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消费反弹,银行消费金融机遇在哪里?

消费反弹,银行消费金融机遇在哪里?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0年05月22日 14:32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卦金融圈”(ID:jiuguajinrong),作者:何斌,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何斌(交通银行芜湖分行,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编辑:严世杰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同比增长8%,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已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受到了较大冲击,2020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万亿,同比大幅下降19.0%,对消费金融行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前期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重新释放出来,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给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国家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市场渗透率将达25.05%。从渗透率判断,美国消费金融市场渗透率超过40%,我国消费金融仍处于发展初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后疫情时代消费的变化

线上消费增速明显

据统计,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0%,约为8.52万亿,如果加上网上服务性消费,网络消费的规模将更大。预计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有望突破10万亿。疫情期间更多的商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直播带货”交易火爆,各地政府负责人也加入线上直播做起“网红”推销本地特色商品,推动消费复苏。

以医疗保健和健康产业为主的消费大幅增长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医疗保健,健康消费异军突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购买洗涤及卫生用品支出增长27.2%,居民购买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4.2倍。除了防疫必需品,从电商数据来看,空气净化器、除菌洗碗机、除菌干衣机等健康生活类家电走俏,保健品、营养品受到追捧,运动手环、健康监测产品等销售火爆。

数字经济促进消费方式升级

疫情期间,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大量的服务消费迁移至云端。在线问诊、在线教育、在线旅游、在线健身、远程办公开始成为疫情期间的生活日常。后疫情时代,一方面消费者线上服务消费的习惯得以延续,另一方面,预计将有更多的服务类消费运用互联网平台,引导消费者利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改变消费习惯、提升消费体验、推广消费升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疫情对消费金融的影响

2010年,我国首批3家中银、北银、锦程消费金融公司获银监会批准筹建,经过10年发展已有25家消费金融公司批复开业。其中大股东为银行的有17家,占比达到68%,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均参与其中。据已披露2019年报数据,行业总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平均营收为30亿元,平均净利润为3亿元,头部效应初露端倪。疫情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中长期来看,行业向好趋势不变。短期来看,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前端获客

受疫情影响部分客户收入减少甚至因为失业导致没有收入,导致消费疲弱。对于传统消费金融领域的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需求大幅减少,由于居家隔离,文化旅游方面的消费金融需求也近乎停滞。这可能会倒逼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向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定价更低的客户迁徙。

中端运营方面

现阶段,消费金融从产品开发到客户营销再到风险识别及贷款催收还主要依靠业务人员从事一系列工作。疫情期间的交通管制、封闭隔离措施对消费金融行业员工到岗复工造成影响。因此,对中端运营带来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呼叫中心、贷后管理等人员密集型业务连续性受到较大影响。

后端风控

因为疫情原因,部分用户收入和偿债能力、还款意愿等会受影响,导致部分用户可能会借此机会逃废债务。此外由于出行受限,还款便利性等方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些因素会抬高整个行业的不良率,给消费金融风控带来挑战。

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机遇

银行消费金融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整体来看,借助平台化外拓渠道,保持高位高速增长。不过,市场分化也已初显,收缩消费金融业务规模的城商行也不在少数;同时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不良贷款率也在持续攀升。

根据最近银行披露的年报来看,从增速来看,25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中,5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019年增速超过100%,其中盛京银行直接从2018年末的31亿元直接跳到了173亿元,增速超过4倍。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达11%、54%和23%。

此外,行业分化也已经初显,有5家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出现负增长。

疫情后期,消费逐渐回暖,银行的消费金融机遇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费金融短期受疫情影响将呈现萎缩的情况、不良率也会可能增加,但中长期看将会延续疫情前持续增长的总体趋势。随着国内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以及3月15日银保监会“适时通过消费信贷支持新型消费和消费复苏”的指导下,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金融需求正蓄势待发。无论从扩大内需还是金融产品创新角度看,发展消费金融都具有积极意义。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于刺激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随着监管机构加大对消费金融领域的治理,消费金融市场逐步规范。自2009年8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下发以来,国内的专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走过10个年头。经历了10年的发展,部分非持牌机构的暴力催收、高利贷行为,导致了诸多社会乱象。监管机构加大治理力度,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借贷基本出清。现阶段全国共有2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还有不少商业银行拟投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或加大消费金融资金和人员投入。

三是监管机构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为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提供政策支持。近年来,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小贷公司等外部机构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手段开展互联网贷款,满足借款人消费。5月9日,银保监会公布最新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行为。《办法》为商业银行依法合规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对消费类个人贷款限额(不超过20万元)、强化风险管理、规范与第三方合作机构等给予明确。

四是新型消费方式的崛起,为消费金融提供了更广泛的需求。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层次变化已深入改变消费金融服务场景和业务内容。数据显示,目前,用户取得消费信贷后用于购买家电最多,约占三成,而用于家庭装修、教育培训、旅游和非汽车类交通工具消费贷款增长迅速。疫情后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医疗保健,健康消费需求也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多元化的消费形式,为商业银行开发适用于不同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产品提供了机会。

除了已基本成型的二维码、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自营营销渠道,银行都在拓展外部渠道,与消费购物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场景广泛合作。比如百信银行最近升级了消费信贷产品“好会花”,这是百信银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正规银行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最高借款额度为30万。相比于其他信用借款平台,好会花年利率低至7.2%。并与百度、360、云闪付、爱奇艺、滴滴一些平台展开合作。江苏银行与借呗、度小满、京东金条、平安普惠等合作。

五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极大地提高了消费金融的便利性和可控性。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和场景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流程改造与工具创新,深刻地改变了金融交易的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商业银行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将推动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风控、线下业务线上化结合等进一步加快实现消费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为用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帮助优化业务决策、风控管理等。

相关推荐

消费反弹,银行消费金融机遇在哪里?
消费金融,在鸡蛋上跳舞
谁是消费金融场景之王?
信托如何切分消费金融蛋糕:三大模式详解
互联网巨头进击消费金融,银行信用卡与客户接触机会正在减少
十大关键词复盘消费金融2019:严打套路贷、开放平台、IRR36%成主旋律
IRR24%的思考:消费金融盈利模式生变,已有银行暂停与知名互金机构合作
美团加入消费金融战场,胜算究竟几何?
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银行强化线上营销推广
消费金融十年复盘:前浪败退,后浪猛攻

网址: 消费反弹,银行消费金融机遇在哪里?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0055.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