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元年,重伤于疫情,是多数“早教+托育”机构的真实写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张雪玲,36氪经授权发布。
导语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全面开放,新生代家长对早教和托育越来越认同。早教和托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业务形态,早教更偏向于亲子课;托育则是保为主、教为辅。随着国家相关政策不断推动,社会对于早教和托育重视程度旗鼓相当,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早教+托育”的混合经营模式,拓宽学员在机构内学习内容和年限。在2019年“托育元年”前后,大批量的早教、托育中心涌现,企图占领机构附近生源。
但好景不长,早教托育行业在2020年进入了近半年的停摆时期。纵使疫情推动了早教向线上发展,但绝大部分早教中心依旧“留守”线下,一直坚持到线下复课。成都的苏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以下为苏老师口述:
01
刚创业就“被跑路”
几乎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说,觉得开早教、托育机构和我“不搭”。可能经营咖啡店、小酒馆或者民宿之类的小店更像是我的风格。不只是朋友,也会有家长因为我年纪小还不是妈妈,质疑机构的专业度。但其实在我看来,做教育,用心更重要。
在进入教育行业之前,我会经常去探望周遭残联的小朋友,或看望战乱、发达国家的孩子,给他们上课。但此时我接触的孩子年龄基本都在5岁以上,和现在机构内学员年龄存在差距。回到成都做早教、托育,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2018年底,初回家乡。一个朋友拉我做机构股东,抱着做运营的心态,我很快把钱打过去了。但没过多久,其余股东就带着机构里的所有老师跑路了。一时间,房租、工资、老师,所有的压力都到了我一个人身上。机构里一团糟,孩子来上课却没有老师,一直在哭。当时我在想,如果我也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他们可以去找其他的学校,但孩子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不小的影响。也就是在那一天,我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我顶着压力亲自去当老师,带了一周的小学员,做梦都在给孩子换尿布。跟家长做承诺做计划,希望他们相信我们,不要退费,当然有一部分肯定是退费了。最终留下来的学员一直读到了毕业,见证了我一步一步是怎么走出来的。在我看来,当时的经历比这次疫情还要难过的多。
02
疫情太不稳定了,我们再等等看
机构刚有起色,又遇到了新冠疫情。线下机构停摆,从今年2月一直延续到5月中旬。房租和教师工资的压力再一次如山向我压来。成都其余地区陆陆续续出现教育机构倒闭、跑路的消息,家长内心其实也非常惶恐。但幸运的是,经过2019年一年的努力,机构内的家长都十分认可、相信我们,没有中途退费的情况发生。老生维护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招新生方面,难度加大了不少。
刚开始复课时,几个新报名学员的加入,让我觉得慢慢回到了正轨。但到了6月,北京疫情反复,所有预计要来上课的新会员,全都表示,“疫情太不稳定了,我们再等等看”。这种情况一直到8月份才有所好转。
托育转型线上可能性为0,但早教在线化还有一些可行性,不少机构也正在大张旗鼓的发展中。但在我看来,线上传授一定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接触量大,我也不建议小学员长时间面向屏幕,同时也不能确保这里的家长能否接受。并且定价是否需要比线下低、线下复课后是否需要保留线上模式等等也需要充分的考量。所以这也是我只做线上育儿分享,没有做线上教学的一些原因。
03
时代更迭,早教也需要更新换代
起初机构以加盟的方式展开运营,每隔一两个月品牌商就会给我寄来新版的教材,不难发现,除封面改了,新教材和一年前的内容大同小异,几乎完全没有更新变动。但是每5年,社会都在不断的进步。现在的孩子很聪明,能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也越来越多。最早一批做早教的人,可能他们的课程还停滞在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更早。这样的教材有用,但对于孩子来说或许不是最有用的。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自己设计出一套结合国内时事,真正适合四川学员的课程。
事实证明,这样的突破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研发课程的过程十分痛苦,但现在机构的课程体系,是市面上独一份的,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认可,并且也在不断的更新进步。例如今年清明,举国哀悼,但孩子知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自己和国家正在经历什么?所以机构借此设置了一堂生命教育课,由浅入深的给小学员讲解生命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可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下好口碑,许多新学员的获取都靠家长转介绍。但其实除课程外,我们的地段、规模等都只处于业内一般水平。等到机构专业性和师资进一步打磨,扎实基础之后,机构才会考虑进一步扩张,做大自己的品牌,让更多孩子和家庭获益。
刚接触托育时,我以为多数学员会是因为父母没有时间照看、或者请保姆不放心才被送进托育班。但慢慢发现,更多的是哪怕父母有时间,也会希望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启蒙教育。新生代父母的思维发生了转变,早教、托育慢慢成为了刚需。2000年前后,那时的家长认为孩子3岁之前上课学不到什么东西;到了2008年左右,早教行业全面兴起,但此时的受众基本上都分布在一线城市;到了现在,二线城市已经跟上,三四线城市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扭转观念。但不变的是,无论是几线城市,所有的家庭都会有大小不一的育儿问题,他们都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进行引导和交流,而不是通过听爸妈的话、百度、看书这类不成体系的片段知识育儿。经常有二胎妈妈开这样的玩笑,“大号练废了,小号重新练”。随着时间推移,家长也真正意识到了早教的重要性。
如今早教基本上都是亲子课程。因为原生家庭的带养十分重要,早教课更多是教父母如何和孩子进行教导、交流和相处。不论是早教、幼儿园,甚至K12阶段,最好的教育肯定是父母给的。所以除了专门为小学员制定课程,了解他们的习性,机构也会开设父母课堂,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系统地讲解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或者问题。
机构内最小的早教学员只有4个月,待到学员年纪大一点就可以参加托育班,进行系统化的集体生活,也可以说一种是幼小衔接班。同样,或许有的家庭迫于种种原因无法上幼儿园,无奈之下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继续上课。但早教、托育机构要想完全替代幼儿园,目前还不太可能。
结语
行业内有这样的一句话广为流传,“你家孩子来上托育,我带一天知道有没有上过早教;你家孩子上幼儿园,我带一天知道有没有上过托育”。学前教育已经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流程。
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举办托育机构的登记和备案事项。国家和各级政府多年政策措施促进着早教、托育行业发展。经历过“托育元年”和疫情冲击的早教托育机构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洗牌。大浪淘沙,能够活下去的教育机构,不是靠运气,而是实力和用心。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使得行业正向发展,实现国家“2025年基本建成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短期目标。
相关推荐
生于元年,重伤于疫情,是多数“早教+托育”机构的真实写照
以早教、托育、家教盒子、IP动画四大业务为核心,「运动宝贝」打造早幼教生态链
“托育国标”落地,低迷近一年的赛道能否解冻?
数千亿体量的托育市场,未来的盈利点在哪?丨36氪启蒙早幼教专题
解放新手妈妈劳动力,「朋恩日托」打造中高端写字楼托育中心
0-3岁托育市场规范化,「EarlyBird」想帮助家长解决“托幼”难题
36氪首发 | 为托育机构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时光迹」获 500 万元天使轮融资
疫情重创早教业,一季度倒闭220家,有人跑路有人硬扛
一周项目盘点:朋恩日托、艺启蒙、一刻馆、Urjoy school | 36氪启蒙早教专题
家长的焦虑,会怎样影响早教行业的发展?15份报告为你解读发展趋势
网址: 生于元年,重伤于疫情,是多数“早教+托育”机构的真实写照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3481.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