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你知道的很多,表达得无力?

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你知道的很多,表达得无力?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0年06月10日 07:16

本文来自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知识的诅咒

有一个词叫“知识的诅咒”,你知道的东西越多,你的表达越无力。

想一想,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朋友向你请教一个专业上的问题,你兴致勃勃地说了一大堆,却发现朋友越听越糊涂;你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但向朋友转述时,却完全说不出它精彩在何处?

所以你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喜欢丢一个链接让朋友自己去了解了?

可你总要向领导汇报你专业上的事吧,如果遇上一个非专业的领导?你总要向同事解释你的专业看法吧?

更重要的是,现在大部分专业人士都在通过自媒体扩大业内的影响力。而自媒体是一个信息过剩的世界,大部分人都缺乏阅读的耐心,你不但要让别人懂,还要让别人“秒懂”。

比起十几年前,写作的作用空前提升,就算是短视频,考验的还是脚本的写作功底。

所以我们一定搞清楚一点,为什么会有“知识的诅咒”。

二、如何用写作为你的竞争力“充值”?

很多人很困惑,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大脑很清晰,可为什么一表达出来,就会出现很多“反人类“的表达方式呢?

这是因为,思考的结构与表达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没有经过写作训练的人,受到教科书很大的影响,而教科书是标准的思考结构。

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银行滥发工资卡的文章,印象中,开头是这样的:

近年来,银行之间爆发了“银行卡大战”,各种以工资卡名义发放的银行卡,实际上并没有工资,甚至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假卡”……

这篇文章后面改了什么,我忘了,唯独这个开头的修改,我还记得:

银行卡!越来越多的银行卡。普通人的麻烦是,钱包越来越放不下这么多卡,而银行的麻烦是,越来越多的银行卡从发出来的那一天,就没有被用过。而这一切,都源于“银行卡大战”。

比较一下这两个开头,原来的开头,是专业文章的“标准范式”,它代表了“文章总要有个开头吧,大家都是这么写的”;而后面的开头,是大众传播的经典写法,它在说“这篇文章跟你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都痛恨死板的教科书,但我们大部分的专业知识,都来源于书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教科书,我们的写作也受到了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终于活成了我们当初讨厌的样子。

破除知识的诅咒,我们必须从“词组、句型、段落”全方位地清除教科书对我们写作的不良影响。

三、知识的第一个诅咒:专业名词组合

大部分人在写专业文章时,都知道避免对外行人堆砌专业术语,不加解释地使用“金融脱媒”“流动性陷阱”“无限法偿”之类的术语,简直就是提醒“闲杂人等,一律免入”。

但这还远远不够,很多看上去大家都理解的词,拼在一起时,一下子就变得陌生起来,比如这一句:

“票据所反映的是,载明的支付人对持票人负债:在票据未贴现前,对持有票据的客户负债;贴现后,则对购入票据的银行负债。”

除了“贴现”之外,“持票人”“支付人”“负债”都不是难理解的术语,但它们组合在一起,一个金融学的本科生也需要反复读几遍才能真正理解。

反而像“央行数字货币是对现金的电子化,没有利息,故不会引发金融脱媒”,虽然不加解释地使用了“金融脱媒”这种专业名词,但并不妨碍大家理解作者的意思。

所以,真正让读者一头雾水的不是专业术语,而是词与词之间的新关系。

分析一下“票据反映的是支付人对持票人负债”这句话,用“负债”这个词来描述支付人和持票人的关系,不但一般读者理解不了,就算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理解起来,也要慢半拍。

教科书喜欢这么写,就是要让你慢点读,理解得更深刻。

破除“知识的诅咒”技巧之一:不但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更要避免专业逻辑的词语组合,不但要让别人懂,而且要让别人“秒懂”。

所以最好的表达方法是,用生活中常见的逻辑描述专业关系,比如这一句话,不如改成:

票据就是一张“欠条”,持票人是债权人,票据上的“支付人”负责还钱。票据贴现就是持票人把这张“欠条”“卖”给银行,银行就变成了债权人。

变动之后,用的还是这些术语,但是术语之间的关系都是大家容易理解的日常生活关系。

四、知识的第二个诅咒:复杂结构长句

看看下面的句子,你用了几秒钟理解: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及程度的价格指数。

上面的句子是教科书里经典的下定义的句式,可以缩句成“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XXX的价格指数”,放在教科书里,显得很严谨,但如果拿出来跟普通人沟通,效果就很差。

“趋势及程度”这个词组不直观,大家需要想一想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不如换成大白话“贵了还是便宜了,贵了或便宜了多少”。

上面还算是小问题,更致命的是,原句中,“价格指数”这个中心词前面有一长串的复杂的定语“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及程度”,大部分人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

怎么改才能理解得快呢?想想我们平时都是怎么说话的:

“小张,麻烦帮我把设计资料拿来,在我的办公桌上,应该在电脑左边,如果没有的话就在资料架第三层,从上向下数……”

我们恐怕不会说——“小张,麻烦帮我把办公桌上的电脑左边或者资料架从上向下数第三层的那堆设计资料拿来……”

原因在于,自然语言是线性的,只有一次理解与记忆的机会,理解了前面的,才能记住后面的。

前一种日常对话叙述方式,先讲最重要的事件“拿设计资料”,小张脑子里先形成一个认知框架,自然产生了一个问题“资料在哪儿”,然后再详细描述资料放在哪时,小张一遍就记住了。

而后一种叙述方式,小张得到信息的顺序是:

“让我拿电脑?”

“让我拿资料架?”

“噢,原来是让拿设计资料。”

“慢着,上哪儿拿?”

结果就是:“对不起,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方式的区别:

下定义:《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反映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正常说话:《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反映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想要让别人“秒懂”,你要学会把教科书式的长句断成几个“主谓宾极简结构”的短句,这是网络时代写作的必备意识。

所以,原句不如改成: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反映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贵了或者便宜了多少。

五、知识的第三个诅咒:网状句式

我们在写作时,不但把一些教科书里的术语和逻辑关系直接拿来,还会模仿它们的结构,比如下面这一段描述:

投资基金按法律地位可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公司型基金又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按投资对象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基金、混合基金等;按资金募集方式和来源可划分为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按投资目标划分,可分为收入型基金、增长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按投资理念可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如果你想要像这样跟小白介绍基金的话,人家本来对基金还有点印象,经你这么一说,彻底糊涂了。

教科书可以这么写,因为这是思考的结构,你看不懂还会再看,只到看懂为止;你不能这么写文章,因为别人一次看不懂,就会立刻放弃阅读。

在思考的结构中,最好的工具是思维导图。仔细观察思维导图的结构,它是“一个出发点,多个方向”的树状结构,我们可以多次“返回”出发点。

但在写文章时,时间的流逝,不能回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非常难,想要让别人一次就看懂,只能用“线性叙述”,永远只有一个方向,来看看下面的这个“人类听觉”的表达结构: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从思考的角度讲,单一原因、单一结论是很不科学的;但从表达层面讲,方向单一明确的推论,却最容易理解,因为它最符合“线性传播”的要求。

当然,“树状的思维”变成“线性的语言”,一定会丢失大量信息,只留下别人需要知道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是“一路向前”,不需要回头再理解。

我在《什么样的基金适合定投?五个问题帮你选》一文,介绍基金定投是怎么选择时,我整篇文章的结构是这样的:

问题一:选主动型基金、还是指数型基金?→ 选指数型基金;

问题二:指数型基金中,选中证500、沪深300ETF还是上证50?→ 进取型选500,稳健型选300;

问题三:指数型基金中,选标准型 还是增强型? → 单独投,最好是增强型;

问题四:指数型基金中,选宽基指数,还是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研究能力强的,选后者。

这里完全没有介绍主动型基金,也不涉及债券型和货币型、也不讲增长还是价值风格,紧紧围绕指数基金,而是用四条选择题,从现实需求出发,介绍相应类型的基金的优劣势及如何选择。

六、流畅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并不矛盾

总结一下本文的三条“知识的诅咒”:

专业词汇的堆砌与组合

结构过于复杂的句式

网状的文章结构

当然,“知识的诅咒”还有很多,本文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只是我个人的一点零碎经验。其实,只要多多为读者着想,多写多练,你也能总结出很多破解“知识的诅咒”的经验。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种语言表达的极限在哪儿?

很多人认为,自媒体使用的“大白话”既没有专业语言的严谨,又失去了文学语言的优美,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理查德·道金斯《解析彩虹》一书开头:

我们都会死,因此我们都是幸运儿。

绝大多数人永不会死,因为他们从未出生。

那些本有可能取代我的位置但事实上从未见过天日的人,数量多过阿拉伯的沙粒。

那些从未出生的魂灵中,定然有超越济慈的诗人、比牛顿更卓越的科学家。

DNA组合所允许的人类之数,远远超过曾活过的所有人数。

你和我,尽管如此平凡,但仍从这概率低得令人眩晕的命运利齿下逃脱,来到世间。

这一段,讲的是生命与进化的偶然性。

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并不矛盾,平实的语语言和打动人心的叙述,也不冲突,用文学的语言表达科学的理性,也是有可能的。

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语言的力量:

“我们都会死,因此我们都是幸运儿。绝大多数人永不会死,因为他们从未出生。”

本文来自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奋

相关推荐

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你知道的很多,表达得无力?
剧变时代的四大商业诅咒
致新媒体人:你知道“内容质量模型“吗?
欣赏“日环食”之前,你需要知道这些知识
李彦宏:喜欢直播的不确定性,百度要表达信息与知识
顺为资本周航:那些互联网寒冬里你应该知道的「常识」
重新理解创业:一名创业者的中途复盘
A16Z合伙人:看完《沙丘路的秘密》这本书,你就知道创业为什么难了
知识付费悲剧史
创业者指南第1期:创始人需要知道的财务和会计知识

网址: 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你知道的很多,表达得无力?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0753.html

所属分类:技术控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