伍,几乎所有美食都是现做,食材也分外新鲜。
这样丰富且优秀的品质,放在市区,恐怕得吃“破产”。放眼望去,每一位顾客脸上,都流露出幸福的表情。而这样的群像表情,在这座城市,其实已经不多见。
夜市、小吃街,常见环境卫生问题,垃圾遍地、污渍斑驳、商贩良莠不齐、食品安全堪忧之类。年后刚开启的泗泾夜市,也很快就遇到上述情况,以至于不得不在三月份暂停了一个月。但在今天,我看到的却是放心与舒适。
夜市规定了营业时间为16:00~23:30,防止过度扰民,又给每天的清洗打扫留出充分时间。小小的夜市,放置了近百个大垃圾桶,一旦放满很快就有保洁人员拉走。拿着簸箕、扫帚的阿姨散落各处,一看到有顾客随手丢垃圾,立马上前扫掉,效率之快令我十分惊讶。
每一个摊位上方,都挂有“上海市食品外摆位临时经营公示卡”,清楚印着摊主头像、所属店铺、编号、经营品种、联系方式等信息,还不时有主管单位巡查。摊主多为街区的经营者,一边开着店,一边照顾外摆的夜摊,夜摊为店铺引流,店铺为夜摊背书,形成良性互动。由于都有“实体产业”且长期经营,为了自己的口碑,摊主们都兢兢业业地经营,且各寻特色,极少有重样,又避免了恶性竞争。
走在夜市,“微信/支付宝到账XX元”的提示音不绝于耳。摊主们也洋溢着匠人精神,和被消费者肯定的幸福感,哪怕摊位前的队伍排得很长,也没有将心思花在偷工减料、提前做好冷藏再临时热一下出售的“捷径”,而是人人埋头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
看得出来,经营方与地方政府在管理上下了很大功夫,经营者的素质和自律,也很有保障。魔都这座城市,依然有着优秀的精细管理能力和高级的城市文明,只要给下层的市场主体和基层管理空间,往往就有令人惊喜的结果。
二
泗泾夜市的爆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竞争对手”的缺失,成了一枝独秀。
类似这样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夜市,上海市民本不陌生,曾经著名的吴江路、彭浦夜市、西宫夜市,以及散落各区域的夜摊经济,都承载着无数百姓对魔都夜生活的美好记忆。
进入2010年代,随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消费升级”等口号,以及空间房地产化,大棚房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等,这些夜市,要么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要么摇身一变为“国际时尚街区”,烟火气和平民化生活氛围,逐渐消失不见。
作为一个在魔都生活了十六年的一个普通新上海人,对此持保留意见。眼看着,这座城市越来越精致、国际化、精英化,但生活的烟火气、基于平民化的多元化,以及底层活力却日渐衰退。
这个现象是普遍性的,影视评论者鱼叔的《底层形象从内娱消失二十年》一文,就曾引发网民热议。他总结说,近二十年,在影视圈、社交平台,底层人物形象正逐渐“消失”。古偶剧中,讲的是神、仙的故事;现代剧中,都是都市精英,白领就可以住外滩、陆家嘴江景房;社交媒体上,网红们夜夜出入五星酒店、豪华会所、往来无白丁,以至于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这个时代还有穷人吗,为什么看不到?
互联网、大数据的统计,也时常是肤浅和矛盾的。2022年中,某“夜经济指数”数据公布,中国城市夜经济综合指数前三的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其中,上海在城市公交夜间活跃度、夜间灯光强度、新兴展演空间数量三个指标上位列第一(应该再加上24小时便利店)。
对此数据,我比较认同,但一落到生活细节,又觉得这个指数有些空洞。有没有可能,这几座城市半夜的灯火通明、公交车穿梭、便利店通宵营业,是因为加班的人太多?加班的人多了,经济是上去了,但跟夜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再问问身边的亲友、同事,多久没有夜生活了?
笔者长期在外调研、出差,经验告诉我,夜生活丰富的城市,深圳算一个,因为这座热带城市,气候、环境优越,且以年轻人居多。此外,尤推长沙、成都、重庆等几座城市。
仅年后,我因为出差、访友或路过,就去过北上广深,以及长沙、成都和重庆,都停留了至少一个晚上。人气最火爆的是长沙五一商圈,彼时刚过完年,天气寒冷,且该返回大城市的都走了,到了现场一看,却仍见人头攒动,市民们拖家带口,还有大量广东、北京口音的外地游客远道而来。
各种小吃摊人满为患,网红臭豆腐、各家茶颜悦色、米粉店、螺蛳粉火锅更动辄二十多分钟、半小时的大长队。还不时见到一些游动的临时小摊贩,城市管理者也很宽容。
按理,五一商圈是长沙正中心(相当于上海的人民广场),绝对的名片,由于人流量超大、一些街区狭小,环境上看有点给这座城市“掉面子”。但可喜的是,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并没有用“面子”去压老百姓的“里子”,也没有盲目媚求国际化、高大上,反而以对民间的开放、包容心态,对制造业的坚持,筑就了这座并非国家中心城市、腹地狭小、天赋并不特别优越的城市的逆袭之旅!
无独有偶,在一些另外版本的“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长沙、成都、重庆等几座城市夜经济位列前三或前五,这也更符合笔者的观察和经验。这几座城市,都有着平民化、开放式的文化基因和生活氛围,因而始终充满活力。年前疫情防控刚结束,这种活力就助推着这些城市消费和经济的快速反弹,根本无需动员。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能只有国际化、精英化这一种价值导向。对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来说,要学的也不应该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国家中心城市”,它们都拥有绝佳的禀赋或国家资源,以及迈向国际化、精英化的基础。
大家要学的,更应该是长沙、成都、重庆这样的城市,从“夜生活指数”反映出来的包容性、开放度、多元化和平民性,多讲一点生活,少执迷于国际化、高大上的宏大叙事。
近期,山东淄博的“烧烤经济”,以其平易近人的烟火气出圈,也验证了这一点。
三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辅证上述城市的真实“夜经济指数”,那就是年轻人回流数据。
2022年全国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变动数据显示,长沙以18.13万人的净流入位居第一。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以其较低的房价、生活成本,活跃的经济和平民化的“夜生活指数”,被公认为年轻人眼中的“幸福之城”。
反之,上海以13.54万人的净流出位列末尾,笔者身边,就有一位表弟、一位海归刚回国的女同事,于去年离开了上海:一位回了老家地级市发展,一位搬到了成都生活。
肉眼可见,由于房价、生活成本和压力的提升,户籍及学籍制度的封闭,圈层化、阶层化等现实问题,一线城市对年轻人并不算友好,城市老龄化趋势、活力丧失也日益明显。
当然,许多诸如“95后人才吸引力”等数据还显示,一线城市依然是年轻人才就业的首选,但显然,985/211大学毕业生、海归总归是“年轻人”中的少数。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网红城市”重庆、 “不夜之城”长沙、“巴适之城”成都、“下有天堂”杭州、“青春之岛”青岛等城市,都是近年中国经济与社会活跃度最高、人口持续集聚的城市代表。
经验还告诉我们,精英式生活,中老年富裕(或相对富裕)群体的生活往往并不有趣,他们居住的市区,夜生活的衰退是自然而然的。反观泗泾镇,作为年轻的新上海人重要聚集区,也就有了夜市经济爆火的群众基础。
年轻人才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不能走向日本化,“老年人永远把着位置,年轻人永远没有机会”,哪怕东京已“国际化大都市”到全球前三,城市文明高度发达,但这座城市,连带着这个国家,已成为“丧文化”、内卷、躺平的代表——难道这就是我们国际化和城市文明的追寻方向?
我们应该且必须对年轻人更加友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城市,应当重新鼓励、培育更多的“泗泾夜市”!
四
近两年,共同富裕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如何共同富裕?显然,不应将焦点放到精英群体的存量分配,真正的路径,应该是以夜市经济为代表的,对下层的开放、包容,底层创新与增量带动。
中国经济奇迹,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面向全社会的改革、开放,亿万平民百姓在不断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中,推动着国家走向富强。
1978年,中国8亿多人口中,城镇个体工商户只有14万余,无足轻重。由于知青大量返城,城镇就业压力巨大,许多待业青年开启了流动商贩、地摊经济的自谋生路之旅。
但彼时,“两个凡是”的思想,依然困扰着全体国民,直到1981年7月,国务院首次正式承认个体经济,至年底,全国个体户就突破100万户,他们也一举奠定着中国民营经济的雏形,直至著名的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经济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活力之源,无疑来自民间。进入2010年代,在“四万亿”大放水的背景下,在房地产化、金融化、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中国一些民营经济主体的确走过一段脱实向虚的弯路,叠加疫情三年,出现今天的困难在所难免,但这并不代表面向全社会的改革、开放是不对的。
现实是,“开放”不能只向上、只对外,即片面地面向国际资本、大的社会资本、招商引资,也要面向下层的普罗大众。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境况下,要实现闯关,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民理想,还得依靠面向亿万普罗大众的再改革与再开放。
只要再次给予发挥空间,亿万“个体户们”还将持续赋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以惊喜。从这个意义上说,像“泗泾夜市”、淄博“烧烤经济”这样的,经过现代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洗礼的新时期“夜市经济精神”、再创业精神,依然值得再次发扬。
这首夜经济之《夜曲》,献给再改革与再开放时期的中国经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刘子1984(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
相关推荐
夜经济之《夜曲》
北京掘金夜经济
评论:缓解夜间“出行难” 更好繁荣夜经济
京东夜经济数据:沪夜间订单量最高 京津最爱吃零食
欧洲杯和夜宵最配?大牌餐饮跟风“夜经济”
柳夜熙「变天」短视频
成本3亿的《晴雅集》4.5亿票房下架,谁是最大输家?
五菱荣光:“地摊经济”之光?
奇妙夜、好奇夜、惊喜夜,互联网巨头造晚会“上头”,能拿下多少用户心智?
音乐节及巡演之外,陷入泥沼的唱片行与夜店业
网址: 夜经济之《夜曲》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121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30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02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4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3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9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3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8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