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学仪器被卡脖子,不是因为技术丨虎学看片团
我们是虎学研究,又和大家准时见面了。你知道冷冻电镜是什么吗?网上有一个非常浮夸的公式大概可以形容这个仪器的重要性:
“冷冻电镜+清华大学=CNS”(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刊),这是揶揄施一公在从美国FEI买了冷冻电镜以后,马上连发论文。
这么说当然是一种嫉妒,好马当然配好鞍,没有马再好的马鞍也跑不起来。2020年,电镜全球市场销售额在35亿美金左右,在国内销售额约为6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国产厂商只能分到1%-2%。
赚不到钱是小事,卡脖子是大事。在这一期虎学研究中,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为什么国产科学仪器就是“硬”不起来?如果你还没看过,可以点击《90%依赖进口,国产科研仪器出路在哪?》。
在这期的看片团环节,我们依然会就一些热点问题和大家一同讨论,并且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点评。
学术差距真的会因为仪器变大吗?
先说结论,能。在视频的评论区,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
虎学团队里也有之前在实验室呆过的伙伴儿,他表示在很多年前,如果实验室里有一套进口的eppendorf移液枪,都能让实验进度提高不少,更别提这种大型仪器了。
往大了说,可以参考这个数据:据统计,到2017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获奖项目中,因发明科学仪器而直接获奖的项目占11%。72%的物理学奖、81%的化学奖、9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是借助尖端科学仪器来完成的。
而仪器差距也确实存在,就拿这位网友的评论来说吧:
差距是全方位存在的,而且差距存在于技术鸿沟、零部件、配套和周边设施、产业循环,这是系统性的差距,要赶上必须动全身。
在追赶的路上,时间是相对的,追赶高端仪器需要多久,要看我们花多大力气。
国产仪器应该如何抢占市场?
问题都摆出来了?怎么办?在视频里,我们引用了仪器专家李昌厚教授的观点,简单来说,这事儿不是科技能力不行,而是管理水平不行。
说到底,科学仪器也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应该从抢占市场做起。对此,观众朋友也有类似的看法:
李昌厚也说过,从市场需求来看,实际上外国人赚钱最多的仪器,不是那些特别高端的仪器,而是那些普及型、常规型、基础型的光谱、色谱、样品前处理等方面的仪器。
先把这些仪器用起来,才能聊后边的。具体怎么用起来,可能还需要政府参与、扶持。配合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联合攻关,才能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此外,出口国外也是一个路径,可以参考欧美国家当年是怎么出口的,但是当年欧美国家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所以这条路要走,还是要回到和机构以及官方达成合作共赢的友好关系。
至于现状,只能说还不太乐观,2021年,中科院仪器设备采购中,按采购仪器数量分:进口品牌占比达92%,而国产仪器数量占比仅为3%。按采购仪器中标金额分:进口品牌金额占比达96.6%,为19386万元。
好消息是,现在只输在产业上,而不是科学上。所以只要按常识办事就行。可能连班都不用加,更不用吃高粱米。
看片团观点:转化慢,超车进行时
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 黄翔
记得二十年前我刚接触脑外科的时候,所有的临床医疗仪器或者实验仪器言必称美德。GE,西门子,飞利浦的C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器械,犹如当时汽车市场的BBA,代表着高端,安全和稳定。
近十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型仪器开始逐步进入医疗临床工作,比如联影,妙手,天玑,BLUE BOY,CRAS机器人等等。这些仪器开始与洋品牌分庭抗礼甚至逐步替代。2022年脑虎科技发布的脑机接口芯片与2021年马斯克Neurolink公司发布的芯片各项参数相比,可以说各有千秋,甚至略胜一筹。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从“跟跑”迈向了“并跑”。我们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但是我们还没有超!
我们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品控、配套软件、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许多关键零部件仍被“卡脖子”等等。但我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毕竟航天军工这么强,科学仪器领域攻坚不会比航天更难。
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像虎嗅短视频里说的: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工作?科学工作的目的并不是发论文,升职称,而是真正帮国家和社会解决问题。这样研究成果才不会被搁置,产学研才能融会贯通。如同王大珩回国后,带着28个人到长春,住着破房子,吃着高粱米和大葱,用国家发的小米粮票折合成预算开辟了一个国家的光学工业基地。这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建设性工作的纯粹热情。这才是平凡生命中“有意义”的工作。我们的国家需要培养出更多的“热情”的科技工作者,并且保护这份“热情”,我们的未来才更有希望。
中科院物理学博士 爱较真的戴老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在大学课堂大力推广和应用国产化工业软件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应将国产化工业软件技术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融入化工、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等专业课程体系之中。
首先,需要加强软件研发企业、应用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国产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例如,组织大学教师参加国产工业软件的培训和学术研讨会,鼓励高校教师与软件研发企业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使高校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针对大学生,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操作国产工业软件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产工业软件相关的实习和实践项目,使他们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用。
仪器信息网
随着中国科学仪器市场蓬勃发展,仪器用户的数量呈几何级数量增长,大量增加的业务和客户量对仪器厂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仪器性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售后服务质量成为了用户采购仪器时考虑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即将超过8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仪器行业“后市场”,也已经快速从“幕后”走向“前台”。
行业专家曾对仪器售后服务作出点评:首先,从仪器使用及管理的角度,仪器的维护比维修更加关键,减少仪器的故障率需要规范化的仪器使用和实验室管理;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相关市场监管,同时市场也要引入更多的竞争,向第三方市场开发;同时,仪器厂商更需要自觉自律,积极主动为仪器用户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价值。
只有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同建立一个更规范的仪器售后市场。
当然,仪器信息网作为科学仪器行业专业平台在此也提倡公众各界,能够正确认识国内外仪器在各界承担的重要角色,更加重视科学仪器行业整体的健康、快速发展。
虎嗅科技编辑 张晋源
成果转化周期漫长是科学仪器行业最显著的特征,这个属性决定了民间资本很难对这一赛道产生兴趣。目前来看,“国家专项”与“产—学—研”的结合可能不是最优方案,但至少是一个具备可行性的方案。
另外,事关科学仪器的研制,归根结底考验的是集成创新能力,在全球单边主义思潮蔓延的外部环境下,保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以及产业链的稳定畅通,可能要比灵光一闪的idea更为重要。
走直路,进窄门,聪明人下笨功夫,把目光抬高一厘米,从基础仪器开始打好第一个回合,就能赢下这个攻坚战。
感谢观看这期的虎学看片团,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推荐
被外资把控的中国工业大军,正在寻求破局
36氪首发 | 精密科学仪器厂商「金竟科技」获A轮投资,加大力度投入新品研发
摆脱上游“卡脖子”,不差钱的迈瑞只花了40亿
突破芯片“卡脖子”,国产光刻胶已经迈出第一步
36氪首发丨解决工业软件卡脖子问题,「华天软件」完成1.8亿元B轮融资
这个堪比芯片的关键行业,二十年来不进反退,全中国没有一家能打的
知料丨“龙芯”即将IPO,国产CPU沉浮二十年
36氪首发 | 做国产自主可控的高精密科学仪器,「金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
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获批,真实生物的A股“朋友圈”都有谁?
新消费也不行了,风口枯竭?投资人涌向“国产替代”
网址: 国产科学仪器被卡脖子,不是因为技术丨虎学看片团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276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6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8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9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1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8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86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0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