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医疗数据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医疗创业机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角兽工作室”(ID:gh_b8fdb8f7aa3a),作者 周聪俊,36氪经授权发布。
导读:上周,一位技术控的“感冒文”让医疗圈打了3个“喷嚏”——独角兽工作室转发此文连遭三次恶意投诉,粉丝一片哗然,纷纷私信独教授就算做图片也要把文章发出来,后台回复“奶酪”可获取文章。更有热心粉丝,将自家2年多来累积的4000万远程问诊和电子处方医疗数据做了总结。和此前150万的医疗数据分析不一样的是,该热心粉丝更多是从消费者特点、地域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市场机会等角度进行梳理。这里给小伙伴发个小红花!
作者:周聪俊,微问诊联合创始人/CTO
微问诊是国内零售药店远程问诊和电子处方服务平台,每天要为约10万人提供问诊和开方服务。
最近在"独角兽工作室"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冒后,这位技术控坐不住了,分析了150万公开医疗数据》,觉得有趣生动,整出了一个由感冒引起的大数据事件。我这个理科技术男也坐不住了,因为我手里有的可不是150万医疗数据,我有4000万医疗数据啊!
4000万的医疗数据大致相当于一家三甲医院10年的门诊量,这是微问诊2年多的时间为2万多家药店服务的远程问诊和电子处方数据而来。在这之前还没有看到过有对这么大医疗数据做分析的文章,估计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医疗数据分散、不统一。当然还有隐私保护方面的原因,所以我下面的分析也仅是大数据宏观层面的,不会涉及到任何个人的隐私。
数据样本如下:
先来看看数据规模和全国的分布情况:
一、处方数据以中西部为主,40-50岁的女性是主力
总共4000多万条的电子处方数据,以中西部为主,中部省份四川,湖北,陕西体量最大,东部沿海省份近期发展速度很快。
虽然门诊业务发生在零售药店,但是每一张处方都是完整的,包括了时间,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诊断结果,处方用药,用法用量,医生签名,执业药师签名等信息。其中比医院多的一条信息是患者的居住地址(假设患者在自家附近药店购药)。
平均年龄43岁,女性比男性多出15个百分点,和平时在药店看到的顾客还是比较契合的。一方面20几岁的年轻人不容易生病,即使小病也会选择扛过去,我身边一些20多岁的人几年都不进一次药店。另一方面也有代家人购药的情况,所以40-50岁的女性,上有老,下有小,应该是最操心的阶段吧。对于药店来说,如果能把握好这个阶段客户的需求和心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吧。
二、呼吸系统疾病药品占领药店C位
再来看看疾病的分布,看看一般得了什么病会选择到药店购药:
这是全国4000万数据的分布图,呼吸系统占有绝对的地位,达到41.76%,这说明呼吸系统是高发病,也和这几年空气质量差有关。紧跟着的是循环系统(高血压类人群),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类等等。从图上可以看出,几大慢病里面,高血压(循环系统12.81%)类的慢病患者比糖尿病(内分泌类5.68%)要多出一倍。
三、地域让你想不到,成都口腔类患者超过高血压患者
再具体到每一个城市就会发现更有趣的事情,比如成都市的疾病分布:
成都市口腔类患者(9.56%)超过了高血压类患者,排到第二位了,比全国平均水平(6.83%)高出40%,这个成都人爱吃麻辣火锅有关系吗?
四、特殊病药品占据药店半壁江山
上面说的都是常见病,易发病,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药店问诊和购药的也包括一些特殊病种的人群,甚至是传染类,血液和免疫类,精神类,先天类和肿瘤类的病人,这部分病人大多是在医院确诊了到药店复诊购药的吧。随着国家医药分离政策的推进,慢病人群会更多的选择到药店复诊购药,特别是县域一级的病人,免去了跑城市的辛劳,极大的方便患者。
下图是一个月的详细患者数量和比例:
再往下看,就会看到更多更专业的细分疾病了,这个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以口腔类为例。
疾病的种类太多了,我们不能全部深入分析,就挑几个熟悉的病种再进一步一探究竟。先从数据量最大的成都市的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呼吸系统疾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这个同时也是药店抗生素的主要消耗方向。除了抗生素消炎外,成都人很青睐中药消炎,猴耳环消炎片的使用比较多,这也和这些年国家限抗令的推广有关吧。同时复方甘草片的使用量也很靠前,主要用于支气管炎,但是复方甘草片是含麻药品,具有一定致瘾性,这部分需要加强监管了。
五、以成都为例,疾病与用药地图
成都市民感冒地图,看看成都哪个地方人群更容易感冒。
从上图可以看出,优品道附近的感冒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优品道是成都西面的一个商业区,但也不是成都唯一商业聚居区。这里集中爆发感冒恐怕有一部分是流感在这一区域流行过的原因。
再来看看成都的慢病人群,以最常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人数据(126万人)为样板,这些慢病人群在成都市的分布热力图如下:
从热力图上看,成都慢病人群主要集中在8个小区域内,这些区域内的社区医院等慢病服务医疗资源配备是否足够?如果将这个热力图和卫计委的分配图进行匹配,应该能够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地。
另外,成都东边的慢病人群明显高于西边,南边高于北边。慢病人群的年龄分布如下图:
50岁以上占了82%,这个是情理之中,但是40岁以下也占到了3.5%,这个数据如果能和十年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慢病是否开始年轻化了。特别是高血压病,和肥胖有直接关系。我身边就有好几个30来岁的胖子得了高血压病,最厉害的曾经达到过200,现在每天都要早晚各测一次,随时准备换药。
心脑血管类慢病的用药主要是以进口药为主,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阿斯利康,施慧达,辉瑞和Bayer的产品。这些药经过多年的耕耘,深入人心,国内经济发展后,用户口袋里也有钱,能够消费得起。但是随着2018年4+7带量采购,中标的多为国内药企,而且药价大幅度下降,到时候这些慢病的长期用药选择会改变吗?进口药在医院丢失的市场份额如何在零售药店补起来呢?
六、有趣的发现
其他的就不一一分析了,确实太多,太细了,下面只列出我发现的其他一些有趣的细节:
1、成都人虽然吃得辣,但成都人的肠胃是很好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比例很低。
2、西安消化系统患者比例偏高,特别是急性肠炎,俗称拉肚子。问过西安的一些朋友,说是和当地的水质有关。
3、成都眼病的分布和其他疾病有一点不同,相对来说更集中在一环路内。是否和市区内的光污染有关?另外成都东南方向明显比西北方向患者眼病偏多,东南方向经济比西北方向发达,是否发展越好的地方眼科疾病越多?
4、华西口腔医院附近反而不是口腔患者最集中的地区,说明成都人牙痛了去医院的意愿不强,主要还是吃人工牛黄甲硝唑来止痛,成都牙科诊所未来市场前景较好。
(学习诊所“复利”经营,点击链接:“复利”获客让你的门诊永远不缺患者)
5、传染病人大多集中在医院旁边的药店购药,外围只有一些零星购药。
6、国内药店抗生素的使用方向主要为呼吸系统,口腔类,急性肠炎和尿路感染。
结语:以医疗数据为眼,我们诚然能获得一些有趣的发现,如地域的疾病特点、消费人群属性、未来市场机会等。这对医疗从业者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我们诚邀更多的在线问诊平台或是其他互联网医疗平台分享这些有意思的数据总结,一起交流探讨,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欢迎添加独教授助理微信(18601736803)。
相关推荐
4000万医疗数据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医疗创业机遇
科亚医疗宋麒:国内第一张医疗AI三类证的诞生
遍览科创板 ① | 心脉医疗:“净利润增长率超40%”,国产知名主动脉介入器械品牌背后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给中国捐3亿越南盾抗疫物资的越南医疗行业什么样?
1亿学前儿童伴随屏幕成长,蕴藏着什么样的内容红利?
印度电商还藏着哪些机遇? Flipkart的传记作者这样解读
中国医疗大数据产业,痛点与展望并存
帮助节约社会医疗支出,「Ribbon Health」用数据平台提高行业透明度
寻找医疗新势力——2020年创业「星」物种大赛「春季赛」招募
客户高度集中,业务平平无奇:众巢医学上市背后的忧虑与机遇
网址: 4000万医疗数据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医疗创业机遇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1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666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423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901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773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7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5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26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9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