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别讨论了,中国的社交产品领域已是终局

别讨论了,中国的社交产品领域已是终局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3月12日 22: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蒸汽画廊(ID:amacit),作者:cayman是卡曼,头图来自:unsplash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社交产品创业的问题:

中国的社交领域已经到终局了吗?未来,社交领域可能会有哪些发展和创新?

高赞答案的分析简洁利索,但因过于短小精悍,结论并不具备太强的说服力。

鉴于目前我们在探索线下社交,很多事情有所启发,于是有了这么一篇文章。

谢邀,先下结论:已是终局,不管熟人还是陌生人,线上社交都没有机会

熟人社交不说了,熟人关系要的是通讯,这是产品常识。以下围绕陌生人社交展开。

一、纠正范围

很多人把陌生人社交全归类到男女荷尔蒙。这个其实就把事情窄化了,比如我做插画社区平台的时候,想找个对艺术有热情的工程师做伙伴,但一直都不顺利,要么理念不合要么技能点不对,正经的“找伙伴”这事情也是陌生人社交。

二、社交关系的达成本质上是一种曲线交易

想想你自己,什么情景下最容易找到朋友?

两种情景。一是在学校的时候,二是在公司的时候。抽象一下,你可以把它们看成:当我们为某种目的一起学习时,当我们为某种目的一起协作时。这两种场景约束下,最容易形成稳定的社交关系。

那曲线交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要求双方有高频的交互、足够长的总时间,意味着不可能有快速的捷径。打个比方,你上学时,从同学里挑选朋友,也是经过大量的交往——期间有误会、有冲突、有谅解、有短暂离别、有重逢,最终才达成了稳定社交关系,成了死党,一起踢球,一起上厕所,一起看美女。

如今大家失去了场景(比如学校)约束,妄想通过一个APP的界面,手指点两下,被算法匹配,然后被告知三观近似,开始尬聊,就社交成功,成为好P友?好伙伴?怕不是失了智吧。

于是,顺着这个,我们也有必要搞清楚:讨论的是社交还是社交产品

三、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社交

那么延续上一条,其必定要考虑:场景的约束、社交的适量人数、恰当深度的话题、近似的圈层这些维度。所有的这些,我们也不要给起高大上的名词了,就叫“社交过滤器”吧,这个必须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社交成功概率。

如果你说,这考虑的东西也太多了,不要这些好不好?也可以,那就会有两个维度的数值飙升——1是运气值,2是时间成本。

举个例子,如果我使用社交过滤器,要找相同理念的工程师伙伴,那我就先找个工程师的社群入口,比如有人在V2EX论坛拉工程师微信群,进去之后,再从里面找对艺术感兴趣的;或者换个方法,去线下的艺术沙龙里找工程师。通过利用社交过滤器,不一定能让我找到谁,但至少能让我排除谁。

但如果你说:不!我相信缘分。行,那就瞎撞吧,比如躺在路边竖个牌子等别人来捡你?这是不是对运气值和时间成本就要求高了?如果你日薪1000元,你躺一天路边亏大发了。

所以,如果讨论的是社交本身,你不一定要用到社交产品作为过滤器,来达成稳定的社交关系

有些过滤器很耗时,但沉淀率很高,比如豆瓣的线下活动。越偏向真实世界的社交活动,会耗费越多的金钱和时间,但同时你也有更大的概率能建立稳定关系。有趣的灵魂只有人面对面时,通过肢体动作和即时的观点表达才能被感受,这不能靠算法。

对于真实社交,慢即是快。

四、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社交产品

那一切都不同了。

很多创业者或者产品大佬,在分析社交产品状况的时候,鲜活的角度颇多,但大体思路趋同——就是从上往下无限分层。。

第1种思路就是:陷进去把产品场景分了又分。比如知乎,解决的是你想找问题答案,同时没事做又想瞎看别人答案的场景,进而分析:能不能从知乎无法满足的场景里再分一个场景出来?大概是这么个分析思路。

第2种思路就是:陷进去把维度抽象了又抽象。比如陌陌用户要的同步维度,要的就是即时性,解决的是暂时性寂寞;而豆瓣用户可以更多地接受异步,参与一个豆瓣话题,2周后再看评论和点赞没问题。

但你们想过没有?中国牛掰的产品经理够多了吧,懂AI的程序员够多了吧,有实干精神的创业者那更是尸骨堆天。既然都这么多人挖了又挖,嚼了又嚼,为什么还是出不来一个新的现象级社交APP?

五、终局的主观原因——创业者的动机

第1种情况:创业者自己有真实客观的社交需求,但觉得需求太小,没必要做成产品。

YC创始人Paul Graham曾回答一个问题:如何找到可行的创业想法?

他的建议是,创业者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寻找产品,如果没有这种满足自己的产品,就自己造一个。如此一来,至少保证需求真实。

典型的例子是facebook,一开始扎克伯格也没想着做这么强大的社交产品,他只想让哈佛校友(包括他自己)提高看美女的效率而已。

这和37signals创始人提倡的别无二致——挠自己的痒痒。创业公司,要去揣摩用户的意图,那有如瞎子摸象,但如果掂量自己的想法,那至少还算清楚(虽然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初创公司节约成本的一种做法,也是产生有机创业想法的方法。这种方法保证产品的需求真实。哪怕,产品只有你自己用。

Paul Graham还补充:并非所有公司都要这么找创业想法,但那些最终很成功的公司,多数都曾经这么做。

创投大佬Paul Graham如此倡议,大多数中国创业者嘴上说对对对,行动上还是不认同啊。自己有需求没用,做不大。

我们所处于功绩社会,社会要求个人一定要输出最大效能,这个社会的潜台词是”你能够“,强调高度的积极性,于是我们也有了一种通用的”创业道德“,即你不能做小事,必须有大作为。因为什么?因为舆论告诉你:一切皆有可能。都说有可能了,还不去试,太弱了。

我们岂能满足从小事出发?出来创业就是要干大事的。这个想法即合理又荒谬。

合理在于:多数人觉得创业和做生意是两码事,生意不介意小,但创业那可得有格局,否则你硬憋出来的PPT谁看?荒谬在于:未来是无限变量构筑的,你不可能总看到资本市场事后诸葛亮的鬼故事,然后带入别人的变量,幻想自己一步登天。

顺着逻辑,我们来到了另一面。

第二种情况:创业者没有真实的社交需求,但他会被“市场规模”诅咒,从而臆测用户需求,强行逻辑自洽。

如果你想观察这个情况是否真实,建议你去针对产品经理的线下活动,无论演讲者还是观众,不管是社交产品还是其他产品,一定有这种思维套路。

我们先有一个idea,认为这个想法棒极了,用户一定会喜欢。即便多数情况下你(我也试过)不会如愿,但你不放弃,你会被这个想法束缚,穷尽所有理论和逻辑去圆这个想法,最终自己把话说自洽了,又一个牛逼改变世界的社交APP想法,又开始差投资人和程序员了。

科技即乐观时代,技术即宗教时代,创业即神话时代,阿猫阿狗都知道网络效应、头部效应、规模效应这些词,都知道这些东西意味着被追捧,高估值,意味着市场巅峰。于是,大家自然而然会被市场某种“主义”牵制,就算砂锅被打破了底也被问了,还是不相信这机会没了。于是就会出现强行细分场景、维度,然后想在场景和维度里找突破,又念念不忘规模诅咒的行为。

六、终局的根本原因——社交产品和真实社交是天然矛盾

我们换一个思路,不再层层剥离深入分析,而是从下往上抽象。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社交产品,先说说有没有共通点?

有,就是他们都是线上产品。就这?不废话吗?

再加一句:他们都有关注功能。WHAT?

线上意味着伪装的低成本,而因为有关注,低成本的伪装就成了必然手段。

举个例子。我最近再用一款笔记软件,它有点像个人版twitter,你有什么想法或灵感,可以往里面记。要说它和twitter之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没有关注功能。这意味着你用这个软件,就是自说自话。就是因为没有关注功能,“伪装”就消失了。

如果我们给这个笔记软件加个“关注”按钮,你看你还敢表达最真实的你?给别人看的,即便写文章,你多少都会修饰辞句——通不通畅,有没有写错字。如果是发照片,你也会尽可能挑好看的照片,或者某种表达你人设标签的照片。

你的思维潜移默化有了被关注的出发点,哪怕激烈地提出一种跟主流对抗的观点,你潜意识里也在寻求被认可,一想到社交软件这么多人,居然一个认同我的都没有,那种孤独感迫使你把伪装作为必然手段。

生物化的需求并非人性中唯一的强制需求,还有另一种刻不容缓的需求,根植于人类模式的本质与生活实践中:人需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联系,以免孤独。

《逃避自由》——弗洛姆

而给自己看的,写了错别字都懒得改,就是这么强大和真实。

所以,想做社交产品,如果你真的是去解决陌生人之间关于信任成本、真实度、提高社交达成效率这个问题,你会惨败的,因为那要的不是社交产品,而是一开始我们说的社交过滤器。你非要去解决,那“关注”必定存在,于是有了核心:伪装。而这又导致不真实,和真正的社交冲突。

如果你还想做社交产品,又希望有一线生机,就别想着去解决那真实的、冗余的、曲折的社交需求,大胆地向那些人性中的懒惰、窥私欲、自我构设形象(冥想哲学里一般称为“小我”)去切入吧。比如探探,就制造了一种“我可以约”的幻想。

然而这条路还不够堵么?这条同质化竞争的路上,遗落着多少程序员的头发。

总结:真正的社交未必需要社交产品,社交产品解决的未必是真正的社交。

因此,这就是终局了,线上社交的大门已关闭,不再有大规模的陌生人社交产品。

当然,也有人要杠:你说得这么肯定,要过两年真有app能颠覆陌陌打你脸呢?

那我可是恨不得。一边被打脸,一边享受社交新时代的机会,比起不被打脸,却任由旧时代的船驶向荒芜,你选哪个?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我更愿意看到这种所谓的终局,这证明一个周期的顶峰已经过去,大型产品面临成熟和衰退,用户开始分化和逃离。谁能为逃离的用户提供一个避难所,谁就有可能是新社交时代的开始,纵使它的型态并不是社交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蒸汽画廊(ID:amacit),作者:cayman是卡曼

相关推荐

别讨论了,中国的社交产品领域已是终局
交易才是阿里做 To B 的终局
NEO100 | 对话杨浩涌:终局已到,走下坡路的对手们会血本无归
超级观点 | 再造社交网络③:为什么说soul代表了社交产品的潜在机会?
中国在线社交20年,群雄混战的社交战事
从春节红包看短视频行业的终局之战
别天天说支付领域必有一战了,“上春晚”的抖音要的还是社交
远程办公,会是现代公司的终局吗?
看懂Soul,看懂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交
别小觑了印度航天,“月兔”“北斗”“神舟”他们全有,火星探测还领先中国

网址: 别讨论了,中国的社交产品领域已是终局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7852.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