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月报|Capella Space发布第一批Sequoia雷达卫星影像,高分十三号高轨遥感卫星成功发射,以及值得关注的热点资讯
编者按:行业月报,纵览本月商业航天遥感行业焦点。受到国庆节假日影响,十月商业航天领域热度有所回落,国内融资方面没有重大进展。美国商业卫星公司Capella Space公布了第一批Sequoia雷达卫星影像,继续追赶欧洲SAR卫星企业,中国SAR卫星公司必须提速发展了。起源太空(Origin Space)将于近期启动其首个“太空采矿机器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由商业公司主导的采矿机器人也进入到了研制的最后阶段,并有望于近期发射。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计划于11月14日执行首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送4名宇航员上太空。
整理:刘年华
编辑:石亚琼
配图来源:Pixabay
十月新闻热点
Capella Space发布第一批Sequoia雷达卫星影像
美国商业卫星公司Capella Space于10月6日公布了第一批Sequoia雷达卫星影像,分辨率为2米。Capella Space公司创始人发布文章宣布达成目标,正式成为美国第一个SAR卫星星座运营商。
Capella Space本次发布了三张图片,分别展示了迪拜的朱美拉棕榈岛、萨尔瓦多的圣安娜火山和印度的孙德尔班国家公园。Capella Space后续还会发布0.5米空间分辨率的Spot模式图像。
相比于芬兰的ICEYE公司,Capella Space整体进度稍晚,但正式发布影像也代表了美国在SAR卫星商业领域步入新阶段。中国当前在SAR卫星领域技术进展比较前沿的有智星空间,今年5月已完成机载成像试验,暂未进行在轨卫星验证。
→《America’s First Commercial SAR - Capella Space》
高分十三号高轨遥感卫星成功发射
10月12日0时57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高分十三号卫星直冲云霄,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三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是一颗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轨遥感星!高分十三号发射成功》
NASA与SpaceX确定于11月14日进行首次商业载人航天
据中新网援引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计划于11月14日执行首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送4名宇航员上太空。此前为了评估“猎鹰9号”火箭的引擎问题,这项任务略微推迟。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NASA和SpaceX的高层表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空天界《NASA与SpaceX确定于11月14日进行首次商业载人航天》
起源太空首个太空采矿机器人进入研制最后阶段
起源太空(Origin Space)将于近期启动其首个“太空采矿机器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由商业公司主导的采矿机器人也进入到了研制的最后阶段。根据计划,太空采矿机器人NEO-1——将由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作为辅助载荷发射,进入5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并有望于近期发射。
同时,由起源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共同研制的新型紫外相机成功发射入轨,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实现高性能光转换型日盲紫外探测器件的在轨试验验证。
→起源太空《中国首个太空采矿机器人亮相国际太空论坛,究竟长啥样?》
十月融资合同
日碎片清理创企完成E轮融资,融资总额达1.91亿美元
日本东京空间碎片清理与在轨服务创企宇宙尺度(Astroscale)控股有限公司已完成5100万美元的E轮融资,使其融资总额达到了1.91亿美元。本轮融资由东京风投机构aStart株式会社领投。
2013年成立的宇宙尺度公司现有140名雇员,分布在五大洲。宇宙尺度日本公司工作重点是ELSA-d。宇宙尺度英国公司正在牵头建设作为卫星在轨服务任务操作中枢的“在轨服务控制中心-国家设施”。宇宙尺度美国公司和新成立的宇宙尺度以色列公司则重点从事卫星在轨服务研究和一项静地卫星延寿任务的研制工作。
→航小宇《日碎片清理创企完成E轮融资,融资总额达1.91亿美元》
Airbus获得3.5亿欧元合同,为欧盟哥白尼计划制造冰监测卫星
欧洲航天局(ESA)与空客(Airbus)签订了3.5亿欧元(3.52亿美元)的合同,为欧盟哥白尼(Copernicus)对地观测计划研制一颗冰监测卫星。该星名为“哥白尼极地冰雪地形高度计”(CRISTAL,简称“水晶”),计划在2027年发射,欧盟打算使用水晶卫星监测冰冻圈,包括地球表面所有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水。
→SpaceNews《Airbus signs $350 million contract to build CRISTAL ice-monitoring satellite for EU》
欧空局签发月球和火星探测合同
欧洲航天局(ESA)已就其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下的几项工作签发了合同,涉及月球“门户”舱段和一项火星样品回送任务。该局把这些合同的宣布同国际宇航大会(IAC)10月14日的一场会议联系在了一起。欧空局和欧洲厂家在会上讨论了它们同NASA在“阿蒂米斯”探月计划和“火星样品回送”系列任务上的伙伴关系。这些项目依靠的是欧空局成员国在去年11月“航天19+”部长会议上提供的探测计划出资。局长沃纳在大会上说,“这为我们共同前往低地轨道、月球和火星带来了新的可能”。
→航小宇《欧空局签发月球和火星探测合同》
高光谱遥感创企获美空军1600万美元合同
据外媒体报道,借助美国政府近日宣布的一项1600万美元的合同,遥感创企轨道帮手公司(Orbital Sidekick)正在加速开展卫星建造和发射工作,以建设由6颗高光谱成像卫星组网的一个星座。这笔政府资金来自美国空军下设商业投资机构AFVentures(空军创投)的“战略融资”计划,并得到美国天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SMC)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的支持。轨道帮手公司也拿出了私人投资与之配套。
→微视航天《高光谱遥感创企获美空军1600万美元合同》
十月人气观点
10月27日,Starlink低调的开始了公测,向客户提供了资费标准,标志着商业运营的开端。此次Starlink公布的资费标准并不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并且报价也十分模糊,不同资费等级没有划分,用户终端的租赁费用没有给出,是否有流量上限也没有说明。只是突出显示了他们的优势,延迟低,对于即时网络游戏的用户来说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个如此大的项目,为何给人如此匆匆忙忙的感觉?有人分析说,是马斯克想尽快开始赚钱,也许有这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SpaceJournal认为并不是这样。Starlink目前公布的资费标准还没有做到成为“支付得起的宽带卫星网络”,如果富裕的美国农民都觉得贵,更勿论第三世界国家了,那么未来只有一条路可走,拿到美国农村宽带补贴,降费。
→Space Journal《一切都是商业游戏,Starlink公测背后》/《Starlink资费标准竞争力分析》
自2020年以来,民营火箭企业获得投资金额越来越大的同时,获得投资的企业却越来越少。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早期较为活跃的13家民营火箭公司中,今年仅有星际荣耀、深蓝航天、蓝箭航天、天兵科技、零壹空间5家火箭产业民营企业宣布获得融资,其余8家民营火箭企业的最新融资消息寥寥,有的甚至停留在刚成立时的2017年。
国内民营火箭队伍已呈明显的梯队分化,另外,渐渐有企业开始专注于火箭相关的周边产业,诸如动力系统、地面设备等细分领域。而对于新入场者,想要赶上头部企业仍需要砸入大量技术与金钱,稍有失误,就会错失未来五年的黄金发射窗口。
→时代财经APP《民营火箭的融资秘密:金额越来越大,企业越来越少》
2010年以来,国内外市场逐步出现了一类低倾角低轨卫星的发射需求。要满足这类发射需求,运载火箭发射点位置需处在纬度值低于目标轨道倾角的低纬度地区,否则即使小幅压低轨道倾角,火箭运载能力也将大幅消耗甚至耗尽。中国已有运载火箭型号均从四大陆上发射场发射,对应发射点纬度均大于19°,如何高效满足倾角19°以下、尤其是接近0°赤道面的低倾角低轨卫星的发射需求,成为中国发射服务业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通过海上发射方式,使运载火箭打破发射场纬度的束缚,在广阔海域自由选择发射位置,这可作为中国航天高效开展的低倾角低轨中小卫星发射服务的一个突破口。
→国际太空《独家 | 长征海射投入商业运营,未来全球发射服务可期》
当下对技术最有价值的提升是尽可能的将数据释放出来,学那些曾经“很大方”的国家的样子。能拿到数据的政府单位因为没有折腾数据的动力,对动辄TB级别的遥感影像觉得是个负担,而对想用到数据做探索、试验,专注在某个小领域的创新组织和个人,却又费尽周折的寻找数据。甚至大至阿里,我也不认为他们已经感觉数据很充足了,自己获取数据很方便了。真是好尴尬的矛盾!
如果从整个国家的体制上,无法实现这样的全面共享,那我们也可以借鉴美国农业部的经验,从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出发,甚至那些想先行大数据创新的城市,通过政府的整体投入将数据资源协调好,建立一个遥感影像甚至整个地理信息的数据湖,免费共享。让热爱这座城市,想用数据为这个城市贡献智慧的所有数据工作者都能释放Ta们的热情。
→极海CEO 王昊《我问阿里:卫星遥感,“量”先行,还是“质”先行?》
有段时间,媒体喜欢“寻找中国的SpaceX”,但张昌武觉得,国内商业航天与SpaceX做过多的比较不一定合适,因为相比于2002年成立的SpaceX,国内企业所处的历史时点完全不一样。霍甲认为,国内商业航天的技术差距反而没那么大,因为发展阶段不同,差距更大的是整个行业生态。
“缺的不是航天,而是商业。”
进入2020年,商业航天领域又重新热闹起来。8月底,星际荣耀宣布完成11.92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9月初,蓝箭航天宣布12亿元的C+轮融资。单轮融资持续走高背后,除了卫星互联网被列入新基建,科创板等因素也让创业者和资本看到了机会。
→深网腾讯新闻《追赶马斯克的中国商业航天拓荒者 | 深网》
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行业全面商业化进程。现阶段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相对可控,数据采集精度不断提升,大数据处理效率大幅进步,均催化了商用需求的释放。我国政府在该领域给予了充足的政策与规划支持,地方性“一张图”项目陆续启动,带动我国卫星遥感商业模式走向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卫星遥感潜在应用场景广泛,目前已被运用于自然资源调查与监管、生态环境检测与评价、灾害监测与应急指挥调度等方面,卫星遥感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将为该行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自然资源有望成为未来新增长中枢。
→泛海投资《卫星遥感产业投资观点| 泛海观点》
资本的选择自然有其自身的逻辑,向头部企业聚集,也是由其趋利和规避风险的本性所决定的。但对商业航天发展的全局而言,这种顺理成章的逻辑背后,也凸显出商业航天整体布局的不足与局限:商业航天落地形式的单一,火箭与卫星似乎成为商业航天的全部内容,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则被有意无意忽略;定位与模式的单一,对于商业航天市场的认知相对狭窄,航天技术应用市场和消费级市场的巨大前景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地方政府不懂行业,行业自身也不积极推动;产业多样性的缺失,商业航天的发展路径众多,每一条路径的探索需要秉性、目标都具有独特性的众多创业企业的加入,共同打造产业的多样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营造一个具有极大包容和开放的发展环境。因此,单一以资本为主导的商业航天发展存在一些隐忧。
→卫星与网络《商业航天,资本主导模式的隐忧》
相关推荐
航天科技月报|Capella Space发布第一批Sequoia雷达卫星影像,高分十三号高轨遥感卫星成功发射,以及值得关注的热点资讯
航天科技月报|星际荣耀完成近12亿元B轮融资,九天微星民营卫星工厂开建,以及值得关注的热点资讯
航天科技月报|星河动力完成A轮2亿元融资,长光卫星完成24.64亿元Pre-IPO轮融资,以及值得关注的热点资讯
航天科技月报|蓝箭航天完成1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天兵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以及值得关注的热点资讯
潮科技| 千乘探索发射首枚卫星, “海创千乘”号遥通一体卫星入轨
潮科技 | “一箭五星”成功发射,「欧比特」“珠海一号”星座03组5颗卫星顺利入轨
1分钟获取指定目标影像,「开采夫科技」发力在轨实时遥感服务
创投日报 |「王饱饱」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好麦多」获得1.5亿元新一轮融资;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面向商业遥感产业,「航天世景」整合40余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资源
Space X载人航天飞船升空,中国民营商业航天时代谁来开启?
网址: 航天科技月报|Capella Space发布第一批Sequoia雷达卫星影像,高分十三号高轨遥感卫星成功发射,以及值得关注的热点资讯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4374.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