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Slack 社交网络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Slack 社交网络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0年07月16日 14:01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Slack是企业侧协作工具的明星,它曾经拥有高涨的人气。所以对微软推出竞争产品Teams一度是不屑的。但几年后,Teams在日活用户数等关键指标上已经超越了Slack。幸好,这家公司懂得调整自己而不是跟具备协同优势的微软硬碰硬。现在它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战略方向,横向发展,做企业的社交网络。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对此进行了分析。原文标题是:The Slack Social Network

划重点

“免费”(捆绑)让微软Teams日活用户数超越了Slack

微软的企业产品走垂直整合路线,要成为一切的操作系统

从Shared Channels到Slack Connect,Slack走出来一条横向整合的蹊径

既能解决客户问题又能挖掘自己的护城河的解决方案才是完美解决方案

2016年11月2日,微软在纽约进行的一场特别活动上发布了Teams。Slack决定纪念一下这一刻:

Slack CEO的推特:在《Times》用一整版广告给微软“道贺”

在祝贺的文字包裹下,广告仍透露出一丝傲慢的味道:

亲爱的微软,

哇,重大新闻!祝贺你们今天的发布。很高兴,我们对终于有了点竞争真心感到兴奋。

几年前,我们就意识到,切换到Slack的价值实在是太明显,而且用Slack的优势实在是太巨大了,以至于十年之内每一家企业都会用上Slack,或者“类似Slack”的东西。看到你回心转意,也采用了同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就更加确定了。说实话,虽说有点吓人,但我们知道这会更快地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

不过,所有这一切会比看起来要困难些。因此,当你着手要开发“类似的东西”时,我们希望为您提供一些友善的建议。

Slack的“建议”自然是出于私心,至少就这家初创企业如何看待自己相对微软的优势而言是这样的;广告里面是这样说的:

重要的不是功能

开放平台必不可少

做这件事必须用你的爱心去做

广告还在最后一点之后加上了这个:

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当我们说我们的使命是让大家的工作生活更简单,更愉快,更有效率时,我们可不是说说而已。如果你希望客户换成你的产品,那就得像我们那样对客户的成功做出同样的承诺,并为他们带来一样的快乐。

两年半之后,Team的日活用户数(DAU)超越了Slack。在公司最近的一次盈利电话会议上,微软CEO Satya Nadella 透露,Teams每天有7500万的活跃用户;Slack还没有提供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后的DAU数字,不过去年10月的时候他们的数字是1200万(在3月初病毒爆发之前微软的数字是3200万)。尽管Slack的广告看起来是在对微软成为竞争对手表示欢迎,但在他们的CEO Stewart Butterfield看来,Teams根本不是竞争对手。

幸运的是,对于Slack来说,这一点愈发已成为事实。

微软的反击

我一直以来都在打趣,说硅谷大部分人多次低估了Facebook,因为它只是和亲朋好友的社交网络,而科技圈的很多人士都在试图逃避那些亲朋好友。你也可以对微软说同样的话:虽然这家公司曾经是具有颠覆性的后起之秀,但这几十年来,它一直是硅谷各家企业想要颠覆的默认对象。因此,如果那些企业注定要失败的话,那微软也是如此。

而此外,就像Twitter是技术生态体系首选的社交网络一样,绝大多数的硅谷公司都是通过Google 来托管自己的电子邮件,使用Google的生产力软件,或者是众多试图对微软的Office谋权篡位的替代品。哪怕是云服务,初创企业往往也会AWS和Google Cloud Platform之间进行选择。没人想到或者看见微软。

然后就发生了一些神秘的事情;一家企业SaaS 公司将会像杂草一样疯长,在投资者和报道他们的媒体中引起了一阵阵的喧嚣,为了增长甚至IPO而不断融资,然后Team 与 Slack之争就出现了:

Teams与Slack的增长情况对比

Teams相对Slack的成功,原因显然是书上说的最古老的一条策略:Teams是免费的,而Slack不是。好吧,从技术上讲,Teams需要订阅Office Microsoft 365才能用(尽管是的,Teams和Slack都有免费版本),但是就像Slack自己指出的那样,其总可达市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免费用户。换句话说,其实选择就是我所说的:“免费”与付费之别。

此外,尽管Slack在广告联盟下结论说微软要想说服Slack用户“切换”到Teams会是多么的困难,但切换从来都不是目标:就像Facebook做Instagram Stories出来是为了打消新用户尝试一下Snapchat的念头一样,Teams也是防止微软客户尝试一下Slack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手段。在那种情况下,Slack往产品里面投入了多少“爱”也无关紧要了:那种爱不仅得不到回报,甚至连体验都没机会体验。

尽管如此,也不是说所有的Teams用户开始用这款软件都是因为受到了Slack的启发的:微软有一支庞大的销售团队,他们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了,而庞大的合作伙伴网络则可以为规模太小无法直接销售过去的公司提供服务;当Teams的数字超过了Slack 时,我曾写过关于后者的一篇文章:

我敢肯定,这个发布选择在微软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年度合作伙伴会议期间并非偶然。大多数媒体都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春季举行的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上,但这是因为写产品要比写生态体系容易得多,尤其是企业生态体系方面。

微软的合作伙伴网络的确是一条巨大的护城河。对于企业而言,很容易会把焦点放在最大型的公司身上,那是微软会直接打交道的客户,而像Slack这样的挑战者可以设立销售队伍来进行竞争。但是,在这些公司之下是成千上万的小型企业,哪怕这些公司有自己的IT主管,也要依靠外部供应商来建立自家的技术基础设施。而在这一块,微软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来培训和武装那些供应商。关键的一点是,这家公司还对其激励计划进行了全面改革,令其与合作伙伴可以分享Azure和Office 365的订阅收入,而不是获取客户的一次性收入。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让这些合作伙伴动力十足,提供并实施以微软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不仅一切(一般)都协作到一起了,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还能赚更多钱。那么,这就是Teams发布日活用户数情况的背景:微软不仅只是在自吹自擂,它还向自己的合作伙伴发出了一条讯息,那就是推动Teams是一项成功的策略。

其中的关键是整合。

微软的整合

在技术背景下进行任何有关集成和模块化的讨论,不可避免地都会让微软成为后者的终极典范,尤其是相对于苹果而言。实际上,尽管Windows可以在你希望使用的任何硬件上运行,但该公司的软件产品的设计宗旨始终都是协同工作,尤其是在企业当中使用的软件。Windows Server附带了Active Directory,后者是Microsoft Exchange的基础,而用户可以在自己的Windows计算机上通过Outlook来访问Exchange,而Office套件的其他软件在这计算机上也跑得更顺。说实话,切换套件里面任何一个的尝试都会非常的痛苦,微软不仅利用这些套件锁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推动着不断的升级,并利用这些升级来证明订阅定价的合理性,微软迈出的这一步很有先见之明,比硅谷其他人发现SaaS商业模式早了好几年。

云跟移动的结合开始将这种整合打破:微软被误导的以Windows为中心的策略意味着Office在主流移动平台上不可用,导致其他公司开始寻找基于云计算的替代方案,从而使得试用和支持都变得容易许多。Satya Nadella作为CEO的首次公开露面就是发布Office for iPad,其重要性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说他最大的胜利就是终结了Windows的原因也在此。

微软以Windows为中心的做法的终结,以及向云端的迁移,这些并不意味着微软对整合的关注或者成为操作系统的尝试终结了。该公司只是改变了自己对操作系统的定义; Satya Nadella在2019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曾经说:

对我们来说,另一项努力就是我们所说的Microsoft365。我们想要做的是推动这样一个概念,Office 365关乎的是用户,用户会跟其他用户和其他人建立关系,他们会有一堆的人工产品,有自己的日程表,自己的项目,自己的文档,以及很多的其他东西,待办事项,而且他们还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设备。这些Microsoft 365全都管。

有时候我认为这种新操作系统不会从硬件开始,因为按照我读书的时候《操作系统》这本书的作者之一Tanenbaum的说法,经典的操作系统定义是这么说的:“它会做两件事情,一是对硬件进行抽象,二是创建应用模型。”现在,对硬件的抽象必须从对你生活当中的一切硬件进行抽象开始,所以,提出这是一个设备的概念很有趣并且非常重要,这并不意味着启动你的设备的内核会消失,它仍然存在,但我认为跟生活真正相关的一点是“嘿,对我生活当中使用的所有硬件进行的那种抽象会是什么样的?”——其中一些是共享的,另外一些则是个人的。紧接着,它的应用模型有会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出超越这一切硬件的体验?这就是我们对Microsoft 365的全部追求。

这就是Teams做得风生水起的地方:如果你完全融入微软的生态体系的话,一个把你的联系人、对话、电话,文件存取、第三方应用以一种“可行”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应用正合你的需要;在2018年12月的Daily Update里面,我曾经解释了我对Teams的使用体验:

情况大概是这样的:Dropbox 绝对比One Drive好。Google Apps在协作方面比Microsoft Office应用更好。Asana优于Planner。而且,很明显,Slack 在聊天方面比Teams强。但是,把它们全部凑到一起用体验很糟糕:对我而言,用户体验的关键不是任何单一应用,而是所有应用一起使用的整体体验,就我想要的工作方式而言,把所有内容都组织到一个地方要好得多。从这一点来看,Team与其说是个聊天应用,不如说是云端的文件浏览器。

这就是Slack(硅谷往往也是)无法理解微软的竞争优势在哪里的原因:微软之所以能获胜,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捆绑销售,或者是因为它拥有出色的地面战能力。就凭借着什么都能做,哪怕做得不怎么样,微软提供的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尤其是针对那些其实占据市场主导的非技术员工。Slack也许给自己的聊天客户端注入了爱,但是聊天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微软往往似乎是唯一了解这一点的企业。

Slack Connect

这让Slack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位置:在微软的销售团队和合作伙伴网络的支持下,Teams是“免费的”,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Teams其实更容易使用。除非你的工作是整天聊天,否则为什么要选择Slack?实际上,这就是Slack的解决方案:Slack在过去几年中所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让聊天本身成为一道护城河,不仅是因为它变得更加擅长,也因为它扩展了你可以跟谁聊天的范围。

其中的关键一环是Shared Channels,在经过了漫长的两年Beta期之后,这项功能终于在2019年正式推出了。来自Slack博客的公告:

作为完成工作的一个更好的手段,Slack每天都有数百万人在使用:我们更快,让协作更有效,可以跟同事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并且跟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app和程序无缝地集成。但是,发生在我们组织以外的那些工作又该怎么办呢——跟供应商、合作伙伴、承包商协作的那些工作又该怎么办呢?为什么这些工作就要妥协呢?

为此,我们推出了共享频道(shared channels),这是一项让分布在不同组织的Slack团队可以像在内部一样轻松高效地进行协作的新功能。今天,我们正式推出beta版,所有付费套餐均可访问。

共享频道的工作方式跟普通的Slack频道一样,只不过现在连接的是不同的组织。这意味着来自公司A的团队可以跟他们在公司B的合作伙伴在同一个Slack频道内进行沟通。新加入项目的人员可以随时访问项目的档案,让他们迅速掌握情况。团队可以轻松地共享更新和文件,邀请合适的人员加入,并迅速做出决定——所有这些都在Slack的同一个地方进行。

相对于Slack想要成为一个平台的尝试,Shared Channels这项功能的吸引力要大得多,尤其是在强调Slack 如何比Teams更好方面。首先,聊天才是重点,而不是跟工具链的集成(那些工具可能因公司而异,很麻烦),这会让Slack作为聊天客户端的优势脱颖而出。其次,由于Slack并没有跟很多的其他应用深度集成,所以可以更轻松地横向连接不同的公司。第三,先发优势很重要。

不妨看看该公司上个月底发布的Slack Connect:

多年来,Slack一直在改变数以百万计的人在自家组织内部的协作工作方式。通过将内部沟通从收件箱转移到频道,团队可以更加透明地工作,并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但是我们知道,工作不会止步于公司的高墙之内。所以,我们今天迈出了下一步,将Slack的所有优势带给跟你合作的每个人,无论是他是来自于组织内部还是外部。让我们为您带来Slack Connect:组织相互沟通的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式。

在客户帮助下,通过四年多时间的开发和打磨,Slack Connect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可让你将跟外部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人的所有对话都转移到Slack上面,从而取代电子邮件,并把业务协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今天开始,多达20个组织可以集中在一个Slack频道里面,从而令客户能够将其更多的外部生态体系带进到Slack里面,比方说整条供应链,公司的子公司或行业同行等。

Slack Connect不只是可以用来聊天:你不仅可以让多家公司共存在一个频道里面,还可以管理不同组织之间的数据流;换句话说,当微软正忙着在云端搭建操作系统时,Slack决定搭建企业社交网络。或者,用视觉的语言来说,微软是一家垂直公司,而Slack则是全力朝着水平化发展:

横向发展的Slack;纵向贯通的微软

这是对共享频道各种优势的加倍下注。聊天的用户体验尤其重要。这个能成为可能的唯一理由是Slack把注意力放在了技术栈的一个特定地方,利用Slack Connect的公司越多,Slack的护城河就越牢靠。而社交网络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其最佳功能在于你的朋友是否在上面,或者在这种情况下,跟你合作的公司是否也在用Slack。

当然,我觉得这很吸引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共享频道的话我如何才能搭建起Stratechery的 播客服务,而这意味着,是的,我给Microsoft 365和Slack都掏了腰包,而且乐于如此。Stratechery 已经跟其他4家公司建立了连接,而且这个数字只会不断上升。Slack似乎已经吸取了所有成功公司都必须掌握的经验教训:理想化的声明或者广告,比如用“爱”来开发什么的,远不如在此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既能解决客户问题又能给自己的产品挖掘护城河来得有用。

Slack转变成企业社交网络对于微软来说未必就是个坏消息。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这反而会除掉了企业云操作系统的一个潜在竞争者。但是,这的确会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开发不同于微软的模块化替代品?

答案显然是Google:这家公司既拥有资源,又有G Suite这套核心产品。但最大的障碍是,这家搜索公司是不能证明那条规则的例外:在一个既对该公司开发的东西无比渴望又彻底开放的市场,Google搜索只靠做得更好就取胜了。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真的只有一个点击之遥。

这给Google在企业市场的努力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家公司从来都没有学会如何去倾听客户,如何去销售或者如何去搭建生态体系。是的,Android上面有你想要的任意数量的app,但这更多要取决于移动机会的规模(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可以成为对开发人员的寻租平台,但仍拥有庞大生态体系的原因)。要想用一流的应用创建出一个取代微软的全栈平台,需要Google具备那些自己从未证明过的能力。

因此,尽管微软仍然需要学习如何去吸引新公司,但它在大多数企业市场上的护城河仍然像以往一样的强大。Slack挖掘自己的护城河值得称道。

译者:boxi。

相关推荐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Slack 社交网络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信息的定义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Facebook、Libra与“持久战”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互联网竞争的一个监管框架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一个时代的早期结束了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谷歌与环境计算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整个科技行业需要变革
知名分析师 Ben Thompson:Apple是科技公司吗?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 :苹果 OS X 系统的终结
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如何监管互联网?

网址: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Slack 社交网络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1931.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