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女儿养后,内耗变少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编辑:江湖边,责编:kuma,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热搜讨论:#把自己当女儿养后,内耗变少了:
▷ 把自己当女儿养=“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要因为给自己花了钱和时间而愧疚。你希望孩子吃好喝好,多出去走走,那你也要吃好喝好,开心做自己。
有意思的是,大约 100 年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内在小孩(inner child)”这个概念。大意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一个孩子的状态,并不会随着长大而消失。
如果童年期环境恶劣,“内在小孩”可能会发展出各种创伤反应,并在成年生活里内化这种经验。比如孩子从小被贬低,ta 长大后可能会不断“挑选”虐待自己的伴侣,因为 ta 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就是“爱本就混杂着贬低”。
当遇到相似的情绪刺激,“内在小孩”也会跑出来。有时明明看起来一件小事,也会让人的情绪反应如此之大。也许,你的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来自当下那个惹恼你的人,而来自你过往相似创伤情景的重现,是“内在小孩”的情绪。
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心理治疗本质上是一个“再养育”的过程,即:让来访学习给自己做父母。
本期简单聊聊,编辑们会写写怎么发现那个“内在小孩”,以及我们如何重新成为自己的父母。
小丸子:我从小就很怕摔碎东西,因为父母会像天塌一样怪你
周末我摔碎了男朋友的茶杯。我安静捡起玻璃渣,他拿来吸尘器把小碎渣吸走——我们俩都很“情绪稳定”,没有向对方发脾气。
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学习到的能力。
我从小就很怕摔碎东西,因为父母会像天塌一样怪你。比如“你怎么搞的”“你怎么这点东西都做不好”(怒目而视、咆哮)。
这是一种情绪压力。在摔碎的一瞬间,我的血压可以冲到 200(夸张手法),那种恐惧感会像漫画里的小人儿一样,瞬间有个黑色的阴影笼罩着你。小时候的我甚至不知道摔碎碗筷这种事情,除了挨骂还有第二种处理方法。
直到长大后,每当遇到这样的场景,哪怕不是我摔碎东西,我都会莫名地恐惧和紧张,严重一点可能会身体僵硬掉。
直到我慢慢发现,这种情绪其实来自“内在小孩”。
改变的过程是这样的:一开始,独居的我发现,摔碎碗的时候家里没有人怪你;紧接着,当我在别人面前摔碎碗的时候,我会立马安慰自己“没关系没关系,再买一个就可以了”;后来,当我发现我摔碎碗有人“可能”会骂我的时候,我就会大声告诉 ta“这只是一个碗而已,再买不就行了吗!有什么好骂的!”;最后,当我发现身边有人摔碎碗而紧张的时候,我会收拾好碎片,当作没事发生一样结束这件事。
因为我意识到,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我的父母很爱我,但这种微小的代际创伤也客观存在。当我认识它,我就有了终止它的能力。
那个从小就带着恐惧长大的小孩,在我成长之后终于有能力重新照顾她啦,甚至还有能力照顾别人,我真棒!
豆包:我的“内在小孩”,总是用大哭来表达愤怒
在许多人眼中,“哭”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成熟的大人是要直接解决问题的。
但即便成年已久,我依然是个泪腺超常发达的人,一周有三四天,都会被自己突如其来的眼泪吓到:看完感人的电影会哭,想起悲伤的故事会哭。最主要的,当我面对来自亲密的人的愤怒和指责时,“哭”成为了我保护自己、发泄怒气的主要方式。
这可能是从我上小学起,就被“被动培养”的一种反应习惯。父母都是热暴力的人,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少不了一顿臭骂。而从小就被打上“乖乖女”标签的我,从不敢与父母直接抗衡,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忍受着愤怒的言语向我袭来,直到他们气消为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哭”是一种应对父母责骂的有效方式。只要我一哭,父母的语气就会变得柔软起来,从恶语相向变成好言相劝,愤怒的情绪也会走得更快。此后,当我不想面对父母的责骂时,就会选择以“哭”的形式作为回应。
▷《千与千寻》
现在,我早已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但这个孩童时期的习惯依然在我心里保留着,当我与亲密的人之间发生冲突时就会复苏。其实面对每一次冲突时,我是想说话、想回应,想表达情绪的,然而在决定张嘴的那刻就会突然失去了力量,转而以自己更为熟悉的“哭”的方式作为取代。
现在,当越来越多人成年后,觉得自己不会“哭”了,我倒是在独自祈祷那“不争气”的眼泪可以减少一些。
千万:觉察到“内在小孩”的存在,是很难很难的
对我来说,比起重新养育(起码有个明确对象和目标),难的是它前面那步——发现内在小孩的存在。
一个难点是,我们太习惯现在的经验,容易忽略一些事情。
就拿我自己举例子,前段时间我想要结束长达一年半的咨询,但又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跟咨询师讨论时,我形容了我认为的完美结束应该是怎样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祝福,希望听见你说我的确有了很多成长,我能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在这里结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听见这样的话,我就能没有疑问地结束咨询。
不知道你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感觉,反正我没有觉得这有任何问题,这样平等真实的祝福是一个正当不过的需求。
但咨询师琢磨了下,做了一个解读说:“你希望获得来自权威的肯定”。
我听见以后有种冲破天灵盖的感觉,觉得很突兀又很合理。“希望获得来自权威的肯定”,这个想法就像一头房间里的大象,它一直存在在我所有的生命经验中。
爸妈是这么教的,工作和社会也是这么强化的,所以它显得那么合理,合理到无法被觉察,直到这一刻被咨询师命名。于是我知道其实可以不需要肯定的祝福,或者说我自己也可以肯定自己。
▷New Roads Behavioral Health
我们生命中有很多这样的“房间里的大象”,因为面对某个场景,我们都习惯自己的经验,且无法体验他人的经验,所以自己的经验显得非常普世,甚至无法想象有别的可能。这让大象总是能够隐身。
还有一个难点,那个内在小孩可能已经失联了。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感到焦虑、抑郁、紧张、感动,想要仔细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时,我们会说:“我不知道”“我也搞不懂”。
往往并不是不知道,身体和情绪已经给了反应,但是意识上跟内在小孩已经太久不联系,所以逐渐失联,听不懂它在说什么。
我有一段持续非常久时间的焦虑。做噩梦、失眠、吃很多东西……这些症状每天都在我身上上演,但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生活明明很不错啊。
逐渐拨开它,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对自己诚实。每天问自己今天发生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跟以前的感受有类似吗?
每天都多理解一点,直到后来我知道,那种焦虑是很深的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感觉,是我小时候每次大哭着想要妈妈,但又安慰自己睡着就不害怕的感觉。
最后关于怎么找到内在小孩,我的经验是“多碰撞碰撞”。
跟朋友和爱人碰撞,体会他们应对某一件事情的不同心态;找个咨询师碰撞,他们的工作之一就是给你带来新的情感体验;或者在书、电影、旅行里碰撞,好的坏的体验都行。有体验就有感受,有感受就不虚此行。
江湖边:6 个问题,开启“内在小孩”的探索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把自己当女儿养”这种说法时,会感觉疑惑:为什么要纵容自己婴孩的一面,这样跟巨婴有什么分别?
可能需要澄清一下:“再养育(reparenting)”≠ 自我纵容,而是针对创伤性经历进行自我回溯,用成年人的样貌,重新给童年的自己一个“恰当回应”。
换用治疗师 Pete Walker 的说法:
让那个大人穿越到你感到受伤的每时每刻,与内在小孩对话。告诉 ta,你的感受是 OK 的,20 年后你将变得独立和更有力量,我绝不允许别人在伤害你时你独自忍受,我不评价你,不嘲笑你,还会帮你报警,帮你反击——它能帮助降低情绪闪回的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只要你练得足够多。
▷《The Little Prince》
创伤治疗师 Shari Botwin 认为,以下 6 个问题,可能有助于开启你对“内在小孩”的探索:
你经常觉得别人有敌意,而自己是受害者吗?
你会让别人支配你的感受吗?
你在人际关系中努力设定界限吗?
回想最近一件让你崩溃的事,你的感受全部是当下的反应,还是可能与童年某件事情有关?
你是否发现自己反复进入同一类困境?
当你切断人际交往时,你是否觉得更安全?
不仅仅是自我回溯,“再养育”的过程也可能来自治愈型伴侣、心理咨询师、宠物、支持性朋友。你可以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获得某种矫正性的情感体验。
祝你找到与内在小孩对话的感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编辑:江湖边,责编:kuma
相关推荐
把自己当女儿养后,内耗变少了
内耗腾讯
了不起的创变者 | 冯仑:老来得意
养不活自己和宠物的年轻人,现在开始养它
有一种企业,选对了战略,却死于内耗
当宠物过上AI新生活
“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雷军:表达方式欠妥,但认可精神
韩国一位母亲通过VR与去世女儿重逢
国产芯片业,内耗何时休
治好职场内耗的,不是“体力活”
网址: 把自己当女儿养后,内耗变少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7704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3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7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48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11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519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43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