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假性亲密:为什么我们看似亲近,却貌合神离?

假性亲密:为什么我们看似亲近,却貌合神离?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5月04日 09: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作者:李歪歪,编辑:江湖边,责编:kuma,原文标题:《“假性亲密”的6个表现》,题图来源:《和莎莫的500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伴侣都会经历一种“假性亲密”状态:

两个人明明在一起,却感觉不到爱和亲近。虽然存在形式上的承诺,但并不真正了解对方,好似互相都戴上了人格“面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

一、假性亲密的 6 个表现

心理学家 Mark B. Borg 等人将假性亲密关系的 6 个表现,总结为“GRAFTS”特征。

1. Good:你们习惯在关系中做一个“好人”

你们看起来很亲密。在别人眼里,你们跟真正亲密的情侣并没有什么不同。关心、尊重对方,给对方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安全感。

你们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对方,有不满也不会轻易表达,认为这样就可以收到对方预期的回应。

2. Right:认为关系中存在一种“正确”

你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尽到了角色的义务。比如对方觉得“男/女朋友就应该……”于是竭尽全力满足期待。

假性亲密关系往往存在一个模板,双方在角色扮演的期待下完成既定任务。“你应该是什么样”比“真实的你什么样”更重要。

因为双方都害怕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也害怕承认关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他们就不能就这些问题进行真正的沟通,也没法真正解决。只好共同建立一个防御机制,演好这场“亲密”的戏。

3. Absence:你们缺席彼此真实的情感需要

你们虽然满足了“好”和“正确”的期待,但自己跟对方的真实情感需要是缺席的。它们往往被忽视,被掩藏,不被表达。

4. Funny:你们总是用开玩笑,回避真诚对话的方式“推开彼此”

爱开玩笑当然是 OK 的,但要觉察这是否是一种回避真诚对话的方式(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因为不停讲笑话这件事,既可以照顾对方的情绪,也避免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老友记》里,钱德勒就总喜欢用笑话抵御亲密,但他其实是因为父母失败的婚姻而恐惧亲密。

5. Tense:你们相处时存在一种无意识的紧张

因为总是要维持这样的“好”和“正确”,关系中的人常常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紧张中,对另一方的情绪非常敏感,却不愿意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焦虑。

这是它跟真正的亲密最大的区别。同样是关心、照顾彼此,真正的亲密是为了互相接纳和了解,而假性亲密却是为了“避免危险”(比如,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能会导致关系破裂)而刻意保持的一种安全距离。

6. Smart:你们动用“理智”处理关系

假性亲密者,不大习惯表达情感,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理性的应对模式。这可能会让一个人在工作中效率很高,但在亲密关系中也可能让他/她远离真正的亲密。因为双方不存在内心情感上的互相看见。

《消失的爱人》

二、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自觉地陷入假性亲密?

假性亲密,也可以解释为一种“在关系中逃避亲密”的防御。

Borg 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展出这样的防御机制,跟幼年与父母等亲密家人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

习惯“假性亲密”的人,在幼年时,往往是一个需要在情感上“照顾”父母的人。在还没有能力照顾别人的孩童时期,他/她们就已经被要求优先“满足”别人的需要,却无法表达自己的需要。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父母抛弃,哪怕自己的父母是情绪虐待型的父母,他/她也会想办法维护自己跟父母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一种角色互换——本该被照顾的孩子,成为了父母的“照顾者”:

父母情绪低落,孩子想办法让父母高兴;

父母很焦虑,孩子就要掩饰自己的恐惧;

父母的自尊不稳定,孩子就要做点什么,让父母觉得自己有价值;

父母回应不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就会抑制自己的情感表达。

在这个模式中长大的孩子,也可能会把“角色扮演”的防御机制转移到亲密关系中。

因为太害怕失去和被拒绝,抵御这份害怕就成了比面对真实更重要的事——所以,他/她们会花更多的精力来管理“不确定的风险”,而不是表达真实的情感需要,“被看见”,建立亲密感。

我们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将我们欠发达的“真实自我”埋在内心深处,以确保它的安全。

——温尼科特

三、走出“假性亲密”,需要好好练习

从过往的关系模式中走出是不容易的,但并非不可能。下面是几个能够在日常帮助你走出假性亲密的练习:

1. 在建立亲密关系之前,先探索自我

坦诚的沟通,跟另一半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是重要的,但这些都要基于你对自我的理解和接纳。换句话说,相比于快速地改善关系,把关系中的问题当成一个暴露自我发展议题、并从中成长的契机,可能是更优先、也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尝试去记录当前关系中你最困扰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应对模式。

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你的情绪是?你做了什么?

当你看到自己的防御机制时,不要急着进行自我批判,要知道,防御也有它的作用,它在很长时间确实起到了保护你的作用。

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选择用这样的模式?它勾起了我对过往哪些类似场景的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

当你理解了这种防御机制,就可以以一个相对旁观者的角度重新思考:这套应对方式现在对我还有帮助吗?有哪些理由可以说明,我现在可以换一种应对方式了?

2. “4-2-4”沟通法,练习不防御的沟通 

Borg 等人提出了一个 4-2-4 沟通方法,可以在冲突中有效卸除防御,实现共情:

列出一个当前困扰你们的问题,想象你跟对方在一张桌子上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桌子上有一道一分为二的线。

承认一个假设:你们双方都对这个问题负有责任,双方都应该承担不小于 40%,不大于 60% 的责任。你们要从这个 20% 的中间地带开始谈判。

设置 3 分钟,由一方先发言,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负有的责任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倾听的一方不可以说话,打断,更不可以指责对方,给对方贴标签。

另一方开始 3 分钟的发言。如果没有说完,依次类推。

不能用对方自我暴露的内容攻击和操控对方。

每个人在进行自我暴露时,都必须能够感到安全。

继续共享,直到双方对沟通的进展感到满意。

分享结束后,记录这次沟通带给自己的感觉,比如“暴露脆弱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发现了 ta 哪些我不知道的事?”

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逐渐扩大自我暴露的区域,把表达情绪和情感需要变成一件自然的事情。

《心灵捕手》

我想,真正的亲密,一定包含着这些内容:

从生活到精神各个方面的了解,和希望了解对方的意愿;

遇到分歧和差异,能看到、能承认、能沟通;

能接纳对方不符合自己预期的部分,把彼此作为一个完整复杂的人看待,而不只是一个单一的角色;

能展露脆弱,能表达需要。

而我们都知道,要实现这些,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它意味着我们要袒露自己的需求和脆弱,要承担被拒绝和失去的风险,要面对他人带来的不确定……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冒险”。

但这就是亲密关系的迷人之处:只有甘愿冒险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信任,才能享受人跟人之间独有的深刻、紧密的联结。

希望你有“为爱冒险”的勇气。希望你的亲密关系,能让你感觉到足够的踏实和爱意。希望它制造了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你的“真实自我”慢慢生长出来。

参考文献

Maria Pedro Sobral,Development of the Fear of Intimacy Components Questionnaire (FICQ),October 2015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1):1-8,DOI:10.1027/1015-5759/a000238

M L West et al .,Parentification of the child: a case study of Bowlby's compulsive care-giving attachment pattern,Am J Psychother. 1991 Jul;45(3):425-31. PMID: 1951790 DOI: 10.1176/appi.psychotherapy.1991.45.3.425

Kyle Bourassa,Compulsive caregiving: Emotional parentification in childhoo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April 20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李歪歪,编辑:江湖边,责编:kuma

相关推荐

假性亲密:为什么我们看似亲近,却貌合神离?
亲密场景:疫后商业的新去处
阿里网易渐亲密,“丁磊饭局”成绝响
为什么我们说副业是一场骗局
总觉得一个人更自在?或许这是种“假性疏离”
开给“躺平者”的药方
UFO照片满天飞,为什么我们却找不到外星人?
为什么朋友之间说话方式会越来越像?“语言同化”了解一下
看似光鲜的产业,为什么变成了A股“最差商业模式”?
我们为什么爱看星空?

网址: 假性亲密:为什么我们看似亲近,却貌合神离?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3453.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