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这些强省会,正在拼命“抢”大学

这些强省会,正在拼命“抢”大学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09月20日 14:36

一流大学,历来都是城市必争之地。

自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之后,“国科大”之名响彻江湖。

随后,关于组建“中国工程院大学”的说法不胫而走,引来长沙、重庆、郑州、武汉、成都、南昌、石家庄等一众城市竞夺。

对此,中国工程院日前已通过官网“互动交流”栏目回应网友问询称,中国工程院目前没有创建中国工程院大学相关工作计划。

目前没有计划,是否意味着“国工大”彻底没戏了?如果正式组建,谁最有可能拿下?

“国”字号大学,吸引力有多大?

作为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并称为两院,是大国崛起最重要的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科学院就设立了研究生院,201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自此“国科大”之名崭露头角,背靠中国科学院强大的智力与科研资源,迅速成为比肩清北复交的存在。

“国科大”本部位于北京,但在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5地设立了学院,成为各地建设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有了大学,中国工程院岂能置身事外?

因此,最近几年,关于设立“中国工程院大学”的呼声不绝于耳,而北京不再是唯一的本部选址,一众强二线城市蠢蠢欲动。

半个多月前,长沙官方一则回复,再次将“中国工程院大学”之争推向高潮。

面对长沙是否有计划引进“中国工程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沙学院”的咨询,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在回复称,目前正在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洽谈中。

随后,河南有媒体发布专题报道,专家直言,如果中国工程院大学落户郑州,河南方面一定会倾尽所有的资源支持,这也是河南最大的优势。

在长沙、郑州之前,更早一步行动的是重庆。

早在2017年,重庆有关领导在会谈时就明确表示,希望重庆市与工程院共建中国工程院大学。

重庆、长沙、郑州积极性最高,而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河北石家庄都被当地网友寄予厚望。

这些城市要么本身大学实力较弱,缺乏顶尖高校,需要“国”字号大学破局;要么发展势头强劲,且有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雄心,亟需一所顶尖高校作为支撑。

中国科学院有了大学,中国工程院为何迟迟不建大学?

虽说“两院”并称,都是最高学术机构,同为正部级事业单位,院士实力在伯仲之间,但两者性质、定位和机构设置都不尽相同。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历来都有实体机构,如今除了在北京的总部之外,在全国各地还设立了11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大学,不只国科大一所,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与上海市共建),阵容堪称豪华。

与之对比,中国工程院既没有大学,也没有研究生院,同样也没有下设实体分院和科研机构。

究其原因,中国工程院成立时间较晚,且是1994年从中科院科学技术部析出而来,至今仅有将近30年的历史。

而在定位上,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荣誉性、咨询性,标志着中国工程院与中科院有了实质性不同。

中科院研究机构众多,而中国工程院更像是一个荣誉组织,其下设的机械、电子、土木等9大学部更多都是议事机构,而非实体组织。

从人员编制来看,中国科学院是一个坐拥6.9万名正式职工、7.9万在学研究生的庞大学术机构,而中国工程院只有前者的零头。

中国科学院院士,散布于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不少院士人事关系就放在中科院;而中国工程院士,则散布于全国各地,与工程院并无编制及人事关系。

所以,如果真要组建中国工程院大学,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设立一个常设机构,不仅需要调配大量的科研人员,还需要配置为数不少的行政人员。

这不仅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更标志着中国工程院的定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当然,对于嗷嗷待哺的二线城市来说,钱不是问题,人员也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还是体制机制因素。

为何都在争抢“国”字号大学?

在中国,一所高校改变一个城市的案例层出不穷,但最有说服力的当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

根据国民经略创始人凯风《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分析,几十年前的合肥,不过是一个顶着省会之名的“大县城”,如今却成了“最牛风投城市”,还拿下了国家科技体系金字塔尖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这背后,来自中科大的贡献不容低估。没有中科大,合肥绝不会进步如此之大。

中科大本身成立于北京,系中科院的直属高校,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京校外迁浪潮中,被合肥“捡”了一个便宜。(参阅《双一流大学,也开始外迁了》)

说是“捡”,其实也是眼光和魄力使然。

当时中科大面临外迁,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成了备选地,但部分省份由于粮食问题而婉拒,只有安徽顶住重重困难,毅然接受。

“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合肥腾出了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用于安置中科大,如今开花结果。

时至今日,为何错过中科大,成了河南等省份挥之不去的遗憾。

所以,如果一家与国科大、中科大同等重要的“国”字号大学诞生,且不乏落户到北京之外的城市的可能,各大省会必然倒履相迎。

对于河南等地来说,如果能拿回中科大,或者拿下有待组建的“国工大”“举全省之力”都不为过。

如果真要组建中国工程院大学,谁最有竞争力?

组建“国”字号大学,既要考虑一地的智力资源禀赋,是否具有承载高水平研究机构的能力,也要考虑到教育均衡的全局,顶尖教育资源不应集中于一城一地。

这也是在“中国工程院大学”之争中,北京一直都被有意或无意的原因所在。

北京坐拥34所双一流大学、数百个重点科研机构,聚全国顶尖科教资源为一体,实在没有继续锦上添花的必要。

北京之外,哪些城市有望摘得桂冠?

其一,从全国理工科高校布局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广州、武汉、哈尔滨、西安、成都等地都已有顶尖高校。

根据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名,以理工科为主的TOP10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北航、东南大学、北京理工。

此外,上海的同济大学、广州的华南理工、成都的电子科大、西安的西北工业、长沙的中南大学等实力也位居前列。

所以,如果考虑到理工科高校的聚集性,这些城市均不乏一争之力;如果考虑教育资源的分散性,其他城市的迫切性更高。

其二,从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来看,全国还有多个省份985高校挂零,亟待做大做强教育资源。

双一流高校,由于覆盖范围过大、来者有份,存在一定争议。而985大学,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历来都得到认可。

目前,全国共有34所985大学,分布在18个省份,四大直辖市、东北三省全部在列,北京、上海、江苏、陕西、湖南、四川、湖北、广东、山东、辽宁,都有2所及以上高校上榜。

在内地31个省份中,还有13个省份985高校挂零,包括“山河四省”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以及“环985高校群”的江西,以及云南、广西、贵州、新疆、宁夏等广大的西部地区。

所以,如果以教育均衡作为第一衡量标准,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无疑有很大优势,而江西、河北等地同样盼985高校久矣。

拼命建大学,既需要持之以恒发展教育的决心,也是对经济和财力的考验。

一所高校,动辄投资数百亿元,每年还有数十亿元的经费支出,如果没有足够强的财力作为支持,恐怕很难维持。

目前,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都在拼命建大学,从重金邀请985高校办分校,到引进港澳地区及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再到自筹自建本科院校,背后最大的支撑正是财力。

与之对比,中西部地区一些知名高校,由于经济产业缺乏足够强的竞争力,面临着人才持续流失的难题。

为此,教育部门于2021年发布新规,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

就此而言,中国工程院大学之争,不仅中西部省会渴求已久,连东部发达地区也是蠢蠢欲动。

东部城市有经济、产业和财力优势,中西部强省会同样不乏财力支持,更有“举全省之力”的支撑,不乏一争之力。

这场争夺战,想必不会很快尘埃落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相关推荐

这些强省会,正在拼命“抢”大学
深圳,正在拼命建大学
这些县城,“吊打”一众省会
这些省会的扩容合并梦,彻底没戏了?
高校毕业生创新高,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是哪座?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急了?
38岁浙大学霸FB总部跳楼自杀:拼命工作却获低评级
全国“存在感”最低的省会,终于翻红了?
4所985大学,要来河南了
省会失速,云南靠什么超辽宁?

网址: 这些强省会,正在拼命“抢”大学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1317.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