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锂电中游“扩产竞赛”持续加速:四大主材离全面过剩还有多远?

锂电中游“扩产竞赛”持续加速:四大主材离全面过剩还有多远?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5月21日 14: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郑晨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深圳展会人真多,欢迎新老朋友来8号馆的展位坐坐。”5月16日,东莞一家锂电池厂商的市场经理戴涛在微信发了这样一则朋友圈,配图则是人潮涌动的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展现场。

在与展会上同行的交流中戴涛发现,“今年排产情况怎么样?”成为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因为从去年四季度至今,终端需求的疲弱已经开始抑制锂电市场的活力,去年“贵得要死”的中上游原材料,其价格也在快速“松动”。

以制造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为例,其从去年底到现在的价格走势引人注目:先是在去年末今年初的时候出现“雪崩”,从近60万元/吨一度暴跌至20万元/吨之下,又在今年5月后快速回暖。5月18日,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迎来十四连涨,均价报30万元/吨。

在戴涛看来,碳酸锂价格的大幅波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在微观视角上,市场需求放缓、博弈加剧、终端订单不活跃,都是造成碳酸锂价格剧烈变化的诱因;而在宏观视角下,反映出的则是行业的供求问题。

“价格变化就是供求关系变化,其实今年‘求’端还行,那(锂电)中上游就可能出现了供给过剩,新能源的长期(向好)趋势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去年以来看到一些上游的材料龙头几百亿地扩产能,还是感觉有些夸张。”5月16日,戴涛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

一、倒逼

“(锂电)四大主材环节,产能已经出现过剩了,不是说有没有可能,是已经过剩了。”当记者问及锂电四大主材环节有没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时,上海钢联新能源高级研究员方李喆如是告诉记者。

所谓四大主材,即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储能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四大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这四大主材构成了庞大的锂电池中游环节,湖南裕能(301358.SZ)、贝特瑞(835185.BJ)、恩捷股份(002812.SZ)等A股中的明星企业便是其中代表。

根据行业知名研究机构EVTank等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其中,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电池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

翻倍式增长的出货量,让四大主材环节上的厂商在近两年间始终处于“满负荷”生产的状态,据河北一家锂电隔膜企业的研发工程师张义回忆,去年第二、三季度时,其所在公司的生产车间几乎没停过工,订单排得“满满当当”。

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四大主材环节中的企业不约而同瞄准了“扩产”这一选项。而且,不仅仅是四大主材生产企业想快速扩产以抢占更多订单,下游的电池厂商也在倒逼他们提升产能。

例如,今年2月份刚刚登陆创业板的正极材料龙头湖南裕能(301358.SZ),就在招股书中披露了一则关于《产能合作协议》的细节:“2021年3月,公司与深圳比亚迪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深圳比亚迪向公司支付人民币2.5亿元预定金,支持公司进一步扩大产能;公司在收到预定金后需要在一定期限内保障对深圳比亚迪的磷酸铁锂产品供应量,深圳比亚迪保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公司磷酸铁锂产品。”

从湖南裕能披露的协议细节来看,该公司需要在收到比亚迪(002594.SZ)预定金后第5个自然月起,三年内每个月对其供货数量均不低于5500吨(比亚迪不能足额采购的除外);如其不能依照协议约定足额供货,比亚迪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而类似的协议,湖南裕能还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这样的大型电池厂商签订过,虽然协议内容的细节略有差异,但大体逻辑都是上述公司向湖南裕能支付一定金额的预定金,支持其扩大产能,保障磷酸铁锂产品供应量,若湖南裕能无法如约保供便要承担违约责任。

事实上,去年9月登陆科创板的正极材料企业万润新能(688275.SH)也与下游厂商比亚迪、宁德时代、赣锋锂电等签订了类似的保供协议。而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整理,像湖南裕能、万润新能这样与头部电池厂商签订保供协议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并不局限于正极材料环节,在负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领域的上市公司,也都有类似协议。

“四大主材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都比较弱,主要根据订单扩产,当订单以行业几个头部大客户为主的时候,具备稳定可靠的产能就是材料企业承接大客户订单的重要前提。”深圳一家大型公募的锂电研究员陈天彤向记者表示。

最终,市场需求爆发、大客户倒逼,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四大主材环节中的玩家都走上了产能扩张的竞赛之路。“别人扩产,你不扩产,是等着把市场让给友商吗?”张义调侃着说道。

二、竞赛

“常规的扩产逻辑都是以订扩产,根据订单来扩张产能,但现在这个市场情况,企业都想着超前去做一定的产能布局和规划,这就导致过去这几年间,四大主材环节的产能都在暴增。”陈天彤表示。

根据高工锂电的相关统计,仅2022年国内四大主材规划投资金额就超5000亿元,扩产项目多达156个。而记者也从四大主材的部分上市公司的公告中,不完全梳理了2022年至今的投建项目情况。

首先,在正极材料方面,经济观察报记者选取了营收在两百亿以上的主要正极材料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包括湖南裕能、中伟股份(300919.SZ)、容百科技(688005.SH)、格林美(002340.SZ)、厦钨新能(688778.SH)、德方纳米(300769.SZ)、当升科技(300073.SZ)七家企业。

记者发现,仅是不完全梳理上述公司2022年以来披露的新规划产能,加总后就能将其2022年年报中披露的有效产能翻一番。

仍以湖南裕能为例,该公司上市以来至少披露过5个正极材料新建项目,其中四个项目的规划产能加总后就能达到34.5万吨/年磷酸铁锂,这还没算上尚未披露具体产能数据的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该项目的总投资额约80亿元,而能够新增6万吨磷酸铁锂产能的四川裕能三期,也仅需要8.48亿元。

简单加总四个“小”投资项目就能达到的34.5万吨/年产能是什么概念呢?根据湖南裕能2022年年报披露,其2022年具备磷酸铁锂有效产能也就为34.8万吨,换言之,在两年之内,湖南裕能便有可能将其产能“翻一番”。

此外,中伟股份也在年报中披露了12万吨/年的三元前驱体(经溶液过程制备出的多种元素高度均匀分布的中间产物)材料在建产能,容百科技则最少规划了20.9万吨/年的三元正极材料产能。

不过,这些规划相较于格林美的目标,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2022年仅有26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的格林美,在年报中披露了一个宏伟计划:到2026年,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达到50万吨;四氧化三钴产能达到3万吨;钠电材料产能达到5万吨以上;磷酸铁锂材料达到20万吨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格林美位于福建福安园区的年产2万吨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示范产线方才建成,而在3年时间内,格林美就规划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产能提升10倍,要达到20万吨以上。

“磷酸锂在价格、安全性等方面具备优势,所以这两年产销比不断扩大,但三元锂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所以二者针对不同的场景各有优势,许多正极厂商都在同时布局两条路线。”深圳一家锂电上市企业的工程师胡海林告诉记者。

陈天彤亦表示,按其此前对去年正极材料领域新投建项目的粗略统计,行业新增规划产能就已超过500万吨。

其次,在负极材料方面,扩产的激烈程度相较于正极环节也不遑多让,根据鑫椤资讯的数据,2022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 146.8万吨,同比增长67.3%;中国负极材料产量141.5万吨,同比增长74.5%。

从记者梳理情况来看,2022年负极材料有效产能为42.5万吨的北交所“一哥”贝特瑞,其年报披露在建产能数据稍显保守,仅为14.5万吨。相比之下,杉杉股份(600884.SH)早在2021年8月2日就公告抛出年产20万吨、投资总额约80亿元的四川眉山负极材料基地建设规划。到2022年4月,又拿出了投资总额约97亿元、年产30万吨的云南安宁负极材料基地建设规划,动作可谓激进。

此外,2022年负极材料有效产能仅为15万吨的璞泰来(603659.SH)也在去年先后拿出了成都邛崃、瑞典紫宸、四川紫宸三个项目,总投资近两百亿元,规划产能30万吨。2017年因跨界并购方才涉足锂电负极环节的中科电气(300035.SZ),也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了18.5万吨的负极材料在建产能。

“我们估算,算上动力电池、储能以及3C的需求,到2025年,各类负极材料总需求应该在200万吨左右,现在规划产能已经不算过剩了,应该是严重过剩。”陈天彤告诉记者。

第三,在电解液方面,根据《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04.3万吨,同比增长70.4%。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同比增长75.7%,达到89.1万吨,在全球电解液中的占比增长至85.4%。

记者在梳理电解液环节的投建项目时,发现该环节相较于另外三大主材的投建项目,投资额普遍较低,建设周期也较短,或许正是上述原因,电解液环节的产能规划扩张速度最为惊人。

例如,2022年具备46万吨电解液有效产能的天赐材料(002709.SZ),仅在去年公告中梳理出的新增项目,产能规划就达到了90万吨/年,且建设周期仅需12~18个月,项目投资均未超过15亿元。

天赐材料也在其2022年年报中直接承认了锂电原料环节存在的产能过剩现状:“除了碳酸锂以外的电池所用原料大部分供大于求,由于上游扩张增速过快,原料的释放已明显大于实际需求,导致电解液等核心原材料出现不同程度过剩。以LiPF6(六氟磷酸锂,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俗称锂盐)为例,目前LiPF6价格已从60万/吨降至2023年初的19万-20万/吨,产能释放对价格冲击非常明显。”

第四,在隔膜方面,根据高工锂电的数据,2022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1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9%,其中湿法隔膜占比达75%。

“隔膜是决定锂电池内阻、结构的材料,从工艺上分包括干法和湿法隔膜,由于湿法隔膜更为轻薄、孔径更均有,因此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胡海林向记者解释。

记者注意到,从主要隔膜上市公司去年披露的投建项目中来看,“跨界玩家”中材科技(002080.SZ)和“万年老二”星源材质(300568.SZ)成了扩产最积极的两家公司。

根据中材科技2022年年报披露,公司当前在建有年产5.6亿平方米隔膜的滕州三期项目、年产10亿平方米的萍乡基地、年产10亿平方米的宜宾基地以及年产3.2亿平方米且产线已安装完毕的内蒙古二期项目。若上述项目都能达产,则中材科技将一共新增28.8亿平方米的隔膜产能,接近2022年有效产能的两倍。

星源材质的表现同样令人吃惊:在33天内连落两子。今年2月21日,该公司江苏南通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其官方公众号披露该基地总投资额110亿元,项目建设分为三期,规划产能为30亿平方米湿法隔膜、16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及配套的涂覆隔膜;3月26日,星源材质佛山基地也正式奠基,根据其公告信息,其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亿元人民币,拟投资建设期限分为两期,预计建设年产3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16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及34亿平方米涂覆隔膜。

相较于对手在产能上的紧追不舍,2022年坐拥70亿平方米隔膜产能的行业绝对龙头恩捷股份,在产能扩张这件事上显得保守许多,记者目前所梳理到的最新投建项目,还是去年3月披露的建成后能年产16亿平方米隔膜的玉溪恩捷基地。

5月10日,高工锂电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指出:“2022年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在隔膜领域合计的市场份额超过50%。锂电池隔膜市场的技术壁垒也相对较高,生产线建设周期长,达产时间和实际产能尚有不确定性。受技术壁垒,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隔膜环节并不如其他锂电主材预计过剩。”

不过,对于这样的观点,戴涛却不太认同:“最近几年有很多企业都去挤着去做隔膜,产品质量也都参差不齐,产能过剩肯定是有的。”

三、周期

在梳理四大主材环节中的企业扩产项目时,记者还注意到了两个趋势,其一是很多企业在投建项目的过程中,都呈现出公司营收规模、期末现金余额与投资规模差距较大,即“小马拉大车”的状态。

例如:动辄官宣百亿项目的星源材质,其2022年总营收也不过28.8亿元,在自身营收明显无法支持如此大体量的投资时,星源材质的项目资金来源也变得“五花八门”起来,根据该公司2月6日发布的《关于拟对外投资的补充公告》,像前述刚奠基不久的华南基地,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就拟通过现金入股、设备代购等方式按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给予支持。换言之,在此次星源奠基的百亿隔膜基地的投资中,应有40亿元为当地政府出资。

随后,在梳理胜华新材(603026.SH)的扩产项目时,记者又发现在该公司年报披露的12项重大非股权投资中,有6项工程累计投入占总投资额比例尚不足20%,其中较为重要的20万吨/年电解液项目、3万吨/年硅基负极项目的投资进度分别为1%、0.5%。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定增,等定增完成就能把我们已经投进去的钱置(换)出来了,也能加快投资进度。”5月18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胜华新材,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如是回复部分投建项目进度缓慢的问题。

在陈天彤看来,锂电产业链上的企业无论大小、营收,都在扩产竞赛上一路狂飙的背后,反映的还是周期现象,“企业没办法能够左右周期变化,没钱也要想办法扩产,你不扩产就只有掉队。”

记者亦注意到,在四大主材环节的扩产竞赛中,还充斥着不少跨界前来想要分得一杯羹的玩家,例如最近两年官宣跨界负极材料领域的油服龙头杰瑞股份(002353.SZ),还有特种电缆制造商尚纬股份(603333.SH)。

跨度更大的还有知名原料药企业海辰药业(300584.SZ),其在去年6月公告定增要募投一个年产 5000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后,股价从22元一度蹿升至41元,在今年2月公告撤回定增申请后,股价又很快被打回原形到22元附近。

不过,撤回定增并不影响海辰药业进军新能源的决心,根据其5月5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海辰药业全资子公司安庆汇辰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电解液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达到投产条件。

需求升温、供给扩张,需求降温,供给过剩,周期规律下,新能源旺盛的市场需求吸引着老玩家加大力度扩张产能,同时也吸引着新玩家“翻山越岭”加入“游戏”。但随着赛道的日渐拥挤,迎接全产业链的将会是更加激烈的竞争,行业也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和出清。

“产能上来了,下一步就是价格战,中国企业就是这样的,什么东西火了就先进来卷,等大家都同质化卷不下去的时候,就开始打价格战,四大主材是这样,我们电池厂商也是这样。”戴涛说。

“比如负极材料这块,今年一季度,大厂产能利用率偏低,部分负极厂商订单不足,很快就出现低价抢单的情况,石墨化外协加工费应该已经从4万/吨跌到1万/吨了,就这样大家还去扩产能,所以四大主材现在面对下游,基本没什么议价能力。”方李喆指出。

在2022年高工锂电年会上,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也曾公开表示:“最晚2024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而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是质量上乘、并兼具成本优势的电池产品。”

那么,面对行业即将迎来的“腥风血雨”,四大主材环节的企业又应该如何破局呢?

张义认为,眼下不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电化学储能领域,市场对于锂电池的需求无外乎集中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提高产品性能指标、降低产品成本,便成为行业未来的全新赛场。

“之前比产能,以后就要比技术、比质量、比价格。”张义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郑晨烨

相关推荐

锂电中游“扩产竞赛”持续加速:四大主材离全面过剩还有多远?
站在产能过剩门槛上,锂电龙头“泡沫”还能吹多久
焦点分析|2022锂电行业喜与忧:上游暴富,中游承压
全球离“口罩自由”还有多远?一张图读懂
暴涨的锂电行业,哪个细分领域最值得投?
业绩大涨,大幅扩产的三元龙头值得看好?
上下游双重挤压致“电池荒”, 高端电池成“香饽饽”, 扩产背后的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世界互联网大会现身智能质检一体机:工业智能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古麒绒材冲刺深市主板:收入攀升难掩资紧张,募资押注扩产存隐忧 | IPO观察
中国锂电隔膜逆袭往事

网址: 锂电中游“扩产竞赛”持续加速:四大主材离全面过剩还有多远?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5654.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