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校园”第二波交锋
我本以为,“预制菜进校园”这件事,道理简单明了,已经不存在争议了。上篇文章:
预制菜作为产业可以发展,但不能先拿孩子做实验,它应先走向市场,而不是校园。基于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在当前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预制菜进校园,决不能模棱两可,暗渡陈仓。( 《林冲牌预制菜》)
万万没想到,5天之后,2023年9月20日,“预制菜进校园”的声量反而更大了。
声浪一:
昨天,我注意到短视频平台上各路媒体转发同一个文案:“央广网评预制菜进校园,其实是食品安全的提升”。
发布者为新京报、西安晚报、淄博日报等地方媒体。蹊跷的是,我查阅央广网的短视频账号,却没有发现这条评论,看到的反而是“央广网评:预制菜进校园?学生家长的担忧必须重视”。该评论并没有截图里的观点,文中说:“人们可以选择为了方便快捷偶尔吃吃预制菜,但恐怕不会有谁愿意“天天吃”,更难以接受让孩子‘顿顿吃’。”
有点蹊跷。
声浪二:
也在昨天,新华社推送文章《知情权不能被“预制”》,该文提出关注家长知情权,让家长参与监督,这一点很好,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也是提出这个观点,并以江西省泰和县家长与教育局的良性互动为例。但这篇文章不同的一点是:将大量篇幅用于消除大众对预制菜的担忧,然后得出的预制菜可以进校园的结论:
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发展的预制菜,既有相关协会的行业标准,又有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安全和营养方面是可靠的。
预制菜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具有统一采购、批量生产、标准管理、成本可控等优势,兼顾了效率、口感、安全和营养等多方面需求。
预制菜是厨房的工序简化和效率升级的发展方向,也是消费者在家吃饭的更优解决方案。所以,预制菜本身不是问题,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全社会都应该支持。
在口味方面,预制菜可能和现制菜的确会有一定差别,但只要按标准严格执行,营养和安全是有保障的。一谈到预制菜就担心安全、营养,把预制菜笼统地与不健康、不营养画等号,就有点简单粗暴,自己吓唬自己了。(《知情权不能被“预制”》)
以上内容为摘录,大家可以查阅原文看详细,对我来说,文中最关键的是末尾最后这句话:“预制菜没有错,预制菜进校园也不是不可以……”
声浪三:
还是在昨天,上海解放日报的主流媒体“上观新闻”发表长文:《澄清被说成‘洗白’,专业人士有话说》,我把该文做了梳理,它回应了四大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反对者”。为方便大家阅读,以下为摘录,大家可以查阅原文了解完整参照:
1、安全?
某知名餐企厨师长……建议,公众不要看到“预制”两个字就觉得“不安全”。
“预制菜不是不安全,而是更安全。”某一线监管人员更是直截了当,“就生产工艺来说,按标准生产的预制菜更能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当下市场上有些声音不太理性,部分自媒体或是不了解行业、或是为了迎合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对预制菜的解读有失偏颇,将部分企业生产低质预制菜的做法误读成整个行业都是如此……
2、防腐剂?
首先,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其次,并非只有预制菜才有防腐剂等添加剂,很多预包装食品也有。
再次,目前没有研究证明“食用过多含有添加剂的食品会增强食品安全风险”,因为含有添加剂的食品繁多,个体消费习惯也有差异,很难进行定量分析。
3、不好吃?
为什么有家长或学生觉得校园餐品不好吃呢?“这是集体供餐的瓶颈,不单独存在于学校……但‘不好吃’并不是‘不安全’‘没营养’。”
4、营养少?
厉曙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也表示,部分消费者担心预制菜没营养,其实多虑了,“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营养流失,预制菜如此,现制菜也如此。”
上观新闻这篇文章承认,“预制菜市场确实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不排除部分小企业以次充好供应预制菜”。但同时引用某预制菜企业化名负责人的话说:
权威部门提出发展预制菜产业,意味着该产业总体积极正向,因为预制菜能满足“安全、便捷、美味”的需求,也能带动初级农产品走标准化加工流程,提高附加值。但在推广预制菜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普,也要有跟上时代的监管方式。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提出:“对于这样的预制菜,有必要说‘不’吗?”“别把‘食品安全’当‘流量密码’”:“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有其专业性,部分网络主播、大V专业能力有限,作出错误解读,让预制菜成为‘流量密码’下的牺牲品。”
这一篇文章是直接怼着“自媒体”写的,倾向也很明显:预制菜安全,不必担心,加强监管就好。
从我的角度看,以上这些媒体的报道,都没有脱离上个星期《经济日报》《南方日报》文章的范畴:《确保预制菜进校园安全放心》,《理性看待预制菜进校园》。
当时我们已经提出:这些标题预设了“预制菜可以进校园”的前提,似乎是不言自明,但恰恰是这个前提需要论证,所以我“不敢苟同”。
昨天看到的这些媒体,数量更多,地位也高,都是受人尊重的单位。但是,作为一个家长,涉及到这么多孩子的健康问题,不得不说明自己的态度:
首先,上观新闻的文章承认进校园的预制菜“不好吃”,新华社的文章也承认,“在口味方面,预制菜可能和现制菜的确会有一定差别”,因此,这应该是大众的共识了,那么,请问,明知不好吃,为什么还要统一配送给孩子天天吃,一年吃两百天?从小吃到大?
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吃好一点?他们不配吗?
我希望各位媒体老师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其次,这些文章都说预制菜进校园成本可控、统一采购、效率更高,但是,却都不提价格问题。请问,如此批量采购,如此成本可控,为什么价格却没人关注?有人了解过这其中真实的利润和流向吗?
这里面的问题才是关键。请问,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谁的底线会先失守?在公办学校里利用强势力量将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当作牟利对象,是丧失底线的行为,不应当存在于现代文明社会。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所有文章都说,只要加强监管就好,那么,校园预制菜所引向的运营模式,是更好监管了还是更难监管了?
众所周知,我们刚刚才发生了“指鼠为鸭”的荒谬事件。一个菜,是鼠头还是鸭脖,如此简单的问题,在学生指出并有照片为证的情况下,当地监管部门竟然公然撒谎,如果不是省级多个部门组织联合调查组强力介入,这件事不知如何了局。
为什么当地监管部门会贡献这样匪夷所思的新成语?涉事企业叫“江西中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普普通通,但母公司是深圳中快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全国700多个高校食堂,年营收规模直逼海底捞。
近在眼前的案例告诉我们,越是大的企业,监管难度越大,难到他们可以公然“指鼠为鸭”。同样是江西,最近赣州蓉江新区也爆出了配餐问题,上热搜之后,当地停止了对幼儿园的集中配送,但中小学继续。这件事有一个不能忽略的背景:这家配餐公司运营的是当地2022年11月28日新签约引进的中央厨房项目,总投资1亿元,打造单餐10万份的供餐规模。
预制菜进校园,必然引向全区域统一配送模式,这种模式又势必造成集中垄断的大企业。要让家长对这样的企业“加强监督”,请问各位媒体老师,你们觉得操作起来合理吗?有媒体说,满足家长知情权就可以,可是,类似企业往往是直接中标本地区所有学校配餐,家长的选择权在哪? 面对集中供餐企业,学校和老师也处于相对尴尬的局面。朋友们可还记得,去年一位校长流下热泪:
第四,几大媒体都在说“不能将部分企业生产低质预制菜的行为等同于全行业都是如此”,事实上,没有人将预制菜全行业等同于此,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吃到不安全、不健康的劣质预制菜就是100%吃到了。
媒体老师们,您想过这一点了吗?谁该先吃?
“加强监管”四个字,无法成为预制菜大规模进校园的充分理由。
校园与市场最大的区别有二:其一,校园里缺乏竞争,并非正常市场环境;其二,孩子们未成年没有分辨能力与选择权。
简单地说,校园预制菜和预制菜在本质上已不是一个东西,而且非常容易变形。产业政策要发展的是预制菜,不是校园预制菜。预制菜在市场上经受消费者选择,自然会倒逼产业走向良性方向。但,将一个刚刚开始发展的产业强力推进到校园里,这不是对这个产业负责的态度,更不是对孩子负责的态度。
总之,昨天声浪比较大,我作为家长不得不写作本文,因为在这个起势阶段说“不”不是不必要,而是很有必要。一则,请各位媒体同仁先论证“预制菜可以进校园”这个前提,不要把这个前提当作我们的既成共识。也许,您觉得是共识了,但别人觉得还不是。
二则,请诸君别开口闭口就抨击“自媒体”,好像带个“自”字就如何如何了。最恰当的做法是:少贴一些标签,多关注一点事实与逻辑。我本人在各种媒体都工作过,干这么多年下来,分享一个最简单的体会:重要的不是谁在说话,而是说出来的是不是人话,是不是服膺理性与文明。
不管是谁,我们在开口发言之前,都有必要先问问自己:屁股有没有坐正?是坐在孩子和人民群众这一边,还是坐在既得利益者一边?咱们要上桌吃饭,也是上人民群众的桌,吃人民群众的饭。
我们还要告诉现在以及将来的人们,我们尽力给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美味,而不是千方百计塞给他们“不好吃”的这个那个。
这个话题我已经是第二次写文,该说的都说了,声嘶力竭,该到此为止了。教育无小事,所关者大,所涉者广,敬请诸君慎之再慎之!但愿类似声浪今天不要再来一波。谢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ID:youyouluming99),作者: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相关推荐
热锅上的预制菜
野蛮生长的预制菜:占领堂食和外卖后“侵入”校园,未来市场规模超万亿
赚了10亿后,“核酸大王”又盯上预制菜,他为何总能把握时机?
预制菜离不开“科技与狠活”?
“小龙虾刺客”难救预制菜
预制菜「救命」火锅超市
降温之下,谁还在追进预制菜?
预制菜的创新陷阱
新一轮的餐桌升级从预制菜开始
预制菜风口下的“舌尖英雄”
网址: “预制菜进校园”第二波交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139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8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3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271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76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37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5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3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3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