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一下我的功利心
我有一位朋友,90后,211大学毕业,如今在某内陆省份地级市报社工作。他被视为单位里的头号笔杆子,深得市领导和社领导信赖,重头社论和市里重要会议的稿子基本都由他执笔。
昨天我正在散步,他发语言来说聊几句。聊过之后,就催生了这篇文章。
他说自己很苦恼,长期以来的职业幻灭感让他抑郁。尽管市领导和社领导都很赏识他,但每写完一篇稿子,职业幻灭感都萦绕不去。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那些“大文章”,不仅仅是套话,而且在不断推翻自己,大部分稿子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至于新闻理想,从业以来就没见过这玩意儿。
他还说:“我羞于看自己写过的稿子,可是每一篇都留下了我的名字,白纸黑字,如果十年后、二十年后再翻出来,我该羞耻到什么地步?”
我问他:“你工作是为了什么?”
他说一开始是挺喜欢媒体这一行,现在是养家糊口呀,上有老下有小。我说那不就行了吗?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家里没矿,养家糊口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份工作安安稳稳,抱着“打好这份工”的心态干下去,没什么丢人的。而且,你对自己的工作有耻感,恰恰说明内心的光明啊。你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是清醒的表现,也是责任感的表现。
当然,这事儿有个阈值问题,有人阈值高一点,有人阈值低一点,每个人的判断和承受力是不一样的。我还有不少朋友也干这个,慢慢就觉得实在受不了,觉得违背了自己的理想和良知,于是选择离开。但不管是离开,还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安安稳稳留下,只要不去刻意害别人,不一心把所谓“大文章”当成往上爬的敲门砖,不会不择手段,在当下就已足够。毕竟,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改变一个行业的能力。
朋友又问:“一边有职业幻灭感,一边又打着养家糊口的名义继续干下去,难道不是太功利了吗?”我说是个人都有功利心,无非多还是少的问题,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存在的功利心是正常的。
跟朋友聊完,我想到了自己。很多人经常会说,叶老师你能写,其实有很多路子赚钱呀。我确实知道很多路子,我写过专栏、出过书,还做过媒体,如何寻找更好的切入点、什么样的书更畅销、什么样的文章可能会爆款、什么传播方式最有效,我并不是不知道。
如果嫌写书写专栏太慢太难(毕竟我也能力有限),线下有更多路子,跟部门应酬,跟企业打交道,拿各种经费,只要长袖善舞,这都不是问题。实在逼急了,还有吃相最难看的那种,比如弄个公号捏造世界上的各种谣言,标题里放几个感叹号,点燃某些人的情绪,隔三差五弄个十万加,收入更高。
不这样做,不是某些人理解的“清高”或“假清高”,我其实没这么高尚。我老实交代,自己也有很功利的一面:我深知自己别无所长,只有写作这样一个爱好与特长,所以我更希望将之作为终身事业,起码也是个终身爱好。既然是终身,所以更要爱惜自己的名声。
有些东西写了,可能一下子赚了不少钱,但可能就失去了朋友和人脉,大家还会惊诧:原来叶克飞是这样一个人。任何行当都不可能尽如人意,每个人都要做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行业之间确实有所差别。假如是公司职员,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工作当然也很苦闷,但它只是一时之荣辱,可写作者却会留下名字,白纸黑字跟一辈子。
写作不是一件易事,这不是指写作本身,它对我来说真的不难。但在中国社会,它难在如何寻找平衡,如何保护自己又对得起自己,这是每一个真正的写作者(请注意,是“真正”)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不管有多难,干干净净踏踏实实地写作,是我个人的心愿。肯定有人会说这样很傻,可如果一个人想沉下心来做一点事情反而成了过错,那么错的未必是个人。将一切交给时间,既是面对世界的方法,也是个人努力的见证。
说到功利,人都有功利的一面,无非有人更爱名,有人更爱利,有人啥都想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取舍,以我为例,我更爱惜的是名,当然,不是要有多么出名,而是要维护自己的名声。
我看重的还有人生价值的呈现,所以我人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从毕业开始,17年的职场生涯都在一个单位里度过,安安稳稳、按部就班。许多人会羡慕这种职场生涯,收入不错,又有稳定平台,安安稳稳,工作也不是特别累,就这样干半辈子,然后退休,拿一份还不错的体制内退休金,多么顺遂。但我确实很后悔,因为我错过了中国媒体最兴旺的时代,对写作者最好的时代,也是唯一“英雄莫问出处”的时代。
我并不是不适应自己的工作,相反它很容易适应,因为非常安逸。但正因为没有压力,我浪费了人生最好的光阴。
当然,这种心态也是功利的,因为我更渴望有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所以我非常感谢微博刚刚兴起的那段时光。虽然我不是什么大V,也没怎么真正去玩微博,但也通过微博认识了很多朋友,并得到一些机会,算是抓住了媒体辉煌期的尾巴。当然,这个尾巴早已结束。
人生容不得假设,后悔无济于事。但后悔确实给了我不少动力,让我可以坚持高强度的写作和阅读。
虽然功利心人人都有,但我一向不喜欢功利心太重的人。在职场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人对收入非常在意,对一些蝇头小利特别紧张,一说到钱可能就要跟人翻脸、极其计较。媒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比如为了收入去抢别人的采访,去抢车马费。
有些人会说,在乎钱有什么不好,人家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然后搬出那句“你没穷过,你不知道”。
“你没穷过,你不知道”这个说法非常没有逻辑,因为稍有人生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人的气度和格局,跟贫富确实存在一定关系,但它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并不是特别富裕,但非常大气,有些人并没有经济压力,但还是特别小气,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
我有一个朋友,为人洒脱豁达,乐于助人,自己能挣钱,但不算大富大贵,自己小日子过着,还经常做善事。这种性格可以从他的父母那里找到痕迹——他不止一次提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父母在自身很拮据的情况下,仍冒着极大风险救助右派家孩子的经历。这段曾经见诸于报刊和书中的经历,不但曾让他受益,也造就了他的性格。
留意生活中的每个人就会发现,有些人生于物质匮乏年代,家境也不好,但活得洒脱,精神气质极佳,丝毫不见为物质紧张的匮乏感。也有一些人,家里条件明明不错,可却总有一种严重匮乏感,甚至因此影响了人生选择和人际关系。究其原因,是父母对物质的过分看重,刻意灌输的金钱观念,还有过分节俭的思维方式,使之难以摆脱匮乏感,功利心过重,反而忽视了人生中更需要追寻的东西。
对于许多行业来说,功利心不会带来太大影响,甚至只有正向影响,但在一些需要潜心静气、不计得失、沉下来做事的行当,过重的功利心就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因为得不到好处就半途而废,或者在团队里面成为不稳定因素。功利心过重的人,往往需要马上看到效果。比如读书觉得一般文学书籍没有用,官场小说和心灵鸡汤更有用,因为他要求“马上见效”。做事也一样,今天要挣一千,明天要挣三千,每天都要有收益有效果,抱着这种心态,更不可能沉下心去完成好的作品。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许多朋友都是功利心没那么强的人,或者说,他们的功利目标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比如我的朋友俞瑾,就令许多人羡慕,因为她做了许多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她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放弃了,之后去了百度,当时正是互联网企业最兴旺的时期,拿到百度的机会,薪水当然很不错,但她也放弃了。几年前,她一个女孩子,骑着一辆小摩托从北京出发,横跨欧亚大陆,一直开到芬兰,之后过海到波罗的海三国,然后进入波兰、德国和捷克等国家。这真是一个创举,她没有团队,没有什么太多的包装,纯粹就是自己想尝试。
她做得更棒的一件事,是去年出发,直到前几天回到北京的“459天国内摩旅”。她写了一段让我非常感动的话:“前216天,每个人还被口罩绑定着,那是一段不能放声大笑的时间,沿途所见的多是人间疾苦。那段时间下了高速是没有路的,高速上又是没有出口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明知麻烦还要出来?我说我想看看,也想被骂。”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体验与观察。就是这样,她和男友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走了459天。更可贵的是,这类摩旅其实很有噱头,如果开直播,肯定会有很多人关注并打赏,还可以变成新闻事件。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全程没开直播,只是坚持自己写一些文章。这显然是抛弃了某些过多的功利心,正如她所写的那样:“如果能融入这个时代,眼睛里能揉得进沙子,每天能面对一群键盘侠直播,我根本不可能离开北京,不可能辞去不差的工作,选择流浪。”
其实她不是适应不了这个社会,一个能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的人,适应能力比一般人高太多,她只是不愿意适应。很多人会混淆“适应不了”和“不愿适应”,认为人生只有一种选择模式,只能趋利。其实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同样,我还有不少朋友,其实在体制内原本有空间,但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看不惯某些事情,或是职业幻灭感,就此选择离开。这种行为会被很多人视为傻,甚至被批为“不负责任”,因为如果留在体制内,有一份体面工作,起码在孩子上学等事情上都会有一些便利。但实际上,他们不是不能适应,只是不愿意继续适应下去而已。
或许这种人在现实中确实显得很傻,但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连这种人都消失了,你不觉得很可怕吗?
你希望我们的社会里只剩下那些每天刷着抖音,骂遍各个国家,骂完后再看看虚假养生段子和各种谣言的老人吗?你希望社会只剩下那些像稽查队一样审判每一部电影是否“纯洁”、动不动就要打倒这个打倒那个的年轻人吗?你希望社会只剩下那些每天在酒桌上搂着别人喊着“兄弟,这事儿包在我身上”的油腻中年人吗?
如果一个社会只剩下这些人的话,那每个人都会变得非常危险。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在抖音里骂的人可能就是你,中年人在酒桌上想设计的人可能也是你,年轻人想网暴想打倒的人可能还是你。甚至你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仅仅是一张照片,就会变成网暴对象,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所以,我还是喜欢那些不太功利的人。当然,这个想法也挺功利,因为我觉得这种人起码没那么危险,不会做不择手段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
相关推荐
坦白一下我的功利心
变“坦白”的高瓴,又募资40亿
错误的“心流”,只会本末倒置
今年,投资人都在“向上社交”
做投资的第3年,我彻底失去了爱情
嗯,我从「文心一言」发布会回来了
心流是什么?如何生发心流?心流理论极简入门版
中年“预”失业,该何去何从?
黄永玉与木心:结结实实的生命力是什么样子的?
体验完百度的文心一言后,我只能说它的胆子够大
网址: 坦白一下我的功利心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8959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96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47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23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067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76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4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0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145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