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恐婚恐育之后,90后开始恐“两男”

恐婚恐育之后,90后开始恐“两男”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3年11月27日 12:58

前几天,遇到之前一同事。几年前,因为赶上了二孩政策,他有了第二个男孩。两个儿子在手,同事果断离职去了一家薪酬更好的公司。

听他说,这些年特别累,但收入还可以。“一想起两个儿子,就感觉压力好大,不能摆烂。”他笑笑,做沧桑状。

刚好看到腾讯财经一篇原创访谈——《两男恐惧?90后妈妈:“再生个男孩,这辈子就只能给银行打工了”》,两相映照,心有戚戚。

老同事这算是“两男恐惧”吗?

我想,恐惧不恐惧的,对于他这样“既成事实者”,恐怕意义不大。

压力固然也大,但两个男孩都像小马驹一样,在使劲长高长壮,家长怕是来不及恐惧了。恐惧,更多指向那些想生还未生的“意向生育者”。

这种社会学意义上值得关注的孩子性别偏好,也绝非茶余饭后的闲谈,它呈现出来的,是当下社会一种已有或正在滋生的心理图景,每每让人反思自身的处境。

也有不少跟帖指责推文在“贩卖焦虑”。其实,这依然是一种习惯性的正能量思维罢了。

生活如此复杂,信息如此丰富。焦虑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一直就在那儿。

01

我家小孩出生前,尽管一直想着生个女儿,可当看到生下来的是一个男孩时,仍禁不住心头狂喜。

原来,潜意识里,我也是有着“男孩偏好”的!之前的喜欢女孩,只是一种自我提醒罢了。这一发现让我沮丧,也再次切身意识到,“男孩偏好”究竟有多顽固。

可能一说起这些,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想到,看重男孩,是传统农业社会的意识残留,以及某种生物性的遗传考量云云。不过,这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很多人还会有这样的封建残余思想。

当然,也不排除这种意识是人的自我强化造成的。这也是一种社会化。

仅仅一个“传宗接代”,就耗尽了多少人家一生的积蓄和心思。最优解是自己生,实在生不了就抱养,甚至还回去买,造成了不该发生的人间悲剧。

前些天看到一则新闻,讲一个被拐卖的男孩花费几十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谴责人贩子之余,这样的“圆满”让人唏嘘,也再次让人深思血脉、血缘的强大。

“有子万事足”,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裹挟了太多的人,成为一代代人心心念念的人生理想。

02

然而,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松动,很多家庭有了孕育二孩的计划。在具体性别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双女或者一儿一女,专家的研究表明,各群体中,除0男0女外,2男0女是目前最不受育龄妇女欢迎的子女性别结构。

男孩虽好,不可过量。这种变化耐人寻味。要知道,还是在计划生育时代,农村的“双女户”,那是妥妥的被照顾对象。

生育观念的变化,当然与当下男女越来越平权有关系。

这一点很多人都提到了,从就业机会、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等诸多维度看,如今的男孩女孩,确实差异不很大。而从赡养、照顾老人的角度看,女孩的表现普遍更好。这些都会影响到家长的选择。

更大的变化则来自于现实的敲打。这种敲打是如此冰冷,以至于成为很多人难以逾越的大江大河。

男孩也好,女孩也好,日常花费差异并不是很大,差异多在其成年之后。

比如买房、买车;比如结婚彩礼,等等。尽管网上总有人调侃,并画出不同地区的“彩礼地图”,然而,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经济压力,真实而沉重,且大概率会落到男方家庭。一男尚且勉强应付,岂可二乎?

也有网友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房子车子啥的,父母没必要也没责任揽起来。话虽如此,情实难堪。为人父母,你能眼睁睁看着小孩苦苦挣扎,还能躲在一旁自我开解?

中小城市、小县城房价便宜?可当下的事,房子往往是与就业、与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的。与大城市相比,城市层级越低,各种机会相应也会少很多。

前几天社交媒体上有这样一件新鲜事:因为女方临时加3万彩礼,山西35岁的朱先生选择了退婚。之后,他拿着16.8万元的“彩礼”辞职环游中国,5个月走了40多个城市,一共花了3.3万元。

这位朱先生说:我也想有个家,有个孩子,但让我压力大的不止是彩礼,更大的是房贷和车贷。这个故事很俗套,但这句话很沉痛了。

如果我们的年轻人纷纷恐婚,还谈什么“两男恐惧”?

03

人生是一张网,任何一个节点的松动或者缠绕,都会影响整张网的功用。

当适婚的都跑去环游中国,当适育的都在纠结男孩女孩时,实际上已经远离自然的性别均衡了。这种生育观、婚恋观变迁的背后,有个体的拒绝,更隐藏着对于治理的期待。

生育当然应该自主,但成长、生活、教育环境等“周边”,外力是可以也应该干预的。

男孩女孩都应快乐成长,可如果这个成长只是意味着一边打吊针一边复习功课,那也太悲催了。有人说,这是卷,我却认为,这不是卷,而是一种正常社会都该摒弃的反人性行为。

不管是男孩女孩,有几个算几个,家长都不可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未来会好些吗?当利益、经济成为唯一正确的衡量标准时,家长作何选择,早已不言自明。这同样是一种自主意愿,但也是现实的镜像。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也是1962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而从2017年到2022年,中国人口数量已连跌六年。

这中间,存在恐惧的,不仅仅是“两男”,更是孩子。

因为焦虑,所以恐婚,所以恐育。

更不要说,生育不是机器,想开关就开关,想拧龙头就拧龙头。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促进生育是这样,促进性别均衡也是这样。除了发钱之外,也要认真地发展普惠托育、完善生育保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等等。

生男乎,生女乎,这个话题古老而年轻,历久弥新。不管是“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诗化叙述,还是“N女+1男”的现实困境,都不过是这个话题的小小注脚。

从“重男轻女”走到“男女都一样”,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到了如今的“两男恐惧”,则不妨视为是一次预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作者:龙之朱

相关推荐

“社恐”流行,如何理解青年的社交焦虑?
10个人中有4个恐飞,这绝不是矫情
越社交·越社恐,网聊怎样拉低人们的社交能力?
痛悼李玟离世,但请停止这种“恐弱式悼念”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英特尔20亿美金收购Habana,AI副总裁Rao宣布离职,Nervana芯片恐遭淘汰
台当局将“封杀”爱奇艺等平台 专家:恐留一堆麻烦
细思极恐,AI“花式诈骗”的N种方式
美媒:5G竞争催生Starlink等庞大卫星网络,恐危及地球和人类生存
Facebook删除超150万条涉新西兰恐袭视频

网址: 恐婚恐育之后,90后开始恐“两男”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99384.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