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印度裁员背后:印度已成死局,站着挣钱越来越难
文/王新喜
6月30日,根据媒体报道,小米印度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一位小米印度员工在接受媒体时透露,目前公司员工数量已从1400人至1500人减少到约1000人。过去一周内公司就解雇了约30名员工,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更多人被裁。
小米印度方面对外的回应是:“与任何公司一样,我们会根据市场状况和业务预测做出员工数量的规划。也并不排除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进行合理优化。”
小米印度裁员对外的回应背后,其实也多少透露着小米的愤怒与无奈情绪,在过去这么多年,小米一直在扩大投资,不断扩大员工规模,很少有裁员倾向,几乎是要工厂给工厂,要供应链给供应链,过去小米一直是作为印度政府“Make in India”战略的积极响者,现如今突然之间裁员,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小米在印度的战略从扩张到收缩的一个关键拐点与信号。
而这个拐点的出现,或许是小米已经意识到在印度,想站着挣钱,已经越来越难。小米印度裁员背后的信号,看明白的人也不多。
小米看到了印度针对性打压中国企业的风险
小米裁员这个事情,发生在小米被印度罚款48亿元之后,据外媒的报道,事实上,小米早就意识到了风险,这个事情小米蓄谋已久,几乎从年初开始就已经策划绩效了,但没想到印度动手这么快。
小米被罚48亿元这个事情近期在国内的讨论非常多。很多人对小米感到同情,同时也对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在印度的前途感到担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印度对小米OV的天价罚款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之前印度曾对vivo、小米等中国企业展开多轮突击检查,小米、OPPO均被指控逃税被分别处以5亿元和37亿元的罚款。
当然,包括纬创、通用、福特、宝马、沃达丰、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诺基亚、三星、IBM、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众多跨国巨头遭遇过印度的巨额罚款,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选择关闭印度子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跨国公司高达2783家。
雷总作为印度政府“Make in India”战略的积极响者,也曾经受到了莫迪的亲自接见。但即使这样,也劫数难逃。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48亿都不是小数目,小米集团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85亿元,48亿相当于小米在去年一年全球利润的57%。辛辛苦苦一年赚的钱,超过一半都交给了印度。而被没收的资金相当于小米印度9年利润总和的6倍。你让雷军如何承受?
而小米在印度还能干多少个9年?
因此这么大数目的资产对小米在印度的流动资金将产生巨大影响,受到严重限制,小米在印度要养活那么多员工,还有没有钱发工资或许也成了问题,因此裁员已是必然之举。
尽管有着跨国企业坟场之称的印度过去针对外企是不分国别的,但最近这几年,印度针对中国企业的倾向非常明显,过去两年已经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在小米OV罚过多轮,但三星同样作为在印度深耕多年的手机大厂,在印度这几年却平稳发展。
尤其是从印度针对中国手机厂商的新制度来看,它要求小米OV所有中国手机厂商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位,应由印度籍人士担任。
这个新规或许压垮小米,让小米在印度看不到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个新规是把三星排除在外的,这其实已经把明抢与针对性、倾向性打压摆在台面上,没有商业规则、底线可言。
小米过去一直坚信在印度只要能最大程度满足其就业、供应链的要求,印度多少会给点面子,让其生存并获得一定的利润,但现在,小米或许意识到过去误判并且低估了印度。
小米如今的裁员,或许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小米谈不上要退出印度,只不过策略正在变化,小米正在止损——小米当前无疑意识到了巨大的风险,适当收缩或是面向未来不确定性风险止损的一种本能。
止损降低投入与业务规模,小米看到了印度商业环境的不正常
小米过去也低估了印度,小米过去看上的是印度的人口红利,畅想未来的前景。在2015年~2021年,是小米在印度重资产布局建厂、完善印度供应链的那几年,那些年印度一直没有动手,让你在印度本地持续建厂,以市场换技术,帮我解决就业问题与税收问题,随着深耕投入布局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开始收割了。
裁员也可以看成是小米的反制手段。从小米裁员的话术来看,直接说明是根据市场状况,对公司的规划和业务做出调整。有种被大环境所强迫的味道,对未来印度市场持续看好的话术都没有。无疑是对印度市场透露着某种失望。
如前所述,按照正常情况,按照小米对印度市场的重视程度,如果没有这次事件,小米或许还会扩大投资,就在5月份,小米还表示将与电子制造商Optiemus合作,在印度生产无线耳机产品,推动产品进一步本地化。小米家电与汽车业务都要布局印度,但现在小米意识到了印度环境的不正常,正常的商业逻辑在印度行不通。
小米的担忧以及印度的人口红利诱饵
小米其实更担心,印度未来有可能再更进一步,通过股权资产、董事会成员的变更等关键人物的变更之后,变相将小米在印度的布局转为一家印度公司。
而印度之所以敢于收割外资,因为印度是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都想拉拢的对象。甚至我们搞“一带一路”也希望能拉印度过来。
印度深知其当前处于战略机遇期,有人口红利,大而不强,全球大国拉拢,这决定了全球舆论环境也会包容印度的胡来,它对各个大国威胁不大,但体量潜力很大,作为一颗战略棋子,对很多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尤其是美国如今要扶持印度制造削弱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
因此,国际舆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给了印度收割跨国企业的国际环境利好。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印度成外企坟场,西方媒体与舆论也是选择性忽视了。印度对小米的这种对跨国企业的打劫式做法,甚至有可能获得背后支持方的某种默许。
也因此,印度能利用美国的战略左右逢源,吸收各种跨国大厂的资源来投资建厂布局落地,帮助自己构建产业链,等待时机成熟,再慢慢收割。
印度是一个死局,但小米还没有破解之法
小米即便看穿也没有用,因为它其实是一个死局——现在小米在印度有7座工厂,为印度贡献了2万多就业岗位。根本无法放弃,你走了,空出来的市场其他大厂就来争夺了。而全球也只有印度有人口红利了,各种消费电子、汽车、互联网产品的需求也在急速扩大,全球几乎没有大的增量市场了,你不来印度,你去哪。
但如果留在印度,以后赚的钱,你能确定能带走吗?还是说,要继续在全球赚钱补贴印度?
小米只能寄希望印度未来会做出改变,也表示将与印度当局合作,以方便更好解决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时间点偏偏又是在小米手机高端旗舰产品和销量上正式回归正轨后,小米汽车即将发布前出现这种事情,这笔巨额资产原本是可以用来投入到汽车业务上,现在资产被没收,小米汽车以及旗舰机型的投入都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按小米的体量,估计小米在印度企业还不能直接倒闭,这才是小米最难的地方。
很明显,包括小米在内的厂商当年风风火火奔赴印度市场抢占人口红利,把印度市场想的过于简单了,而作为高级猎手,印度这么多年,印度充分利用资本的赌性以及各大国的战略,以大而不强的猎物姿态示人,以最低的代价,套取最大的利益,以人口红利引诱一个个大厂来到印度重资产布局建厂、最后利润、资产与产业链都留在了印度。
从目前印度对中国手机厂商的针对性来看,小米很可能更倾向于且战且退,走逐步收缩的路子。适当收缩并保留一定倾销产品的空间,可能更加稳妥。
只不过以小米等厂商的手腕跟印度斗还是嫩了点。想要印度赚钱印度花,都已经是个奢望,因为印度已经尝到了甜头,想再揪出问题,很容易,法律的解释权在他们那里,而且不同邦的法律也可以过几年变一次。小米重资产布局已经形成。
小米在印度的经营风险肉眼可见的上升,因为从法律上来说,小米在印度的本土化布局与本土化深耕程度,已经是完全本土化的公司了,其印度股权结构基本上与国内业务已没直接关系,国家也说不上话,因为它的业务与国内业务没有直接关系,而小米又没有任何应对之法,想在印度像过去那样站着挣钱已经越来越难。
未来小米的经营风险已越来越大,如何破这个死局,已经成为小米等厂商当前最大的难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小米印度裁员背后:印度已成死局,站着挣钱越来越难
小米被罚后,大量跨国巨头奔赴印度:印度被我们低估了
小米“失守”印度
小米印度内变
知乎,站着挣钱太难了。
“一号员工”详述小米攻占印度背后:没人相信会成功
苹果“印度造”,难
腾讯小米收割印度社交媒体
小米的印度危机
“一号员工”揭秘小米攻占印度的背后:和雷军辩论数月
网址: 小米印度裁员背后:印度已成死局,站着挣钱越来越难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111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96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47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23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067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7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4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0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145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