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要如何建?这份权威报告回答你的二十问
北京时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应该如何建设?3月5日,刚刚成立的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了一份包括20个问题的报告,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20问
一、工业互联网是什么?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推动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重要途径、全新生态。
二、工业互联网和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领域,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面向实体经济应用的演进升级。通常所说的互联网一般是指消费互联网,与之相比,工业互联网有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连接对象不同。消费互联网主要连接人,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工业互联网实现人、机、物等工业经济生产要素和上下游业务流程更大范围的连接,连接种类、数量更多,场景复杂。
二是技术要求不同。消费互联网网络技术特点突出体现为“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对网络时延、可靠性等要求相对不是特别严格。但工业互联网既要支撑对网络服务质量要求很高的工业生产制造,也要支撑高覆盖高灵活要求的网络化服务与管理,因此在网络性能上要求时延更低、可靠性更强,同时由于直接涉及工业生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性要求更高。
三是发展模式不同。消费互联网应用门槛较低,发展模式可复制性强,完全由谷歌、脸书、亚马逊、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主导驱动发展。工业互联网涉及应用行业标准杂、专业化要求高,难以找到普适性的发展模式,通用电气、西门子、航天科工等制造企业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同时,互联网产业多属于轻资产,投资回收期短,对社会资本吸引大。而工业互联网相对重资产,资产专用性强,投资回报周期长,且还存在一些认知壁垒。
三、发展工业互联网有什么重大意义?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迫切需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推动工业经济从规模、成本优势转向质量、效益优势,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快速构建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
四、工业互联网如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一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实现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由单点数字化向全面集成演进,加速创新机制、生产模式、组织形态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催生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速网络演进升级。工业互联网促进人与人相互连接的公众互联网、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向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拓展,大幅提升网络设施的支撑服务能力。二是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与交通、物流、能源、医疗、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科学跨越,极大地拓展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
五、工业互联网具有怎样的功能架构?
工业互联网由网络、平台、安全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网络”是实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泛在深度互联的基础,包括网络互联体系、标识解析体系和信息互通体系。通过打造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信息数据在生产各环节和全要素的无缝传递,从而支撑形成实时感知、协同交互、智能反馈的生产模式。
“平台”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也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平台下连设备、上连应用,通过海量数据汇聚、建模分析与应用开发,推动制造能力和工业知识的标准化、软件化、模块化与服务化,支撑工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创新和资源高效配置,是构建制造业新生态体系的核心。
“安全”是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涉及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五个方面。通过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工厂内外网络设施的保护,避免工业智能装备、工业控制系统受到内部和外部攻击,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应用的可靠运行,降低工业数据被泄露、篡改的风险,实现对工业互联网的全方位保护。
六、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工作?
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体系是工业系统互联和工业数据传输交换的支撑基础,是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演进升级和叠加新型专网而形成,包括企业内网络和企业外网络。构建网络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推进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打通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为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加快工业企业外网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升级国家骨干网络,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互联与数据顺畅流通提供保障。同时,进一步推进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网络服务成本,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是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赋予工业互联网每一个机器和产品“身份证”,推动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以及人、机、物全面互联,进而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四是推进工业领域全面部署IPv6。在工业企业网络化改造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工业领域IPv6发展,满足工业智能化发展对海量地址的需求。
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体系、工业PaaS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其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发挥平台的集聚效应。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了数以亿计的设备、系统、工艺参数、软件工具、企业业务需求和制造能力,是工业资源汇聚共享的载体,是网络化协同优化的关键,催生了制造业众包众创、协同制造、智能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二是能够承担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关键角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连接海量设备,自身承载工业经验与知识模型,向上对接工业优化应用,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驱动着先进制造体系的智能运转。三是能够释放云计算平台的巨大能量。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先进的计算架构和高性能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对海量异构数据的集成、存储与计算,解决工业数据处理爆炸式增长与现有工业系统计算能力不相匹配的问题,加快以数据为驱动的网络化、智能化进程。
八、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应该如何强化提升?
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标识解析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业大数据安全等相关核心技术,推动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关键安全产品研发。重点针对基础较好的行业和安全需求迫切的领域,开展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和平台的安全评估认证体系,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安全能力评估和认证,引领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建立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具体要求,加强数据收集、存储、处理、转移、删除等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工业互联网数据流动管理机制,明确数据留存、数据泄露通报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防护和监测处置技术手段建设,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研究机构和社会力量作用,增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隐患排查、攻击发现、应急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
九、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近期概况与特征如何?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发达国家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等加速布局。美、德两国保持领跑,日本、韩国、法国、印度、巴西等国纷纷加快追赶步伐。美国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先进制造重要基础,其主导的工业互联网联盟,汇聚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家企业,正试图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枢纽。德国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4.0关键支撑,集聚龙头企业推进标准、开发、试验等工作,已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两大阵营正在加快双方对接,实现强强联合。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球竞争焦点,呈现井喷式发展,目前已超150个。跨国巨头积极打造“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先进平台”立体新优势,通用电气Predix平台覆盖风电、航空等领域,集聚2万开发者,已开发160种APP。
十、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长期愿景是什么?
总体目标是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打造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使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走在国际前列,争取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化推广。形成3-5个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体系较为健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形成国际先进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
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十一、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创新战略实施以来,在产学研用各方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包括网络、平台、安全、应用四个方面:
网络方面。“东西南北中”五大标识解析公共服务节点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外骨干网络加快部署,工厂内外网改造持续推进。
平台方面。培育超过50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59万台套、工业APP数达到1500个,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75%。
安全方面。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初步建成,安全风险监测发现、预警通报以及处置支持能力不断增强。
应用方面。截至2018年9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8%和48.5%。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3.7%、24.7%、7.6%。
十二、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具备哪些基础?
我国是制造大国和互联网大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推进动力。具体机遇表现如下:
一是工业基础不断夯实、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以来,我国连续保持全球工业第一大国地位。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具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载人航天、大飞机、高铁、集成电路等多个重大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近40%。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44%和46%。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取得了明显提升。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2%,工业增加值总量首次突破30万亿元,占GDP比重三分之一,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3%,其中制造业利润增长8.7%。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9%和8.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5、2.7和1.9个百分点。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铁路客车、微波终端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智能电视、锂离子电池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
二是网络大国地位稳固、短板加速弥合。信息基础设施能力进一步巩固。我国已建成大容量、高速率、高可靠的信息通信网络,拥有我国拥有全球最大、世界领先的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4G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和主要乡镇,用户数达11.7亿。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移动通信历经了2G跟随、3G突破和4G同步,正在努力实现5G引领目标,我国企业给国际标准组织提供的标准文稿数量排名全球第一。已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测试,5G系统设备具备预商用水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活跃,信息通信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消费不断扩大和升级,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正在成为享誉世界的三张新名片。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十三、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但产业基础并不牢固,核心技术能力和生态掌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较高壁垒,在一些领域探索出的融合应用新模式、新业态还只是星星之火,建立并巩固优势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实现支撑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愿景,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一是关键基础能力不足。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基础薄弱;工业网络标准、技术、产业基本被外商掌控,且标准众多、互通性差;工厂外网络主要依托公共互联网,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和高可靠的要求。
二是全球引领能力不足。我国缺乏类似GE、西门子等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薄弱,前瞻性、系统性和技术含量亟待提升,自主可控、并引领国际发展的能力不足。
三是资金人才保障能力不足。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资源要素投入力度不够。我国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的投入相比于国外领先企业差距很大。此外,工业互联网发展涉及工业、IT、通信等领域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复合型人才以及大量新型技术工人缺口巨大。
十四、我国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历史机遇在哪里?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处于格局未定和面临重大突破的战略窗口期,为我国加速追赶和超越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契机。一方面,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还处于加速创新突破和应用推广阶段,国际技术和产业竞争格局尚未成型,为我国加速追赶和超越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为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新要素、新市场和新形态,将进一步推动构建多方共治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十五、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逐步形成怎样的产业生态?
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在形成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生态发展模式。
从发展路径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实践形成了从生产端、产品端和平台端切入的三种类型:生产端切入的企业,主攻智能工厂和生产线,通过集成生产系统获取数据,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产品端切入的企业,主攻智能产品,提供智能增值服务,拓展价值空间。平台端切入的企业,主攻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提供运营优化、资源协同、设备连接管理等各类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支撑服务。
从具体应用来看,我国领先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部署实施中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一是基于现场连接的智能化生产,石化、钢铁、电子信息、家电等行业通过部署工业互联网,实现对生产过程、计划资源、关键设备等的全方位管控与优化。二是基于企业互联的网络化协同,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行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分布于全球的设计、制造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并行组织,大幅缩短产品研制周期。三是基于产品联网的服务化延伸,工程机械、电力设备、供水设备等装备制造行业通过基于工业互联网实时监控产品的运行状况,并开展远程运维、健康管理等的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四是基于供需精准对接的个性化定制,家电、服装、家具等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用户与企业产品定制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推动用户与企业的深度交互。
十六、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有哪几项任务较为迫切?
一要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创新体系。加强软硬件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关键网络设备和智能网联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特别是要运用工业互联网数据、模型大量集聚的特点,打造一批汇聚大量活跃创新主体和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及平台,推动长期卡脖子的各类工业软件加快突破,打破工业软件对国外的高度依赖。积极探索5G、边缘计算、深度学习、增强/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统筹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具有较强外溢效用和拉动作用、公共事业性质相对突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的领域,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着重建设四类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工业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提升优化制造业工业数据资源管理能力;评估服务平台,分区域、分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第三方评估;产业监测服务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日常统计报送和摸底调查工作;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科学客观地检验、测试和认证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能力水平。
三是围绕“一带一路”加强工业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深入贯彻“一带一路”建设这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一方面支撑推动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建立一批合作示范基地、园区和工厂;一方面积极研判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引进来”的途径和模式,支撑开展符合我国实践发展需要的国际合作。
四是有效开展工业互联网专业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推动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领军企业、知名院校联合,在全国先进制造业重点集聚地区共建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组织高校学者和科研机构专家编写工业互联网学科导论及培训教材,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动态建设完善全球工业互联网高端创新人才库,为国家引进领军人才、布局重点项目提供信息储备。
十七、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我国提出了哪些配套政策?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从法规制度、市场环境、财税支持、融资服务、人才支撑和组织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一系列相关工作,主要如下:
一是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制定并出台《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目前更多战略规划正在陆续研究制定中,持续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二是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完善工业互联网规则体系,细化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工业互联网数据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机制,加快新兴应用领域法规制度建设等。
三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构建融合发展制度,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相关行业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充分对接,打造良好外部环境。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引导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国家机构和产业组织完善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
四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加大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采用首购、订购优惠等支持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
五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开展股权融资,积极推动项目收益债、可转债等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引导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加大精准信贷扶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探索开发质押贷款业务。延展产业链金融服务范围,拓展针对性保险服务。
六是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结合,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大引进人才配套政策支持,广揽国内外人才,壮大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建设,培育技术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建立工业互联网智库。
七是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负责统筹谋划、协调任务安排以及督促检查主要任务落实情况。设立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开展工业互联网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中编办批复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作为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研究,标识解析体系和网络、平台、安全体系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十八、工业互联网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存量,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通过企业内外网络全面互联,将连接对象延伸到整个工业系统,实现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提高工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工作效率,支撑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做大增量,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实现工业生产的资源优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延伸,重构传统工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催生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新业态,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
十九、工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通发展是指什么?
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其目的是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网络化连接,实现跨企业、跨领域、跨产业的广泛互联互通,构建新型工业生产制造服务体系,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生态,加快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同时支撑服务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十、工业互联网如何促进数字经济繁荣发展?
工业互联网将网络的连接对象从人延伸到机器设备、工业产品和工业服务,推动加快进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新时代,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推动数据量指数级增长、大规模汇聚,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关键要素,加速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开创数字经济新蓝海,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
工业互联网要如何建?这份权威报告回答你的二十问
互联网大佬:请回答2019
工业互联网如何快速复制推广?「浪潮」的答案是做“工业淘宝”
觉得职场社交是负担吗?这份报告让你知道60后到90后的社畜都是怎么过的
管理者如何建立权威
AI不是万灵神药:看看普林斯顿大学的这份“假AI防骗报告”
2019-2020:重新回答“中国创新”
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的中国式开荒
5G+工业应用有哪些实际应用场景?我们认真地做了这份研究
2020年的互联网行业:我想提出的12个问题,以及初步回答
网址: 工业互联网要如何建?这份权威报告回答你的二十问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8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6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8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9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1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8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86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0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