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去健身室也不做家务,真的是矫情和浪费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前几天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晒苦恼。之前三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她一直没有回家过年,父母也没有来她所定居的城市。今年新年期间,一家终于团聚,父母来到了她的家中,一直住到前几天。
一家团聚当然是开心的事情,但也存在着“相见好同住难”的一面,许多观念上的冲突,在这几个月里集中呈现。
其中一个经常会引发争吵的事情,是关于家务问题。每当朋友拎着瑜伽包准备去健身时,曾是中学老师的母亲就会痛心疾首地说:
“你去健身室要给人家那么多钱,这头家里还要给家政一笔清洁费,两头花钱。你有这个时间,自己做做家务,身体又锻炼了,钱也省下来了,一举两得,多好!”
这种思维显然不是朋友母亲所独有,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代人的观念。它看起来确实很“划算”,既锻炼身体又省钱,家里还收拾干净了,一举三得。
但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年轻人偏偏不愿意呢?有人就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就这样,又矫情又浪费。
首先,为了避免“二极管思维”张嘴就来的质疑,我先说一句:我从不反对适当做家务。另外,做家务这事儿是个人自由,哪怕一个人喜欢每天花十个小时做家务,我也不会去质疑什么。
问题在于,宁肯去健身室花钱也不肯做家务的年轻人,真的是矫情和浪费吗?
许多人有一种思维,那就是将自己不能理解的新事物,统统打为可以被批判的“无用新潮”,仿佛踩上两脚,就能表现出自己的正确和年轻人的无能。但“宁去健身室也不做家务”真的是“新潮”吗?这种生活方式大概是西方社会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事情,跟现在许多老人的年纪差不多。
它的兴起其实是对固有消费式炫耀的一种颠覆。在人类历史上,因为曾经的生产力低下,许多物品只有少数人能够拥有,因此富人总是将物质作为炫耀工具。在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的生活体系出现了巨大变化,新兴中产阶级也拥有了许多过往只有王室贵族才能拥有的东西,甚至变得稀松平常。而在上世纪,许多新发明都迅速成为家庭基础配置,比如上世纪20年代,美国工人阶层家庭普遍拥有了汽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物质进行消费式炫耀就显得俗气老土,效果也大不如前。
此后,消费的话语权被中产阶级所主导,这个阶层不同于历史上的贵族,普遍有着高学历,在现代社会的文明演进中成长,因此不再强调纯粹的物质炫耀。但他们并不是不炫耀,而是将生活方式融入消费体系,以子女教育、健身、旅行等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条件。
在这类非炫耀式消费中,健身之所以是一个长期存在,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许多东西:谁能长期坚持健身?忙于生计的底层显然做不到,没有自我要求的人显然也做不到,能做到的人需要满足“有钱有闲”的条件。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既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心理需求体现。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逻辑问题,许多老人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会来一句:“现在年轻人不行,我们这代人真的吃苦耐劳。”这句话的荒谬之处,不仅仅在于美化苦难,更在于它以偏概全。
说这话的老人有没有想过这样几个问题:当他们小时候在吃苦挨饿时,世界上所有同龄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吗?当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子女完全放弃自我生活时,世界上所有同龄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吗?至于吃苦耐劳的“传统”,也是很可疑的,古代农民看起来固然吃苦耐劳,但还真不是出于什么道德品质,而是被逼的,毕竟不吃苦耐劳就很容易饿死。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考科举,一心“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者终究是极少数,大多数人为的不就是改变命运吗?古代除了吃苦耐劳的底层之外,有条件的人会放弃享受吗?
所以,这事儿还真不是年轻人和老人的区别,也不是传统和现代的区别,仅仅是社会阶层的区别。即使同是老人,也存在很多种,一个从小家境优越的老人,或者说成长于正常社会的老人,他会跟从小除了“吃苦耐劳”别无选择的老人一样吗?
人的天性就有追求享乐的一面,没有谁的本性会是吃苦,从古至今,吃苦都是被逼得。所以,人类的各种发明,都是基于改进生活方式的需求。比如发明推车和各种农具,就是为了让自己更轻松,近现代的各种发明更是如此。反过来说,也正是人类对享受的需求,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比如汽车代替马车。至于洗衣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和洗碗机等,都是人类为了节省时间而发明的东西。节省时间用来干嘛?用来享受生活呀!
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努力,就是为了摆脱生存层面的羁绊和困扰,将生存变成生活。它绝不仅仅是“现在这些年轻人”的事,而是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做的事情。之所以很多老一辈对这一点不能理解,只是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远离世界。为什么越是发达国家,家政行业就越成气候?因为需求摆在那里。个体摆脱繁重家务,也同时推动了家政和健身这两大行业,提供了无数就业,这些都是社会大分工的必然。
健身和家务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运动量。健身是一种自主行为,是自己选定的目标,家务则是被动的。同时,健身是一种放松,家务则因人而异,我不否认有在做家务中找到乐趣的人,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都是巨大的负担。
简单点说,你让一个996的年轻人下班后还要做家务,在每周仅有的休息日里大扫除,其实等于让他始终挣扎在某种焦虑状态里。它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
所以,我不反对做家务,但更反对将“宁肯健身也不做家务”视为某一个群体的矫情,它其实是大多数人类的共同心理需求折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相关推荐
宁去健身室也不做家务,真的是矫情和浪费吗?
现在去开家普拉提店还来得及吗?
第一个健身IPO要来了,估值130亿
女性专用健身房是新机会吗?
斜杠健身教练,是一门好副业吗?
Keep被传上市,互联网+健身的故事能讲通吗
肥胖率过半的中国成年人,是时候去健身了
下一个大型创业公司不做App,也不做服务
咕咚也发布健身镜产品,国产健身镜会是好生意吗?
健身不容易
网址: 宁去健身室也不做家务,真的是矫情和浪费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403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4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6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87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0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6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17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6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0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9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