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阿汤哥,身手没老,头脑却过时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 (ID:the-Bund),作者:Cardi C,题图来自:《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时隔整整五年,61岁的汤姆·克鲁斯带着《碟中谍7》,重新杀回了中国内地大银幕。
上映前,它被认为是今年暑期档唯一有希望破10亿人民币内地票房的外来大片。
“家人侠”报收9亿失败告终,“猩猩队长”童年情怀无人问津,各种超英电影票房集体扑街……不夸张地说,《碟中谍7》可能是好莱坞今年在中国的最后希望。
如果连阿汤哥都不行了,那好莱坞在中国就真的不行了。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从7月14日影片上映,到现在最关键的首周末过去了,截至昨日内地票房才将将过了2亿元。
坐在影院中,当经典的BGM响起,我仍然会被《碟中谍7》的动作场面震撼到起鸡皮疙瘩。
只是当这股兴奋劲过去,发现这一段动作戏怎么还没完,抬手看表,160多分钟的片长显得格外漫长。
距离上一部5年过去了,对几部前作没那么熟的影迷还会对配角们发出疑惑:这是谁?这又是谁?
这种出戏时刻屡屡出现,才发现阿汤哥努着劲挑战人体极限时,面部肌肉又僵了一些。
下文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一、伊森·亨特大战人工智能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虽然片名中有个“上”表示上半集,但是单独拿出来也能作为完整的故事叙述。
阿汤哥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伊森·亨特,领导着已经基本脱离美国政府管控的特工小队IMF,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只是相比前作的核武器、疯狂科学家、无政府主义恐怖分子,这次《碟中谍7》的敌人更与时俱进一些,变成了一个名叫“智体”的人工智能程序。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智体”脱离人类控制后,世界各国都想抢在对方之前掌控它,将它武器化。掌控“智体”的钥匙成了争夺的关键。
伊森·亨特是唯一的例外,拼了命地找到了这把钥匙,一心只想着如何能毁灭“智体”,于是他成了多方势力的眼中钉。
和前几部一样,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依然是各种各样的大场面动作戏,以及阿汤哥如何在耳顺之年继续挑战人体极限。
《碟中谍7》刚立项时,汤姆·克鲁斯和导演麦奎里一人各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阿汤哥选了悬崖摩托跳伞,麦奎里则想把一整列火车摔下山崖。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汤姆·克鲁斯随之进行了一年的跳伞训练,500多次一跃而下,加上13000次摩托车飞跃,终于凝聚成了影片中完美的一跳。
最后在波兰拍摄的摔火车戏,阿汤哥还要来一场垂直车厢徒手攀爬,这一逃出生天的画面也是实拍,非常了不起。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二、《碟中谍》的本体就是他
在好莱坞诸多的特工类动作系列影片中,《碟中谍》很早就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模式,以区别于《007》这样更老牌的前辈IP,同辈的《谍影重重》也早早退出历史舞台。
其中有些东西是可复制的,也是许多其他IP的常规武器,比如一个各显神通的核心团队,每集都有身手不凡的女性新角色等。
唯独有一个东西是别家没有的,那就是汤姆·克鲁斯。
某种程度上,他就是“碟中谍”的真身,从27年前吊着绳索、鞋子里塞着硬币偷磁盘的那一幕就定下了。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007可以是肖恩·康纳利、皮尔斯·布鲁斯南或者丹尼尔·克雷格,之后换成黑人或女性我们都不会惊讶,但“碟中谍”如果没了阿汤哥,就不成立了。
这并不只是指电影中,他所饰演的“伊森·亨特”这一角色。
从《碟中谍》系列一开始,汤姆·克鲁斯的身份就更像一个“老板”,他会将其看作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加以经营,这和去《壮志凌云2》演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以及众所周知的,阿汤哥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作为影片主要制片人,汤姆·克鲁斯把控着从选角、选导演到片场统筹的所有环节。
你可能还记得2020年的这则新闻:因为《碟中谍7》片场两位剧组人员没有遵守防疫距离规定,阿汤哥当场爆粗口骂人,“有下次就滚蛋”。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好友马特·达蒙曾在节目上爆料过,汤姆·克鲁斯拍《碟中谍4》时,登顶迪拜哈利法塔的场景原本差点无法实现。
因为当时的剧组安全员明确警告阿汤哥这样做太危险,自己不会允许拍摄进行。
达蒙当时好奇地问:“那你后来怎么办?”阿汤说:“我就把他开了,换了个新的安全员。”
《碟中谍》系列在创作流程上,这样的强势主导作风有利也有弊。
只要作为创作、表演核心的汤姆·克鲁斯水准在线,影片在这样的强把控下一定不会差;
但如果他在创作理念上有了偏差,就像影片中失控的火车头一样,很容易把整辆列车都带下悬崖。
三、头脑比身体先过时
如果把影片拆分开,《碟中谍7》是由几幕规模超大的动作戏拼接在一起的。
从机场调度千人的猫鼠游戏,到罗马古城堪比“速激”的追车戏,到高山摩托车跳伞,和最后高潮部分的火车顶大战等等。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你可以看到61岁的阿汤哥对于视觉奇观的执着,包括对于危险动作实拍的偏执,一如过去20多年的攀岩、爬哈利法塔、手扒飞机等经典场面。
但且不论观众是否对阿汤哥超人般的真人特技感到厌倦,至少从《碟中谍7》的观感上来说,这些奇观场景已经大大超过它们所该有的时长了,以至于让整部影片显得拖沓。
追车戏很棒,但是追了一条又一条街,换了一波又一波敌人,怎么还没追完,这场戏什么时候结束……总有这样的瞬间让你分心。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的介入,《碟中谍7》相比6部前作都多了一些科幻的味道。
这样的设定并没什么不好,我们甚至能想象汤姆·克鲁斯是如何拍板,“我喜欢这个点子,很与时俱进,现在不都流行AI什么的吗……”
当然这只是玩笑,不过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碟中谍7》是疫情前写的本子,做的前期特效等筹备工作,两年前就拍得八九不离十了。
那时的地球人可不知道ChatGPT、Midjourney为何物,到了2023年的夏天,影迷们对于人工智能元素的观赏阈值已经大不一样了。
如何在大银幕上体现反人类AI的压迫感,只是在LED上加些瞳孔般的光影特效、在无线通讯里模仿真人说话,就显得有些幼稚。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想起一个插曲:同样在7月14日,宫崎骏的“退休之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上映,在此之前除了一张海报之外完全零宣传。
制片人铃木敏夫年初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回答说:
“今年夏天同档期的一部美国电影,好险差点名字说漏嘴,它们已经发了三个预告片,连起来故事就都看完了,不想进影院了。我们就想反过来试试。”
如今一看,这部美国电影无疑就是《碟中谍7》,最精彩的场面预告片里就都剧透完了。
把这部巨大的“预告片”看完后会发现,这部剧的文戏、感情戏的确也是没有亮点可言。
若有若无地致敬了前作的一些彩蛋(变魔术、爬车顶),前作女主角强行下线为新人让路,还非常生硬地加了一些伊森加入IMF前的起源故事,可能是为《碟中谍8》做铺垫。
图片来自《碟中谍》系列电影剧照
61岁的阿汤哥不服老,身手依然矫健,亲自上阵跳崖、爬火车顶,没人不会对这样的电影人精神说句Respect。
掩盖在这些肉体特技和视觉奇观之下的,却是“碟中谍”的故事内核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
最近好莱坞闹罢工,《碟中谍8》的拍摄宣告停工,这对于阿汤哥来说只是小坎坷。
更难的问题是,他该如何靠下半集扳回一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 (ID:the-Bund),作者:Cardi C
相关推荐
61岁阿汤哥,身手没老,头脑却过时了
阿汤哥看了都惊叹的Tiktok爆款视频,Deepfake又火了?
《碟中谍7》也不行了?
学习巴菲特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61岁的芯片大神又跳槽,去了一家初创公司?
芯片游侠再出山:本科学历却成苹果特斯拉芯片之父,61岁入伙神秘初创公司
61岁北航老师,带出一个硬核CEO军团
传统招聘策略过时了,怎样找到最佳人才?
为什么老工程师不值钱了
投资者没信心、老股东没耐心,喜马拉雅上市前夜
网址: 61岁阿汤哥,身手没老,头脑却过时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342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