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嫌弃”的“非遗”,正被年轻人“捧红”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创,作者:陶淘,编辑:曹杨,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曾一度被年轻人“嫌弃”的“非遗”,现如今正在社交平台上“二次走红”。
每天晚上9点半左右,95后的布依族男生王良洪,都会出现在自己的直播间,日更不辍地介绍着本民族刺绣、蜡染的制作技法。而随着彩色丝线翻飞起舞,数万人齐聚直播间惊叹王良洪的技艺,不少粉丝甚至在评论区直呼,“帅哥,想嫁!”
就在王良洪专注直播的同时,00后男孩张明宇,刚刚结束白天穿梭在机械设备之间的维修工作,正准备在夜晚“切换开关”,在平台上更新美术类非遗——“缠花”的相关视频。
“白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晚上还要坚持更新视频,说不累是骗人的。但每当我做缠花觉得累时,评论区里的一句‘好逼真’,都会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张明宇表示。
同样以短视频的形式坚持更新视频的,还有“武阵天王——杰哥”(以下简称“杰哥”)。杰哥告诉燃次元,自己几乎隔日就会更新与甲胄(即盔甲)制作相关的视频。
燃次元观察到,杰哥的这些铠甲视频横贯历代,评论区更是不少粉丝直呼,“好想入手一套!”“想要穿一套盔甲去看古装片!”
不难看出,非遗热度的飙升,与社交平台的发酵密切相关。
在小红书搜索“非遗”,与之相关的笔记超100万篇。此外,包括“非遗传承人申请”“非遗文化有哪些”等帖子的讨论,也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在抖音上,一场与美食花饽饽制作相关的直播,可以吸引1.7万观众点赞。在B站搜索“非遗”,ID为“南翔不爱吃饭”的UP主发布的“龙泉印泥”视频流量高达1700万。
而“非遗”在社交平台的出圈,以及图文、视频裂变的根基,则在于年轻一代非遗爱好者制作和发布的内容的创新特性。
以缠花为例,缠花属于传统美术装饰类项目,用多色丝线在以纸板和铜丝扎成的坯架上缠绕出花、鸟、虫、鱼,一般应用于发饰装饰。但在张明宇看来,缠花技艺也可以制作摆件、挂画。因此,在张明宇的笔记中,不乏创新型作品,比如缠花螺蛳粉、缠花火锅等。
图/张明宇制作的火锅 来源/小红书 燃次元截图
而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观看非遗内容,杰哥也在做着不同的尝试。
“除了甲胄制作,我也会发布趣味历史文化相关的视频。如此一来,古代服饰就可以和人物、环境相结合,变得鲜活起来。”杰哥向燃次元透露,在自己的视频底下,“盔甲能否防虎”“金人和宋人盔甲PK战力如何”等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
此外,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还体现在年轻人制作非遗产品的方式上。
“在我看来,非遗既可以是手工的,也可以是机械化的,比起具体的制作技法,非遗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信仰。因此,我们工作室会根据受众定位和需求不同,提供机械化非遗快销产品与手工定制产品。”王良洪表示。
与时俱进的传承与传播理念,再加上平台的加持,也让年轻手艺人在近些年获得了更丰沛的收入。
杰哥透露,自己的全部收入中,有1/3来自广告;王良洪工作室每月销售额也达到了20万元;张明宇自从发布了“福禄寿喜财”的缠花视频后,也会时不时接到缠花订单。
如此一来,不少非遗传承者,终于不用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做两难的抉择了。
在粉丝中集齐工作室的“小神龙们”
7月11日中午,杰哥更新了一期与古代服饰文化相关的视频,并取名为《看<长安三万里>的正确穿搭》。
在该视频中,杰哥与他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分别穿上了青绿、帝王黄和藏蓝色的唐朝服饰,“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近日大火的、讲述唐朝诗人高适和李白情谊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毫无悬念,视频获得了网友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弹幕中也不乏网友打趣道,“工作室三人的打扮像是‘反贼联盟’史思明、安禄山和安庆绪。”
但在杰哥看来,不管网友作何评论,只要不是恶意的,对自己都是一种激励。
杰哥是一位甲胄制作UP主,同时也是博物馆的一名文物修复师,兼临沂市工艺美术大师、深圳甲胄文化艺术馆馆长,经常会承接博物馆的一些文物残片的修复,包括古代兵器和现代工艺品。
图/杰哥制作的视频《看<长安三万里>的正确穿搭》 来源/B站燃次元截图
对于杰哥来说,成为甲胄制作者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男孩子从小都有一个骑马去冲锋的梦想,我也不例外。而这个梦想在我这里的具象化体现,就是制作冷兵器铠甲。”
杰哥酷爱历史文化,小时候经常看一些历史剧、连环画,很喜欢里面古代的服饰。长大以后,他经常参加古代文化论坛,与国外的朋友交流他们的甲胄文化,比如日本、欧洲的甲胄历史。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杰哥发现,国外的甲胄保存得比较完好,没有断代,更觉得去复原我国古代的铠甲,传播甲胄文化,是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如果说成为工艺美术大师之于杰哥,是一种基因中的某种必然,那成为非遗UP主,并广获年轻人的喜爱,就多少有些出乎杰哥的意料。
“2020年2月,我开始发视频。彼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我制作的甲胄视频发上去,想让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没想到反响远超预期。”杰哥回忆,自发布第一条视频至今,自己已经发布了600多条与铠甲制作、古代服饰相关的视频,并积累了50多万粉丝,视频的平均播放量也达到了近百万。
“最火爆的一支视频《看来古人的力气真的很大》,讲的是唐代人的弓箭质量竟然达到了100磅左右,它的播放量甚至达到了440余万。”杰哥透露。
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不少粉丝表达了对甲胄的浓厚兴趣,并对视频内容做了二次传播。这种以杰哥为一个原点,将非遗文化辐射到广阔的时空半径的现象,让杰哥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印象很深的是一位老师,他告诉我,之前在给学生讲历史时,学生觉得比较枯燥乏味,但当他将我的视频作为古代服饰文化的补充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很多。”
但最令杰哥欣喜的,还是UP主的身份,帮助自己招募了“天下志同道合的豪杰”,非遗的传承团队,因此壮大。
“原本只是我一个人制作甲胄、修复文物。如今,我成立了工作室,而工作室的另外4位全职成员,全部来自我的粉丝。他们中有老师、自媒体工作者、幼儿园园长,以及五星级酒店的经理。”
“早期发视频时,从甲胄制作、视频创意到制作都是我一个人,但一个人的精力再充沛也是有限的,总会有枯竭的时候。现如今,工作室的小伙伴会负责探测、锻打、研磨、焊接等甲胄的具体制作工作,而我主要负责视频创意。各司其职,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很多。”
杰哥告诉燃次元,视频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也让自己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我目前的收入中,有1/3是广告,其次则是甲胄产品、文物修复等。”
杰哥介绍,甲胄产品的制作周期大约在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半个月的甲胄产品主要是半机械的,用现代车床压出甲片再制作。而两个月的甲胄就需要亲自锻打,每一片甲片可能都需要十几分钟。因此,纯手工甲胄的价格也是半机械甲胄价格的5~6倍。”
“纯手工的甲胄更有质感,人工压边也会让材料变得更坚硬。”杰哥坦言,至少在现阶段,半机械的甲胄完全无法取代纯手工甲胄的品质。“但为了吸引更多的大众消费群体,也为了更好地将甲胄商业化,我只能既接纯手工甲胄单,也制作半机械甲胄,以此保证工作室的收支。”
“当然,即便如此,我偶尔仍需要兼职其它工作,来获得收入以‘滋养’小众的非遗工作。”杰哥透露,摄影师、模特、演员,这些工作自己都做过。
“不过,因为热爱,对于我而言,不存在‘痛苦地坚持’,我更多的感受是朴素地快乐着。”
从汉服爱好者到成为“簪郎”
同样沉浸在非遗制作乐趣中的,还有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上班的张明宇。张明宇的主业是一名火车机械维修师,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偶尔加班。
而看似枯燥的工作之外,生活中的张明宇,还有着不为人知的B面,即从小对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热爱。也是凭借着这一腔热爱,张明宇成为了一位“簪郎”(做簪子的男生)。
“我比较喜欢汉服,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是汉服爱好者,但又不想每逢节日就只送他们汉服。因此,我常常会纠结究竟该送他们什么。一方面,我觉得手工制品可能比较有心意,另一方面,自己又对缠花制成的簪子比较感兴趣,所以就考虑学习一下缠花技艺,以后也能有拿得出手的礼物。”回忆起最初入坑缠花制作的契机,张明宇如是说道。
可谓是“一入缠花深似海”,在购买了与缠花制作相关的书籍,并且在各大视频网站收藏了许多有关教程后,比起“制作礼物”,张明宇早已越走越远,更是在业余时间,一头扎进了缠花中。
“缠花的步骤主要分为图纸设计和缠花两部分,时长占比大概在1:2。一般制作一个比较复杂的缠花作品需要4~5天,因为不规则的图形需要分解图纸制作。”谈起缠花的制作过程,张明宇滔滔不绝道,“以我在小红书上发的螺蛳粉或火锅缠花为例,类似的作品需要先在硫酸纸上设计原创的图案,然后转印,大约需要花费30个小时才能制作完成。”
“之所以在头饰、花朵等饰品之外还尝试制作螺蛳粉、火锅、砂锅红烧肉等缠花作品,是因为我觉得缠花其实不仅仅可以做饰品,也可以做挂画、摆件等。非遗的传承,需要的是继承和创新。”张明宇对燃次元表示。
图/张明宇制作的螺蛳粉缠花摆件 来源/张明宇提供
尽管缠花技艺可以变着花样制作出不同作品,但作为一项伏案久坐的工作,张明宇也不免在一些时刻稍感疲惫或是孤单。
但成为博主之后,张明宇有了更多排解孤独感的方法,“尽管费时、费眼,但每当我看到粉丝的留言,‘年度最佳’‘这简直刷新我的世界’等评价时,就会觉得自己被重新注入了能量。”
张明宇告诉燃次元,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绾云舒”的评论区内,能看到不少对学习缠花制作饶有兴致的粉丝,“他们当中,有的人是原本没学过,想要了解怎么制作的;也有的人是本来就会基本的缠花技艺,想和我学习螺蛳粉、火锅等复杂的制作方法的。”
此外,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也让张明宇“get”了新知识。“在缠花螺蛳粉的评论中,有网友提到‘螺蛳粉也是非遗哦!’。我因此才知道,这原来是两个非遗的加成。”
网友对非遗的传播与交流,不仅将非遗的讨论度放大,也拓展了许多网友对非遗的认知边界,更让非遗的传承变得大众化和自发化。
与此同时,在张明宇强烈感受到了自己发布笔记的意义的同时,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非遗订单。“在我发了‘福禄寿喜财’的缠花作品后,第一次有客户找到我,想让我帮他们做缠花作品。从那时开始,我会在制作完一个新的作品后,留一份珍藏,如果还有顾客想买,我也会出,作为自己的兼职收入。”张明宇透露。
当然,由于还有着机械维修的主业在身,张明宇在缠花制作上投入的精力与在线上接的商单都不算多,“工作忙的时候,我每天可能也就做2个小时的缠花作为调剂,缠花收入对我来说也并不是特别重要。每每看到缠花的成品时,有成就感其实就够了。”
“非遗,人类的精神信仰”
同样在非遗产品制作中收获满满成就感的,还有95后王良洪。
每天晚上9点半左右,王良洪都会在抖音日更不辍地直播刺绣、蜡染技艺,单次直播最多吸引了8万观众观看,单个短视频播放量最高达195万次,而置顶视频的最高点赞量更是达到了4.1万次。
图/王良洪的抖音账号主页 来源/抖音 燃次元截图
高人气的背后,是这位年轻小伙近20年传统技艺的积淀。
王良洪介绍,刺绣和蜡染,指的分别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以及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的手工艺。
对于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王良洪来说,这两项非遗技艺,仿佛是刻在他骨髓中的一部分,“不记得是从何时开始学习这些手工艺的,就觉得从小就会一点。”
不过,也正是因为自小的生活环境里,刺绣与蜡染制作并不罕见,王良洪也并没有重视这些非遗技能。
“直到我在贵阳学院上大学,大学老师在偶然间发现了我的手工艺技能,建议我通过学校团委申请一些资金来组建自己的工作室时,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些手工技艺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掌握这些民族非遗技能的年轻人少之又少,甚至是断崖式下跌,非遗技艺式微。”
正因为此,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后,为了传播非遗文化,王良洪在贵阳做室内设计师的同时,还兼职了贵州民族大学一门被称为“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的必修课。
“这门课的意义虽然不算小,但似乎又并不足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因为学生们只需要知道不同图案是哪个民族的,并不学习真正的技艺。纸上谈兵,在我看来不是扎实的传承。”
思量过后,王良洪选择了在2020年3月回到安顺老家,开设属于自己和朋友的山谷花设计工作室,专门研发刺绣、蜡染产品,希望以文创产品的形式传播民族非遗文化。
“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由于客观原因,旅游业经营受阻,我们的线下文创店也近乎破产。”王良洪回忆道,“因为当时也没有经营经验,在市场营销等方面,更是遇到了不少琐碎的问题。”
幸运的是,在文创产品上碰壁一段时间之后,王良洪和工作室的小伙伴,找到了新方向,“我们彼时打算把主业重新做回到服装产业上。毕竟我们自己民族的人,无论是否旅行,都需要民族服装来装点生活、延续信仰。”
果然,在改为制作服饰后,文创工作室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但说到山谷花影响力的重大转折点,还是在2021年5月,王良洪发布了与非遗相关的短视频后。
“最初只是尝试的态度,并没有对大众的反响有所期待。”王良洪回忆道,“没料到大众对我很是刮目相看,或许这与我是一个会刺绣的男孩也有关系。”
“网友对非遗的热情,让我觉得自己肩负着宣传民族文化的责任,也因此会去做一些公益的刺绣直播,发更多非遗制作的视频。”王良洪表示,如此一来,非遗文化的课堂,就由贵阳拓展到了全国各地,打破了时空界限。与此同时,传播的内容也可以更加灵活,涉及更多实操。而线上的传播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非遗文化的碰撞,“布依族、壮族、苗族的刺绣,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大家会在评论区讨论非遗技艺。”
直播、短视频等也帮王良洪扩大了生产,增加了服饰销量。“一开始服饰销量不景气,后来我们根据平台上当下年轻人的需求,不断研发、创新,改良后布依族的服饰,逐渐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工作室的声名鹊起,也让王良洪和同好们有了更多的收入,“我们工作室现在总共30多人,大家每月通过抖店获得的线上收入,能够达到20多万元,占据线上线下全部收入的1/3。而在贵州工作时,我每月的薪资大约只有3000多元。”
当然,山谷花的经营佳绩,也离不开王良洪对现代化科技的包容态度。
“在我看来,非遗的发展需要与科技结合起来。我不排斥机械化生产,比起制作技艺,非遗体现得更多的是民族的文化符号。因此,让一部分非遗文化变成快销品,也可以让这些非物质文化更好地传播到消费市场。”王良洪认为。
基于此,与杰哥的甲胄工作室一样,在山谷花工作室,面对着不同的消费群体,纯手工与半机械的刺绣制作,“友好”并存。
“手工艺制作自然有着机械制作不可取代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承载着精神需求的能量。因此,我希望非遗手工艺在我们这里不要断代,可以继续传承下去。”王良洪补充道。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相关推荐
曾被“嫌弃”的“非遗”,正被年轻人“捧红”
非遗“触网”在年轻人中走红,如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山寨男团ESO被嫌弃的人生
在抖音,如何捧红一只猫?
在嫌弃网红路牌后,和旅途中的城市对望
年轻人,在短视频里寻找故乡
B站“捧红”刑法老师后,为什么大家都开始玩B站了?
年轻人捧红“电子垃圾”CCD相机:价格翻10倍,全国断货
最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它排第一
年轻人热捧「Last Dance」之后,网易云音乐和滚石唱片「牵手」
网址: 曾被“嫌弃”的“非遗”,正被年轻人“捧红”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355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6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0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798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66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6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36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58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