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了,转行干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晨曦、李晓丽、张丽娟,头图来源:《创业时代》
工作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维持生计的必须。
然而对比刚刚步入职场的新新人类来说,35岁+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甚至有人笑称,“不许人间见白头”如今已经变成了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毕竟,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钱还没赚够,身上肩负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每到公司有风吹草动的时候,领导第一个想到优化的就是你,甚至很多招聘启事上公开标注:年龄限35岁以下。
为此,也有人戏称,35岁+的人,人脉多的可以卖保险,人脉少的可以开滴滴,实在不行送外卖,早不面对老遭罪。
我们就此话题,跟正在焦虑或者即将面对这一焦虑的小伙伴们聊了聊。
讲述一:大厂只招90后
28岁的我,今年变得愈加焦虑,总感觉自己除了目前的工作之外,什么都不会,即便已经用心工作,努力奔跑,但这种焦虑感也并未消失。
现在的我常常会想,自己会不会在30岁以后就被社会淘汰了?前几天跟身边的朋友聊天之后,这种焦虑感愈发变重。
朋友在大厂工作,去年年底,新开发了一个项目并成功上线,因为项目初见成效且对公司的战略有着特殊的意义,老大决定加大对项目的投入,招兵买马,扩充团队规模,毕竟初始团队只有三个人。
“我们只招90后。”朋友对我说,这是老大对新入职员工的要求之一,如果大于30岁,那一定要能力特别出众才能破格录取。
他还吐槽道,对于在职但年满35岁以上,且在岗位上表现一般的人,公司的HR甚至会在季度或年度考核上设置“障碍”,打底评分,然后以业绩不合格为由,逼迫这些人离职。
“公司就是想招90后,来清洗80后。”公司偶尔还会出现年龄较小的人在职级上比年龄较大的人还高的情况。“这摆明就是撵走35岁以上的人嘛。”
朋友感慨如今自己也已迈入30岁的门槛,看到这些,很焦虑,时常会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清洗的对象,想到这些,就会失眠。
“我们公司基本都招88年~94年的。”另外一位在软件公司做HR的朋友告诉我说,“30岁以上的,我们副总裁都嫌大了。”
不过,HR朋友也解释道,作为从业者35岁以后不被选择,会认为企业搞年龄歧视很过分,但其实企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在公司层面和人力看来,35岁之后的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人有事儿得请假,小孩有事儿也得请假,事情特别多。
除此之外,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会希望年轻人带来一些创新的思维,注入新鲜的血液,毕竟他们更有活力,也更有创造力。相比之下,很多35岁以上的人,没有那么多创新能力,思维已经固化了,而且很难被改造。
与此同时,35岁以上的人工作年限相对较长,对工作已经没有了激情,加班什么的基本都是应付,体能也不如年轻人。尤其是做技术或开发的人,40岁就顶天了。
但这也并不是意味着,公司就完全不招35岁以上的人,只是条件有些苛刻。
“只有那种技术专家岗位,才会招年纪大的人,因为他们经过很多磨练,能帮公司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另外,学历背景好、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人,如果企业有岗位跟这些人相匹配的话,我们也还是会考虑的。”
对于公司是否会打压35岁以上的老员工,在HR们看来,也不是每个公司都会这样。
一般35岁还在一家公司的人,可能老员工居多,这些人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在公司占据着关键的管理岗位,对公司的业务、产品、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等有一定的见解,这是需要多年的思考才能得到的结论,如果这些人流失了,对公司来讲也是一种损失。
但是如果35岁以后,坐在管理岗的位置上,产出却不高的话,那是一定会被替换掉的。
那么,如果是一个30岁和一个35岁的人,竞聘同一职位的话,且后者能力强于前者的话,公司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呢?
“首先会看他的背景,再看能力。如果两个人能力差不多的话,我们会选择前者。但如果35岁的人能力强于30岁的人,则要看具体情况。”
HR朋友假设道,如果招一个高级产品或高级开发,肯定要30岁的。如果35岁还面高级职位,说明这个人能力不强。若两个人同时竞聘架构师职位,也会选30岁的,因为30岁能面架构师,说明这个人技术很牛逼,即使他比35岁的差一点,但他潜力比较大,而且还有10年的时间,但35岁的只有5年了。
“那天,我们公司毙了一个35岁的清华硕士,选了个年轻的,也是硕士,(学历)没有清华的好。”
讲述二:设计师岗位被AI轻松替代
2017年,我身边就已经有朋友A转型去卖保险了。
A职业转型的那一年,身边人对于职业寿命的焦虑,对于养老的焦虑似乎特别明显。岗位类型上,我接触过从媒体转型,公关转型,各类职员转型去卖保险的。设计师这种专业技能这么强的岗位,也转型去卖保险还是挺意外的。
那一年北京的雾霾刚刚好转,朋友圈里大病众筹刚刚崛起,原本一片歌舞生平的朋友圈动不动就有人突发疾病,过劳死的新闻也动不动就会引爆大家的焦虑感。
那个时候,我刚过30岁,正是对于职业前途最焦虑的时候。又正赶上我之前尝鲜买的互联网保险到期续保,虽然互联网保险一年只要几百块但是不能续保相当于就白买了,于是我动了念头看看传统保险。
看到A在朋友圈卖力吆喝某保险,我主动约她出来,一方面想看看到底什么保险适合我,一方面很好奇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职业转型。
面谈约在东方广场里的星巴克,很高大上的环境,跟我印象中卖力推销的印象完全不一样,A自从离开传统职场圈之后,打扮上也更鲜亮,给人生活很自在的印象。
开场不咸不淡地聊了些以前同事阶段的事,话题非常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了保险,而且是我主动问的。
A谈她主动辞职转型卖保险,一是觉得设计师岗位如果在专业度上升不到一个层次,本质上还是体力活,大部分需求要的都很急,没有什么空间留出来构思酝酿,分分钟可以被机器取代。
确实,跟A聊完后的一年,阿里出了一个名叫鲁班的自动设计产品,几乎把A之前的活都干了,而且还免费。
不过,A并不是完全因为这个原因,她那个时候正好赶上家里父亲得病,也是身边的人提前给她介绍了一款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给理赔了30万,渡过了她父亲治病的燃眉之急。再加上家里孩子上幼儿园得接送,老人又生病,A综合考量之下辞了设计师的工作全职在家带娃顺便卖保险。
A结合我的情况给我生成了一款不到2万的保险产品,给我科普了保险的各个信息,哪些是保险部分,哪些是理财部分,让我关注真正属于保费的那部分,一点没有要坑我的意思。
A也随之告诉我,如果成交一单,她的提成大概有多少,这样算下来,每月只要出门约几个朋友,顺手成交2单就赶上她之前做设计师时候的收入了。剩下的时间,A要么用来拓展客户,要么用来陪家人孩子,最主要的是,她每天下午5点还能去幼儿园接孩子。
我后来没买她的产品,上知乎,找朋友探讨了好久,最终也拿不准到底买哪款保险合适。不过,她介绍保险过程中坦诚的态度,让我对她代理的产品也有了信任感,后续介绍了几位也想买保险的朋友给她。
从设计师转型卖保险的这3年,她还在朋友圈继续转发保险相关的内容,但并不会打扰人。
讲述三:不想10107只能移民?
最近,一位朋友突然丢了一份程序员的简历让我帮忙推一推,我一看年龄正好卡在35,这个年龄层找的不是管理岗,也不是通过猎头渠道找,心里大概知道悬了。
而不久前,大厂的朋友B才刚跟我吐槽过,现在95后毕业的已经很生猛了,绝对的加班主力,90后名校本硕连读专业对口走校招渠道的,也很受大厂青睐。别说35岁+,30岁+的程序员们也充满着职业焦虑。
虽说新时代对于研发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这个爆发的需求里不包括那些已经或者逐渐被机器替代的岗位,比如测试。
对于B而言,这次疫情之后,B所在的团队甚至全面优化了测试岗位,用DevOps自动化测试替代。“以前专职测试也是挺重要的岗,但现在时代变了。”
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越来越精进,行业的变化速度太快,新的语言、新的技术都在飞速迭代。专业技能岗的人如果想进一步发展,他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很可能不是同龄人,而是从更高起点出发进入职场的95后门。
在这样的激励竞争中,30岁+的程序员们拥有的经验形成不了技能护城河,被取代的成本相当低。
B自己就面临过这样的竞争压力。1年前,B从一家大厂往另一家大厂跳,目标团队希望用最新流行的一门语言,要求B必须在2月之内迅速掌握这门语言。
这对于B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于自己舒适区的惰性。毕竟B身边不少喊着要转型,要换语言的人最终都没换成。也就是那么一瞬间,B咬咬牙抗过来了。
中年人换挡不比年轻人,除了要对抗惰性还得拼体力。
工作强度上,B一开始还会花点时间探讨996问题,最终也在现实面前低了下头。B团队日常作息是10105,项目忙的时候是10107,周末两天还算人性,可以在家办公。但B每晚12点到家的时候,总会有一句口头禅,“我这样会不会猝死啊”。
遇上项目上线的时候,晚上在公司盯到2、3点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糟糕的是,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25岁熬一夜第二天还可以正常工作,现在30岁+的人熬一夜第二天就要考虑如何防猝死。
B团队岗位优化之后,每个人都是符合型的工种,HC很紧,每个人都不那么容易被替代。在这种强度下,B一直觉得自己是新时代的大厂脑力苦工,只有工作没有生活。
最近,B身边同在大厂的一位程序员朋友跳槽到了新加坡,同样的工作内容,但是节奏慢了下来,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工作之外也有了生活。
B好奇新加坡程序员的职业寿命,朋友说至少可以干到42。对于马上就要35+的B来说,要不要离开北京如此快速的生活,也去新加坡试试,B有点蠢蠢欲动了。
讲述四:就职国企也有天花板
我是一名保险经纪人,事实上,没有等到35岁,32岁我就已经下定决心彻底裸辞出来做一名保险经纪人了。因为在我看来,卖保险相当于没有任何成本的个人创业,只要方法得当,注重专业积累,可以实现个人的快速发展。
我离职卖保险前在国企,工作收入稳定,但我能很清楚地看到职场天花板,升职加薪有时候还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得来的。
因此,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地裸辞了。为了这个选择,亲朋好友没有任何人表示看好,我只能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赢得尊敬。
在我看来,为啥大家觉得卖保险或者微商显得很Low,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干这些事情都建立在人脉变现上。我工作十年没有做过销售工作,从0资源的工薪到百万年薪,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我没有完全靠自己的人脉进行突破。我开始做的时候,我的微信好友也就200多人,人脉变现我开始就没有想,也不太可能实现。
于我而言,虽然卖保险,但我依然选择站着赚钱。在开始的时候,我通过知识的输出,比如做微信公号、录视频,传播相关正确的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破冰。
毕竟,保险实际上是一个相当繁杂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市面上有多达上百家保险公司,又有着名目繁杂的保险类种,那么怎么才能买到最合适的?
这就需要保险经纪人有着强大的知识沉淀,我甚至都不会强硬地推销,也不会经常骚扰我的客户,但我就是靠着这样的佛系,顺利地发展,并在短时间内吸引到了几十名优秀的小伙伴加入我的团队。我们的人数没办法和传统保险公司动辄上百人的规模次,但是人均产能非常高。
巧合的是,我的团队成员确实都是30岁上下,不过大家并不是因为年龄,反而是各种机缘巧合聚集到一起的,有些是客户给我推荐的。
这其中,有一位宝妈,全职在家,觉得必须要做点事情出来,保险确实是比较适合的工作,去了保险公司觉得那种推销的路数不是她想要的,就过来了我这边;还有一位经商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他去和人讲企业经营的风险就特别有说服力,签的保单金额也比较大;还有一位学历履历平平,但刻苦专研,也通过互联网展业和知识输出成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客户资源;
我觉得卖保险一点儿都不丢人,这份工作也确实让我成功实现了快速上升,当然,卖保险同样是二八法则,不是所有人卖保险都能成功,还是人尝试了之后失败的居多。
不过,虽然谁都不能预测到人生的最后一份职业是什么,但至少卖保险给了我们一个实现自我,积攒人脉的机会,我甚至后悔我自己出来得晚了。
只是我劝大家在选择卖保险的时候需要慎重一些,因为如果你决定卖保险消耗人脉资源,那么等你再因为其他的事情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可能就选择袖手旁观了。
结语
我们都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一粒沙,时代变了,需要大家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也加快了,这时候,如果还不能顺势做出改变,那么,无论是什么工作,都会更新迭代,淘汰掉跟不上节奏的人。
反之,如果大家继续修炼新技能,凭借着工作积累下来的其他优势,即便转换航道,也有着意外的收获。毕竟,当下时代,赚钱是王道,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的钱,真的不香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晨曦、李晓丽、张丽娟
相关推荐
我,35了,转行干啥?
采访 Facebook 产品设计师:我是如何从零开始转行成功的?
十年了,你除了会拿 iPad 看剧还会干啥
这二十家上市公司毛利率高过茅台 都是干啥的?(附名单)
35岁互联网“打工人”生存调查:转行、创业、出国
你想干啥or你饿了吗?这个最新表情符号啥意思?
从产品经理转行做 VC ,他们遇到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年薪百万的药企高管,为何在50岁转行做保险
全员卖货、紧急转行…为了活下去,企业们都在做什么?
零门槛转行、百分百就业?年轻人正在追捧Python的路上
网址: 我,35了,转行干啥?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0098.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