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季后赛”
“三个苦逼,在忆苦思辨……”
6月6日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晒出了他与李斌、李想的合照,并配文如上。这番自我解嘲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这三位心知肚明。两个月后,三人终于在美股“聚首”。
8月8日,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IPO文件,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就在小鹏提交招股书的一周前,“三个苦逼”之一的李想和他的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挂牌。相比蔚来(2018年9月IPO),这两家几乎是晚了两年。
至此,王兴曾“预言”的未来会活下来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均已经完成或即将上市。当然,王兴的判断未必正确,传统车企出身的沈辉就曾因此回击过王兴,沈辉的威马也在积极筹备IPO。据相关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计划在今年年内登陆科创板。同时,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也宣布启动C轮融资,并计划明年在科创板上市。
踏上上市之路的新车企,或许不止三五家,但是IPO就意味着可以活下去吗?
新造车“季后赛”
上市是今年新能源车行业的重点词。与此同时,退场则成为了另一个热词。
理想、小鹏或者威马等新造车势力紧锣密鼓登陆资本市场的同时,拜腾、博骏、赛麟等曾经小有名气甚至获得过数十亿元融资的选手们,均在今年上半年因为资金链断裂倒在了量产前夜。
一边是退场、一边是上市,预示着整个新造车企业第一阶段竞争的结束,赛事正在进入第二阶段。
无论是王兴的“三强”,还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加码(当然还有房地产巨头恒大的强势入局),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所有参赛者来说,都只是结束了常规赛、进入了季后赛。
上市虽然是一家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但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IPO并不能缓解太多生存压力。就像前不久理想汽车挂牌后李想回答媒体“是否走过最艰难时刻”的一句话:并没有,更难的还在后面。
李想的这个“更难”并不是夸张,因为对于任何新造车势力而言,上市最大的意义就是融资。从新造车这个概念诞生之初,缺钱就一直它们最大的困扰。那些被迫退场的新车企绝大多数也都是倒在了融资不顺、资金链断裂上。
而上市从财务层面来看,也只是获得了一次融资机会。当初蔚来上市时,李斌就坦诚地表示:“上市只是一次融资。”
对此,相关出行领域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融资是车企IPO最直接的目标,首先新车企融资次数和规模越来越多,一级市场已经很难满足它们的融资需求;其次,投资人有退出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最后,二级市场随着特斯拉的暴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种大趋势下尽快上市能把握好的时机。”专家强调,当初蔚来上市之后股价一路下跌,而现在理想上市之后股价却一路上涨,“其实二者股价不同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上市获得融资之后,新造车企业并不能改变缺钱的总体态势,这一点从蔚来上市一年多的表现就能看到。蔚来上市后几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直到今年获得合肥政府70亿元融资、六家银行104亿元综合授信之后,才算“暂时”得到了缓解。
所谓“暂时”,是因为缓过一口气的李斌依然表示:蔚来并没有真正的摆脱危险,只是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
从拼量产到拼销量
李斌的“ICU比喻”可能有些谨慎,但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迈过量产这道门槛后的他,比谁都要明白过坎后的艰难。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车辆量产、公司上市之前,它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投资人相信自己的“梦想”,并在获得投资之后成功实现新车的量产上市。
当完成第一步之后,它们需要面对的就不再仅仅是投资人,而是公众。新造车企业需要让整个市场的消费者相信它们的故事,并且拿出真金白银来购买它们的产品,这个挑战的难度显然更甚于说服投资人。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虽然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被炒得火热,但更多的消费者却在持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这股热潮。
对此,相关出行领域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资本市场现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追捧显然是过于狂热了,虽然特斯拉代表着未来,而且每个季度也在实现非常可观的增长,但资本市场无论是对于特斯拉还是其他电动车企业似乎都过于乐观,甚至可以说疯狂。这显然是不理性的,也让整个行业充满了泡沫。”
对于行业领头羊特斯拉,其持有同样的观点:“刚刚跨过盈利线的特斯拉,市值甚至超过了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要知道无论是在利润还是销量等硬性数据上,特斯拉和丰田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包括特斯拉在内,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的业务能力都难以支撑那么高的股价和估值。”
CNBC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吉姆·克莱姆也在节目中对新能源车企的投资人发出警告:“一些电动车企业看似繁荣,但细看更像一个已开始破灭的泡沫。”
抛开狂热的资本市场,回归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更为残酷的现状:虽然发展多年,但从国内整体市场销量以及占比来看,新能源汽车依然是绝对的“小小众”。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累计产销为1011.2万辆,同比下滑16.8%;上半年累计实现销量1025.7万辆,同比下滑16.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万辆和30.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0.3%和39.2%。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不到整体汽车销量的4%。而这仅有的4%中,真正由普通消费者购买的车辆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被车企投入到了企业级的出行领域。
去年何小鹏和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都曾在公开场合透露过,2019年1-9月国内电动汽车真实消费者的数量大约只有十几万辆。而2018年前三个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可是分别达到了88.8万辆和87.2万辆。
如何“抓住”窗口期
产销量下滑的原因有很多,国内造车新势力都明白竞争的“痛点”在哪里,但是谁能真正解决痛点?
面对那些拥有数十年造车经验的传统车企,在操控、燃油经济性、稳定性等方面新车企很难占到便宜,必须去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但发力新造车企业擅长的智能化、互联网化时,前面又横着一个特斯拉……
实际上,很多汽车圈的业内人士也在纳闷,以特斯拉那被无数人吐槽的装配工艺,显然远远配不上它的售价。但智能化上的巨大领先优势和品牌效应,依然让其俘获了无数中国用户的芳心。要知道特斯拉全功能的辅助驾驶模块(FSD)是需要额外选装的,而几乎每一位购买特斯拉的用户都会多花几万块选装FSD。
很少有人去琢磨:为什么特斯拉在不断下调整车售价的同时,却多次上调了FSD的选装价格。但它就是卖断货。
这些举措的背后,源自特斯拉对自身软件层面优势的自信。奥迪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杜斯曼此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承认,在计算和软件架构以及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领先两年。当然,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不仅是在倒闭边缘咬牙坚持了17年,也因为抢跑而抓住了市场窗口期,这才得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如今的蔚来、小鹏和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自然也希望以智能化为差异化竞争的重点,虽然现阶段在智能化方面它们不及特斯拉,但仍要领先于多数传统车企。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新造车企业去思考:曾经不重视软件研发的传统车企,一旦在智能化和电气化方面发力,会是怎样的局面?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知名大厂已经开始寻求软件和智能化层面的突破。去年6月,大众汽车成立了独立软件开发部门Car.Software.Org;上个月,上汽集团正式亮相了其软件中心“零束”;而丰田汽车也宣布将扩大“丰田研究院高级开发公司”的业务范畴,专注于软件开发。
即便这些软件层面的投入不可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这些财大气粗的传统车企意识到智能化的重要性之后,用“金钱换时间”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后发劣势造成的差距。
想象一下,一旦国内新造车企业失去智能化方面的领先优势,竞争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守住自己在过去几年行业发展期积累的优势,并不断扩大这种势能形成持续的购买力,将是蔚来、小鹏和理想们在融资之外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毕竟,它们均已经实现量产上市,销量和利润就是未来考量它们的唯一指标。
相关推荐
新造车“季后赛”
新造车杀入第二窗口期
新造车的下半场
泡沫上的新造车:卖车5万辆,市值4千亿
交付难、销售难、融资难,新造车势力时间窗口加速关闭
观察+ | 新造车避坑指南:千万别忘了老车主
两年融资 280 亿,美国的新造车势力又行了?
新造车大退潮:被时代甩掉的“颠覆者”
2020展望 | 新造车行业:差距快速拉开,淘汰真正开始
「新造车」七年:烧钱厮杀,高管逃离,裁员欠薪
网址: 新造车“季后赛”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2636.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