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趋势及应对
全球制造业格局出现高端制造领域竞争加剧、传统制造业持续转移和区域化多核心三大趋势。我国应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快落实“双循环”战略,在国内,夯实制造业大国地位;在国际上,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积极促进全球制造业格局向公平、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本文作者:丁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工业研究所。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信头条)」原创首发,数字化企业经授权发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制造业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大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全球制造业格局也随之加速重构。充分认识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的驱动力、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并予以积极应对,对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01
三大因素驱动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
制造业格局是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状态,它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形成并不断发生变化,是制造业不同行业、不同环节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全球制造业格局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核心影响因素有三:
◉ 一是颠覆制造业生产方式的重要科技创新,能够决定产业、业态和模式的诞生及消亡。最典型的例子是历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变革和格局调整。具体而言,颠覆式的科技创新通过改变生产方式、产业业态和结构、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交易和运输成本等方式塑造新的产业分工,从而改变制造业原有空间结构。
◉ 二是制造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此消彼长。例如,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的变化,造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的转移,最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高度集聚以及近几年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
◉ 三是战争、政治关系、自然灾害、流行病等全球性的重大非经济因素,给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方向添加不确定性。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局势造成的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断,并诱发各国政府调整制造业发展策略,深刻改变全球制造业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
02
全球制造业格局发展历程及趋势
1、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全球制造业格局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在三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此消彼长之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全球制造业格局经历了5个变化阶段。
◉ 一是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欧盟、北美等西方国家凭借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制造业技术,稳居全球制造业格局的绝对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二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美欧爆发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迅速升级,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利用美欧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溢的机会,迅速发展为全球制造业又一核心,并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最发达地之一。
◉ 三是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改革开放释放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叠加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去工业化”过程,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主的地区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新核心。
◉ 四是21世纪初期到2018年,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叠加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中国和美欧国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加剧,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优势伴随产业升级减退,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在东南亚集聚,形成新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趋势。
◉ 五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发生、乌克兰局势等重大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快速上升,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缩短趋势显著,自由市场主导下的全球分工减弱,制造业格局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多极化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从核心技术角度看,迄今为止,全球制造业的核心价值链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始终被发达国家控制,制造业技术领域的“核心——边缘”格局始终存在,由此诱发的高端制造业差距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长期存在。
2、全球制造业格局出现高端制造领域竞争加剧、传统制造业持续转移和区域化多核心三大趋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竞争加剧,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竞争的力度不断提升。
◉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高效赋能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 二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再工业化”进程,加强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领。美欧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大量促进本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规划,同时积极引导和“逼迫”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和投资留在本国。
◉ 三是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将经贸领域打压作为保护本国高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打压政策呈现领域扩大、借口意识形态化、手段多元化的趋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形成新的“世界工厂”。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在“雁阵模式”主导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最大的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带来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及企业环保成本进一步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持续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全球其他地区转移。东南亚诸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是承接我国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地区。相较而言,由于东南亚国家兼具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海运交通优势,未来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非经济因素影响力不断提升,北美、欧洲和亚洲制造业区域化多核心趋势显著。
◉ 一是美欧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兴起,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力度和对竞争对手的打压力度不断增加,各类投资审查、关税壁垒、技术壁垒、高科技中间产品出口限制等手段的应用趋于基于“意识形态”的“滥用”,将产业协作限定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严重阻碍正常的全球贸易和跨国公司全球投资。
◉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各国政府对全球化产业分工体系下对本国产业链安全性的忧患意识。供应链安全超过供应链效率,成为很多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首要原则,这意味着国家内部或区域内部的全产业链布局趋势会进一步加强,而全球不同地区间的产业链联系将随之减弱。
03
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
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将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 一是新工业革命恰逢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工业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发达国家并跑,甚至领跑。
◉ 二是高端制造业领域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和更多来自发达国家的打压。高端制造业代表制造业的未来,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美欧对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遏制会进一步加强,遏制手段也会更加多元化,尤其是5G、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领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发展环境。但也应该看到,这会倒逼国内制造业加快自主创新,实现本地化发展和超越。
◉ 三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向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一方面给我国的制造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我国制造业的利润受到压缩。
总体而言,有效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做到“既要有战略定力,又要能适时应对,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积极抓住全球制造业格局变革带来的机遇,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 一是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新赛道上,提升自主研发水平,提高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的能力。
◉ 二是加快落实“双循环”战略,在国内,发挥全球最完整制造业体系和最大消费市场的红利,夯实制造业大国地位;在国际上,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利用自贸协定和多边机制,积极促进全球制造业格局向公平、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发布于:湖北
相关推荐
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趋势及应对
数字货币发展格局、潜在风险及应对建议
补链、缩链和转型,制造业下半年应对危机的新起点 | 超级观点
全球产业链即将重构,中国应有五大应对举措
德勤2021制造业四大趋势:76%高管计划增加数字化投资,数字孪生成技术重点
全球激光器件趋势:产业整合,国产替代
Anil Gupta:后疫情时代全球十大趋势
制造业如何对抗周期:平台化、数字化
制造业“去中国化”暗潮汹涌
全球关键原材料竞争加剧,我们如何应对?
网址: 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趋势及应对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516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8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3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2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9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4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85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