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19年07月02日 11:12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V智识”(ID:CVAI2019),作者 余洋洋,编辑 张丽娟。36氪经授权转载。

CV智识从多个信源处了解到,旷视正筹备于今年之内赴香港上市,并积极考虑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旷视目前距离上市已非常接近。”一位旷视内部人员向CV智识透露。

自2019年起,不断有香港媒体曝出旷视与各家投行协商赴港IPO事宜。

据路透社香港报道,旷视已邀请花旗、高盛和摩根大通等三家投行参与其赴港IPO。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旷视IPO初步日期定在7月份。

旷视于2019年5月初公布其最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7.5亿美元,此次融资将使得旷视的估值从之前的10亿美元提升至超过40亿美元。而在旷视今年融资之前,彭博社也曾报道旷视正在为香港IPO筹集资金,筹资规模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

01.或将赴港上市

据香港信报报道,旷视曾计划今年4月底至5月初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积极考虑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

港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规定“同股不同权”拟上市公司上市时最低预期市值需达到400亿港元,约合50亿美元。最近一次融资使得旷视的估值接近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上市要求。

一位知情人士向CV智识表示,对公司(旷视)来说,能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上市当然更好。

港交所规定上市公司“如果市值少于400亿港元,则需要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收入不低于10亿港元。”如果市值未及400亿港元,只要最近一个财年的收入达到10亿港元,旷视同样可以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在香港上市。

这意味着,估值达到400亿港元或者最近一个财年的收入达到10亿港元,只要满足其中一项条件,旷视就可在今年内拿到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入场券。据香港信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旷视的财务状况已达收支平衡,有别于部分“同股不同权”企业在上市前依然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图片来源(旷视科技官方微博)

自港交所去年引入“同股不同权”上市制度后,小米及美团先后通过此股权架构上市,但之后再未出现其他“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钢材B2B电商平台找钢网2018年曾递交“同股不同权”上市申请,但最终改用传统方式挂牌。香港本地金融科技网贷平台WeLab2018年同样考虑过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也没能成功。

同股不同权政策虽然为无数新经济公司带来了福音,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港交所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规定了企业上市后同股不同权股东不得提高不同股权比例,且同股不同权股东的投票权不得超过普通股投票权的10倍。

这意味着,如果掌权者的持股比例乘以投票权倍数所带来的决定权不足以左右一家公司,那么“同股不同权”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一方面港交所“同股不同权”上市仍有较高的限制条件,迄今为止仅有小米和美团两家内地公司成功通过此架构上市;另一方面中国内地正大力推进科创板以期留住新经济公司。

一时间外界猜测,旷视、云从等AI独角兽也有可能会选择上科创板。云知声副总裁、联合创始人温浩曾对CV智识谈及公司上市问题:“上市是迟早的事,即使不上科创板也会选主板。”

相比港交所,科创板对“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的要求会更加宽松一些。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科创板“同股不同权”上市企业预计市值不得低于100亿元,若企业最近一年年收入不低于5亿元,则市值不得低于50亿元。

科创板对“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的估值和盈利要求均低于港交所。但科创板没有明确规定“同股不同权”股东的投票权倍数,这意味着上市后“同股不同权”股东对公司的掌控力并不明朗。

从目前的动作来看,旷视上市的第一选择仍是港交所,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上科创板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02.希望是第一家上市的AI公司

旷视于2017年10月底完成C轮4.6亿美元融资后,创始人兼CEO印奇曾发表对于公司上市的看法。

在印奇看来,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会有纯深度学习,或纯人工智能的公司走上资本市场。“这是会发生的,我们希望我们会是第一个。”印奇表示。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图片来源(旷视科技官方微博)

CV智识查询公开资料发现,旷视已于2013年在香港成立壳公司“旷视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该香港公司100%控股印奇名下一家内地公司——“北京迈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据香港商业及公司目录网站HKGBusiness.com提供的数据显示,旷视香港公司于2013年2月19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目前仍处于续存状态。

通常来说,有意赴港上市的内地公司都会采取VIE架构,阿里和百度赴港上市时都采取过类似的做法。

近两年来,旷视还明显加大了人员扩张的规模。据旷视员工向CV智识透露,“大约两年前旷视还只有四五百人左右,到今年已经有两到三千人,翻了好几倍。”除了融科资讯中心,旷视现在也已经在中关村附近的海龙大厦和西二旗设立了办公室。

对于上市,一位旷视内部员工的看法是“旷视可能成立的时间比较早,走在前面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

“旷视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深度学习平台,有了自己的框架之后,落地会更方便,不会受制于人,如果是自己的框架的话,想做哪些改进就可以很方便地去做。框架没有开源,至少整个(旷视)研究院都在用,训练速度等等都要比外面开源的版本好很多。”

旷视内部深度学习平台名为“Brain++”,其开发时间比业内应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谷歌深度学习平台 TensorFlow开源时间更早。

对于自研深度学习平台的原因,旷视市场与品牌中心总经理谢忆楠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我们早于谷歌推出的原因并非他们没开源,而是因为我们认为拥有自己的深度学习引擎将会是旷视作为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优势在近一两年开始凸显,上述旷视员工向CV智识透露,在最近与商汤的几轮竞标中,旷视也都取得了成功。

除此之外,近一两年,旷视还将其业务重心从安防转移到了物联网、机器人和智慧城市领域,并建立了自己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河图。不仅如此,旷视还投资了包括鲸仓科技、艾瑞思机器人和Video++在内的几家物流机器人和文娱传媒公司。上述举动显示出其落地已逐步从安防领域转移到更多其他领域。

但据旷视员工向CV智识透露,“我觉得只是附加的,安防还是挣了大部分的钱。”现在的技术落地“切入的还是安防”。

谈及AI公司上市问题,云知声创始人黄伟也曾对CV智识表达过担忧,“AI公司估值太高的反而不敢上,怕泡沫破掉。”

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登陆港交所,是对一家公司估值、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一家备受瞩目的AI独角兽公司,最终什么时候上市,能去哪里上市,更像是一件可遇不可求而非一锤定音的事情。

相关推荐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媒体:旷视筹备今年之内赴港上市 寻求“同股不同权”
首例同股不同权 A 股上市,科技独角兽能获得哪些启示?
旷视科技近期将申请赴港上市,募资最多10亿美元
历经9轮融资,上半年亏损52亿……旷视赴港IPO的背后,资本市场或迎来AI独角兽上市潮?
旷视上市再蒙阴影,AI公司上市怎么这么难?
半年收入超9亿,盈利超3000万,旷视冲击AI第一股
最前线| 同股不同权规则调整落地,小米、美团有望纳入港股通
旷视与投资者对赌协议曝光:若2021年1月未完成上市须赎回优先股
旷视科技回应未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报道不实

网址: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360.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