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薪60万到打零工,中年失业者怎么样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女友传媒集团(ID:nvyouw),作者:罗拉,编辑:moyo,原文标题:《从年薪60万到打零工,失业的职场精英都在干嘛?》,题图来源:《欢乐颂》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对35+的失业者有一种隐形的偏见:
默认大龄失业的人多数是由于自身不够优秀或者不够努力,比如专业太水、没有保持学习精进技能、缺乏危机意识等等;真正的精英人群不会遭遇这些,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已经飞升到职场金字塔顶端。
然而事实上,名校毕业、专业过硬、项目成果不菲、最高收入年薪百万、已到职场金字塔中上层的人,也会在35+后频频失业。
在如今的全球大环境下,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知道,裁员优化再正常不过了。比如这两年房企频频爆雷,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波又一波的裁员。
今天我们走进一位地产人的故事。她的境遇,让我们看到“中产下行”比想象中更轻易、更普遍。
当人生下行无可逃避,我们该如何挺住,不被打垮,然后重建?
一、没有工作的这一年,从年薪60万到打零工
2022年末的一天,Molly曾经的下属在微信上联系她:“领导,你那最近有活儿分着干么?很久没收入了。”
其实Molly自己也有一阵没收入了,失业的这些日子,她经历了一次很短暂的合伙创业,被合伙人欠了20万没还。此外,仅有的几笔小收入,都来自灵活接单。
失业前的Molly,是一家房地产开发集团的设计研发总监兼项目总助;失业后,Molly注册了一个设计工作室,承接别墅及豪宅的装修设计,拉曾经的同事一起做,对于操盘大型楼盘出身的他们来说,做这种小活儿像大学生做小学生作业。
更小的单子甚至不需要团队协作——有不擅表达的设计师请她代为讲方案谈单,谈定合作后,给她支付提成1万。这是她失业前月薪的五分之一。
图/《三十而已》
2020年开始,房地产行业问题渐多;到2022年,频频爆雷,很多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裁员大潮中,很多高学历的设计师工程师们也未能幸免。
Molly说,“2019年末是我职业生涯最‘黑暗’的时刻,当时35岁,女性,未婚未育,每一道都是进入一线品牌房企的大坎;现在圈子里设计部门高管的年龄都在33岁左右,很多35+的高管都被‘优化’掉了。”
她当时安慰自己,虽然新去的是小公司,好歹钱多、离家近,先干着看看吧,结果遇见了非常扰人的办公室政治斗争,于是她辞职了。
二、女性高管的职场困境,在35岁之前其实早就暗暗开始
复盘十几年的地产职业生涯,Molly觉得:困境其实早在她第一次被动失业时就已悄然开始。那是2015年,31岁的Molly遭遇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
Molly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大学期间,她照例成绩优异,大四就进入本地一家老牌建筑设计院实习。专业知识扎实、审美独特、工作勤奋,她很快获得领导认可,毕业后顺利留任。
作为新人设计师的第一年,她的收入是8万多,当时本市的文科类应届生普遍月薪只有800元左右。
两年后,经常去甲方提报方案做主讲的Molly,优秀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家本土开发商老板的赏识,将她挖去做了甲方。非院校出身的老板爱惜学院派的年轻人,把她当徒弟带。
当然,小公司也把专才当全才用,她在这里把房地产开发的所有环节全部经手了一遍,从只懂设计成长为一名懂开发全程的职业人。
但Molly不满足于家族企业平台,跳槽到一家国企地产公司,开始学习规范化的开发流程,之后继续跃升,进入全国排名前二十的一家品牌地产集团的城市公司,成为一名大厂设计研发经理。
很久以后,对比所有的工作经历,Molly觉得,她职业幸福感最高的阶段就是在大厂,而不是后来那些职位和收入都更高的工作。
在大厂,所有人的专业度都很高。Molly的同事们都是建大等专业院校出身的硕士,此前都供职一线城市的一线房企,在高度成熟的项目开发中磨练出最先进的经验和打法。
“团队工作配合高效流畅,没有一个猪队友,没有一个环节掉链子。”她也在这家公司操作了两个蛮成功的楼盘,成长为一名资深专业人士。
当然,与能力一同精进的,还有收入。2014年,她买给自己一辆奥迪作为30岁生日礼物;次年又为自己买了一套小两室的房子。用通俗社会标准看,她是一个奋斗成功的案例:“小镇做题家”在大城市独自打拼,30岁事业小有所成,有房有车。
变故在31岁时出现。那时公司高层发生了一次较大变动,派系斗争的暗涌开始浮动。一直坚持以专业立身、不喜欢搞办公室政治的Molly,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那是她第一次被动失业,此后的几段工作,职位和收入其实都是上升的,但Molly再也没体验过那种纯粹做项目的自由感和成就感了。
她曾在一家知名国企地产集团做设计研发负责人,还是一个项目的项目总,福利好到像养老。她的独立办公室是一间三四十平米大的套间,配备组合家具,沙发衣柜俱全,还有巨大的午休床。公司餐厅供一日三餐,不用为吃什么费心,工作节奏也不快,加班很少。
在这家公司,已经身为高管的Molly遇到了更高位的男上司骚扰。那位五十多岁的老总希望她做他的地下女朋友,并试图PUA她,贬低她的专业能力。
他说她的能力本来不够做项目总,就是因为他对她的“欣赏”,才破格升她做项目总,如果不‘回报’他,她的这个项目总做不下去。无法忍耐的Molly,再次选择了离职。
她也曾重做“乙方”,在一家建筑设计院做城市合伙人,负责项目开拓,年薪百万。但越往金字塔上层,她的职业价值感和自我满足感越低。Molly说:“因为我真正体验到,在这里本质上还是人情社会和应酬文化,而不是追求机会平等和尊严的现代职场文化。”
在圈子里,女高管的数量远低于男高管,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男性世界中有一些默认的灰色规则,是女性很难融入的,而无法融入,就很难接到客户,创造利润。
2019年,Molly不想继续在设计院工作,但此时的她已很难重回一线品牌的圈子了。她想起初入职场时,常听别人讲“职场发展铁律”,强调一定要跟对一个老大才能长久生存。
她那时不喜欢这种一定要抱大腿才能生存的做法,认为只要自身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不卑不亢就好了。后来一路向上,慢慢体验到,金字塔顶端的确是有一层看不见的壁垒,而“职场孤儿”其实很难打破这层无形的墙。
此外,年龄、性别、生育每一条都是女高管职场天花板上的砖,35+未婚未育的女性仿佛自带“原罪”,她能选择的几个机会都是小项目,不得已选择了一家小公司,之后,终结了行业生涯。
三、人生是一场马拉松,35+的我们无需惶恐和自弃
Molly失业后,没有在低潮中沉陷太久。她体验到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渺小,疫情三年,目之所及,失业已不是稀罕事,比如2022年房地产和教育行业的裁员大潮。
纵然艰难,好在她并未过度自我苛责。但在一个习惯以收入和社会地位衡量价值的社会里,30+的中高层白领失业,向下的流动常常给人带来一种失败的心理伤害。
Molly有一位曾在地产公司做品牌负责人的朋友,由于所在公司地产项目黄掉而几次失业,然后30+未婚未育的她,再就业屡屡受挫,陷入严重的自我否定,失业一年后患上抑郁症,几年后才好起来,转行重新开始。
Molly失业的2021年,她大学同专业的同学,有人利用家里的资源转行去了银行;有人离职后开了洗车店;有人失业后灵活接单做设计过渡;有人干脆不再找工作上班,用积蓄做投资理财,然后在家里养花喝茶,40岁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对于职场前半段,Molly觉得自己并不后悔,经历了房地产行业最辉煌和最落寞的时代,收获了很多,也实现过自己的价值。
她说:“以前别人说我多励志多优秀,独自在大城市奋斗买房买车什么的。其实我想说,我们是随着大行业在前进的,不是我一个人多优秀。大河里的水它就是那么澎湃的,顺着浪潮去划,就能事半功倍。后来的挫折,不过是因为大潮改变了方向,而不是我个人有什么大错。”
偶尔情绪陷入低潮时,她会告诉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业其实也是一种机缘,离开一个行业,然后才有机会在困顿的蛋壳中酝酿孵化出新的小鸡。疫情放开后,Molly带着她从前的设计师团队又在洽谈一个新的设计订单。
未来她有好几件计划做的事:利用自己多年的专业和审美积累,做一名时尚家居买手,或者开一家软装公司;学习和考取心理学专业资质,因为当代社会的年轻人观念发生变化,对精神心理卫生不再有耻感,主动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她看好这个需求,也想做一份时间更自由的职业,同时帮助更多人。
至于具体做哪几件事,Molly觉得不要给自己设限。她或许会精研其中之一,也或许会成为一名斜杠职业人,一切皆有可能。
她说:“我永远不会停止学习和提升自己,在职业后半段,我仍然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女友传媒集团(ID:nvyouw),作者:罗拉,编辑:moyo
相关推荐
去宜家打零工,拯救了多少中年失业者
去宜家打工拯救了多少中年失业者
上四个月网课,拿几十万年薪?谁制造了芯片培训的狂欢
那些疯狂打零工的年轻人
逃离传统车企,年薪百万不是梦?
大厂蜂拥而至,年薪逼近百万:成都游戏圈也要卷起来了?
一个男人要踩过多少坑,才能成为成熟的韭菜?
芯片校招大战:刚毕业年薪40w,VC/PE也看懵了
入职时的性格测试,让我丢掉了年薪60万的工作
从后浪到奥利给,大众情绪演变争夺战
网址: 从年薪60万到打零工,中年失业者怎么样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230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0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07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77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1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17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0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5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