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监听你们说话:苹果道歉,谷歌和亚马逊也收手?
这一段时间来,亚马逊、谷歌和苹果都纷纷曝出监听、录制和分析用户隐私语音的新闻。这其中,标榜“不作恶”的谷歌故作而言他,亚马逊更是打起太极拳,只有苹果在低调处理了一个月之后,终于通过官方途径对此事进行了正式回应。
苹果公司日前在官网上发布声明,表示“道歉”。
在这份回应声明中,苹果公司表示为打消用户顾虑,将对Siri进行一些更改。并且在默认情况下,苹果将不再保留Siri互动的录音。“隐私是一项基本人权,苹果设计的产品和服务是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Siri是一款开创性的智能助手,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但前提是要保护好用户隐私。”声明最后指出:我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个崇高理想,为此我们深表歉意。”
谁都别标榜“不作恶”
要不是一个月前英国《卫报》的一篇报道,公众(尤其是海量苹果用户)不会知道,苹果委托的承包商,会进行如此繁重的“监听”工作:每人每天听取近千条Siri录音,并将内容发送回苹果公司进行分析。
记得今年3月份,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公开批评了Facebook在用户隐私方面的做法,并表示:“我认为这是对隐私的侵犯。”“我们不会陷入这种处境。”
谁知道几个月不到,多家外媒连续的曝光,就让苹果这项巨大的监听项目公诸于世。当时苹果很快对《卫报》给予了回应,宣称“每天发送的录音请求不到1%,而且通常只有几秒钟。”但是想象一下全球数亿苹果手机及智能手表用户,每天都在使用语音功能,其总量的1%又怎能令人视而不见。
可以说,在智能语音交互领域,用户隐私绝对是一个时刻处在危险边缘的“美食”,包括巨头亚马逊、苹果和谷歌,恐怕都不是初犯。
早在今年4月,海外媒体就报道关于亚马逊的监听事件。这家智能音箱行业领头羊聘请了一个上千人的专业团队,专门听取用户向语音助手Alexa发出的语音指令,目的是所谓的“提高软件技术水平”。据报道这个团队除了听取录音,还会整理分析录音内容,并向亚马逊进行汇总。实际上,报道披露一些雇员听取的录音内容里,很可能包含了用户姓名和住址等机密信息。
事件发酵不久,今年七月中旬,比利时广播公司(VRT NW)又曝光了一则新闻,超1000个谷歌助手录音内容被其承包商泄露,这些内容来自Google Home智能音箱以及语音助手应用程序里的音频文件,有些录音甚至是在设备没有被激活时录制的,很可能会爆露用户个人隐私。
这些报道曝光了了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但是公众有什么办法?
相关事件发生后,亚马逊、谷歌和其他开发语音辅助技术的公司却对此表示,这些举措是为了确保技术的进步,用户的录音只是被他们称为“语言专家”的人员进行记录和分析。
比利时广播公司(VRT NW)为此发布了一段视频,重点介绍了承包商如何处理Google Home Assistant记录的语音数据量和列表。由于这一事实,谷歌只得允许VRT NWS的记者查阅了那些用于审查或分析录音的软件。
VRT NWS听取了通过Google智能助理收录的超过一千个声音片段。在听取这些录音后,VRT NWS指出它显然能够听到地址以及其他敏感的用户信息。“这让我们很容易找到所涉及的人物,并与录音对上号,”VRT NWS表示。
谷歌方面对VRT NWS解释,公司只是将监听任务外包给外部专业人员,他们只能接触到部分经过安全筛选和脱敏的信息内容,其中包含要分析的音频提取列表。大约有三个消息来源证实了谷歌监听录音的工作方式:通过语音识别软件自动生成记录脚本;然后监听的雇员必须以准确的语言描述声音属性:它是女性的声音,还是男性或者儿童的声音?他们在说什么?这些雇员必须仔细地写下并描述他们听到的内容。
那么,收集来的数据又将如何帮助谷歌不断改进搜索引擎,从而更好地响应用户的需求?我们无从知晓。
如何杜绝互联网巨头的监听
显然,从亚马逊到谷歌再到目前道歉的苹果,对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始终会认为“我们对你所说的内容不感兴趣,这一点是确认的。” 然而,监听录音事件是一个明显的提醒,人们对语音助手或他们的亲友所说的任何内容,都会被机器默默地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理解,这些科技巨头本意不是在针对某些人,想知道某些群体的隐私。而且,为了保证不会涉及到具体的个人,科技巨头也都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在被比利时广播公司曝光后,谷歌公司发言人对此回应,“这项工作对于开发维护Google智能助理等产品的技术至关重要。” 根据Google的指示,只有0.2%的音频样本由其语言专家进行审核。发言人还补充说,声音片段与审核过程中的用户帐户没有关联,承包商不会转录对话内容或其他声音。
比利时广播公司在报道中也指出,为了防止摘录的信息与具体的用户“挂钩”,负责分析提交列表的员工会将用户关联的信息进行脱敏。他们会删除用户名并将其替换为匿名序列号。而雇员们也认为,自己也完全没有必要特意去来寻找某些人的身份,“我们只需仔细聆听所听到的话语。”
可是比利时广播公司也指出,谷歌或许不会拿这些信息去换钱,但是如何保证承包商不会监守自盗?这些信息被记录和存储,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黑客、灰产或者相关机构的买卖商品。
所以,对于某些人和机构来说,尽管这些声音文件看似毫无价值,但是依然会因为包含了实用信息而处在泄露的边缘。“我想没有人会相信亚马逊、谷歌、苹果或其他任何企业,能完全保证他们的安全和隐私措施以及数据的机密性”。 比利时广播公司在报道中总结。
据外媒道道,8月初美国和欧洲的监管机构和立法机构都先后宣布,正在对谷歌、苹果和亚马逊进行调查,审核这三家企业是否涉嫌侵犯用户隐私,聘用外部雇员听取用户使用其产品时发出的相关语音指令。
此前,爱尔兰和英国的相关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调查上述企业是否违反了欧洲的隐私法律法规,而德国数据保护机构近期也对苹果和谷歌发起了相关调查。
早在今年1月中旬,谷歌就曾因违反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被法国国家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5000万欧元的罚款。《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2018年5月25日就已经正式生效,欧盟通过立法对用户数据收集等相关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不过,立法对于科技巨头的“监听风云”很可能治标不治本。就全球数亿台智能音箱、数十亿智能手机的用户而言,语音的“隐私”何时能被真正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相关推荐
不再监听你们说话:苹果道歉,谷歌和亚马逊也收手?
微软宣布停止监听Xbox用户,称已经“不再必要”
苹果不再骄傲,但库克也无须道歉
隐私问题几时休? 继亚马逊后 谷歌也陷入“监听门”
继苹果谷歌亚马逊之后,Facebook也被曝雇人转录用户音频
剑桥大学新研究:用AI算法“监听”手机打字,触摸屏也中招
乔布斯和苹果拒不道歉的20天
苹果为其员工收听Siri录音道歉:不再保留Siri互动录音
Facebook承认雇人监听和转录用户对话 现已停止
最前线 | 微软再曝录音监听丑闻,这是科技巨头的“标配”吗?
网址: 不再监听你们说话:苹果道歉,谷歌和亚马逊也收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21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