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章,如何避免“码了不看”?
如果发现一篇文章不错,来不及阅读,我们通常会把它收藏下来,稍后进行阅读。不过,很多人收藏后,就不再阅读了。
为什么?
首先,每天有很多事要做,精力有限,随着时间推移,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会被新的事务、信息所替代,逐渐丧失了它们的紧迫性。
其次,行动与意图之间存在心理鸿沟。收藏本意常伴有一种“我将来要读”的感觉,但实际行动往往并没有跟随这个意图。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收藏夹越来越庞大,充满各种看似有价值,但并不紧要的内容。想删,很多干货觉得还有用;不删,占用内存,很头大。
我以前也是这样。
这些内容会转变成一种认知负担,不断激发着对未知的探索欲望,但因各种原因总是不能实现。那些充满了未被满足好奇心的内容,最终会被遗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学会管理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一
为什么要管理阅读?因为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一个“新无知时代”,这个时代里,人们被大量未经筛选、分析的信息包围,很多人对于偏见和虚假信息缺乏基本辨别能力。
如果把信息生产、传播、接收想象成一条河流,那么这条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都有各种程度的问题。
比如:
我身边有很多人喜欢分享独立思考,他们写很多内容就像,“前辈说,你只能不停地持续奔跑,跑得比所有人都快,这个奔跑能力就是你的护城河”。
大眼一看,没什么问题。
它真可以用上吗?并不能,甚至认知升级都算不上,毕竟,不是你经过深思熟虑、实际应用所体会后得出的知识。
人类是能够权衡得失的高级生物,信息听多了,反而会让行动阻力增加。如果不相信,不妨想想那些你曾经收藏过的各种方法论。
其实,我们本能以为现在信息容易获得,大家应该会更聪明、知识更丰富。实际情况不同,美国、中国多项社会学调查均显示,大量的人在基本常识和批判性思维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因此,管理阅读目的在于,筛选掉碎片化的信息。
你可以从网络中挑选出看似不错的内容,有空时进行二次阅读、吸收和验证,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见解。
毕竟,碎片化信息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凸显在两方面。
其一,传播。
传播是指一个内容怎么传到你眼(耳)中的。方式包括媒介、信道、反馈等。不过,方式直接影响质量。
比如:
一本书的观点如果变成短视频、一部电影变成了截图,就改变了原本内容的真相,而且,方式还会影响你消费内容时的形态。
想一想,当你习惯于刷微博、观看短视频后,可能就会逐渐失去阅读长文的兴趣,更愿意留在这种熟悉的节奏和模式中。
有时,即便内容完全相同,一些视频创作者还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你的注意力,大量表情包、频繁换段落、加粗字体等,都是刺激你兴趣的产物。
这些做法表面看是在优化用户体验,但更深层次上,实际是对读者的不尊重,是一种信息噪音。它淹没了原本由文字所能传达的信息价值和阅读的愉悦感。
其二,消费。
最近发现,刷短视频对大脑并不是一件好事。
我一会儿看系统给我推荐的心理学知识、一会儿看娱乐段子,这些随机推送的内容,会让大脑不停切换。
并且,碎片内容会占据我所有空闲时间,不断刺激,让我更主动地接受它们。反过来说,如果目标仅是娱乐,那没什么不好的。
但是,要靠这些信息来学习、工作,就得小心了。如果你能读到这里,很可能是更关心学习和工作的人。
我们没必要,也做不到抵制碎片化内容,因为有些内容天生适合学习,比如书、专业在线课程。
不过,工作中所需的信息和一些新行业知识,还得靠新传播方式来获取,假设只靠传统书籍,明显跟不上工作的节奏。
因此,问题本身不在于内容“碎不碎”,在于其他方面。
质量、深度和内容长度并没有直接关系,具体表现在传播方式、制作水平、专业程度三者上。一个几分钟科普短视频,有时比一本错误观点的书更有价值。
而且,即便你花很大功夫读一本很专业的书,如果不加思考,回头发现,脑海里依然留下的只是碎片,所以,我们需要收藏。
二
不过,决定收藏前还得提高警觉,以避免3种知识问题:
引用的数据没有来源
基于需求的知识供应
意见领袖无根据见解
一些文章会倾向于用“先入为主”的观点来筛选数据,建立起一种具有误导性的因果关系。
工作中,一种类似的情况是:当团队要做策略,一些人会仅选择支持他们已有观点、偏好的数据信息,忽略掉质疑、反驳他们观点的其他重要信息。
我还经常看到撰写方法论的文章,也采用此类手段。
比如,私域营销中,某些文章会宣称,他们的策略能够在很短几个月实现百万、千万GMV。这些内容,往往会故意展示成功案例,忽略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创造一种误导性成功。
如果收藏此类内容后,进行比葫芦画瓢,结果可想而知。
由于受算法和流量影响,知识生产现在也变成了“按需供应”,像某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大号,为凸显专业性和影响力,会选择发布符合粉丝爱看趋势的内容。
当中不乏有争议、观点性、干货性内容、看似整体定位清晰,实则在加剧信息单一和片面性。
关注一个号久了,会陷入信息茧房中。最后,不仅限制了你全面接受知识的可能性,还导致那些重要、不易引发关注的真知被忽略。
意见领袖更别说了。
很多人扮演知识分子,有些内容不是自己的思考,是经过加工而成,这对很多人造成误导和欺骗,我深有感触,所以,互联网大部分信息未经验证。
理性对话,以事实为基础的内容也越来越少,不实内容和观点充斥各种领域,很难转化成可靠知识。
你需要谨防这些。
因此,我为什么觉得收藏很有必要?一方面,收藏关键不是为了怕忘记,更像一种深层次“滤网化、去碎片化”。
你想想看,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来自不同APP、公众号、网站的内容,大部分时候,这些内容并非你去主动寻找的,而是被动给我们的。
它们目的是为了传递知识,这种情况下,对大脑来说,有一样东西比“记不住”更危险。
那就是:你看过那些碎片信息,如同流水账一样流过大脑,留下一些自己可能没意识到的痕迹,大脑会自动组合这些信息,并得出简化结论。
这些结论是经过大脑筛选出来,是已有的经验,它们不是深思熟虑的,甚至不是客观事实,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只能做出大致、随机的输入。
它们会深深印在大脑里,成为你对世界理解的一部分。等你回顾时,也只能记住那些原本的东西。最近我刻意警觉自己的行为,对这方面深有感悟。
另一方面,我认为,收藏心理背后潜藏的实质行为,是“追求获取和保留某些内容”,而非“害怕遗漏某些内容”。
如果将收藏行为视为对海量信息的一次过滤,那么,开始阅读可以视为二次筛选。善用大脑这一本能,能够提升整体效率。
想想看,收藏后,在相同时间内,我所阅读的内容更有价值,带来的愉悦感是不是更强?
日常中,必须做出的决策已经够多,是否决定收藏、阅读,我会让直觉做决定。
回头我发现曾经收藏的某个内容,再次浏览标题时不感兴趣,我就直接跳过,要是未来需要再读,就在归档中重新找回,这方面,市面有诸多软件都可以实现。
所以,收藏是种过滤机制,目的为了保存有价值的内容,之后进行阅读。那么,我们需要稍后读吗?
三
我经常听人说,收藏就代表已经读过,有的甚至说“稍后读”,可能意味着永远不会读。
这种讨论,说明大家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来应对信息大爆炸,但似乎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看法。
咱不讨论市面哪款笔记软件、书签或“稍后阅读”的工具更好,而是聊聊“收藏以便稍后阅读”这个行为本身。
首先,我们现在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稍后阅读”这个功能,要将这个观点付诸实践会有很多困难,所以我要解释一下我的理由。
当我说“稍后阅读”或“收藏”,第一想到的是现在没时间看,或者现在不方便看,怕以后找不到这个信息,就先保存下来。
但实际上,这个行为背后真正动机是“害怕错过”。
这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收藏了,就等于已经看过了,因为这个信息已经在收藏夹里了,我们会潜意识地认为这个信息以后不会错过,所以,原本强烈的阅读欲望就消失了。
大家都会觉得收藏东西很简单,但真正去读却很困难,也因此,我们很少会去读收藏的东西,最终就失去对整个信息系统的信任,这就像我们买了一堆书却不去读一样。
以前,我经常把文章保存到微信备忘录中。后来发现,媒体平台上也有许多优质内容,我开始将各类内容集中转移到笔记软件中。不过,笔记软件并不是阅读最佳选择。
为什么?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下,为什么大家愿意用笔记软件来整理材料,实际上,理由很简单,人们觉得信息过于碎片,想找一个地方集中起来。
于是,就面临两种选择:笔记或云盘。
由于大家从小习惯使用纸质笔记本,这造成,数字版的笔记软件成了首选。问题在于,一旦将文章存入笔记,基本就不再查阅了。
至少我是这样,不知道大家会不会。
笔记确实有整理文字、编辑、管理能力,表面看,功能似乎非常全面。然而,“能够”并不意味着“合适”,尤其在管理阅读方面,笔记软件存在许多问题,绝大部分没有提供与阅读相关的功能。
比如:
阅读统计、划线记录、设定阅读目标、阅读提醒。
虽然市面上所有笔记软件,外观上看都差不多,但产品细节设计,的确会影响各种行为,另外,将信息输入到笔记中也比较麻烦。
尤其用手机时,我把内容分享到笔记软件中,还不能保存完整的信源,只有一个链接,不利于后期内容整理。
到电脑前,我得一个链接一个链接打开,复制粘贴认为有启发的内容,来积累知识素材库。尽管利用Notion、obsidian这类新进软件,也无法解决我的困扰。
显然笔记软件更适合写作,并不适合收藏、稍后阅读。
四
那么,我后来是如何解决阅读管理这件事的?这要回到工具和行为本身。市面存在许多专注做“稍后阅读”的软件。
比如GoodLinks、Twilar、Cubox、Pocket、Instapaper、Pinbox、Again、简悦......
但仔细想想,总感觉这些软件不值得推荐,或者说,不是令人非常满意。其实从功能角度大差不差,都主打一个先收藏,后阅读。
用了软件后才发现,不在软件本身不好,而在于“自我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收藏再阅读习惯,用了也白用。
怎么办呢?
首先,基础过滤原则。 如果文章质量一般,且观点性强,我不会收集。我会直接将观点提炼出来,记录到备忘录,或flomo中。
采取这种强制性、随时记录的方法,有助于避免大量冗余信息导致的信息过载。提高阅读速度,不一定会影响信息的吸收。
这是因为,许多文章中增量价值有限。去掉开头和结尾后,新颖内容并不多,这种方式既保证阅读速度,也确保了新知识的吸收。
我观察到,对于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读者,他们确实能够快速识别出文章中的新论点和证据,并迅速抓住重点,清晰地理解核心观点,迅速获取所需的信息。
看书也是一样,因此,快消化,非必要,不收藏。
其次,拥抱稍后读。对于那些不能错过的内容,我会在阅读工具中建立一个TODO,直接变成任务。
一些阅读软件都有这个功能,即使没有,你也可以通过其他行为实现,核心思想是,分清重要、不重要,什么时候看,给自己一个锚定感。
看东西如同给大脑加餐,就算能学到新东西,没有外力情况下,基本两天也就不记得了,记忆不靠谱,所以,工具能驱动的事情,我绝不靠大脑。
TODO犹如指令,不过也会面对两个挑战,懒和要不要看。至于前者,我实在无法解决,后者最佳的办法是运用软件自带的回顾功能。
看完、萃取完的文章我会直接删除,以保证快进快出原则,这点我发现很多人不一样,他们觉得一个作者写的好,就一直保存着。
这么做没意义,真正重要的是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而不是保存了多少文章,一篇内容的价值在于它带来的启发和知识,不在于它自己。
再者,魔法打败魔法。什么意思?
既然内容是碎片化的,那就用碎片化时间,去消除碎片化内容;如果刚好有3分钟时间,完全可以利用3分钟读一篇短文,这非常值得。
不止于时间转换、空间、精力转换都可以。只要想读,愿意读,就去读。
记住,读同等也要记录,没有写出来不算真正阅读。几十个字,或者划线一段放到自己的知识库,也算一种摄入。
还有一点同等重要,你会发现收藏效率,肯定大于阅读效率,所以,要给自己设定整理的期限。一开始,我每周整理收藏夹,现在遵循“先进先出”并形成习惯后,基本不用整理。
基础过滤,给稍后读设定一个TODO,用魔法打败魔法,这三点可以试试,想要改变习惯,人还得靠工具。
总的来说:
管理阅读,与信息舒适共处。
对了,人类跟动物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思维意识,会使用和创造各种工具。
实际上,文章、书籍本质也是一种工具,它是信息的载体。我们通过阅读,解决自身问题。因此,最有效的阅读不是启发,是用起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相关推荐
比尔·盖茨又双叒叕推书了:五本2020年不得不看的好书
这篇文章,解答你关于睡眠的一切问题
为什么你读不完这篇文章
没有健康码不能出行,没有手机不能就医,1.8亿老人“被隔离”
不用担心了,3月1日后可继续用“个人收款码”
读《坏血》:百亿美元的独角兽如何倒下
10万+太糙了,如何正确地看待10万+?
AWS机器学习赋能有道乐读,初创团队的明星业务崛起
微信又来「地震式」改版?这次真有人要“凉”了……
马云喊湖畔学生交作业:我有权利不看 但你不写麻烦大了
网址: 读文章,如何避免“码了不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203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