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赴港能否"卫龙"?
编者按:本文来自“港股研究社”,作者:港股研究社,36氪经授权发布。
下半年港股IPO之路似乎颇为热闹,有号称"短视频双雄"的抖音、快手,回港二次上市的新东方、万国数据,更是不乏巨头背书的公司,诸如华润万象、京东健康、金科智慧、蓝月亮等。在这股热潮中,辣条作为休闲食品中的一个分支也来凑热闹。
卫龙近年来已经从19年的传统企业,"摇身一变"成了热度不断的网红品牌。11月19日,有消息称国内最大辣条品牌卫龙计划明年于香港IPO,募资10亿美元。据悉,卫龙目前在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合作,商讨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
在美国市场,卫龙凭借70多元一包的价格登上美国奢侈食品榜单,这样一个叩开海外休闲食品大门的品牌为什么会选择赴港上市?疫情后,健康风潮正盛,被冠以重油、重盐、"垃圾食品"帽子的卫龙又该走怎样的路线才能守住辣条"一哥"的位置?
不甘做垃圾食品的卫龙
卫龙意欲赴港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在2018年和2020年初,就已经有此苗头。2018年底,外界发现平平食品发生了工商变更,外界猜测是卫龙在为境外上市铺路。在2020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卫平表示,"卫龙食品的上市计划正在逐步推进,去年会计事务所已进入审计程序,公司已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在运营管理。
三度被传上市确实也反映了卫龙内部一些问题的紧迫性,首先卫龙需要满足自己的营收目标。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卫龙的销售目标是72亿元,在2019的基础上增长近47%。2021年卫龙的销售目标是100亿,若要实现这样的增速,对目前的卫龙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除了内部营收目标的压力以外,卫龙外部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愈发激烈。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辣条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辣条行业市场规模为6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59%,估计到2026年中国辣条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49亿元,辣条行业的潜力受到市场的认可。
卫龙虽然市占领先,但却未超过10%,这意味着这个行业目前还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多资本和品牌竞相加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盐津铺子、绝味食品等网红零食品牌已经开始布局。
另外。在江西省,花蝴蝶、鞋底辣片等一众极有特色的品牌占据了当地市场;"辣条起源地"湖南平江,傻小子等酱干企业也重回大众视野。此外,四川、陕西等多个省都存在各自的特色品牌。这些小品牌凭借区域特色,对卫龙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最重要的是,对于辣条企业来说卫生问题一直与企业命运相挂钩,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非法添加物加上肮脏不堪的生产环境,辣条"垃圾食品"之名甚嚣尘上。
为了摘掉"垃圾食品"的帽子,2005年起,卫龙食品便开始对工厂进行升级,投入上百万元从欧洲买价格不菲的生产线,并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通过现代化的流程来确保对质量管控。随着卫龙继续扩张生产基地,资金压力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当前选择赴港上市或许是最适合卫龙的选择之一。在愈发严峻的竞争环境中,为什么卫龙能够脱颖而出率先向"辣条第一股"进军?
营销"出圈"但并非长久之计
不得不承认,辣条所在的休闲食品这个市场的潜力确实不俗。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可能接近3万亿元。
从前文所提到的行业目前的市占分布可以看出,辣条市场内部相对分散,这也意味着竞争加剧,而卫龙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围,其出色营销手段确实值得肯定。
一方面,为了改变消费者心中"不健康"、"垃圾食品"的印象,卫龙在媒体宣传和包装都下了功夫。2014年邀请了一只专业摄影团队,进入生产车间拍摄宣传照片,之后更是把透明包装改为洋气的铝箔、铝膜包装,以便产品外观能够更加干净。
另一方面,2010年卫龙联手明星赵薇,推出"卫龙"经典系列;2012年又力邀杨幂加盟,代言"亲嘴烧""亲嘴豆干"等系列产品,借助明星效应打响品牌知名度。
除此之外,卫龙"营销鬼才"的名声也并不是空穴来风,2016年9月8日,卫龙在iphone7发布的当天,宣布推出Hotstrip 7.0,模仿苹果的设计风格,将网店页面介绍图、宣传海报、产品包装全部改换成白色,配上"改变食界,条条是道"的同款文案,引发网友的关注。
这样一通组合拳下来,卫龙的销量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卫龙食品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整体营收49亿元,同比增加了43%。不过治标不治本的是,虽然销量提升了,但是消费者对于卫龙"垃圾食品"的认知并未有明显的改变。
在福建省三明市某中学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98%的同学认为辣条中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但具体是什么,他们并不确定",辣条"垃圾食品"的标签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长此以往,再好的营销数据也只是空中楼阁。
由此可见,未来即使卫龙依靠营销促进营收增长,靠上市令融资渠道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但追根究底其实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想要在愈发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巩固优势,还需要从公司自身入手。
多元化能否助力"辣条一哥"走出舒适圈?
卫龙根深蒂固的"垃圾食品"标签中体现出的另一大问题则是公司过于依赖其明星产品,人们提到卫龙,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辣条。对于寻求上市的公司而言,营收结构单一势必会受到业内人士的诟病,为了分散风险、提高竞争优势,因此近年来卫龙也开始布局多元化。
2014年,卫龙建立了干脆面、魔芋生产线。2017年前后自热食品热潮爆发,卫龙推出了自热火锅品牌"背锅侠"。2019年卫龙开始在天猫上售卖酸辣粉和炭烤小香肠。2020年卫龙推出了全新的溏心卤蛋系列产品。目前,卫龙已打造出调味面制品类、豆制品类、魔芋制品类、素食类、肉制品类五大类几十种产品,主要推广健康化方向。
但是根据太平洋证券的研报,10月的休闲零食线上品类销售数据显示,销售额排名前三的零食分别为糕点、膨化食品和坚果。虽然卫龙多元化的布局确实初见成效,但是在这几种品类上与行业内的佼佼者相比,仍有一段距离。
三只松鼠2019年的营收为101.73亿元,2020年三季度营收72.31亿元,良品铺子2019年营收为77.15亿元,2020年三季度营收55.30亿元。这些处在休闲食品第一梯队位置的公司,目前卫龙的而营收水平还未能企及。
并且这些休闲食品品牌也在蚕食卫龙在辣条市场的份额。盐津铺子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辣条实现营收4941.36万元,同比暴增13817.12%;老字号糖果企业金丝猴同样看好辣条市场,推出"辣辣怪时空"系列辣条产品,在当年的糖酒会上取得了不菲的招商战绩
卫龙如果能成功登陆二级市场,对于现在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所缓解,但长此以往未能取得多元化的突破,卫龙"大本营"失守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总而言之,辣条作为港股市场休闲食品板块的空白,潜力还是不容小觑,卫龙也是现在90、95后等消费主力的童年回忆,其所能讲述的资本故事也算动听。但不管是行业卫生这类至今未克服的难题、还是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于卫龙来说都不算一个好消息。赴港上市后卫龙能否走出自己的差异化道路,港股研究社将持续为大家跟进。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转载请注明版权。
相关推荐
卫龙赴港能否"卫龙"?
卫龙:一根辣条的逆袭与隐忧
辣条的生意经:年营收50亿,卫龙进军资本市场
“辣条一哥”卫龙的盔甲与软肋
永别,港龙航空
全年股价暴涨超110%,TTD能否杀出巨头们的"围墙花园"?
财报亮眼股价却大跌,Beyond Meat的"假肉杂货游戏"该如何继续?
疫情之下欲赴港IPO,诺辉健康能否博得资本“喜爱”?
火箭男孩马斯克和他的龙飞船
"独角兽"扎堆新加坡:腾讯、阿里究竟看见了怎样的未来?
网址: 卫龙赴港能否"卫龙"?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4909.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