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和父母一起工作,短视频重现另一种亲情

和父母一起工作,短视频重现另一种亲情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7月23日 09:10

文 | 新芒daybreak,作者 | 翟文婷

“短视频创作有一种现象,和父母一起工作。亲情既是内容本身,也变成一种生产力。这种结合,是过去没有的。这会让现实中的亲情更简单还是更复杂?”

我是无意之间刷到“兴森一家”的。韩国的一个美食博主,成名于YouTube,之后被引进微博和抖音。

视频里,兴森和父母围着户外空地的一口大锅,吃拉面,烤肉,炒章鱼。身后四季交替,伴着狗叫,青蛙声,那口浅锅从堆满食物到露出锅底,也就十几分钟。这种状态他们持续了4年。

兴森通常一次发布两个视频。打头阵的是妈妈的美食制作,算是教程。第二个视频就是一家人的吃播。我简单统计了一下,6月份他们在抖音共更新42条视频,相当高产。

我先是被一家人大快朵颐的吃播所吸引。你看,他们夹起一大筷子面,连带吮吸声,快速送进嘴里。一口咬下炸鸡,油炸表皮与牙齿交锋的脆响,直接引发你的唾液分泌。深夜睡前刷几条,有种莫名的治愈。

继而,我开始注意到他们三人在视频里的为数不多的互动。除了开头结尾的几句惯例问候,仨人全程沉默不语,专心埋头于食物。一些微妙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兴森先动筷子,他会用眼角余光扫下父亲的进度如何。假如父亲已经尝到味道,下一秒他才往自己嘴里送食物。不知道这在韩国是不是一种礼仪。还有,兴森父亲母亲小酌几杯时,都要互相给对方倒酒。

刷多了之后,我对他们这种家庭式的合作氛围产生强烈好奇。

去年7月,兴森录了个视频,解释他为什么胖得不成样子。因为那两个月,提前拍了很多视频,有时候一天吃两顿甚至三顿。去年夏天太热,父母吃了不少苦。赶出来一批视频,老人可以休息。

他承认自己对视频的数量是有野心的。但60多岁的父母,很难适应一天拍一条的节奏。于是今年新年,他说以后减少视频的数量,提高质量,以此保证家人的身体健康。

视频拍摄剪辑上传运营,这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60多岁的老人也许并不擅长。但过往岁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尤其对食物的理解和制作,身怀绝技。这样想来,好像这种合作是顺理成章的。

但这种结合,是过去没有的。

在我的记忆中,家庭式作坊的存在大多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子承父业。上一辈的积淀,下一代继承和发扬。常见于小吃店,或某种手艺活。这种亲密关系的生产方式,在专业化分工的现代越来越少见。年轻人都想逃离熟悉的环境,奔向远方。

我突然意识到,短视频重现了一种可能性。亲情既是内容本身,也变成一种生产力。

李子柒的视频里,婆婆(奶奶)的笑声总是能适时出现。一个为回乡陪伴老人,顺带成长为国民网红的路径,惹人爱怜。

评论区里,很多人在批评兴森爸爸抢肉吃。我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兴森妈妈身上。她每次开场自我介绍,都带着一种调皮的微笑。喜欢戴帽子,没有化妆,长相跟我好朋友的妈妈有点接近,就是那种邻家阿姨的样子。锅里剩下一块肉,夹到儿子碗里。

一个独子,跟父母做事,利益分配大概率不会成为主要矛盾。所以相比一般合伙人,他们的合作更具有稳定性。

梳理之后我发现,和父母一起工作的现象,在短视频创作者群体中很常见。甚至爷爷奶奶都可能是年轻人创作的主题。

身边和附近成为视频创作者天然的富矿。这是文字工作者无法实现的。我想像不到,如果我把我妈制作三餐、全家吃饭的过程写成文字,以日更的形式发在公众号,谁会感兴趣?

视觉语言就有这种张力。

我还关注了一个叫“妈我饿了”的账号。博主是一东北小伙子,他的镜头里除了诱人的东北美食,就是他的亲妈。儿子不出镜,只负责配音解说。

烫着卷发、身着花衣的洋气母亲,早上起来就开始忙活。很长一段时间,他视频的开场套路都是,开饭了老妈?老太太扭头,笑盈盈地回一声,“起来啦。看妈给你做啥好吃的了。”炖排骨。

我一度觉得这是他拙劣的技巧。大早上起来蒸包子,下面条,烙葱花饼,这都是常规菜单。但是睁眼就吃排骨,过于浮夸,还有点奢侈。顿顿横菜,分量大到惊人。儿子还总凡尔赛,“随便吃一口得了。”

但是后来我跟一东北朋友聊天,她说,东北早上起来就是要正式炒菜的。

这位母亲的菜单非常丰富,而且都是颇具技术含量、需要高级工具辅助的菜品。家庭电烤肉,蒸饺蒸包子。所以,我发现,这位妈妈的带货段位都比一般吃播高出许多。

抖音上,这个账号的粉丝是216万,商品橱窗95件。单价几百过千的商品比比皆是。1299元的日本brumo多功能料理锅,1580元的北欧欧慕家用电烤炉等等,都是他们曾经日常做饭会用到的工具。

在快手,他们也有74.5万的拥趸。而且儿子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把做饭的全过程录下来,剪成教程系列。

也许你会有疑问,父母辈擅长做饭,为儿女做点贡献,自身也能发光发热,符合情理。这只是一部分因素。在我发现这波美食博主之前,两代人关起门上演家庭小剧场的时候,老一辈对视频的热情已经无法掩饰,连镜头感都浑然天成。

这是最让我惊讶的地方。年轻人爱秀,刷存在感,社交平台晒自拍,无话可说。然而,在身边朋友面对镜头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辈竟然毫无压力,而且收放自如,真是天生的好演员。

抖音刚火的时候,我就关注到一个新疆家庭经营的账号叫“居丽夫妇”。男主居莱,女主帕美丽,俩人颜值在线,普通话说得很溜。

两口子的常驻嘉宾是公公婆婆,老丈人丈母娘偶尔客串。大部分视频主题就是,自导自演家庭小剧场。

他们永恒的主题是,亲爸亲妈联合儿媳妇一起欺负儿子,居莱的人设就是个受气包。儿媳妇是亲生的,儿子是捡来的。居莱永远在藏私房钱,永远都能被发现,永远在做家务,永远是被推在门外遗忘在路边的透明人。爸妈的口头禅就是,“儿媳妇你眼光太差了,瞧你嫁的啥玩意。”

公公婆婆在镜头面前的表现,堪称完美。尤其公公的眼神,说上过表演课也不算夸张。有时候,你无法分清,他们的现实和创作到底哪个是真实的。

在居莱被欺压很久之后,用户看得都于心不忍,救星隆重出场。他们回娘家了。居莱像个大爷一样躺着,丈母娘喂水果,老丈人扇扇子。帕美丽跪着擦地。是不是大快人心?

他们似乎总是能精准地掌握观众的心理。现实中婆媳矛盾遍地,短视频里儿媳妇才是亲生的。用户永远能获得一种爽感。

这也是坐拥860万粉丝大号“韩国媳妇大璐璐”的基本套路。远嫁韩国,视频里婆婆永远向着媳妇,拉面锅永远拍向儿子。靠这样的人设和剧情,重庆女孩把老公的哥哥拉进来,把国内的亲妈亲妹接到韩国。日常内容就是家庭小剧场,无厘头创作,正经商业是韩国美妆带货。生生搞成了一个mini家族企业,全家八口人住在一个大house里,是亲人更是同事。

不知不觉间,老人成为新生代网红。这种红的状态也延伸到他们的现实世界。

24岁的李啟航辞职回乡,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奶奶拍模特照,走红网络。穿着潮服的奶奶,眼神有力,表情淡然,一个酷模特的标志。

在被拍1万多张照片之前,奶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要么独自在田地干活,要么默默地弄粮食喂鸡,李啟航说,“总之是一个比较孤独的状态。”

现在不然。奶奶出门见亲戚,要先挑衣服,搭配好了再出去。“她对美有了新的理解,而我正在帮她实现这种美。”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一位农村老人产生对美的向往,听上去充满诗情画意。

我不知道他们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即便是单纯地处理血缘关系,都是从古至今令人头疼的命题。一起工作又让每个人的角色发生很大变化,尤其像大璐璐这样将全家的生计都维系在一件事情上,不可避免地会在现实中发生摩擦。

又或许因为需要一起劳动,创造价值,使得家庭成员找到一种新的相处方式?每个人都在为家庭做贡献,各有分工,互有所长,彼此成就。

李安早期成名的父亲三部曲都是聚焦在家庭。他认为,家庭是观察社会变迁的最佳缩影。毕竟我们社会的组成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透过《饮食男女》,他想传递一种感受,当时台湾正处于新旧交替转型期,个人、家庭、社会进入一种脱序状态,人们在改变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应。似乎每个人都需要重新自我定位,面对新秩序,学习自处。

这何尝不是我们的状态。

只是在短视频创作领域,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家庭形态。是父母更是同事的关系,好像让大家找到一种新的平衡,新的自处状态。

相关推荐

和父母一起工作,短视频重现另一种亲情
救救网瘾父母
当代青年善待父母指南
从“学猫叫”到“快乐星球”:短视频BGM为何总是如此洗脑?
短视频上线防沉迷,各家都有致命伤
国家网信办组织网络短视频平台试点青少年防沉迷工作
从春节红包看短视频行业的终局之战
帮老人“一键”进入互联网智能生活,「伴我」想用智能产品给老人亲情关怀
杀入汽车短视频这片蓝海
长视频怎么和短视频斗?

网址: 和父母一起工作,短视频重现另一种亲情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0883.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