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挫败中学到的4件事
经常有人向我提及内心的困扰和矛盾。比如:
工作上初步取得小成就,为何在第二曲线上却迟迟找不到出路?周围的人都认为很出色,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还差得远?
当朋友提出建设性建议,我为什么觉得特别受伤,即使他们出发点是善意的?
......
如何回答是好?前几天,查到一份《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看完,我想分享给你。
数据中指出,失业、待业人群的抑郁焦虑风险率达29.8%;有工作,基本没进步的高达27.1%;每天工作时间比平时更少的占12.9%。
也就说,不少人在工作、生活进展、自我价值相关的问题上会出现心理困境,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面临上述问题,而是一群。
可是,问题来了。
大家都认为负面评价会影响身心健康,为什么还做自我挫败行为(self-defeating)?我发现,是大家理解错了。
01
举个例子:
我已经够“卷王”了,身边一位好朋友,比我要求还高。
他周一到周五加班到晚上11点,周六日还要卷副业,坚信通过努力,提高变量,一定会达到想要的高度。
然而,虽然工作上表现出色,获得领导认可,但私下里聊天,我能明显感觉到他身体疲劳、精神压力。
他有一套很自洽的逻辑是,现在努力为了以后更轻松的生活。我的自洽刚好相反,人的付出是为了当下快乐,当下无法取悦自己,以后何尝快乐。
这方面,我们常常产生争执。
的确,他也明确表现,现在忙来忙去,钱没挣到多少,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了,看似工作卷时长,实则效率极低。
这很符合自我挫败行为特征。
当意识到某些行为,已经妨碍内心深处所渴望、和真正想要的,我们会感到沮丧,对自己的不够自律、力不从心感到憎恨。
尽管初衷为了获得好处,但这种内心的拧巴、矛盾感,反而会让你陷入更多的麻烦中。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那么,它的出现有什么特征?
首先,想要又拖延。
明明知道任务很重,你总以改天、晚一会儿,还没到最终日期为由作为推辞。不过停下来盘算下,似乎完成这件事也并非遥不可及。
这种“当下简单、明天再做”的状态,会让人持续处在压力、负循环中,随着时间推移,思维混乱程度逐渐增加,熵增(Entropy)出现,离目标渐行渐远。
比如:
写一份广告种草方案难吗?如果做过,并不难。
关键是你时常觉得,我需要更多数据、再研究一下对手广告策略,总想一口气干票大,如此一来,就沉浸在大量前期调研中,迟迟不愿意开始撰写。
我身边好多此类朋友,总让大脑寻找完美灵感,像给一台发动机上发条一样,使劲蓄力,却不想让它放松。
其次,我简直太烦了。
烦什么呢?任何事情的完成不是直线,你会被各种琐事小事儿困扰,这种来自内心的不满会让你焦躁不安,想要放弃。
有个短视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位超市售货员,好不容易将一排泡面码放整齐,结果一件突然被顾客碰倒,导致整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一片混乱。
这个售货员原地情绪失控,努力在一瞬间化为乌有,还要重新来过。说白了,是人都会有此类反应,毕竟付出很大精力。
再者,总想要控制感。
最近发现,反应背后由本能驱动,我们很难驾驭本能。
当你对现实有过高期望,却无法满足,掌控欲会让人有自我毁灭的冲动。而这种自我毁灭的欲望,实际上为了满足对控制的需求,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掌控命运,似乎是最高级的控制。
这是一种扭曲的控制欲。真正的掌控并不意味着自我毁灭,而是通过对自我、环境的了解,实现个人成长和进化。
比如说,一人可以选择通过药物来迅速获得短暂的快感,而另一人则通过不断学习、改变自己,实现真正超越。两者都是对掌控欲的满足,但方法和影响截然不同。
要是拆开来看自我挫败更多表现,还有很多,诸如过度完美主义,自我设限、忽略积极反馈、沉迷陈旧经验等等。
不同环境,大家遭遇问题肯定不一样,所以,我更倾向于从“处境”出发去理解。
02
人们总喜欢把归因往负面思考。那么,自我挫败感强,真是一件坏事吗?未必。因为,很多人没弄懂挫败感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挫败感从哪里来?
你大概率会说:做错事、对方拒绝了我、不满意自己的状态等等。想想看,正是这些被拒绝所带来的不满足,才让你在过去学到很多东西。是不是?
只不过,开始做法不熟练,需要一点点适应。所以,它是一种冲动意识、当下愉悦。这种愉悦像一个“解决方案包、应对机制”。
你迈过它,会得到进步,没有迈过时,大脑本能保护你,通过心理释放出紧张不安、感到威胁的信号,产生警觉,提醒你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
举例来说:
大公司季度结束,以高管和人力牵头的团队,会要求大家做一次汇报工作,来评估整个阶段表现如何。
我注意到,很多人工作很认真,汇报时总被印象分拉低。为什么呢?他们在台前,面对众多同事,要么不知如何表达季度成果,要么,不敢太直白地说自己做什么。
勉强用10分钟快速汇报后,从舞台上下来那一刻,内心挫败感写满整张脸。潜台词能看出:“哎,没表现好,我又搞砸了”。
这种因觉得没准备好、同事们期望过高、还是自我表现的评价,难道不算应激反应吗?它潜台词在提醒你,这次已经迈过去,下一次一定要好好准备,提前练习下。
不过,现实和期望总有出入。
很多人汇报完,就轻松放下了这件事,心想“终于结束了这一个季度的汇报工作。”这种状态,导致很少在汇报中反思、学习。
因此,他们很容易在下一次汇报中重蹈覆辙。
所以,你注意到了吗?
自我挫败是一种迭代原理。它先让你上跑步机找节奏,再制定接下来的跑步计划。这种初步尝试,也许短期有很多问题,却为未来打下积累成功经验。
问题是,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儿,挫败行为会变成一种反复出现的麻烦。随后,你便指责自己,为什么这么笨、不明智,又烦又干不好。
但其实,要么你没上心,要么,对这件事缺乏长远视角。
如果你将汇报视为一次演讲,并把演讲看作是技能的培养,你的态度可能会发生转变。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学习演讲技巧是一个不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每次你站到台上,都是一次珍贵的机会和体验。
如此一来,不仅不怕,反而会成为成长、进步的阶梯。
多项儿童心理创伤研究表明:
成长过程中,经常因为犯错被父母忽视或缺乏关爱的孩子,难以培养出健康的应对机制,到成年后,这种经验逐渐影响了他们的复原能力。
简而言之,当面对充满困境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时,适应能力会下降,防御机制加强,以确保自己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安全且可控的状态。
回想一下,你是如何应对不确定问题?遭遇困境时,首要反应变得警觉、防备,还是敞开心扉,大胆拥抱?所以,请不要过于担忧,自我挫败是一种“防御到适应”的过程。
03
明白这些,可以学到什么呢?这四点给我启发很大:
其一,感受你的感受
跟随你的内心、相信你的直觉,实际上,这些都源于真实情感发生,问题在于怎么感受?认知行为疗法(CBT)中,强调评估自动化思维和情感反应。
举个例子:
当一个人说,小王,在吗?能不能帮我个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别看简单一句话,实则有两类不同群体。
第一种群体会想,哎呀,他有什么麻烦又找我了,我得晚一点儿再回复,这样显得自己比较忙,中间也可以思考下,找一个什么合适的理由拒绝。
第二种群里心里会想,朋友找我一定有什么急事,我看看能做些什么。
这种心态往往源于对待人际关系的积极态度,与开放的性格,他们不会认为请求是负担,反倒当成与他人互动、增强关系的机会。
这两种不同反应,揭示着内心深处的信仰和情感。当面对类似请求时,通常不是立即做出反应,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信仰和情感来决定如何回应。
同理,认识你的感受,即先问自己:我遇到此类问题内心有什么反应?是恐惧的、期望的、还是其他原因。
观察并质疑这些自动思维。例如,这个人真的是想利用我吗?还是他只是真的需要帮助?我有没有其他的经验或证据表明他是可信的?
对比这些,你可以逐步确定那些不健康、不准确的反应。
其二,清除限制性信念
反应背后根深蒂固是信念在左右你。何为信念?一种个人对自身、他人或可能阻碍目标,潜能的信念,心理学中也把它称作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s)。
这些往往是基于过去经验、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等外部因素形成的;并且很多情况下,你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它的存在。
比如:
我不够好,所以我不能成功;像我这样的,通常不会有大出息;我不知道被爱,因为我颜值不高。为了得到别人认可,我必须取悦他们;我不应该犯错,我可能有点失败。
......
此前我就有关于“社恐”的信念,每当别人约我出去喝咖啡,大脑中无形会蹦出要不要去?我有没有用?去了有什么用等一连串问题。
人们通常较为普遍的三个信念是无助、无望、无价值。
无助即莫名其妙的无力感,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不想有目标,也没有。
无望,是不对任何可能性再抱有希望,灾难性思维,有这种信念的人,大脑第一映射,任何事情先否决,觉得“这绝对不可能”,我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
无价值比较容易理解。
面对喜欢的东西,不敢追求,觉得没资格,配不上。不过,他们都隐藏在“自我感受”下面,没有表层事件作为刺激,你很难挖掘到。所以,你也不可能全部认知到。
其三,重新建立新思维
一旦认知到不好信念后,想改变,就要重建思维模型。
怎么重建?学习大量思维模型吗?不是的。我觉得关键在“验证”;换句话说,学的那些东西,无法指导行动,就没有真正帮助你。
这个启发,来自于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
前几天,看他在某论坛上说过一句话,意味深刻。他说:创新是非常低效,世界上最好的工作都是低效的。为什么?
假设你是一名科学家,你的工作效率低,代表你在做不起作用的实验,这些实验恰巧会带来突破性发现,你在探索未知领域,获得那些普通路径不能达到的认知。相反,如果你是高效的,你只会做有效实验,目的性极强,会限制创新空间,陷入路径依赖,很难产生革命性成果。
同理,你要建立一个新思维模型,如同改变大脑固有认知,这是一个创作过程,创造过程必然不能关注结果,而是关注行为。
关注行为必然低效。
当你“想要又拖延”时,你应该停下来,想想怎么把大脑中“想要”的状态,切换到别的地方,转移一下,以防止它持续熵增。
这种切换很难,毕竟大脑中的想法,随时会蹦出;怎么办?最近找到一个办法,从环境下手。大脑喜欢强关联,换个环境,就像给大脑重新设置一次。
工作场所理论(theory of workplace identification)中也曾表示,环境具备感官性、功能性、社交性、以及时间性,它不是简单元素堆砌,是真有用。
其四,建设性利用退步
移动到一个全新空间,每样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一切都让你感到新鲜、充满活力。不过,几天后,当你面临紧迫的工作截止日期、或一个棘手问题,你发现,一些事情依然会再次引出挫败行为的出现。
怎么办?如果你重复了过去的做法,不要因为犯错把自己一竿子打死,可以试着把它转移成一种轻视态度。
什么意思?
干不好就不干了,明天再说;无法控制就不控制。这不是摆烂,是一种自我保护,这种保护让你不再进一步受伤,短期帮助你摆脱那种过度责任感。
我见过很多人,为了今日必达的目标,一件事做不完使劲熬着也要做,结果身心都受到压迫性伤害。更关键在于,他们还动不动把火气撒在别人身上,一点就炸。
不过呢,摆烂不是一直持有的态度,适当用,挺好的。
所以,这也是我那套自洽逻辑,你当下快乐,未来也就更快乐;你当下不快乐,以后也很难快乐。
因此,想要建立正向面对自我挫败行为的想法,感受你的感受、清除限制性信念、重新建立新思维、建设性利用退步,你可以,试试看。
总结而言,挫败,是一种积极行为。
不是每一次都会带来负面,可是,如果你哪天没有挫败感了,也就意味着停止了尝试、探索,走在养老的边缘。不过,这也不是绝对,如果你较真,那你说的都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相关推荐
从挫败中学到的4件事
我在生活和投资中学到的十堂课
孙正义的四张面孔:激进、胁迫、挫败、投资
我在创业路途中学到的30个人生教训
从 Slack IPO 我们能学到什么?
5个习惯,让你从阅读的每本书中学到3倍的知识
在韩国5G商用神话中,我们不能学到什么?
从ChatGPT的创新中,科技公司能学到什么?
从特斯拉的创新战略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错误的“心流”,只会本末倒置
网址: 从挫败中学到的4件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510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32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849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7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3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6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