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社恐的年轻人,靠降噪耳机续命
“戴上降噪耳机,全世界都安静了。”
“降噪耳机是人类学会用火以来最伟大的进步。”
“降噪耳机的问世大大降低了世界上谋杀案的发生。”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如是说。
这些话虽然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却侧面反映了消费者们对降噪耳机的喜爱。在微博上搜索“降噪耳机”和“后悔”两个关键词,跳出来的内容并不是后悔买了降噪耳机,而是“后悔买晚了”。社交媒体上“花得最值的一笔钱”这样的话题里,降噪耳机也频频上榜。
网友们认为戴上降噪耳机的感受(该图为1987年索尼(SONY)磁带单放机WM-501的电视广告截图)
根据中关村在线发布的数据,在耳机的所有功能中,消费者对降噪的关注度在2019年为6.91%,排在蓝牙和游戏影音效果之后。一年后,这一数字已上升至了10.83%。中关村在线预测,到2023年中段,消费者对于降噪的关注将超过游戏影音效果。
夸奖的话不少,但质疑的声音也不缺。部分体验过降噪耳机的用户认为,这个产品并没有网友们说得那么“邪乎”,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够被屏蔽掉,也不乏消费者给降噪耳机打上了“靠营销”“智商税”的标签。
此外,降噪耳机的走红不仅是一个商业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在宿舍里,戴着降噪耳机的同学因为听不见声音,在面对室友的热情分享时就显得无动于衷。在办公室里,戴着降噪耳机的员工也向包括老板在内的其他同事展现出了“勿扰”的状态。在家里,降噪耳机还能起到屏蔽父母声音的作用。
降噪耳机热度上升的背后,似乎展现着当下人与人之间在相处上的矛盾与困境。
一、无处不在的噪音
在笔者询问了多位降噪耳机的年轻消费者后,发现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有需要屏蔽噪音的场景,有的消费者辗转使用了多个工具,但也有消费者一开始就选择用降噪耳机来消解噪音引起的烦躁感。
在上大学时,一周有四天“早八课”的小勉每天都试图在晚上十一点前入睡。然而,十一点钟只是室友们夜间生活的起点,住在六人间宿舍里的小勉只能在舍友们打电话的聊天声、连麦打游戏的叫喊声中强行入睡。一开始,稍有社恐的小勉还会提醒一下舍友,但时间长了,小勉便开始自己想办法主动屏蔽噪音。
隔音耳塞是小勉想到的第一个工具,但效果并没有小勉想得那样好:戴着耳塞睡觉也会被室友的声音吵醒,而且耳塞还会在睡觉翻身的时候从耳朵里掉出来。虽然小勉一口气买了二十副耳塞,但是没几天也都丢完了。
放弃了耳塞,小勉便打算戴着耳机听歌入睡,但音量都已调到最大了,小勉还是能听到宿舍同学的说话声。
快被吵出神经衰弱的小勉无奈之下到社交媒体上发帖求助,看到有网友评论说“戴上降噪耳机就什么都听不见了”后,小勉火速下单了一个头戴式的降噪耳机。在多次“实验”后,小勉发现,降噪耳机结合耳塞能够达到最好的人声屏蔽效果。
程力用降噪耳机对抗办公室里的“噪音”。程力告诉笔者,自己所在的办公室包括老板在内一共才三个人,而老板在平时很喜欢“教育”员工。“工作经验、做事方式、批评员工,啥都有,有时候也会说前同事不好。”程力自己计算过,有时候老板一天里教育员工前前后后加起来能有四五个小时。为了屏蔽老板的声音专心工作,程力买了一副降噪耳机,这被程力称为“初级的对抗”。
除此之外,降噪耳机还被消费者用于屏蔽地铁里外放短视频的声音、高铁上屏蔽小孩子们的哭闹声等等。虽然不同消费者在生活中面对的噪音烦恼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期待着降噪耳机能将在公共环境里饱受噪音折磨的他们解救出来,给他们打造一个能沉浸式工作、休息的世界。
降噪耳机的走红,与时代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高中就开始用降噪耳机的邓莎拉认为:“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铁等交通工具是适合出行的人短暂休息的最好场所,而悲催社畜或者学生还有可能要在高铁和咖啡厅办公和学习,这些人都需要安静的环境。”
媒体工作者菌菌也有着类似的观点,她认为,“降噪耳机是在特定环境下一类人群的特定需求,这类群体的人可能都会偏年轻且在从事脑力工作,因为他们在成长时期形成了安静环境下脑力活动的习惯,因此当周围变得嘈杂时,他们就会想办法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在使用降噪耳机的需求上,同样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在受访者中,年纪稍长的消费者更关注降噪耳机对于音乐音质的影响,而很多年轻人则只希望屏蔽掉噪音。“噪音”概念的范围也在扩大,它并不再由某一个特定的分贝来衡量,只要对年轻人情绪有消极影响的声音,都可以被归为“噪音”。
选择戴降噪耳机,是他们不愿意消耗精力改变环境,或无法改变环境后的妥协做法。
二、能降噪,但又不能完全降
“哪款降噪耳机最值得买”,是数码测评博主们热衷的选题。想用降噪耳机守护自己精神状态的年轻人都希望做足攻略再下单,毕竟如苹果、索尼、Bose一类的大牌耳机一副都要两、三千。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买一副降噪耳机甚至要拿出半个月工资或一个月的生活费。
程力买的降噪耳机就没能成功屏蔽来自老板的“噪音”。“虽然人声会减弱一点,但是基本还是可以听到。”当降噪耳机无法满足程力的需求时,程力选择直接到办公楼下的咖啡厅里办公。
程力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消费者对于降噪耳机的质疑。实际上,这和耳机采用的降噪技术能处理的声音频率有关。
降噪耳机在功能上一般有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的区分。被动降噪一般采用的是物理隔音的方法,通过特殊的材料来隔绝噪音。简单来说,就是靠堵。一般的真无线耳机都具备被动降噪的效果,但只有具备主动降噪(ANC ,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功能的耳机才是大众所认为的降噪耳机,降噪效果也更佳。
主动降噪技术的原理也十分简单,先通过拾音器监测环境噪音,然后耳机的降噪处理芯片再分析噪音曲线,最后通过耳机的扬声器产生反向声波,将噪音抵消,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降噪耳机的主动降噪原理 图源:wikipedia
然而,问题在于,真无线耳机采用的主动降噪技术更擅长处理如行驶中的汽车、地铁、飞机等产生的低频噪声。像人的说话声,主动降噪技术目前还无法达到精准的降噪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低频声波的波长相对更长,波形规律性强,降噪芯片能够有更长的响应时间。而人们的说话声,基本都处于中、高频段,规律性弱、变化快,芯片也就相对更难捕捉。
测评博主“时代玩家”向记者透露,主动降噪对芯片的运算速度、算法的精准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是传统音频设备厂并不具备的。在这个技术的博弈中,谁能投入的更多,谁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算法。如果一个品牌不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那大概率就只能选择公版方案,即供应链提供的通用产品,在性能和体验上就很难做到独特和领先。这也是为什么苹果耳机在高端市场口碑和销量都是第一的原因。
部分降噪耳机的消费者和这位博主的观点不谋而合。在笔者询问的几位消费者当中,大部分正在使用的品牌都是高端市场的国际品牌,比如苹果AirPods Pro2、Bose QC系列产品等。AirPods Pro2目前在苹果官网的定价为1899元,而Bose QC系列产品的官方定价基本都在2000~3000元之间不等。
但是,在真无线耳机市场,大部分消费者关注的还是百元级的耳机。根据中关村在线公布的数据,2022年,耳机消费者中关注500元以下价位段的占比高达61.38%,而关注500元至2000元价位段的只有25.15%。
2022年耳机市场不同价格段关注比例分布 图源:中关村在线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消费者仍然把耳机当成快消品,即消耗速度快、消费周期短的不耐用品。另一方面,随着芯片成本的降低,以往主要用在旗舰系列耳机的主动降噪技术开始逐渐向中低端系列下沉,百元的耳机也基本可以满足对于低频环境降噪的需求。
另一方面,即使是价格较高的国际大牌降噪耳机在人声降噪方面也仍有明显的缺陷。
例如,索尼官方售价2999元(电商平台旗舰店售价2399元)的降噪耳机WH-1000XM5在内部测试中已经提升了中高频段交谈声的降噪能力,然而部分消费者在使用过后发现,这款耳机比起上一代WH-1000XM4在人声降噪上并没有明显提升,甚至有消费者戏称这款耳机可以“滤掉低频环境音,更专注于办公室同事的闲聊和通话”。
图源:索尼官网
苹果的AirPods系列耳机屏蔽人声的效果虽然更好,但是其对于人声噪音的处理,实际是在感官上将声音拉远相应的距离,使人们听到的人声响度减弱。
对此,一位数码产品测评博主认为:“降噪功能未来肯定是从低频向中频发展的,要处理人声的降噪,仍然需要上游的芯片和算法共同进步。”
此外,除了人声降噪效果不足,佩戴降噪耳机还有一些安全隐患。比如,在开车或骑车时,降噪耳机虽然能够将风声、行驶噪音降低,但是对于驾驶的人来说则失去了一种判断路况的信息来源。一些降噪耳机在营销时宣称环境音模式能降低低频噪音,保留人声和其他高频声音,但真实效果,还需要消费者自己去体验。
(应受访者要求,小勉、邓莎拉、菌菌、程力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 (ID:Banshu-Caijing),作者:彭睿、李璐瑶,编辑:余乐
相关推荐
越来越社恐的年轻人,靠降噪耳机续命
卷出天际,碾压千元级降噪耳机,览邦F9 FreeBuds Plus耳机深度评测
对高铁上嚎叫的小孩,我的降噪耳机为什么没用?
山寨降噪耳机乱象:有人给芯片魔改换皮,有人靠山寨一夜暴富
QCY H3无线降噪头戴式耳机评测:降噪能力出色,性价比极高
灵野G6头戴式智能降噪耳机评测:299有ANC主动降噪还能秒变游戏耳麦!
“社恐”流行,如何理解青年的社交焦虑?
Marshall降噪耳机Motif A.N.C 上手体验:那个熟悉的摇滚教父回来了
主动“不降噪”?索尼开放式耳机要做耳朵的“AR眼镜”
泥炭Capsule3 Pro无线降噪耳机评测:百元级的越级实力派
网址: 越来越社恐的年轻人,靠降噪耳机续命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640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0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6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31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15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52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