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真的引领了国内的“资本盛宴”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 (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原文标题:《AI大模型真的引领了国内的“资本盛宴”吗?是,也不是》,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AI大模型是2023年迄今资本市场最热门的名词,在美国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每天都可以看到咨询公司和自媒体宣布“AI大模型在中国掀起了一波投资热潮”,甚至言之凿凿地宣称“大模型赛道已经吸引了数百亿/上千亿投资”。
在上海和北京举行的AI博览会或研讨会都爆满了,好像所有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都在出席,并且在现场拍照发朋友圈。在很多人眼中,大模型(以及AIGC应用)已经成为堪比当年的新能源和芯片的超级投资赛道,是一场及时雨,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引领涵盖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资本盛宴”。
然而,我看到的实际情况不支持上述观点。在与熟悉的一级市场投资人和创业者深谈之后,我发现AI大模型在所谓“资本圈”(尤其是创投圈)的实际热度远远比不上它在社交媒体的热度;投资人固然在关切AI赛道,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口惠而实不至”的状态。至于所谓“大模型赛道已经吸引数百亿/上千亿投资”的说法,更是形同梦呓,与事实完全相反。
总而言之,我看到的情况是:
1. 对“AI大模型”的炒作局限于二级市场,准确地说是A股二级市场。
2. 在一级市场,投资人乐意学习、调研AI项目,但是投资十分谨慎。
3. AI赛道创业公司极难获得投资,诞生的“独角兽”数量极少。
4. 互联网大厂对AI大模型投入了许多内部资源,但很难称之为“投资”。
毫无疑问,在2023年上半年的A股市场,任何与大模型、AIGC沾边的上市公司都会被恶炒。问题在于,A股市场的TMT行业一贯与实业脱节,对一级市场的传导机制很弱,这次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无论A股市场把360、昆仑万维、汤姆猫、中文在线……这些公司炒到多少亿市值,都不会有多少资金真正流向AI大模型及应用开发本身;这种炒作仅能提高“大模型概念公司”高管的离婚率。
而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人固然很乐意学习大模型、参加AIGC展会、调研AI基础研发和应用项目,不过真正下手投资的时候会非常谨慎。因此,国内AI赛道的创业公司,无论处于大模型研发还是应用领域,拿到融资都非常困难。
迄今为止,整个赛道也就诞生了MiniMax、光年之外等寥寥无几的“独角兽”,其中光年之外还因为王慧文的抑郁症而半路折戟。此外,就连王小川的百川智能获得的投资也相当有限,遑论其他没有背景的创业公司。
当然,整个互联网行业对AI大模型的投入十分巨大,多家互联网大厂均将其列为“一号位工程”,乃至暂停了许多基础研发项目以便集中资源。问题在于,这种内部投入不能称为“投资”——某家大厂内部分配了100亿元的资源用于大模型方面的招聘、购置硬件设备或租用云服务,我们很难说它“对大模型赛道投资100亿”,因为资本市场所谓的“投资”是一种对外行为。
所以,AI大模型在“资本圈”的实际热度被严重高估了。有人乐观地认为,接下来几个月,实际热度会大幅提升,因为生成式AI的监管措施落地了,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涌入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更加正规了。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国内的AI创业赛道面临着两个根本性问题:第一是行业自身的问题,第二是国内风险投资界的供给问题。这两个问题均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先说第一条。AI大模型的基础研发是一门高度专业化、十分狭窄的细分赛道;它又是一门极端烧钱、对资本开支要求极高的生意。二者结合,就导致了实际能投大模型的风投基金非常少。MiniMax能拿到较高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成立得早,在两年多的历史上有了较多积累;2023年以来才成立的新公司,绝大部分并不能让投资人安心(光年之外本来可以成为例外,但是很可惜)。
至于AIGC应用这条赛道,其理论上限可以远远高于大模型研发自身,但现在很大程度上也还停留在纸面上。国内一级市场为了一项前沿技术的“消费级应用”而随便一掷千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耗尽之后,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很难像5~10年前那样迅速成长起来。
何况,在可见的未来,国内的消费级AIGC应用将很难使用GPT等海外大模型,只能基于国内的水平较低的模型,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前景。至少就一级市场而言,此时此刻,“AIGC应用”还是一个空有关注度、很难拿到真金白银的赛道;我估计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一年以上。
再说第二条。自从2021年以来,整个国内风险投资(VC)领域在供给端的趋势就是:美元基金每况愈下,人民币基金的资金来源从“市场化”不断转向“国资化”。美元基金的退潮自不必说,在美股市场对国内企业半关闭的状态下,它们一直在主动或被动地收缩战线。对于人民币基金而言,无论它们自身的管理人(GP)是什么性质,其资金来源都越来越依赖地方国资平台,因为那是目前唯一还比较畅通的筹资渠道。
既然拿了地方国资的钱,人民币基金就必须给地方政府一个交代,而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本地就业和GDP。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都属于产业链很长的现代制造业,有利于GDP,而且其中必然有某个环节有利于就业;AI大模型却不是这样的。即便某个大模型创业公司愿意把研发团队整体搬迁到某个省(那是不可能的),它为当地创造的就业仍然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AIGC应用服务,如果今后发展起来,创造的GDP也只会属于北上广深(最多加上杭州)等少数一线城市,大部分地方对其毫无兴趣。
如果是在5~10年前,人民币基金还可以“暗渡陈仓”,拿着地方国资用于发展“芯片等硬科技产业”的钱,投到大模型赛道里去。可是现在,地方国资已经非常精明了,在出资时往往附有严格的限制,从而堵上了一切漏洞。
例如,在医药投资领域,国资LP甚至会对GP要求“只准投医疗器械里几个非常狭窄的类别,不准投别的器械,更不准投医疗器械之外的赛道”。对于TMT领域就更是如此了。毫不夸张地说,若不得到国资LP的认可,大部分人民币基金在AI赛道休想投出一分钱。
除了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之外,国内风投行业还存在另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即以互联网大厂为核心的企业风险投资(CVC)。遗憾的是,从2021年以后开始,互联网大厂的投资业务不断收缩;至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就更缺乏足够的财力了。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发展生成式AI的重心仍然在于内部,对外投资更多地是发挥“寻找备胎”的作用。众所周知,备胎不需要有很多个,也不需要赋予其很高的估值。
是的,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扶持生成式AI产业的文件;是的,官媒在为大模型及相关应用叫好——可是这些扶持,仍然远远无法与当年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赛道获得的扶持相提并论。而且,这些扶持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落到了互联网大厂而非创业公司头上。AI赛道创业公司获得的实惠,可能还比不上第二次版号危机之前的游戏行业。
上述事实应该不会影响A股市场对大模型的炒作,因为众所周知,A股市场由其自身的(背离基本面的)逻辑决定。AI大模型究竟有没有引领国内的“资本市场盛宴”,纯粹取决于你的视角:盛宴仅仅存在于A股二级市场,如果你把这个市场排除掉,那就没有任何盛宴可言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 (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
相关推荐
AI大模型真的引领了国内的“资本盛宴”吗?
中国最强AI研究院的大模型,为何迟到了
AI大模型只能沦为“锦上添花”吗?
中国最强AI研究院的大模型为何迟到了
AI是下一场“互联网泡沫”?谈谈大模型发展的三个瓶颈
AI大语言模型,国内大厂能否弯道超车?
大语言模型能拯救互联网大厂吗?
国内AI大模型二十强排行榜,百度文心一言第一……
对话出门问问李志飞:AI大模型创业,CEO千万别自己忽悠自己
AI大模型“太贵”,VC投钱望而生畏
网址: AI大模型真的引领了国内的“资本盛宴”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452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