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谈应对焦虑的三种方式——GGV投资笔记第三十八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GV纪源资本”(ID:GGVCapital),作者:符绩勋,36氪经授权发布。
GGV有话说:
提到“焦虑”,我们看待它的眼光似乎已不再刻板,焦虑不代表每天都是愁眉苦脸或是惴惴不安的状态。焦虑的本质,其实是人从现状中感受到的不确定性。
任何人,只要不断有追求,就会不断感受到焦虑。只要环境的不确定性在,焦虑,就会一直存在。我们会一直想着,怎样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有限的时间应该花在哪里?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市场是一个极具不确定性的环境,身在市场中的投资人,也一定逃不开焦虑这件事,但当我们理解了焦虑的意义,明确了目标,坚定了自己要前行的路径,那面对焦虑,我们将不再是一筹莫展。因为焦虑背后,是存在解决方案的。
如何看待和应对焦虑?本期 GGV投资笔记 ,让我们从投资人的视角来重新理解焦虑。
作者:符绩勋
编辑:张颖
焦虑和选择是来回转化的
最初进入投资领域,我就是带着焦虑来的。
1993年,我第一次到硅谷,那几年在美国和新加坡之间来回跑。到1997年之前,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已经崛起,整个东南亚经济也在腾飞,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未来在哪里?企业的未来又在哪里?后来我得出答案:未来必须跟创新有关系。而因为我是做科研出身,就更认可科技上的创新。于是我就萌生了想法:一定要进入到创投行业。
那时,我还在惠普的新加坡公司做工程师——搞研发,做产品。而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些外企驱动的科研不太会把最前沿的技术放在新加坡。如果留在原地,可能很快就会遇到个人发展的天花板。于是,我把目光锁定在新加坡国家科技局,打算以科技局为跳板,进入科技创投领域。
那是1996年,我不到30岁。
然而,这个选择为我带来了不小的焦虑感。国家科技局是个政府机关,和之前所处的工作环境很不一样,新的工作状态让我很不适应。当然,更大的问题在于我是降薪过去的,而这步棋对于未来而言是否走对了,还是个未知数。
开始的两年,我看到自己的朋友、同学,事业上都比我做得好。有些在石油公司,有些在航空公司,有些在金融行业,都做得有声有色。我记得每年12月31号,我们高中同学都会聚在一起喝酒,每个人都要报一下自己今年的情况——奖金怎么样,职业发展生涯怎么样,等等。
当时,我就没什么话可以讲。在那个年代,什么“创业”,“科技”,“创新”,这些话题还都太小众,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些东西。我很难对他人讲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怎样的价值。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是焦虑的——因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势必要承受的焦虑。
然而回过头看,我当时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放弃薪水更高的大公司岗位,去科技局做一份看上去没那么耀眼的工作?那也正是因为我在原本的现状中感受到了焦虑。我看到了世界在发生变化,我看到了去做更有价值的事的可能。焦虑,迫使我思考,从而做出选择。
所以说,选择与焦虑,真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到了2010年,我40岁的时候,做了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如何让风投行业更好地迎接未来?一家VC机构如何应对复杂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面对这些新的焦虑,有的时候需要做减法,有的时候需要做加法。而无论是加法和减法,都是在做选择。我依然处在从选择到焦虑,再迫使自己作出新选择的循环之中。
我想,只要自己还没停步,还在追求做到更好,这种“焦虑-选择”的循环也就将终生进行下去。
应对焦虑,离不开这三种方式
焦虑产生了,当然要想办法去应对,去缓解。我大体上有三种应对方式,概括来说就是:通过事情,通过他人,通过自己。
通过事情来应对压力,就是说当焦虑来临,我不能任由它困扰自己,不能原地等待。我要先行动起来,干起来。亲身投入到事情之中,投入到那些不确定性之中,从而去改变事情,去明确那些不确定性。
通过他人来应对压力,主要指的是对适当的人进行倾诉。对象可以是亲密的家人,也可以是工作上好朋友。不过,这种倾诉不是诉苦,不是去寻求安慰,而是很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样做,一方面,你会收到对方的反馈。在和对方交流时,你可能就会慢慢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如果这条路你认为是对的,那就坚持走下去。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你可以在倾诉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有时候,很多想法堆在脑子里面,像一团糨糊,毫无头绪,自己就会更加迷茫。而如果有个值得信任的人,让你能敞开心扉地说一说,你会发现往往无需对方给出什么意见,自己说着说着,就会把思路理清了。
而通过自己去应对焦虑,我认为主要是在内心明确、坚定自己的判断。用实际的选择,终结内心的纠结。再有,就是主动寻求一些自我放空的方式。我喜欢旅游,喜欢滑雪、潜水,也会去打打游戏、打打德扑。我觉得,当自己足够放松过之后,就自然会想回来,继续冲刺,不畏惧面对那些焦虑。
焦虑是我们前行的源动力
我认为创业者都是焦虑的,虽然他们不一定会透露给投资人,因为他们要体现自己自信的一面。但是,大部分创业者都在面对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都在思考自己遇到的挑战和问题,都在被迫做出各种选择。
有焦虑不是坏事,关键是看他们如何把焦虑转化成思考,从而转化成行动。焦虑,完全可以成为创业者前行的源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人正是生活的创业者,他们也在面对着更多不确定性,面对焦虑。今天,许多年轻人存在一种焦虑:时代发展的红利,会不会已经在上一代人手中采集完?属于他们的机会,还会像前辈遇到的那样多吗?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未来,我认为年轻人大可不必有这样的焦虑。中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所经历的进程,从改革开放至今也不过40年。今天,中国人均GDP是1万美元,相比于美国的6万美元,未来还是会有很长上升空间的。
很多年前,我就在看中国的互联网。2003年,GGV看到了电商的红利,投资了阿里巴巴。谁也没有想像到阿里巴巴能成为一个5000亿美金的公司,然而它最终成为了现实。
市场会不断地演变。消费的升级,消费习惯、生活习惯的变化,生活效率的提高,这些都会不断酝酿出机会。我相信,中国未来20年、30年、50年,等待年轻人去采集的果实还有很多。
寻找一个行业,一件事,去投身自己,投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青春,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或许是应对焦虑的最好姿态。
*作者介绍:符绩勋是GGV纪源资本的管理合伙人,他在风险投资领域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曾与众多成功企业家合作。
符绩勋一直关注在线旅游、出行、企业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曾投资去哪儿网(NASDAQ: QUNR)、优酷土豆(NYSE:YOKU)、Grab、UCweb、滴滴出行、满帮集团、美菜等公司,目前也担任小鹏汽车、哈啰出行、酷家乐等企业的董事。 符绩勋在诸多业内重大战略并购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包括优酷和土豆(中国科技领域第一起数十亿美元级的并购)、百度/去哪儿、携程/去哪儿和蘑菇街/美丽说。
相关推荐
投资人谈应对焦虑的三种方式——GGV投资笔记第三十八期
“全球化”终结了吗? | GGV投资笔记第三十一期
GGV乘风破浪史(二):变革中唯一的不变,是聚焦——GGV投资笔记第四十八期
做好投资必备的9个特质 | GGV投资笔记第三十六期
亲历SARS投资人:要积极,不要激进——GGV投资笔记第二十一期
听说有钱人专门花钱过滤信息 —— GGV投资笔记第三十五期
创业公司2020年生存指南——GGV投资笔记第二十期
撸猫撸狗背后的创业思考 | GGV投资笔记第三十三期
关于增长、招人、产品、管理,一线创业者的10个心得指南 | GGV投资笔记第三十四期
30%的期权池,能换来多少人才?——GGV投资笔记第二十五期
网址: 投资人谈应对焦虑的三种方式——GGV投资笔记第三十八期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1628.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