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崛起的中国“芯”: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芯片投资还需放眼更长的周期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崛起的中国“芯”: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芯片投资还需放眼更长的周期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9月28日 15:39

“超验”,意为超出一切可能的经验之上,不能用常规的思维和经验主义去思考的东西。在这个跌宕起伏、充满不确定性的“超验时代”,投资人们将如何依靠于跨学科的快速自我迭代能力、敏锐的分辨能力、前瞻性的预判能力等核心竞争“超”能力在资本市场运筹帷幄?

9月23-24日,36氪“超验时代——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在上海举行,百家主流投资机构齐聚一堂,探讨未知未来中的已知可能,重新审视资本应当扛起的社会责任。

在24日上午的芯片半导体专场中,由和利资本董事总经理篮志扬主持,与海松资本创始人陈立光、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方广资本董事总经理许前高、深投控资本副总经理黄晖一起,围绕“崛起的中国“芯””圆桌话题,对于半导体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产能不足背景下的投资方法论等话题,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交流。

崛起的中国“芯”Panel现场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篮志扬:非常荣幸能够跟四位前辈一起在台上,作为晚辈,今天由我主持。先请几位大佬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基金和状况。

黄晖:各位好,我来自深投控资本,是深圳市规模最大的一家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我们的产业资源、园区资源都整合在深投控的旗下,通过深投控的国有资源为其服务,深投控资本作为具体的实施平台和核心企业。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深投控资本是代表深圳国资的战略投资集团,战略投资就是代表区域政府对于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以及产业布局的战略性投资纽带,同时带动社会资源和国有资源为科技企业服务。

今天的主题是崛起的中国芯,因为深圳这个城市是一个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地,也是芯片设计公司的产业集群地,所以芯片领域的投资是我们最主要的投资领域,很高兴来这里跟各位学习和交流。

许前高:大家好,我是来自方广资本的许前高。方广资本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投资具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公司的VC基金。从2012年成立到现在,方广资本管理了三支人民币基金和一只美元基金,管理资产规模45亿人民币,迄今为止投资了80家IT产业内优秀企业。我们投资的重点方向包括半导体、软件、先进制造、智能汽车。去年我们募集了一只新的基金,规模20亿人民币,现在资金也比较充足,希望有机会跟在座各位同行、企业家多交流、多合作,谢谢!

尚靖旗:各位好,我是来自新鼎资本的尚靖旗,我们的办公地点位于北京西直门,于2015年成立。目前为止我们管理的规模有70多亿元,投了50多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在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这几个领域布局,主要投行业的前三强,以Pre-IPO项目为主。我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上获得了很多投资大奖,有小鹏汽车,还有亿华通——中国氢能源第一股,威马汽车,阿尔特汽车等。半导体企业有屹唐半导体、灵汐科技、寒武纪、紫光展锐、海光信息、集创北方、京微齐力、燧原科技、博奥晶典、中星微电子、地平线等,在国内这个领域我们排行比较靠前,“只为优质项目”是我们公司一贯的信仰,我们全力以赴寻找最好的项目,在最好的时间投进去。实际上我们也是在研究行业周期,在符合大行业周期的背景下,自上而下地选择企业,谢谢。

陈立光:大家好,我是海松资本的陈立光,我们成立不到4年的时间,短短这三年多时间里,我们投了50多个项目,合计30多亿美金,不少都是行业龙头企业。海松资本主要投资两个领域:TMT+医疗。TMT有三个主要赛道,一是今天的主题——半导体芯片,二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三是企业服务、SaaS、产业互联网。

回到今天的主题,关于芯片领域我们也有几个细分的主赛道,总体叫做一横三纵。一横:就是以半导体以芯片设计为中心,从上游的IP、EDA、设计服务,到下游芯片制造、封测,以及制造封测的上游比如半导体装备、材料,检测量测设备等等,全产业链的全覆盖。三纵:中心还是围绕着芯片设计,在三个关键的行业应用,比如数据中心、智能汽车、5G通信/物联网等三个主要纵的方向,这个行业覆盖范围还是蛮广的,比如涵盖了5G基带、AI芯片、GPU、MCU、IGBT、三代半、数据交换、存储、电源管理、显示驱动、以及光通信等等。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也投了不少优秀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行业龙头,谢谢大家!

篮志扬:我是和利资本的篮志扬,两年多时间我们投了21个项目。我们的投资逻辑非常简单,只投半导体,因为我们只懂半导体。在半导体的赛道里面企业不需要一百分,所以我们主打的理念是我们是企业的娘家人,缺产能我们赋能;缺人我们团队从台湾著名的上市公司找到合适的人。在产业链条部分,四位合伙人在半导体领域加起来有超过一百年的经验,其他人也都是在产业呆了十几年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方方面面替创业者添砖加瓦,我们希望在芯片浪潮下,把海外技术引进来,在国内跑出第一或者第二名的企业。

芯片半导体浪潮所处的发展阶段:“时间到了”

篮志扬:回到今天的主题,芯片投资是一个非常热的赛道,一天到晚都有机构朋友询问,今天趁着各位大佬在现场,也替各位挖挖宝。因为半导体是一个高投资、长周期、高壁垒、回报也不见得好的赛道,甚至硅谷很多机构也不太愿意碰半导体,但在国内现在是一个新兴的浪潮,所以请大家聊聊,从投资人角度看,半导体行业现在处于怎样的阶段?

陈立光:谢谢主持人。这几年半导体投资领域的确非常火爆,我们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是挑战,挑战蛮大的。为什么半导体在中国一下子这么火爆、而且只在中国火爆呢?虽然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国欧洲都缺芯,但整个行业的火爆只在咱们中国,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先看大的趋势,我认为这是整个产业转移的自然结果。比如今天中国的家电已经完全占领了整个世界,一样的道理,半导体行业最终也会象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占领这个世界。首先,因为市场在中国,中国是半导体应用的全球最大市场。第二,半导体的下游产业都已经逐步转移到中国来了,它的上游产品半导体产业自然而然也会跟过来,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从下游应用来看,比如说手机,全球65%智能手机都是在中国制造的,苹果、三星占据中高端,其他中低端甚至某些高端品牌都是国产的,小米今天是全世界第二,还有vivo、oppo、传音、联想等等。

另外一个下游应用比如显示面板,今天所处的5G时代到处都要用到显示面板,75%的显示面板产能制造都在中国,BOE京东方的产能是世界第一,还有深天马、TCL华星等等,而以前的东芝、夏普、Toshiba、美国的企业等等都基本没了,包括现在的三星,他的显示面板也要部分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因为国产的总体性价比更有优势。

更不用说中国如今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智慧城市等行业迅速发展,这些行业所需要的关键上游产品——芯片,中国的企业只能提供其中的5%,95%的芯片还得靠国外的公司提供。但是那这么多的行业应用和下游的生产制造都在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关键的上游产业就会自然而然转移到中国来。

再举一个例子——汽车产业,汽车全球销量每年大概8千万辆,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大约2500万辆,约占全球30%,但是真正中国制造、中国本土自己设计制造的,合资品牌除外,国产汽车在中国本土市场上还占不到30%,全球市场10%都不到,所以在传统燃油汽车方面我们的空间很小。但是感谢特斯拉和Elon Musk,特斯拉的异军突起导致新能源汽车赛道风起云涌,现在传统汽车都往新能源车领域发展,更不用提风头正足的造车新势力们。我认为换了一个赛道,中国企业完全有可能换道超车,工信部也定下了宏伟目标。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动汽车也会像手机家电一样统治世界,实际上今天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包括特斯拉在内,我们的产能已经是全球第一了。虽然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还不高,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电动智能汽车要用到的芯片比传统汽车多十倍!随着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兴产业的转移,也带来了这里所需要的非常核心的我们自己的芯片能力。

手机也好,显示面板也好,电动汽车也好,当然还有AIOT,各种摄像头,包括大疆无人机等等,中国的芯片设计在这里面占5%都不到,这里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所以为什么今天半导体产业在中国这么火,这是一个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芯片设计只是半导体行业的其中一环,它的下游晶圆厂,中国本土晶圆厂的产能占全球晶圆厂产能也只有7%左右,主要就是中芯国际、晶合、华虹、华润微等等,但加起来产能还是非常有限。中芯国际要投1200亿扩产能,新增每个月十万片的产能,还有包括晶合在内的各个晶圆厂都在扩建,总投资7-8000亿,这将为它的上游产业 - 半导体装备、材料等企业带来很多机会。所以我认为,今天的半导体虽然比较热,但是从整个大趋势来看,我们也仅仅是刚刚起步,可能半山腰还没到,离山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走,机会还是非常巨大的。

回过头来,为什么我一开始讲“挑战很大”?因为今天市场上这些企业大都估值太高,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的数量还远远不够。现在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有三千多家,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不要说将来走向全球,现在能做好国产替代的,甚至能替代掉中低端部分的都还是寥寥无几。我认为如今的中国芯片设计企业里面有80%是要倒掉的,剩下10%可能是半死不活,真正剩下的10%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所以下一步的趋势是产业要整合,让这些活下来的企业做大做强,这期间留给初创企业的机会越来越少,除非有独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对于已经在各个细分赛道成为龙头的企业来说,也可能做大做强,但需要继续整合、继续扩张和发展。

从产业投资来说,投资机构要经常携带两个“镜”,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显微镜。望远镜用来看大的趋势和赛道,如果不往远处看、只看当下的企业现状,比如按照台湾或美国或韩国公司的估值体系,中国今天的这些公司就没法投,技术能力不行,估值又比海外高太多,但是如果拿望远镜从大的趋势来看,本土企业又有很多机会,我们还是有很多好的企业。为什么又说“显微镜”?具体到某个企业,我们要看到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团队的作战能力,技术能力,包括产品迭代的能力,工程化的能力等等。总结一下,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巨大的机会,但是挑战也很大,从我们投资机构来说,要用好两个“镜”(望远镜+显微镜)才能做好这个行业的投资。

尚靖旗:我们是在五年前开始关注芯片半导体领域,五年前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人口老龄化,劳动红利越来越少。人少就需要机器人,而芯片就是机器人的大脑,5G是神经网络,传感器是手和脚,这是未来大的趋势,是中国的趋势,也是全球的趋势。

芯片半导体的产业是有强周期属性的,这跟猪肉的周期一样,在周期高位的时候价格涨的特别贵,老百姓吃不起猪肉,低谷期价格又特别便宜,养猪商户都很亏。过去20-30年半导体行业都是强周期属性的,这个周期大概36个月,低谷大概是12-18个月,所以当时我们也是算好这个时间点进行布局。当然,周期这个东西也很巧,可以从其他的理论来评判、分析芯片半导体在中国、在全球什么时候会火。刚刚说了人口老龄化和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需要芯片半导体。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多条路可以登上去,我们分析判断一个行业的时候,也是可以有多种方法可以判断,所以我们当时就布局了。

许前高: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半导体未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机会。简单来讲,不管是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是从整个产业链——包括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等环节的准备度,还是从客户整体的能力和开放度,以及从资本的充裕度等角度来看,都到了半导体良性发展的契机。

黄晖:中国半导体产业、芯片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前景是我们今天最核心的话题。刚刚各位同行朋友已经很全面的讲了,我简单的补充几点。

第一,我认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是目前行业内生性的发展的需求。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游的产业基本都已经逐步国产化了,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在大量的国产化。下游的国产化必然会驱动上游芯片、上游产业的升级,以及上游的国产化,目前已经到了中国芯片发展的阶段。

第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家自主可控的产业政策的驱动,会加速本来就要到来的产业发展规律进一步发展。

第三,可行性的要素。人才的回归,国外这么多科技型人才、芯片开发人才大量的回归,给中国的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发展基础。

第四,资本的推动。随着科创板的兴起,资本看好这个产业的发展,包括在座的都是资本推动的参与者。合肥长鑫在PE阶段能够达到250亿的规模,这是过去所不敢想象的,大量的资本进入这个领域,产业的自然发展规律+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导入+人才的流入+资本的推动,必然使这个产业会有持续的发展。  

篮志扬:感谢各位前辈的分享。就我们来看,一句话:时间到了,你父母就逼着你结婚,现在就是半导体行业的时间到了。

半导体投资逻辑:“事为先,人为本”,“望远镜+显微镜”

篮志扬:我们发现以前不投半导体的机构进来半导体行业面临一个状况:结婚很美好,但生活中会发现诸多问题,你牙膏为什么这么挤、你衣服为什么不好好叠,突然发现生活不是那么美好。那么我向各位大佬咨询一下,从这么多半导体的创业项目中挑选自己合适的项目的基础逻辑是什么?

许前高:总的来讲,我们讲“事为先,人为本”。首先,“事为先”指的是不管是在什么方向创业,包括半导体,我们更多关注创业的团队,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价值,这是我们评判一个企业首要的一点。其次,“人为本”。企业帮助客户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产品品质的问题,可能是成本问题,也可能是解决供应链安全的问题,总之企业有不同的价值主张,结合公司所处的不同的阶段,团队是不是具备相应匹配的能力。总的来看:公司本身的事怎么样,以及人是不是不匹配,这是我们在评判相关企业大的逻辑。

尚靖旗:我们研究团队比较多,会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基本上把芯片半导体各领域细分行业的前几强都看过。很多企业没有投资机会,我们就一直在等,当然也包括很多已经上市的公司,我们在疫情期间天天加班,线上开会分析这些企业,所以我们很容易判断一个企业在哪些领域最高精尖,就是要看他的创始人,看他的团队,他的现有股东情况,以及他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黄晖:这个问题是关于投资机构的在这个领域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向,我们作为国资的战略投资机构,在确定投资方向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不同。我们既会考虑到产业每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也会考虑到地方区域的产业政策、产业布局。比如说深圳,深圳是一个典型的创新城市、创业之都,所以深圳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中更多是芯片设计公司的聚集地,有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规模很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对于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要强化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区域市场竞争能力,所以我们大量的在芯片设计公司里做布局。

具体投的项目和方向,我有一个总结,有两个特点:一是市场容量足够大,未来能够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一类企业。比如说存储芯片,我们投了长鑫存储,虽然是合肥的公司,但我们是面向全国投资的,我们更多的考虑到,合肥长鑫未来的销售所在地大量的聚集在深圳这片区域里面,所以它的销售也大量的聚集在深圳。我们以深圳的战略投资人身份参与合肥国资的企业平台,来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协同和联动。

我们发现几年前在深圳导入的一个做存储主控芯片的公司,在过去根本没有办法想象它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在进口替代的方向下,跟国外的巨头竞争的舞台能够提供给他,这样的公司,是我们主投的方向。

我们投的企业在这一轮芯片荒里,有很多抓住机会进入头部客户的企业,比如说我们投资的一家做MCU的公司,在深圳发展很多年一直起不来,但是在今天各种机会叠加的情况下,它基本上进入到国内主流的各个头部的客户中去,它的行业地位也就稳定了,这也是一类。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材料方面也是我们接下来重点投资和布局的方向。

陈立光:刚刚主持人问的问题很好,这也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像刚刚说的比较形象的比喻,用好双镜,望远镜+显微镜,首先看对这个产业这个赛道的机会,赛道够不够大,这个雪道够不够长,够不够宽,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要经常拿望远镜看一看,这个很重要。显微镜也不能忽视,还是要多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的团队研发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迭代的能力以及工程化能力等等。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多的案例,比如说刚刚提到的屹唐半导体。我们是两年前投的,当时它在市场上飘了一段时间,很多人不敢投。我们通过“望远镜+显微镜”,认为这个公司完全符合我们的投资逻辑,所以就领投了,投资金额也比较大。投资之后我们也帮助公司做了管理层持股、协助成立研发中心、对接下游晶圆厂的客户资源,包括IPO进度遴选券商等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海松资本作为一个来自产业、具备巨大的产业资源和产业经验的机构,对公司的赋能还是很大的,目前公司业务发展很好,8月底就能够顺利通过科创板的上市审议,算是海松资本的一个小小的成功案例。谢谢!

篮志扬:借助各位前辈们的经验跟大家做一个总结,首先要赛道对,赛道对了投资就是投人,除了看它的技术延续性,还要看企业团队有没有规模化的量产经验。其次就是团队够不够活,因为创业不是死的,BP给我们看我们决定投,三年后市场不一样了,过程中会发生诸多的变化,所以团队要灵活非常重要。

至于怎么总结,可能要大家各显神通,要多聊,既然未来要当娘家人、要联姻,我们就会用大量的时间跟团队交流,不只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也会变成非常好的朋友,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困难,同时通过大量的交换信息,来看这个团队未来有没有机会帮投资人控制好各种风险。

产能不足背景下,拐点终究会到来

篮志扬:如果说我们现在挑到了一个团队,技术也好,赛道也好,但是现在全世界面临一个问题——产能。在产能不足的状况下,我们也想听听各位前辈在挑选项目的时候,有没有新的情况出现?

许前高:确实过去这一两年因为疫情等种种因素,造成很多产能问题。我们了解下来,不同的产品方向遇到的产能瓶颈也不一样,有的在晶圆制造,有的在封装,有的是客户遇到各种供应链问题,包括大家讨论的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都非常大。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看一家企业的时候,关注两点。一方面在前期研发阶段更关注怎么样“把钱变成能力”,在前期的投入阶段要充分地利用好投入好,做好相应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我们关注企业怎么样能够“把能力变钱”,企业会面临产能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把控好自己的投入和现金流,这样的话,能谋得更长远的发展,最终企业的价值还是能够得到充分的显现。

尚靖旗:你去看什么企业都会有问题,你投的企业从各个角度看也都会有问题,不可能有不存在问题的企业,有的企业会产能不足,有的企业会有别的问题,关键是要看这些问题能否解决,企业也希望一个机构投它的时候,能够给它解决一些问题,尤其是特别好的企业,一般机构也不让你投进来,它也会挑选机构,所以要多方面的考虑,而且要从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现在的估值角度来考虑。

黄晖:我今天是带着学习的角度来的,对我们来说,我们对于投资的企业,是希望在这个时间点上能够提供给他更多的资源服务,在这个阶段可能需要我们更多的帮助,我们会帮它在上下游,包括产能上都做一些帮助。

篮志扬:讲一下我们的想法,我们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重仓在台积电,又是对晶圆量比较大的就先放,我们投了一些大型芯片,这些芯片可能要在2023年的时候量产,这些是我们敢投的,就回避掉了这个问题。另外是类似于Apple, 高通, 联发科这样的大公司,如果晶圆厂支持这些公司,表示它希望这个企业的核心产品应对的终端市场能够起来,例如一只手机里除了基带外还要有很多Companion chip(协同芯片),我们也会寻找一些这样的公司。

如果有些企业还没有投,如何挑选?我们投了赋能它,帮它解决产能的问题,那么投之前是不是避开一些产能奇缺的阶段?

黄晖:在产能缺,芯片价格上涨的时候,经常会讨论一个问题,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到底这个周期需要多长时间?首先,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拐点什么时候出现我认为在产业的角度会有更深刻的机会。我们现在投资企业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现在这个时点投资一个芯片公司,而拐点的出现是确定性的,在拐点确定的情况下怎么看这个公司的价值,怎么看这个公司的估值。比如现在投资一个芯片公司,今年在产能不足或者需求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价格在上涨,它的毛利率会在70到80%,正常是在40到50%,这时候它的估值就会有所提升。所以我们在投资分析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去看它更长的周期,看它在拐点出现的时候,行业正常发展状况的时候,这个公司合理的估值、合理的毛利率的情况是怎样,来确定它的投资价值。

许前高:首先,现在大家都在讲国产替代,我们认为这样的机会是给有一定准备度的公司准备的。如果是看到外部环境改变而临时挖井来打水肯定来不及。所以我们挑选投资标的的时候,机会主义的团队会规避掉。

第二,对于市场上已经有一定产品和客户基础的公司,同样面临产能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会关注你跟同行在解决产能紧缺情况下的表现怎么样。举个例子,我们投资的一家公司,它的客户是汽车主机厂,我们会关注在产能紧缺的情况下,你跟客户之间的互动怎么样,你可能丢了一些销售额,但更重要的是,你在客户那边的市场份额有什么变化。

第三,企业解决产能过中你用了哪些方法解决。除了跟晶圆厂之间的商业安排,我们也会关注芯片设计企业跟新增FAB产能的互动。我们希望看到具备一定业务准备度的公司在这方面预先做一些投入,你帮助晶圆厂在新工艺准备上做出贡献,那么等到新增产能起来之后,晶圆厂也会更加愿意配合你提供相应的产能。所以总体来讲,我们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公司,关注点也会略有不同。

尚靖旗:当下确实是产能不够,像新能源汽车更需要芯片,因为芯片的供给不足,很多车没有办法生产出来,但是对投资机构来说不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考虑的是国内外台湾、中国大陆大部分的产能,到2023年中低端的产能会过剩,所以我们投资就要投高、精、尖、特这种企业,比如第三代半导体,有稀缺性的企业都是我们考虑的,谢谢!

篮志扬:今天非常谢谢三位前辈的分享,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先到这里。

相关推荐

崛起的中国“芯”: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芯片投资还需放眼更长的周期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5位顶级投资人谈穿越周期的秘诀,还有最看好的未来创投赛道丨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峰会
狂飙后的消费投资向哪走?我们问了四位经历过周期的投资人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投资需要“纪律性” 放眼长期、坚持核心竞争力才能飞跃天鹅湖 丨2020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消费投资人再议国潮:这是国货的黄金年代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关于2021的大潮与潜流,六位中国顶级投资人这样说|2021中国基金合伙人未来峰会
我们得到了70位投资人的答案,关于潮水的方向|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顶级投资人的疫情启示录:超越风口,回归本质丨2020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中国芯片投资狂想:用百米冲刺的速度长跑
To B投资圆桌对话:不是慢生意,也有大未来,投资中国企业服务的方法论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网址: 崛起的中国“芯”: 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芯片投资还需放眼更长的周期丨2021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1819.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