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复盘总结:创业四年,我做了15个失败项目

复盘总结:创业四年,我做了15个失败项目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9月19日 16:16

上周,和几位教育行业的朋友一起聚餐。在饭桌上一位教育前辈问道,这几年创业,有没有什么干货分享?

我说,哪有什么干货,做的事情不少,但都是各种失败的教训。

前辈说,失败的教训才是真正的干货。

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回公司之后,我梳理了这四年来,我们尝试过的各种项目,这几年做过的大小项目、公司和产品加起来17个,其中8个盈利,9个亏损。

一直在折腾,一直没放弃。

2019年刚开始摸索创业时,赶上了一个在线教育的后黄金发展期,所以,第二年发展很快,整体营收过亿,员工快速超过200人,但好景不长,第三年上半年开始双减,第四年疫情带来的经济滞后效应继续对我们产生各种打击。

当我初步梳理完这些项目后,我和几位合伙人,开始依次去总结每一个项目,它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会失败,或者,为什么没有坚持?

最终,我们概括出了三个关键词,可以通过它们来总结下这四年的教训,分别是:不聚焦、不坚持、总设限。

一、关于聚焦与不聚焦

面对这个问题,我听到的绝大多数答案,都是应该聚焦一件事,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聚焦,大家的能力才能聚集在一起。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首次创业的小团队,你无法确定哪件事情真的适合你

比如,我们无心插柳的一个工具,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用户量的快速增长,我们自己花很大精力和重心做的教育产品及一些服务,却失败了。

什么时候聚焦,什么时候不聚焦,是一门学问。

生态学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叫r/K选择策略理论(r/K selection theory),这个理论说的是生物体如何权衡后代的数量与品质。

该理论认为,生物体在繁殖和生存策略上的差异是对环境资源有限性的适应。

根据这一理论,生物体可以分为两类:r-选择策略和K-选择策略。

r策略下,生物体强调生殖速度和数量,产生大量后代,但对每个后代的投资较少。

这意味着它们的生长速度较快,生命周期较短,繁殖年龄较早。

r-选择生物通常对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昆虫、草本植物和许多小型哺乳动物等生物通常被认为是r-选择者。

K策略下,K-选择策略通常出现在资源有限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在这种策略下,生物体强调质量而非数量,投资较多资源在较少的后代上,以提高生存和成功繁衍的概率。

这意味着它们的生长速度较慢,生命周期较长,繁殖年龄较晚。

K-选择生物通常在稳定的环境中表现更好。

创业这个事,跟生态学有很大的相似性,成功与否,与个体特征、团队特征、自身进化能力、环境本身特点、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

当早期面对很多选择,环境的确定性很低,又不知道每个选择到底会怎么样的时候,我们其实应该多尝试,亲自去体验和感受。

这就是r策略。

所以,第一阶段,尤其是首次创业的人、具有江湖气的人,在我看来,更适合选择r策略,多尝试,多体验,多感受。

发现不行,就继续换新项目继续尝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为止。

但如果只是r策略,这个公司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所以,我们也需要K策略。

这也是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

K策略就是精心养育一个项目、一个事业、一次旅行,也包括一个人生。认准了一个东西,你就不满足于对它浅尝辄止,希望亲手把它做大、做繁荣。

r策略是机会主义,K策略则力求稳定和控制。

从r策略转型到K策略,才是你成熟的时候,但你还得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和可塑性。

如果一直停留在r策略,团队就无法真正地成长,公司也无法真正地变大。

从野蛮生长到成熟团队,这个过程是很难的,需要至上而下的蜕变。

到第二阶段,需要自我蜕变,从江湖气的粗放经营,蜕变为精细化运营,同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塑性。

从2019年开始,第二年遇到疫情,第三年遇到行业双减政策,第四年政策和持续的疫情带来的影响,这里面充满了大量的环境不确定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确实r策略是最佳策略,就是短视,要活着。

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政策的大量不确定性,民营企业在早期都是短视的,大量的各种尝试,直到后面政策环境逐渐稳定,同时各种短视性的业务逐步跑通,然后再进行自我蜕变,进化到K策略,实现强大。

而那些没有及时自我蜕变的民营企业,虽然也赚到了一小波钱,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早期的一波红利,但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抛弃。

当发展到一定的成熟时期,就会进入第三阶段,就是“K策略+r策略”的共生生态

比如,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既有自己核心护城河——占有率绝对第一的业务,同时也有大量创新业务。

在这个共生生态中,不断地循环。典型的,字节的抖音、腾讯的微信等等。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需要从第一阶段迈向第二阶段,这需要我们自身进行一次真正的蜕变。

二、关于坚持与不坚持

关于坚持,我的看法或许和大部分人不一样。

如果某个事情,需要你一直用坚持两个字去督促自己来保证持续,这说明,这件事一定是哪里有问题。

比如,你为了让自己每天跑步,然后告诉自己,要学会坚持;

你为了让自己每天看书,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

坚持这个词本身没有意义,强制让自己坚持,只会让自己痛苦。

所以,很多事情能持续下去,不是因为你“坚持”了,而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就是意义感。

为什么你会不喜欢,是因为没有想明白它对你的真正好处,更没有想明白这件事对他人的好处。

比如,写周报这个事,大部分人反感或者不喜欢,最关键的原因之一,也是没有认真思考过它对自己的意义以及对公司的意义。

所以,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对你想要坚持的事情,首先赋予其巨大的意义。

比如,我闭关七天写一本书,其实并没有坚持不坚持一说,因为它本该很顺理成章地写完,这个顺理成章的主要因素,就是在写之前,我就为这本书赋予了极大的多重意义。

比如,我们现在仍然持续为优秀老师进行营销赋能,最关键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这件事对我充满了意义。

反之,我们所做过的大部分轻易放弃的项目,是因为在选择时缺乏意义感。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除了评估这件事是否值得做,最关键的,是要赋予它对自己、对他人的巨大意义,这样才不会轻易放弃。

以我们的一个校园工具的产品为例,我们对它其实赋予的意义是很不清晰的,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对它的关注并不高,甚至忽视了它的存在。

随着不断的发展,我们对它也开始赋予越来越大的意义,也因此越来越不会放弃。

能让一个事情轻易坚持下去的关键,首先就是赋予巨大的积极意义,同时再找到如果失去这件事的消极意义。

如何去找到意义感?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图。

第一,对自己的正面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这件事做成了,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

比如,跑步,对自己的好处就是身体更健康。

第二,对他人的正面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这件事做成了,对他人有什么好处。

比如,跑步,对家里人有什么好处?就是可以有一个正面的表率,会对他们的健康行为产生积极暗示。

第三,对自己的负面意义是什么?也就是,如果不做这件事,对你自己有什么坏处。

比如,跑步,如果不持续跑,那么会损失一个好习惯,可能会让自己的身体变糟糕。

第四,对他人的负面意义是什么?也就是,如果不做这件事,对家里人有什么坏处。

比如,跑步,如果不持续跑,那么家里人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榜样,间接影响家人的健康。

光有意义还不够。

一个人如果罕见地坚持了一件事情,也许不是意志的胜利,那只是习惯的支撑。习惯,帮我们把目标溶解掉,把它变成自己的一个部分。

所以,我们还需要把想要坚持的事情,内化成我们的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你每天起床后就自动想要刷牙,习惯就是你看见一本好书就马上下单。

意义改变的是你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在能力和提示两个要素上下功夫。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持续地做某件事情,那就想办法提升意义感,降低执行的门槛(或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增加所有提示要素。

比如,我们要每周有效地开周会,提升意义感,提升开会者的会议沟通能力以及增加开会提示,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放弃某件事情,那就想办法降低意义感,降低执行的门槛(或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增加所有提示要素。

你会说,放弃一件事不是太容易了吗?

对于很多需要你坚持的事情,放弃确实容易,比如运动、持续学习,但放弃就等于放弃了很多更好的未来;

我们真正需要放弃的,是那些会让你上瘾但却无法为你带来真正价值的习惯,比如酗酒、毫无目的地刷短视频,就可以根据这个原则去实践。

你现在每天的下意识行为,或不用告诉自己需要坚持的一直在持续的行为,都是你的习惯。

最佳的策略,通过前面的公式,一边放弃对你成长不利的习惯,一边逐步增加对你成长有利的习惯。

我们这几年,虽然一直在尝试,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放弃一个项目,实在是太容易了,反正不赚钱,就舍弃吧,反正是试试,那就放弃吧。

轻易放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这个事情的意义感不足。

三、关于设限与不设限

曾经团队经常出现的词汇:“这个不行”“这玩意有啥用”“那肯定不行”“今年没啥戏”。

要么就是脱口而出“这个肯定行”、“这个绝对有大机会”,但问及具体假设逻辑,就毫无根据和实施依据。

当然,现在也仍然经常出现这样的词汇,它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

其实生活中也有大量这样的人,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设限。

我们为什么会经常自我设限,是因为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是一种人天生自带的自我保护基因,刻在骨子里的。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说:“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

这里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罗尔·德韦克说的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且不可改变的,且经常给自己贴标签,也会很容易给别人贴标签。

我是成功的,或者我是失败者。取得的成绩往往止步于此,遇到挫折一蹶不振。

成长型思维模式:人的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刻意练习加正确的方法,他们不会轻易地给别人贴标签,因为每一个人其实都无法简单地用几个标签去形容。

遇到挫折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看作一次成长的机遇,分析原因,逐步突破。

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成长型的人,而不是固定型的人。

这是因为固定型思维的人,基本上注定一辈子平庸,因为他们只有把事情做完的能力,而真正优秀的人,做完从来不是他们的关键词,做好才是。

做好比做完更重要,做完和做好,结果相差非常大。

比如:吃饭时,一位教育前辈提到,我们历史失败项目的复盘总结,非常宝贵。

我很认同,于是,准备复盘总结下,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启发。

什么是做完?

就是我们把历史项目列一下,大家看一看,再总结几个关键点,结束。这就是做完。

什么是做好?

历史项目列完,再逐个分析。并且把其中一个项目列出来,单独再做一次全面的复盘和总结。

这是不是做好了?大部分人会认为是。

但还不够,从这两个复盘,我发现,真正影响我们成长的,是我们固定化思维。

所以,我们的价值观要重新梳理。

这已经好了吗?这还不够。

重塑价值观,我们还得再根据这个价值观和确定的聚焦方向,进一步明确分工和目标,并按照重新创业的思路,确定基本的工作原则和机制。

这就是做完和做好的区别,做完跟做好,对结果的影响天壤之别。

做完和做好,对时间、精力投入、理性思考能力的要求会差很多。

比如,有一次,同事大约花了5分钟写了一段文案,发在业务讨论群,大家没有反馈之后,他觉得文案应该差不多了,刚好我有时间,和他在会议室对那段文案进行讨论,我们花了约30分钟,思考文案对应的场景,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假设和洞察,然后结合一些营销学理论去调整文案,前后两版的对比反差非常大。

快不重要,它产生的生产力甚至极其有限,把一件事情做好,本身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巨大的。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事情数量上做减法,每天选择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好它。

明明做好有那么多的好处,但为什么很多人仍然不愿意做好,而只停留在做完这个层次?

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做好,而是根本做不到,根本上的区别在于,只停留在做完这个层次的人,是固定型思维的人,而做好,需要成长型思维的人。

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存在一个巨大的宏观,跨过去的过程艰难而坎坷。

这一道巨大的鸿沟,至少需要刻意练习100次,才有可能让你的思维真正有显著改变。

思维模式的转变并不是简单的改变就行,需要长时间用全新的方式去看待问题,逐步地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但是,首先需要有这个意识,很多时候,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能超过90%的人了。事实上,大部分人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存在什么问题,而平时意识到的所谓问题,也不是问题,只是现象,比如我不喜欢运动,这只是现象。

当意识到自己是固定型思维时,训练自己思维最佳的原则就是:不轻易给自己一个确定答案,不轻易否定任何一种可能性。

由此,我们在今年调整了工作方法论,借由冯唐的“金线”原理,对所有工作内容追求的原则:追求以假设为驱动、以事实为基础、符合逻辑的真知灼见。

同时,认真践行不设限三步骤:假设—执行—验证。

1. 假设:先提出一个有逻辑的假设,无论对错;

2. 执行:找到一个最小成本的验证方案;

3. 验证:通过数据分析、最终的结果去验证假设。

创业四年,体验过红利带来的快速发展,也体验过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与迷茫,这对我和我们团队来说,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聚焦、坚持、不设限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是否能适应环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姚金刚(ID:laoyaoriji),作者:姚金刚

相关推荐

复盘总结:创业四年,我做了15个失败项目
创业中,复盘的力量
重新理解创业:一名创业者的中途复盘
如何理性创业?从8个维度谈谈我的复盘
创业83天,从开始到失败,我总结了3个教训
一家YC孵化初创公司创业失败的教训总结
社会需要理解创业失败
清华博士6年创业复盘:烧光3000万,第四次败于疫情
阿里靠复盘,复出了什么?
清华博士6年创业复盘:加强现金流风险控制,做到及时止损

网址: 复盘总结:创业四年,我做了15个失败项目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1197.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