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科技企业赴印投资,还有机会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ternet Law Review(ID:Internet-law-review),作者:互联网法律评论,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刚刚结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期间印度和美国签署了一系列技术和国防协议。6月23日,也就是访问的最后一天,莫迪会见了美国和印度的企业技术高管。莫迪向这些全球企业呼吁“印度制造”,而各大公司也纷纷对此做出回应:
谷歌(Google)宣布在 GIFT 城市古吉拉特邦开设全球金融科技运营中心,并向印度的数字化基金投资100亿美元;
亚马逊(Amazon)要 7 年内在印度追加 150 亿美元投资(即总投资达到 260 亿美元),支持初创企业、创造就业机会;
微软(Microsoft)公司讨论了技术在改善印度人民生活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其中特别提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尽快”进入印度。
随着印度最近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 80 亿人口的 35.5%,对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印度越来越难以被忽视。诸多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加起来,莫迪访美对美印两国来说都可谓恰逢其时。
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特别是科技企业,印度却成为越来越危险的投资目的地。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在印度获得显著的商业成功后,却在近3年里遭到印度政府的持续打压。300多款中国应用程序及其镜像移动应用程序在印度被禁,小米在印度被冻结约 6.7 亿美元资金,至今还在维权之中。
艰难时局下,中国企业在印度是否还有机会?
一、印度有望成为世界增长主要引擎之一
野村证券(Nomura)首席经济学家索纳尔·瓦尔马(Sonal Varma)本月在接受《福布斯》专访时表示,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一年后,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最佳状态;而印度和东南亚将取代中国成为未来十年的主要增长动力。
在过去的经济放缓中,中国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曾拯救了全球经济。但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放缓,中国自身面临着内部结构性挑战和外部地缘政治阻力,这一次也可能无法提供增长以抵消这种放缓。
印度人口年轻,而且仍在增长,这两种情况都与中国形成了对比;此外,印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中国的问题和俄乌冲突而受益。根据野村证券预测,印度2023~2024 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 5.9%,与亚洲最好的经济增长持平(另一个是菲律宾)。印度经济增速正在不断上调,而中国 2023 年经济增速被下调至 5.5%,2024 年将降至4.2%。
一些投行也在印度看到了新的增长机会——供应链搬迁、公共基础设施支出、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二、中国企业在印度现状:小米,比亚迪
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曾在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成为印度第一智能手机品牌,市场份额高达31.2%。中印边境冲突后,小米为了安抚印度的民族情绪做足了公关,积极宣传小米的“印度制造”立场,表明研发、员工都属于印度,并且强调,其税收和投资均已回馈给印度。
然而当印度政府发布针对中国应用程序的禁令时,小米开发的应用程序并未幸免于难;2021年,小米及其他几家中国企业遭到印度税务机关的突击检查。2022年5月,印度执法局指责小米的印度子公司以特许权使用费为幌子向母公司进行“非法汇款”,违反了外汇法。随后正式决定冻结小米相当于48亿元人民币的存款——这几乎是小米集团2022年全年利润的一半,也基本上相当于小米在印度经营十年的利润总和。
小米虽已申请撤回这一冻结,但于2023年4月被印度高等法院驳回。小米称将继续采取一切手段保护其声誉和股东利益,同时继续致力于与各当局合作解决问题。不过,最新的情形显示,小米的印度业务已经受到重创,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手机品牌排名中滑落至第四。
毫无疑问,对其他中国企业来说,小米的印度遭遇已经向他们发出极其危险的信号。
与之相对比,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却正在加速进军印度。比亚迪印度公司在短短一年内就将其网络扩展到 21 个城市的 24 个展厅,并计划今年内将经销商网络扩大一倍,展厅数量达到 53 个;今年第四季度在印度推出第三款乘用电动汽车。
比亚迪印度公司雄心勃勃地宣称,计划到 2030 年比亚迪汽车将占领印度 40% 的电动汽车市场。
比亚迪的确比其他中国企业更具备印度政府所需的“优美身段”:
印度对绿色汽车的需求:印度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正在筛选能够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汽车行业脱碳目标——到2030年,电动汽车要占私家车的30%、商用车的70%,比亚迪在印度市场的加速发展正强有力地支持政府的绿色汽车政策目标;
无需投资:自 2021 年底以来,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获得 FDI 资格,许多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申请要么陷入困境,要么被印度拒绝。但比亚迪已经在印度建立了生产基地,无需进一步投资,就可以在现有工厂再扩大产能10,000~15,000辆;
技术优势:比亚迪是第一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动机和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汽车制造商,而印度则正在追逐成为世界工厂的梦想,比亚迪的技术优势正是其推动本土制造的动力。
然而,小米会是比亚迪的前车之鉴,还是比亚迪将成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新一代典范呢?
印度财政部长表示,截至 2023 年 3 月 21 日,印度政府已收到约 54 项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提案,目前正在等待批准。这些投资申请或许会被搁置或拒绝,更多的中国企业也正在尝试其他更曲折的方式进入印度市场。
中国短视频公司快手同名应用程序的全球版本在 2020 年 6 月被印度政府封禁后,迅速将资源集中在一款名为 Snack Video 的应用程序上,与快手不同的是,它的品牌不会回溯到其母公司。
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民营资本创办的在线快时尚巨头SHEIN在退出印度三年后,与印度的信实工业有限公司 (Reliance Industries Ltd.)达成了一项条件严苛的许可协议后,获得了重新进入印度的批准。
SHEIN的应用程序及其在印度的业务生成的所有数据都将存储在印度,并且SHEIN总部也不得访问该数据,以符合印度政府对数据安全问题的严格要求;不仅仅是数据,SHEIN在印度获取的利润和支付等财务行为也被严格地限定在印度境内。
应该看到,印度在拒绝依赖中国企业的同时,仍然有强烈需求利用中国先进的技术来增强印度的制造业实力。此外,莫迪政府担心越南等国从国际企业的“中国加一”供应链战略中受益过多,目前拟考虑重新调整其对华资本的态度。在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需求中,中国企业或可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期获得腾挪的空间和机会。
三、印度法律监管环境
随着印度计划彻底改革互联网经济规则,该国的科技法规正处于拐点。目前正在酝酿的最重要的法律应是《数字印度法案》(Digital India Bill)。2023年6月27日,一位印度官员称,《数字印度法案》草案将在未来2周内向公众征求意见。
该法案会完全取代已有 23 年历史的《信息技术法案》,监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并包括互联网相关的规则,以及消费者数据处理的条款。所涉及的领域,都是目前中国企业重点关注、投资和已经取得一定市场优势的行业。
1. 人工智能监管
法案会对面向消费者的业务中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公司和互联网中介机构规定严格的“禁区”。“禁区”将包括对用户存在潜在伤害的方面,包括用户可能在不了解后果的情况下无意中同意其数据处理的情况。消息人士称,公司必须告知用户其专有算法如何使用和处理他们的数据,任何违规行为都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2. 安全港条款
除了监管新兴技术的法规外,《数字印度法案》还将定义有关大型科技的法规,对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游戏等不同中介机构制定单独的规则,并包含对社交平台的问责制和错误信息规定等。印度政府还在考虑修改第 79 条下的“安全港条款”,即是否赋予社交媒体公司针对用户在其平台上发布内容的法律豁免权。
3. 数字时代新型犯罪
新的法案草案还可能包括对新时代犯罪的客观定义,例如持有和传播儿童性虐待材料、不当和未经授权地使用政府颁发的数字身份证信息以及其他错误信息。
4. 遏制大型科技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政府在该法案的预起草阶段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导致草案加入了新的条款,并延迟了向公众公布的时间。媒体就此报道称,法案可能会纳入旨在遏制大型科技影响力的条款,限制包括谷歌、苹果和Meta等科技公司滥用市场主导地位。
该法案肯定会在印度内外引起争议。内容删除权和事实核查已经在印度境内遭到了反对,理由是它们可以用来镇压政府的政治对手。印度以外的大型科技公司和游说团体认为,对在线言论的监管过于繁琐,将抑制印度科技行业的发展。
印度的科技法规中另一重要法案——《个人数据保护法案》历经修订和撤回,最新版本已经于 2022 年 11 月发布以供公众咨询,并可能在今年的印度议会季风会议上提出。
四、结语:在有缺陷的民主国家寻求转机
大型科技公司都将印度及其 14 亿居民视为最光明的增长前景之一,印度政府寻求提高电子制造领域的国内“附加值”,但同时打击大型科技公司在印度也很受公众欢迎。特别是,2023年是印度莫迪政府5年执政周期的第4年,通常在执政中后期,政策的注意力会从大规模改革转向民粹主义。
印度整体法治程度的确不尽人意,政府公共部门贪腐状况相对严重,然而莫迪政府尤其担心西方对其民主情况的评估,并希望看到其得到改善。由于印度法律采用的是英美法系,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部门,外资企业均对司法机关纠偏政府的不公正执法抱有一线希望。
因此,中国企业在寻觅商机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近期印度国内政治动向及对政策和执法的影响。
印度税务案例:
印度政府于 2012 年推出了一项具有追溯效力的所得税修正案,该修正案自 1962 年 4 月 1 日起生效。根据该修正案,如果外国公司的股份位于印度,则应被视为位于印度境内。它的价值主要来自印度的基础资产。因此,从 1962 年起,如果资产位于印度,则外国实体进行的任何股份转让的资本收益都应征税。
印度政府因税收问题曾被卷入十几起国际公司的案件中。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英国的凯恩能源(Cairn Energy)和沃达丰(Vodafone)。
最近,2021 年 8 月,印度政府对所得税法进行了另一次修订。它取消了税收的追溯基础。
1. 沃达丰诉印度:沃达丰赢得针对印度的仲裁案
2020 年 9 月 25 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仲裁法庭裁定印度政府的要求是错误的,他们不能对沃达丰的交易征税,印度政府有责任支付 4 亿卢比沃达丰支付案件的法律费用。
2. 凯恩与印度之争
印度 IT 部门 (IITD)于 2014 年对凯恩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就 2006 年进行的转让未缴纳的资本利得税提出了14 亿美元的索赔。凯恩还被限制出售其剩余资产持有印度凯恩的股份。此后,印度政府和英国石油公司凯恩能源进行了长时间的对峙。
2015 年 3 月,所得税部门辩称,凯恩英国在内部重组中获得了 24,503 千万卢比的资本收益。公司发起国际仲裁,对追溯征税提出质疑。
2020 年 12 月 22 日,仲裁庭宣布对 Cairn 有利的裁决,并要求印度政府向该公司支付800亿卢比的赔偿金。
2021 年 3 月 22 日,印度政府对海牙的仲裁裁决提出上诉。
2021 年 7 月 8 日,凯恩能源表示,它已收到法国法院的命令,要求在法国没收属于印度政府的大约 20 处财产,以收回部分仲裁裁决。
2021 年 8 月,印度政府对所得税法进行了另一次修订。它取消了税收的追溯基础,即不能对 2012 年之前进行的交易征收外国实体转让股份的资本利得税。作为回应,凯恩已撤回所有针对印度政府的税务案件。印度政府将向该公司退还790 亿卢比或约 10.6 亿美元(早些时候通过出售股票和接收股息收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ternet Law Review(ID:Internet-law-review),作者:互联网法律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高科技企业赴印投资,还有机会吗?
转型高科技,许家印还是得学李嘉诚
贾跃亭: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智能家居的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中国的基建,高科技和印度
对话KIP资本王平:印度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投资者说
3年投资70家芯片半导体企业,华为重整“麒麟芯”还有机会吗?|硅基世界
大热的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还有投资机会吗?
名创优品赴港上市,“十元店”生意还有吸引力吗
远望程浩:2020,to B创业还有机会吗?
网址: 中国高科技企业赴印投资,还有机会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059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6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756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273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03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86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5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11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23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3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