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高瓴收飞利浦,格力“瞅”董明珠

高瓴收飞利浦,格力“瞅”董明珠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3月31日 08:56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作者:左岸,编辑:秦言,36氪经授权发布。

数百亿元人民币,高瓴资本再一次在家电行业投入重金。

25日,皇家飞利浦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家用电器业务出售给投资公司高瓴,交易金额为37亿欧元。

这样一宗收购案自然是行业瞩目的大事,而作为投资公司,高瓴资本将飞利浦家电收入囊中之后又将如何运作(包括与格力的关系),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340亿贵吗?

任何收购案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最终收购金额,除了37亿欧元交易额,飞利浦还将与家用电器通过独家全球品牌授权协议,许可家用电器继续使用飞利浦品牌及其旗下特定家用电器产品之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制造、品牌营销和市场销售(授权期限15年)。这一项品牌授权预估净现值约为7亿欧元,计入总交易价值后合计约为44亿欧元(约为340亿元人民币)。

以这样一个巨额数字拿下飞利浦家电,张磊这笔生意做的究竟值不值?

实际上从去年初开始,坊间就陆续传出飞利浦正在积极兜售自己旗下家电业务的消息。当时潜在买家除了高瓴资本以外,还包括海尔、九阳、美的等一众国内家电品牌。家电圈内的巨头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毕竟过去几年国内家电品牌一直在大举收购海外家电品牌,以扩充自己的产品线。

不过,最终飞利浦家电还是花落高瓴资本,这一结果颇让人有些意外。既然收购这件事本就是价高者得,那么财大气粗的高瓴动用“钞能力”拿下心仪的“商品”,也是合情合理。

对此,相关家电行业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飞利浦很早就开始向高价值、高利润的医疗保健设备制造商转型,也一直在寻求出售那些利润较低的传统业务线。比如之前已经卖掉了显示器和照明业务,而家电业务同样如此。可以看到西门子、通用电气这些国外巨头都已经陆续出售了自己的家电业务,从企业转型的角度来看,这类举措其实有点儿‘甩包袱’的意思了。”

这种背景下以37亿欧元的价格拿下飞利浦家电业务,算不算是一桩高性价比的生意呢?

先看一下过去几年飞利浦家电业务自身的发展情况。根据飞利浦近年来的财报显示,从2015年开始这六年的营收分别为23亿、24亿、23亿、22亿、23亿、22亿欧元。显然,这几年飞利浦家电业务已经明显陷入停滞,在这样一个强调投资回报率和资本意志为主的商业时代,连续数年原地踏步也就意味着业务本身的衰落。

所以,如果仅从家电业务本身来看,飞利浦已经没有太强的竞争力了。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也对懂懂笔记坦言:“飞利浦是一个没落的家电品牌,以340亿元人民币总价值的高价收购,不太能够理解高瓴收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14年,西门子和通用电气出售自家家电业务的价格,分别是30亿欧元和54亿美元。7年后的今天,飞利浦以相差不大的价格出售了家电业务,单从价格和业务发展势头来看,高瓴资本显然是溢价“收货”了。不过,纵横资本市场多年的张磊比任何人都要精明,其考虑的应该不只是飞利浦家电本身的价值,而是将其收入手中之后所带来的连带效应。

这种背景下,董明珠和她的格力电器似乎就是联系最紧密的那个对象了。

张磊和董明珠的“算盘”

两年前,高瓴以416.62亿元人民币从格力集团手中买下了格力电器15%的股权,一跃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

当时,外界一致认为高瓴看重的是格力电器的发展潜力。近20年来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的带领下仅凭空调一个拳头产品线,就将格力电器打造成国内最成功的制造业企业(之一),但产品过于单一的弊端在企业快速成长后也开始显现。

过去,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的代表企业,高毛利一直都是格力电器引以为傲之处。但从2017年开始,格力电器的毛利率就开始出现下滑,从2017到2019年格力电器的毛利率分别为32.86%、30.23%、27.58%。尤其是到了2020年上半年,更是仅剩21.22%。

站在高瓴资本的角度上来看,虽然高瓴方面表示19年入主格力之后并不会参与具体的运营管理,但耗资400多亿元重仓入股之后,仅仅作为一个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显然不是高瓴的习惯。

而且从财务回报上来看,格力电器的股价和两年前其入主时几乎没有提升,反观主要竞争对手美的公司的股价,则是从19年末的50多元上涨是现在的80+。两相对比,原地踏步两年对于高瓴这400多亿的投资而言,显然不是理想状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上半年格力还被主要竞争对手美的抢走了已经蝉联了20多年的国内空调销量第一的桂冠。这无论是对好强的董明珠还个格力电器而言,都是不可接受也不甘心的。这已经不关乎面子问题了,而是动了空调——格力电器常年以来的基本盘。

或许,这在某些方面也暗示了格力电器在业务多元化上的困境,同时也体现了市场突破的急迫性。

关于格力的多元化,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近几年除空调业务之外,董明珠一直在为格力寻找更多盈利途径,从电冰箱、电饭煲这些传统家电赛道,再到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电池甚至家电芯片,诸多尝试至今都收效甚微。

这一切努力也被高瓴资本看在眼里,作为格力电器的大股东,张磊需要给格力电器带来一些新的可能。对此,刘步尘分析指出:“高瓴是一家投资公司,并不具备操盘一家制造企业的能力,它收购飞利浦小家电业务之后,必定要委托一个团队去经营,这个团队是格力管理团队还是飞利浦的现有管理团队?目前来看还无法猜测出结果。”

但是从业务结构上来看,刘步尘强调:“飞利浦家电虽然没落了,但其小家电业务仍然比格力小家电强大得多,假如由高瓴牵线把飞利浦小家电业务和格力进行嫁接,对格力而言肯定是件好事儿。”

除了自身小家电业务的局限,实际上国际市场的开拓也一直是格力电器的隐痛,而飞利浦虽然家电产品近两年虽然已经开始采用贴牌生产方式,但其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以及销售渠道等优势,对于格力电器而言无疑会是有效的补充。

所以在理想状态下,如果格力电器能与飞利浦家电业务进行很好地整合和互补,既能快速弥补格力电器一直以来在小家电等领域的困境,同时还能通过飞利浦的品牌影响力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加强销售渠道建设。

当然,这一切都还停留在外界的猜测阶段,毕竟这种整合需要张磊和董明珠的齐心协力。

所以,任何时候谈到格力电器的未来都无法避开董明珠这一核心关键点。如果没有达成“默契”,未来在与飞利浦家电进行合作的问题上,即便张磊有心也难以过了董明珠这一关。

与海尔、美的这些愿意通过收购成熟品牌和技术来完善自身业务多元化的企业不同,格力电器总有点儿像是个“封闭的王国”。每一条产品线,每个品类的产品都是董明珠在亲力亲为,这种自己搭锅做饭的做法能够让企业拥有较好的竞争壁垒,但从成本和效率上来看,其代价却是远高于收购成熟品牌的。

所以,一向拥有主见的董明珠愿不愿意接受张磊送过来的这份大礼包,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对此刘步尘也表示:“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这场收购飞利浦小家电业务的举动源自高瓴而非格力。假如格力愿意和飞利浦小家电融合,为什么不是格力亲自收购、而是绕了一大圈由高瓴收购?所以,我们可以合理地猜测:在高瓴收购飞利浦之前肯定和格力沟通过,甚至建议由格力直接收购,但格力对这宗收购没有兴趣。”

如果真如猜测的状况,那么现阶段的董明珠和张磊都是略微尴尬的,特别是格力电器正处在前“二号人物”黄辉离职的多事之秋。虽然董明珠一直在强化自己的个人价值,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况是她今年已经66岁了,作为格力电器最核心的灵魂人物,她还能掌舵多久也一直都是外界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这不仅是董明珠在考虑的问题,也是大股东张磊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样强势的张磊在入主格力电器之后,给了董明珠足够的空间且并未过多干涉管理工作,一方面这是对一路推动格力电器成长的女强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内耗。

但是随着董明珠未来的退休问题成为管理层都在考虑的焦点,格力电器多元化的桎梏也再次摆在了桌面上。这种状态下,作为大股东的张磊或许也在思考站出来的“角度”,而340亿元巨资收下飞利浦家电,应该就是他的第一步落子。

相关推荐

高瓴收飞利浦,格力“瞅”董明珠
又见百亿级并购,格力迎来姊妹:高瓴豪掷340亿拿下飞利浦家电业务
240亿买飞利浦?格力电器的“大小”博弈
格力电器15%股权花落高瓴 格力还是董明珠说了算吗?
高瓴资本44亿欧元买下飞利浦家电业务,此前已入主格力
格力混改上演“三国杀”:高瓴、厚朴“捕蝉”,董明珠“在后”
格力电器易主:高瓴资本接盘,能否治好格力的症结?
焦点分析 | 飞利浦家电业务340亿“嫁入”高瓴,高瓴今年的super deal又有了
等了10天,高瓴、格力宣布延后签约
董明珠和她的“三个格力”

网址: 高瓴收飞利浦,格力“瞅”董明珠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8375.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