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餐桌上的下半年经济展望

餐桌上的下半年经济展望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7月13日 08:3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陆袈仁,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个人研究经济走向,经常通过三个渠道综合判断:

1. 看统计数据的趋势;

2. 听新闻联播的导向;

3. 与金融和企业界的朋友聚餐感知经济的温度。

而餐桌上说的话是每个人最直观的生活感受。近期的餐桌上,各种担心很多,高频率出现的话是:“怎么这么难?比疫情的时候还难”。

有些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到了前所未见的程度,对利好因素的累积略显迟钝。“难”很正常,成龙的歌唱了整整30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过往经验表明,在情绪的最低点未来的1到2个季度,情绪修复和预期调整会悄然而至,短线投资机会也会浮现。我先说说所见所闻中大家担心的主要问题,再说说宏观层面利好因素正在悄然累积的方面。

首先,很多人担心个人收入恶化。我觉得这是阻碍消费复苏和新增投资的核心因素。

某君A,现年42岁,金融精英,8年前工资4万块的时候,敢买30万的车,贷400万的房贷。8年前的车开到现在成了老爷车,他却不敢换车。过去三年业务难做,他没有拿到一分奖金,不知道工作能维持多久。裁员、降薪、限薪并不只出现在新闻里,他得把手上的钱看牢了。

上海最低工资是2690元,我说:你是最低工资的20倍,最少有9亿人说你是妥妥的富人,你别叫苦了。他说:可我在上海是妥妥的压力山大。

确实,在上海吃一碗面的价钱逐渐超过香港,用美元在纽约吃顿简餐的价钱和上海也差不多。饭桌上的上海中年人调侃的三座大山是:孩子读国际学校、工资还千万房贷、家里全职太太。尽管中年男人有资产赚高薪,个人消费比宠物低,但只要工作出现问题,现金流立马捉襟见肘。

在上海之外,如果把收入和开支按比例折算,收入1万的二线城市中产要维持100万的房贷和5000块的开支,收入3000的县城中产担心20万的房贷和小孩读大学每月2000块的开支。

A君可能代表了全国中年中产的普遍担心。

如果说老龄化和未富先老是很大的社会问题,老人的问题和赚钱的问题都得中年人来扛着。35岁到55岁的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 35岁到45岁的“中年人主力”约有1.5亿。这批中年人年轻的时候,用结婚、买房、鸡娃、加杠杆,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这块消费的缺口如何补上?

出于对未来预期的担心,中年人把收入稳定放到了最高优先级别。一个社会,并不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才失去活力。中年人年富力强,有技术有经验,是中午的太阳。中年人不敢创业、不敢创新、不想干更多事业,投资意愿下降,社会的经济活力会消失。

从发展经济干事业的角度看,丧失斗志的中年人带不出斗志满满的年轻人。如果正午12点钟的太阳和八九点钟的太阳一起躺平了,就提前进入僵尸一样的全民老年社会了。

所以,我餐桌上的口头禅是:鸡娃不如鸡自己,中年当自强!

其次,大家普遍担心房价下跌。房地产的寒气正从开发商传导到普通大众。

某君B,在某省会城市,高峰价格点位买了300万的房子,还是学区房,但现在挂牌200万也没人买;

某君C说,他老家亲戚刚卖了一套房,从高位降了30%,幸好卖得早,不然再降价都卖不掉了;

在最稳定的上海楼市,卖盘挂盘量大,房屋租金也在跌,且跌幅不小(见文章《上海租房记》);

某君D说,有银行行长告诉他,近期按揭贷款还不上的比例正在上升。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这些案例不是普遍现象,仅在个别区域存在。

居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是近期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强调的是居民的负债率。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景象,房价下跌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房价下跌苗头确实已经以个案呈现。恐慌会传染,越跌越没人买。一旦出现趋势性放量下跌,民众的预期会更差,经济前景将难以预测。经济政策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说到这里,平日喝两口酒就变愤青的E君的观点是:你们这些人都是有房有车的有钱人,你们代表了富人的利益,你们的出发点是从富人、中产的角度考虑的。房价下跌、租金下跌,让老百姓人人都买得起房不是大好事吗?国家不会救楼市。

其实,我最近特别想回炉请教我大学里的经济学老师,想问他两个问题: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弹性最大的是富人、中产还是普通老百姓?

2. 对新增消费和新增投资从源头上拉动最大的是富人、中产还是普通老百姓?

我最近去了一趟东南亚的菲律宾,我发现菲律宾发展经济的问题很大。菲律宾有一亿人口,等于江苏加上海的人口,他们贫富差距大,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消费升级的需求非常疲软。我们一定不能两极分化,共同富裕需要稳固和扩大中产阶层。

第三,对未来发展机遇的迷茫。这种迷茫出现在的各个阶层。

前面已经说了工薪阶层担心工作安全,每个小家的经济状况和我们国家的经济、所在行业景气息息相关。如果所在行业蒸蒸日上,则不会迷茫而会大干快上。

经营还算稳定的中小企业主也想跟上新经济、新形势,想从千万营收做到上亿营收,从上亿到十亿。但是隔行如隔山,从旧动能转向新动能何其困难。新旧动能转化,不是旧行业转型为新行业,而是新人做出新行业。

一个企业主的知识、认知、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有限,不可能步步都能跟得上新形势,不可能人人都拥抱AI时代。必然有人被惨烈地淘汰。

要做新兴产业,青年人是未来。他们本该敢闯敢干。但据我观察,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并不多见。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导向和青少年教育上找深层次原因。城市年轻人的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考研和考公被他们称为“上岸”。

考研和考公行真能“上岸”吗?

父辈和长兄辈的60后、70后,他们下海、创业、奋斗,姑且没几个人敢说已经“上岸”。网上年轻人说的“上岸”,其实是获得一个稳定的工作。科学家颜宁说最近面试了20多个本科寻求读博士学位的同学,问他们最想探索解决什么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大部分人没有认真想过。

80后曾被称为“小皇帝”、被拿去和日本少年比较,被人担心成为垮了的一代。80后没跨,日本经济掉进泥潭30年。如果“稳定”成了90后和00后的“上岸”,学历成为目的,从众代替思考,则下一代真要垮了。

餐桌上讨论的除了让人步步惊心的网络诈骗,还在吐槽接到最多的骚扰电话是哪个银行要借钱给你,哪个园区的招商税收政策很好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这真是怪相——

我们的银行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成了骚扰电话的主力?

为什么各种套利、钻政策空子的人野火烧不尽?

中国经济已经告别野蛮生长,到了高度竞争的时代,到了刀刀见血需要拼实力的时代,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赚到钱,过去的黄金时代钱好赚的心态一下子调整不过来也算正常。加上世界格局大变、多重社会问题和多层次因素叠加,迷茫情有可原。

读者会质疑,你刚才说的是中产的担心,你和底层老百姓吃过饭吗?你了解他们的想法吗?

我从小镇做题家来到大城市,县城和村镇每年都回去。他们更需要政策提供保障。

如何让迷茫的人心存亮光,如何让基层百姓不必走上用facetime诈骗的邪路,这些虽不是经济问题,但都和经济有关。国家这么大,地区经济差异这么大,搞好经济不容易。所以我经常在饭桌上劝朋友们牢骚太盛防肠断,吐槽完还是得加油干。

我觉得我一定要敲黑板说的是,近期的各种信号表明,更多的有利条件正在累积。

从世界局势看,尽管俄乌冲突的终局还不清晰,但双方都应该比以前更心知肚明升级对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万劫不复。俄罗斯经过一年多的战斗陷入胶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瓦格纳事件给俄罗斯国内政治敲响警钟。

在理性人决策的对抗中,在对抗双方付出惨重代价却无法击垮对方的情况下,走向谈判、走向和平的选项,在双方决策层心里的权重可能比任何时候都大。

从中美关系看,美国大企业代表、高管陆续访华,是中美关系在朝好方向发展的迹象。

6月底7月初,美国最大券商高盛的中国业务主体名称更名为高盛中国,高盛中国成为外商独资;美国最大的mRNA疫苗企业摩德纳在上海建厂,投资规模可能达10亿美元。华尔街和美国大企业很清楚在哪里能赚钱,这既是中国开放的信号,也是外资愿意继续长期投入的信号。

中美互相尊重,互有分工,互不挑战,有可能成为双方共识。搞经济要和气生财。欧美短期扶植出取代中国制造业的国家有点难。欧美舍不得中国庞大的消费力市场。

中国要到海外发展,最大的市场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低收入国家赚钱太难。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水平决定了东盟和非洲、甚至中东都很难成为出口企业的新大陆。

从国内政策看,暖风更热,释放出来的支持经济发展的信号更多。高层领导密集表态、实地调研、招商引资、亲力亲为。刘强东、马云等民营企业家代表相继回国,蚂蚁金服、滴滴等平台企业重启新征程。相信决策层看到了经济的难处,更多政策利好应该在下半年还会释放。

生物制药、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天花板还远没到,新技术、新市场一直在涌现。其中最大的意外之喜是人工智能。曾经躺平的投资人,用完ChatGPT后,瞬间“诈尸”,疯狂抢滩AI。排队买算力的情况正在出现、热情正在被激发。此种盛况,可能只有在80年代短缺经济下小商贩排队批发衣服时可比拟。

新旧动能转化需要依托企业家认知和能力的转化,需要耐心。新机会正在酝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的人一直在行动。勤奋的人,在饭桌上话不多说,吃完还要赶第二场、第三场,从春节后一刻未停,做研发、跑客户、紧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在下半年会结出果实。

如同一场反转的篮球赛,全场士气的转折点由一个火星点燃。这个火星是一个让全场high翻的大力扣篮或一个巧妙配合后的精准三分球。只有放大招才能扭转局势。

人是情绪动物也是感情动物,人的信心往往只差一个火星就能点燃。个人看好下半年预期修复的机会,更期待在细水长流的有利因素累积中,看到政策上的重磅引燃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陆袈仁,

相关推荐

餐桌上的下半年经济展望
2021下半年经济走势
餐桌上的“变形记”:一部舌尖中国史
整合分散的餐厅渠道,「饭泥」想成为餐桌上的“分众”
2023年中国以及国际经济走势展望
又降息了:原因、影响及展望
疫情笼罩下的A股:开市展望
疫情下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
诺亚爆雷:成因、影响及展望
在迷茫的时代,选择相信:关于2021经济的一些展望

网址: 餐桌上的下半年经济展望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2618.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