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怎么就成了爱情中的“标配”?
“发疯”的年轻人变多了,“情绪稳定”却成为理想伴侣的标准之一。
有影视剧中的主人公面对问题能够冷静处理、积极沟通,就能被狠狠夸一句“情绪稳定”登上热搜;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情绪稳定的伴侣有多重要”的经历分享,并引发众多评论;也有网友直接在征婚交友条件中,赫然写上“情绪稳定”四个大字。
《中国青年报》2022年面向全国高校展开了一项婚恋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96份,发现关注情绪稳定这一要素的大学生占比为29.48%,排名第7,超过了家庭背景、学历、收入等因素[1]。
在心理学上,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是一种可以通过量表测量的人格特质,它衡量了一个人对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抑郁)的敏感程度。情绪稳定性对应的是神经质,高情绪稳定性的个人通常更加冷静和具有忍耐力;相反的,高神经质人格更消极、也容易不安和焦虑[2]。
但往往人们对于“情绪稳定”的讨论并不遵循严格的学术概念,“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情绪稳定”,以至于这个词长期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但围绕它的讨论总是众口难调。
为什么情绪稳定变得这么重要?当我们要求对方情绪稳定的时候,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正值七夕节,我们希望通过“情绪”这一切面,映射出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和期待。
情绪稳定,一个不断被泛化的词
“情绪稳定”这一个词太过抽象,因此我们希望将其拆解成为更加具体可感的表述。
复旦大学社会学院教师沈奕斐老师于今年7月推出《再劝你一次!为什么别要求伴侣“情绪稳定”?》的视频,观看量达67万[3]。我们爬取了该视频下的一级评论991条,剔除无关的数据(比如广告、占楼和其他话题),得到了有效数据489条。随后,我们筛选出了有关情绪稳定具体定义的评论,共225条,进行了人工编码,提炼出其核心主题。
可以发现,这些评论中对于“情绪稳定”的定义涵盖了个人特质、情绪阈值、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等五个维度,它既指代个体的内在性格,也象征着对待他人和事物的外在态度。
情绪管理是最常被提起的维度,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在负面情绪到来时,会避免失控,有时甚至是忍耐,并且能够快速进行调节。更重要的是,不被情绪裹挟,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有评论表示,自己的情绪稳定是“倾向于先解决问题而不是先解决情绪”。
但情绪稳定也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压抑,情绪需要表达,但方式需要是合理的,不会大吼大叫,不会向无辜的人发泄,尤其是不能以伤害对方为前提。情绪不稳定隐含着暴力的危险因子,“一言不合就抡袖子要打人。”
从情感阈值的角度来解读,情绪稳定意味着情绪阈值高,不会喜怒无常,没有强烈的脾气,内核稳定,颇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不少评论用文学人物来做例子,爱耍小性子、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情绪就不太稳定,相反冷静自持、端庄大气的薛宝钗就更稳定些。
也有评论认为,这并不是情绪管理和表达的问题,而是个人品质,情绪稳定是一种待人接物的修养和理性的价值观。
在亲密关系里,情绪稳定往往意味着一种包容和共情,在对方犯错的时候不会轻易地指责和贬低对方。有网友分享了自己旅游将手机落在出租车上,情绪稳定的另一半没有指责,而是安慰她不需要抱歉。相反,不稳定的另一半“在我犯糊涂走错路或者买错什么东西就歇斯底里地指责我,这么小事都能出错你还能干点什么。”
事实上,这几个维度并未完全囊括千人千面的观点。但我们发现,情绪稳定并不是完全崭新、具有自身定义的概念,相反,它更像是人们对各种人格品质和情感需求的一种杂糅共同体。人们不断将其泛化,加入了大量自身的理解在其中。将它们拆解出来,其实是稳定的心态、合理的情感表达、包容理解等常见需求。
伴侣情绪稳定与否,体验很不同
为了将这个话题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场景,我们发起了一项问卷征集,截止到20日,共收集到185份有效问卷,希望用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故事,为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做一个注脚。
问卷的结果显示,伴侣情绪稳定带来的是一种精神支持,更进一步的说,我们期盼对方肯定自己作为伴侣的价值,在理性之外的疆域,“我是被接住的”这种安全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和上文一致的是,“解决问题”这一关键词被受访者们以不同形式的语言反复提到:情绪稳定的伴侣,在自己或对方遇到问题时,愿意或能够进行沟通,两个人一同面对。
但受访者们也表示,担心在亲密关系中过于强调情绪稳定会少了一些生活的情趣和人性的真实,多了一些距离感。
桃儿
比如在打碎一个碗的慌张时刻,对方第一反应是“小心碎玻璃”并且拿来了扫把笤帚。在这种小时刻的暗示下,渐渐会形成“出现问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起解决”的好心态,不会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内耗。
@西西
有一次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情绪很崩溃然后急哭了,然后他和我打电话一边哄我让我别哭一边思路很清晰地帮我想解决方案,他当时在外面出差,我甚至能想到他蹲在走廊里跟我打电话的样子,因为我是一个哭起来上头就会晕没办法思考的人,他的稳定情绪恰恰成为了我的救赎。
Mia
弄丢了他的车钥匙,没有责怪我。买错场的电影票,也没有责怪我,开开心心的逛了超市。摆脱了原生家庭父母给我带来的焦虑感,在可以接受犯错后果的范围内自在的享受生活。
糖藕粥
半个月前一起到南京玩,在我排不上茶颜悦色的时候,他会很冷静地给我指一指糖藕粥;吃不到南京大排档的时候,他会带我到旁边更好吃的狮王府;在我想要买个琉璃手串但觉得价格贵的时候,他会说你看还有人找代购,你都来了还不买……总之有个情绪稳定、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又风趣幽默的另一半,生活真的是充满乐趣。
相反,受访者们认为情绪不稳定的伴侣可能更容易情绪失控,严重的甚至会以言语或是肢体伤害到对方。同时,负面的情绪也会互相传递,让彼此的感情产生破裂和间隙。
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不稳定的情绪表达或许是一种最真实和彼此信任的状态,双方也在彼此的磨合中成为了更好的人。
Monly
大学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去上课,因为没有抢到好座位很不开心(主要是我),气氛有点僵,结果下了一节课,两个人也没聊通几句话,他就把他的杯子一摔,直接跑到外面去,声响很大,所以全班同学老师都在看着我们。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我当时真的好尴尬啊!
@香菜
情绪不稳定的伴侣不仅会让你一直沉浸在懈怠不安里,还会让你害怕恐惧,因为在消极情绪之下他的行为也可能存在暴力。前任是一个情绪极其不稳定的人,骂我,让我滚,摔手机、摔电脑、摔鼠标、摔吹风机。最后一切缘由归结到他最近不顺利,归结到我惹他生气了。
Y
情绪是可以用作武器的。我的故事可能比较极端,他当时连续几年考公考编失败,与大学时的女朋友兼初恋也分手了,整个人处于比较抑郁的状态,如同骤雨前突如其来的乌云,他会突然陷入消极情绪,并且拿我当做宣泄,以毫不留情的冷暴力或尖锐的言语猛烈刺向因心疼他而选择无限包容的我。
糯糯
我的前男友情绪非常不稳定。他高三的时候常常因为一次小失利而暴怒(例如捶桌子、摔书)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他在我面前掉过那么多次眼泪。我尝试去理解他,抚慰他,但有时也很不耐烦,为他本就不好的情绪雪上加霜。但后来我才发现,正是因为无条件的信任与依赖,他才愿意把最不遮掩,最黑暗最破碎的一面展露给我——那才是完整的他。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只截取了部分的回答。在这一个个故事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亲密关系的情绪稳定比我们想象中显得更加复杂,情绪稳定既带来了坚固的情感支持,也会带来关于“不够真实”的担忧。
而更复杂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拥有自己身上独特的烙印。原生家庭、感情经历、工作压力等等,都使得不同人对于情感的需求有所不同。就比如CiCi在问卷中表示,“爸爸是比较情绪不稳定的人,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跟妈妈、我和姐姐大呼小叫,所以自己很希望能找到那种不宣泄情绪而是给出解决方法的伴侣。”
抽象的词,具体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于情绪稳定的讨论中,有相当一部分持批评的观点。我们筛选了上述视频下“反对情绪稳定”的评论,共得到242条有效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编码和问卷数据,我们试图探讨“反对情绪稳定”背后是什么,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背后的深层意义。
在评论中最多关于“情绪稳定”的反对来自于“双标”。如果要求自己的另一半情绪稳定,但自己情绪却不稳定,就会陷入双重标准的争议。就像《三十而已》里钟晓芹的金句,“都想避风,谁当港啊?”如果以情绪稳定为名义不断要求伴侣,动不动就给对方贴标签,反倒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PUA”。
另一方面,情绪需要正确表达和释放,完全的稳定是反人性的,评论中经常会用“石头”“机器人”来比喻这类完全稳定的状态。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还需要时刻扮演一个“正常人”,是不是意味着,理性化的铁笼已经裹挟我们最后一块自留之地了呢?
况且,爱情本就是荷尔蒙迸发,是非理性的冲动,在文学作品中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却最终要在现实中稳定。足够稳定,可能就是“不爱了”。在问卷中,耳耳将爱情比作“情绪的起伏波动奏响的美妙乐章”,而当伴侣情绪很稳定时,会让人胡思乱想:他到底有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刘易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提出,越是亲密状态的关系越会导致大量的感情投入或极端的情绪压抑,可能会造成更多冲突[4]。由此,情绪问题很可能是太过亲密以后产生的一个副产品[5]。
归根到底,争议的背后是“情绪稳定”这个抽象的词没有客观定义,杂糅了若干种特点和品质,成为一种“万金油”的说法。因此,很难说“情绪稳定”到底是好或者不好,是不是恋爱交友的必要选项。
但我们或许可以摒弃用这种抽象的方式,而用更具体的方式来指代自己的需求,比如“尽可能采取无害的情绪发泄方式”“不要在我犯错时指责和贬低我”“遇到问题积极沟通不要冷暴力”。不用抽象的词去禁锢一个具象的人,也不用抽象的词去判断一段具体的关系。
情绪其实是理解对方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情绪稳定的讨论,为亲密关系带来深层的思考和建议。
祝愿大家都能在这个七夕,和爱的人一起,体验不同的喜怒哀乐。
注:文章中所有问卷受访者的名称皆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程思,罗希,谭雅丽.向往的爱情:能同甘共苦,也能共同成长.中国青年报.(2022-07-29).
http://zqb.cyol.com/html/2022-07/29/nw.D110000zgqnb_20220729_1-07.htm
[2]Chaturvedi M, Chander R(2010).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stability scale. Industrial Psychiatry Journal,19(1),37-40.
[3]沈奕斐.再劝你一次!为什么别要求伴侣“情绪稳定”?.bilibili.(2023-07-2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94y1q7ec/?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91c2d8d412314ef4da955fac6f8fe2f1
[4]刘易斯·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
[5]沈奕斐.什么才是“情绪稳定”?.“沈奕斐老师”微信公众号.(2023-08-03)
https://mp.weixin.qq.com/s/c-BSZkJ3yXlN08_3dIKV3w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ID:rendaxinwenxi),统筹:吴洁,数据收集与分析:林歆瑶、杨婧文,问卷调查搜集与分析:王帆、贾亚欣,可视化:王帆、贾亚欣、杨婧文、林歆瑶,文案:林歆瑶、吴洁,美编:吴洁、林歆瑶
相关推荐
情绪稳定,怎么就成了爱情中的“标配”?
爬山识人,一种很新的爱情质检
爱情,婚姻,与AI
分享社死经历的“柠檬头”怎么就成了流量密码?
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0~90岁的人,对爱情的定义是什么?
Switch 健身环,怎么就涨价涨成了“年度理财产品”
年薪12万的博士后,成了好工作的标配
好好的大学毕业典礼,怎么就成了“僵尸开会”?
为什么有人喜欢《乡村爱情》盲盒?
网址: 情绪稳定,怎么就成了爱情中的“标配”?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758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32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849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7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3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6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