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那些年,那些引进的海外电视连续剧

那些年,那些引进的海外电视连续剧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10月09日 12:22

中秋和国庆长假,除了出门玩儿,应该也有不少追剧人吧?

说实话,现在追剧,哪怕追海外剧,也不算难。

但如果时光倒退几十年,国人能看到一部海外剧,还是很新奇的一件事。

1、《巧入敌后》(Povratak otpisanih)

引进时间:1977年

南斯拉夫·13集

有时候,一个人或一件事之所以能被大家记住,未必是因为“绝后”,而是因为“空前”。

《巧入敌后》就是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它肯定不是中国大陆引进海外连续剧中最出色的一部,却毫无疑问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因为它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海外电视剧。

《巧入敌后》是南斯拉夫在1976年拍摄的一部电视剧,原名叫“Povratak otpisanih”,按照片名直译的话,应该叫《黑名单上的人——归来》,因为1974年南斯拉夫还拍过一部彩色电影,叫《黑名单上的人》,两部剧的导演是同一个人。

这部连续剧延续了电影的主题,讲的是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纳粹占领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

1977年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当时还叫北京电视台)将重新配音的《巧入敌后》在国内播放,一时引起轰动。

用现在的眼光看,《巧入敌后》这部剧虽然在题材上选择的还不错,但在剧情上还是非常简单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激烈,但放到40多年前的中国,这样的外国电视剧还是足以引起轰动的——光是屏幕上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很多人就从来没看到过。

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入敌后》足以在中国海外引进电视剧史上留下一笔,因为那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电视剧,而是代表一扇大门打开了。

2、《加里森敢死队》(Garrison's Gorillas)

引进时间:1980年

美国·26集

相对于《深入敌后》,国人更熟悉的是《加里森敢死队》。

《加里森敢死队》是一部标准的美剧,早在1967年就由美国广播公司(ABC)拍摄完成了,不过国内引进是1980年的10月。

和《深入敌后》有点相似的是,《加里森敢死队》的剧情背景也是在二战的中后期,讲的也是“敌后武工队”的故事,但作为拥有好莱坞的老牌电影工业强国产品,它的剧情设定就比《巧入敌后》更吸引人:

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严峻,美国陆军情报部决定派出一支由加里森中尉领衔的“小分队”去扰乱纳粹德国的后方,但这支小分队的人员构成令人瞠目结舌:杀人犯,大盗贼,大骗子,小偷……

但就是这支各有所长且各具特性的小分队,抱着立功赎罪换回自由的目的,在敌占区生龙活虎,绑架德军元帅,营救被俘战友,获取机密情报,摧毁敌人计划……一系列任务完成得干净漂亮,令人叫绝。

同时,他们虽然性格不同也时常闹些别扭,甚至经常有些搞笑的情节,但一旦碰到正事儿就团结一心,而且有情有义,成为了一支魅力十足的队伍。

这样的题材,哪怕放到现在也不算太“老土”,更何况是四十多年前?再加上为这部剧配音的上海电影译制厂派出了全套“豪华主力阵容”:童自荣,乔榛,杨成纯,尚华,施融……配音非常精良,各种经典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可想而知,这部有战争、有矛盾、有冲突、有笑料的电视剧一经播放,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当时国内很多人称呼自己单位领导,就直接模仿电视剧里叫加里森中尉那样,叫“头儿”了。

美国《电视导报》的记者丹尼斯·布尔斯坦曾这样报道:

“一套快被遗忘的1967年的系列片,在一个电视刚刚兴起的国家盛况空前,深入人心。”

但这部26集的电视剧只播了15集,就暂停播出了。

后来流传的理由是,这部剧影响太大,导致社会上很多青壮年对一些情节进行错误的模仿,也有专家意见认为这部剧只是“胡乱打闹,没有什么艺术价值”,最终被束之高阁。

后来的11集散见于各大录像厅,直到1992年后才在电视台完整播完。

这部剧,目前在豆瓣的分数是9.1分。

3、《来自大西洋底的人》(Man from Atlantis)

引进时间:1980年

美国·21集

《加里森敢死队》虽然轰动一时,但它却占不到“第一”的头衔,甚至也不是“第一部引进的美剧”。

因为1980年的1月,中央电视台已经引进了第一部美剧——这也是中国大陆播放的第一部海外科幻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这部1977年美国拍摄的剧作为一部科幻剧,还真的挺“粗糙”的:道具简陋,特效简单,画面模糊。

但还是那句话:那是40多年前。我们不可能用现在的眼光和眼界去评判40多年前的审美。事实上,这部剧当初在中国造成的轰动,一点都不亚于后面的《加里森敢死队》——尤其让不少青少年对海洋产生了无比的好奇。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大西洋底来的人》还让他们第一次对欧美的流行文化和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男主戴的“蛤蟆镜”,让很多人都争相模仿,而很多人也第一次从这部剧中了解了“飞盘”这项运动。

事实上,这部科幻剧当年在美国也很难排到一流,但丝毫不影响在中国大红特红,据说当时某地有一单位评选年度先进,有张选票上居然写着“麦克·哈里斯”。

那是这部剧男主角的名字。

4、《姿三四郎》(すがたさんしろう)

引进时间:1981年

日本·26集

正当中央电视台的译制片风靡全国的时候,上海电视台也悄悄出手了。

其实这部剧得以播出,有些偶然。当时兼任上海市广播事业局副局长的上海电视台台长刘冰,找来台里的配音演员黄其,说有件事儿要他去做:

台里广告科洽谈了一位日本广告客户,客户说如果要投广告,就要附带播一部日本电视剧。文艺部抽不出人翻译片子,问黄其是否愿意接这活。

黄其本来就喜欢译制片,于是拉起了一支临时的翻译和配音班子,接下了这个活。

这部电视剧,就是《姿三四郎》。

这部剧讲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年间,柔道高手姿三四郎从一个不经事的少年成长为一代柔道大师的故事。

尽管这部26集的电视剧还加入了男主姿三四郎和柔术美女高手早乙美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当初负责担纲这部电视剧配音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导演毕克还是认为:这部剧情节太简单了,估计很难大火。

然而,剧一出街,大大出乎毕克的预料:依旧是万人空巷。

《姿三四郎》当年有多火呢?据导演毕克说,《姿三四郎》播放期间,上海的治安犯罪率都下降了不少——大家都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有一位老太太看到一半心肌梗塞送医院,抢救过来第一句话是:“我的四郎怎么样了?”医务人员问了才知道,她是在问“姿三四郎”。

当时为姿三四郎配音的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晨光,他本人长得和扮演姿三四郎的日本演员竹胁无我颇为相像,一时之间,成为很多少女心目中的暗恋对象。

这部剧的热播,也让广大家长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们都很欣赏姿三四郎刻苦勤奋,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忧的是,也有不少孩子在学校里模仿姿三四郎,拿一双肉掌劈课桌,打墙壁……

上海电视台资深的配音演员黄其曾这样评价《姿三四郎》:

“这部电视剧本身并不是精品,由于当时观众根本没机会接触外国的电视剧,才觉得特别新鲜,特别吸引人,给观众留下一个美好印象。”

5、《排球女将》(燃えろアタック)

引进时间:1982年

日本·71集

如果说当时引进的海外电视剧都会与引进国存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差”的话,那么1982年引进的《排球女将》基本可以说是“新鲜出炉”,且恰逢其时了。

这部根据日本青春偶像漫画改编的71集电视连续剧,于1979年在日本上映。当时的日本女排已经属于世界一流水平,摄制组想赶着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蹭”一把流量红利。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当年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大批国家都没有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所以这部剧当年在日本的反响一般。

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这部剧在中国有了良好的生长土壤: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以3比2力克日本女排,夺取首个世界冠军;之后在1982年9月的秘鲁女排世锦赛上,中国女排战胜东道主秘鲁队再夺世界冠军。

中国国内立刻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女排热”,也就是在第二年,广东电视台引进了配音版的《排球女将》。

可想而知,这部以小鹿纯子为主角,记录她和一批年轻人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绝不认输的青春热血剧,在当年的中国掀起了多大的热潮。

在很多学校,一个个梳着“小鹿纯子”头的女生会在课间呈一字型排列,然后轮流起跳“扣球”——她们并不会打排球,只是想模仿《排球女将》中队员们训练的画面。

在很多家庭,家里的床垫没用多久就坏了,因为孩子(包括男生)会在床上大力蹦跳,为的是模仿电视剧里小鹿纯子那些违反物理学原理的“晴空霹雳”或“幻影旋风”。

马云也曾回忆过自己和《排球女将》的渊源:当年他第二次高考失利,信心产生了动摇,家里人也劝他放弃考大学的念头。就在那段时间,他看了《排球女将》,被小鹿纯子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所感动,最终选择第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

功成名就后的马云一直在试图寻找小鹿纯子的演员荒木由美子,最终在2004年终于如愿:他带着当年的偶像“小鹿纯子”参观了阿里巴巴总部,两人进行了大约15分钟的谈话。

《排球女将》现在在豆瓣上的分数高达9.0分。

其实再重温这部剧,会发现这种体育偶像剧还是有着剧情简单,对话中二的毛病,但恰恰就是这种简单和纯粹,热血和无悔,激励了中国当年一大批人,成为了他们不断奋力前进的动力源泉。

6、《女奴》(Escrava Isaura)

引进时间:1984年

巴西·100集

随着眼界和格局的打开,中国的电视台不再只盯着欧美和日本引进电视连续剧了。

1984年,一部来自遥远的巴西的电视连续剧忽然在中国大火,这部剧就是《女奴》。

在此之前,很多中国人对巴西的了解仅限于“足球”和“桑巴”,很难想象,这部讲述巴西奴隶制历史的电视剧,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兴趣:

故事发生于1860年,此时距巴西废除奴隶制还有28年(1888年废除),讲的是白人女奴(其实应该是黑白混血)伊佐拉勇敢努力斗争获取自由的故事。

这部剧没有战争,没有科幻,没有体育,但凭借曲折的故事牵动人心,拥有了一大批中国拥趸。

事实上,《女奴》这部电视剧在国际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它曾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播出,是英国迄今播出过的唯一一部外语电视肥皂剧(1987年,4频道),也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语频道(TVG)1985年开播时播放的首个加利西亚语配音的电视剧。这部剧在前苏联播放时引起轰动,政府甚至给了女主角的扮演者露赛利亚·桑托斯一块地,取名为“伊佐拉农场”。

在中国,桑托斯凭借《女奴》中的伊佐拉一角,获得了1985年的金鹰奖“最佳外籍女演员”奖——她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外籍金鹰奖得主。

2014年,桑托斯作为嘉宾出现在了北京电视台的春晚上。

那一年,是《女奴》在中国开播30周年。

7、《血疑》(赤い疑惑)

引进时间:1984年

日本·29集

同样是在1984年,还有一部电视剧让国人魂牵梦绕,就是来自日本的29集电视连续剧《血疑》。

这部连续剧以“血”为线索,紧紧扣住了“疑”这个关键词,夹杂着血缘的伦理道德,配合着血型的科学道理,讲述了一段爱情故事。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部剧完完全全打上了“绝症”,“身世”,“不伦”的标签,再配合女主反反复复地发病、在死亡边缘挣扎,颇有某些韩剧的标准套路,但为什么多年来口碑还是那么好呢——豆瓣现在的评分依旧有8.7分。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不是为狗血而狗血——生命的坚强,人性的抗争,以及发自内心的爱。

而保证这些元素得以展现的,是女主和男主出色的演技。

这可能是中国观众最早“磕CP”经历了:女主山口百惠和男主三浦友和,尽管各自都收获了很多粉丝,但这些粉丝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希望屏幕上的两人能最终走到一起。

愿望最终成真:1979年1月,三浦友和在夏威夷向山口百惠求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可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为数不多的、可以陪伴着粉丝从年轻到年老,从黑发到白发的一对CP了: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至今仍是夫妻关系,两人育有两子,四口之家,其乐融融。

迄今为止,两人各自没有任何绯闻传出。

8、《阿信》(おしん)

引进时间:1985年

日本·297集

如果有人说,所谓的那些“海外引进电视剧”在它本国内其实大多不温不火,那么你立刻就可以拿出一部电视剧来反驳他。

这部电视剧,就是1985年引进的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

1983年,日本NHK电视台为庆祝三十周年台庆,制作了一部名为《阿信》的电视剧,讲述了明治年间山形县贫苦山区的女孩阿信从童年到老年的一生(据称为八佰伴创始人的真人真事改编):从女佣到老板,从地摊到商超连锁,从一无所有到身价显赫的拼搏故事。

这部剧,NHK电视台设定为“晨间剧”。“晨间剧”设立的初衷是:在工作日的每天早晨8点左右,正是日本的家庭主妇们忙碌完孩子、送走上班的丈夫之后的“空档”,正好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放松身心。所以“晨间剧”的主题大多数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展现她们坚毅、柔韧、不屈的一面,为女性带来充满正能量的一天。

《阿信》原本就是这样一部剧:每集时长15分钟左右,一共为297集,给日本的家庭主妇们当做晨间的“电视小说”来看。

但《阿信》播出后,数据完全超出预期:平均收视率竟然高达52.6%(峰值达到62.9%,创下日本电视剧收视纪录)。每天晨间播放《阿信》的15分钟里,日本各个城市街头行人稀疏,商店门可罗雀,连旅行团出发也尽量避开这个时间——因为大家都在家里收看《阿信》。

一个来自当时日本自来水公司的数据统计显示:每天早上播放《阿信》的时候,全日本的用水量大大减少——主妇们都不洗菜了,都在收看《阿信》。结果北海道札幌的自来水控制系统还误以为供水出了故障而响起了警报。

当时法国有一家媒体报道日本的“阿信热”时用过这样的话:

“有六千万日本人每天给钉死在电视机前。”

可想而知,当《阿信》引入中国后,遭遇了怎样的热度。

当时的中国媒体同样有这样一句话形容:

“每到播出时刻,一群人就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一个异国女子的命运而牵肠挂肚。”

《阿信》为何在日本和中国都受到如此的欢迎?背后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共通的。

当时的日本,已经完成了二战后的蜕变,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享受着走向巅峰的快感和自豪。但他们很多人很感激上一辈的“阿信精神”。担任这部剧编剧的日本著名女作家桥田寿贺子就说过:

“我把这个剧献给我母亲,更确切地说是献给我母亲那一辈人。我感到如果不把这些写出来,人们就会忘记他们的祖先是怎样忍受着那种苦难的生活——每天起五更,睡半夜,既要在田里干活,又要操办家务。我要让今天的青年了解,一百年前,他们祖先所度过的艰苦岁月,还要让人们懂得,正是由于祖先们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才有日本今天的繁荣昌盛。”

而在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面对当年和自己情况半斤八两的邻居在过去二十多年突飞猛进,很多中国人多少是有些羡慕的。相对于《排球女将》中青春激昂但又充满漫画感的小鹿纯子,《阿信》中的阿信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更显得实际和贴合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千万不能死去”,这是阿信的著名台词,也在当时很多中国观众心中默默埋下了种子——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

曾有媒体表示,因为《阿信》在电视台的播出,“使一大批早期的个体户获得信心和勇气,并最终成长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

9、《神探亨特》(Hunter)

引进时间:1988年

美国·153集

中国有那么一代人,提起“亨特”这个名字,很多人会自动在前面加上“神探”两个字。

1984年,长达153集的美剧“Hunter”在美国上映,这部最先并不太让人看好的警匪剧却引发了不小的热度。1988年,上海电视台的“海外影视”栏目将其引进,很快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神探”热。

警匪剧对那时的国内观众而言其实已不算陌生,但像《神探亨特》这样“男女搭档”的模式,还是让人耳目一新:

微微秃顶的男主亨特其实绝不能算是俊俏小生,但贵在高大威猛;一头波浪发的女主迪迪·麦考尔(不少人叫她“弟弟卖烤鸭”)也不能算标准意义上的美女,却干练细致,经常能和男主产生各种有意思的互动。

这部警匪剧不仅让国内观众见识了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件,也让大家了解美国的诸多文化。

比如美国的汽车文化。《神探亨特》中经常有追车镜头,进而往往伴随着撞车乃至爆炸,这让当时觉得汽车还是稀罕贵重之物的很多国人不太理解:汽车在美国那么不值钱?

又比如美国的汉堡薯条文化。据说当初有观众专门写信到电视台询问:亨特一天就喝几杯咖啡吃几包薯条,不会饿死的吗?

而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少年而言,左轮手枪,手铐和警徽的玩具成为了热门商品,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往往会用手做手枪姿势对人大喊:别动!然后几乎人人都能滚瓜烂熟地背出那段经典台词:

“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开口说话,那么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在法庭上作为对你不利的证据……”

10、《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

引进时间:1990年

美国·166集

当时间走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国人的眼界已经逐渐打开,各种各样类型的电视剧都已有所见识:《鹰冠庄园》《侠胆雄狮》《时间隧道》……

但有一种当时看起来全新模式的电视剧,还是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整整一代70、80后中国孩子的集体回忆。

那就是长达166集的美国大型情景喜剧片:《成长的烦恼》。

这部剧的每一季目前在豆瓣都高达9.6分,没有一季低于9.5分。

这部在美国本土也创造收视纪录的电视剧,在中国给太多孩子留下了无数回忆点,不仅仅包括杰森·西弗一家的大房子,还有夫妇俩教育孩子的各种方式,心理医生这个行当,成人以后可以搬出去住的理念……

作为一部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还留下了不少让人飙泪的情节:波纳参军,迈克毕业,最后搬家告别……

这是完全值得单开一篇来写的电视剧,所以这里就点到为止了。

1990年代是新一个十年的开始,也是中国迈进一个新发展周期的开端,海外引进电视剧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之后又出现了新的一批脍炙人口的引进剧。

但国门初开的那些年引进的海外电视剧永远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们不仅是一个个的故事,也凝结着一代国人的回忆,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见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 (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

相关推荐

那些年的高科技产品
那些年群殴特斯拉的传统大厂们
2020 年,那些“寿命终止”的微软产品
那些年侮辱投资者智商的“白马股”,如今人人喊打
那些年我们逛过的批发市场,如今怎么样了?
那些年,联想和京东互相“输送”的高管
2015 年中国那些独角兽,如今都怎样了?
智能手机变化背后,那些消失的手机配件
那些在越南淘金的中国人
中东电商的那些事儿

网址: 那些年,那些引进的海外电视连续剧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3270.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