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连获2轮融资的三节课,想做中国版「Udemy」的底气来自哪里?

连获2轮融资的三节课,想做中国版「Udemy」的底气来自哪里?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11月23日 17:29

36氪获悉,新职业教育公司三节课宣布连获两轮融资,总金额超2亿元。其中B+轮由美国风险投资公Owl Ventures领投,C轮由美国上市教育集团Udemy领投。

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0月29日,美国一级市场估值最高的教育科技公司Udemy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此次IPO以29美元发行价发行了1450万股,合计募资4.2亿美元。截止日前,Udemy市值42亿美金。相比发行价,上涨15%;相比去年2月的20亿美金估值,涨了110%;相比去年11月的33亿美金估值上涨27%。

Udemy成立于2010年,最早为C端用户提供一些新兴技能相关在线课程,包括技术、设计、开发等;后面逐渐延伸到B端企业培训业务,2019年时Udemy B端业务占比18%,2020年增至24%,今年上半年更达31%。其中,用户方面有三个重要节点:从2014年的100万到2017年的1000万,2021年更是突破4400万。同时,全球客户达8600家。

“在目前的中国职业教育赛道,如果要说和Udemy最像或者最接近的,应该还是三节课。为什么是它呢?首先从转型路径来看,三节课花了7年时间积累C端课程,去年在疫情节点转型B端课程;其次从课程内容来说,都有最新课程研发能力;最后就是平台能力。”一位投资人说道。

如今,Udemy的B端业务还保持着103%增速。回到国内市场,同样转型B端三节课,其上涨空间、增长速度是否具备同样的实力?特别双减后的职业教育,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哪些改变?

为了更深入了解三节课,36氪将从行业变化、新职业教育要求、模式、课程生产、老师运营等方面解读。

后疫情时代下的错配新机会

“Udemy的上市,给了职业教育赛道投资人很大信心。既然美国能出现一家40亿美金增长较快的教育科技公司,中国没理由不会出现,不过就是时间晚几年而已。所以投资人也开始按照这个对标,寻找中国的Udemy。”一位投资人说道。

除了Udemy上市,今年下半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已发生多起融资案例。此外,最近陆续的利好政策出台,也让一些观望的投资人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不难看出,资本对于职业教育的预期开始出现好转,愿意用真金白银支持整个赛道的发展。而在企业层面, 36氪注意到一些公司开始加大B端布局,迫使更多企业把数字化这件事摆在了更明显战略位置。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市场对新职业教育提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要求,这也是政策一直鼓励的。之前大家可能因为双减政策而一直不敢动手投资的项目,现在基本没有了障碍。只要质地优质,还是会受到资金追捧的。”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36氪。

实际上,信心的回暖也和疫情影响有关。从去年开始,线上教育的渗透率达到空前高值。无论是用户习惯还是接受度,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在线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认知接触;而在企业端,疫情因素,多数企业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是面临严峻生存压力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不过问题在于,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的人才资源,却极度稀缺。

因此,在这个错配产生新机会的条件下,三节课开始全面转型B端,定位要做中国领先的数字化人才战略服务商,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平台”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在帮助企业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也为个人用户提供职业发展升级的平台。据三节课透露,目前已服务国内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包括腾讯、字节跳动、招商银行、华为、平安等。而对于是最早起家的C端业务部分,目前国内个人用户已超300万。

既然B端业务将是三节课第二增长曲线,那么其准备如何呢?通常来讲,如果在第一曲线市场占有率不够高的情况下,贸然进军第二曲线,业务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战略不聚焦,自然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此,三节课创始人后显慧告诉36氪,其实早在2018年,三节课就开始试水企业服务领域,为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和人才培养提供解决方案。疫情之后,更是持续加大对此业务的投入。如今,三节课的课程平台除了可提供6000-7000门优质课程外,也可叠加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等定制化服务。

“为什么要重点做这件事呢?因为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我国未来5-10年将有超2亿职工进行能力转移。而大学教育和职业技能之间断层已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未来会掀起一场职业能力转型升级浪潮。所以我们需要好好把握住这个大机会,提前做足准备。”三节课创始人后显慧对36氪表示。

行业三次变迁带来的格局重构

在三节课内部,通常会把整个职业教育行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Off-line为主-自有老师与外聘专家结合的线下讲课模式,主要出现在80、90年代至2000年左右,用户群体更偏重于管理层或中高管,也是把海外经验引入国内阶段;第二阶段OMO为主-线下线上结合,把企业线下培训内容搬到线上,启用E-learnig。这个阶段持续到疫情前,随后开始发生偏移;也就到了第三阶段On-line为主-企业的在线大学成为学习主阵地,前沿课程资源需求大规模开启。

三节课正是看到了行业新阶段下的新机遇,开始押注数字化转型和人才升级的再造,即企业培训,并提供三方面类型课程:新商业、新技术、新管理。

从传统格局来看,企业培养主要有四大玩家:高等院校商学院、跨国培训公司在华机构、咨询专注型公司、企业管理培养公司。

尽管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管理培训行业企业数量约7.8万家,行业市场规模约3024亿元。2015年至2018年,行业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18.44%。但是这些机构规模普遍偏小,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集中度也低。而新的行业变量正在打破旧的规则。

一个变量是疫情加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只有更智能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另一方面则是受训人群也在变化。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开启,企业的人才培养开始从管理层逐步拓展到核心层和基层。在“721”人才培训图谱中,70%的一线员工和20%的核心员工将会是是数字化人才培训最大受训人群。相比之前企业更为关注的10%高管培训,数字化人才培训的市场规模将比以前扩大数倍。后显慧举例来讲,“如今的一个4S店销售,都要学会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去销售,然后根据社群判断客户情况,可以更好的促进交付。”

所以保守估计下来发现,现有的市场规模已是原来的3-5倍,用户需求从之前的10-15%,到现在还有80-90%市场份额,也就是3-5倍增量空间(合计4000亿左右)。此外,国家政策方面,也正在鼓励企业让更多一线员工去提升数字化能力。因此,三节课正是瞄准了那20%核心员工和70%一线员工的“专业力”提升,为业务升级和企业增长提供最直接的智力支持。

实际上,看似在转换赛道的三节课,其实质内核并没有变。在后显慧看来,三节课一直践行的是创业初心——做好大学教育和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让劳动者有新的职业技能。不过,随着三节课的不断进化,也更坚定了两方面的决心:转型B端和做严肃内容。

对于之前更偏重于个人视角的三节课来说,虽然希望通过为年轻人提供课程以实现更好工作机会和升职加薪,但一个现实问题是,就业和培训之间存在很大的变量,“毕竟用户不是在三节课培训之后,就一定能找到工作,而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之后我们发现,这中间的BUG就几乎不能修复。这个矛盾进而影响到品牌、口碑、复购。所以三节课下定决心要从C端为主B端为辅,全面转型到B端。从这一年的效果来看,数据很好,尤其是复购和留存度都非常高。”

而从内容方面来看,在整个市场里,可以把同类型的课程分为严肃和非严肃内容。非严肃内容包括职业兴趣、爱好、通识类内容,相比而言娱乐性比较重。无论是原本针对C端用户,还是现在转型B端,三节课一直以来是以严肃内容为核心。

此外,由于之前自身的沉淀,三节课已形成了一套课程制作系统,帮助老师提高课程研发效率。这套内容生产的系统,可以让老师快速、便捷的产出优质课程,且生产能力甚至可以规模化,能支撑10、100、1000个老师生产课程,同时匹配很好的评估手册。

总体来看,全面转型B端的三节课,确实选择了一条困难却正确的道路。据后显慧透露,B端的业务延展,因为客户稳定、复购好,需求也很明确,无论是针对企业还是学员,都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这也正是三节课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盘。

新职业教育到底新在哪儿?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随着用户、市场以及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已清晰的认识到,原本单一的职教模式已不满足如今多元化的课程需求。当企业都纷纷提出新职业教育时,到底“新”在哪儿?

各家看法各不相同,在三节课团队看来:第一个是内容新。新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岗位能力模型变化很快,要求日新月异,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企业职工,都需要新内容;第二个是模式新。不同于过去固定的教学模式,传统机构在岗位培训、内容层面求“稳”,而新内容消费是企业需要的全新模式,也是持续稳定的长期需求,且付费意愿也更加浓厚。

内容上,在三节课的开发课程中,拓展了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落实到热门场景的区块链、元宇宙等当下前沿的新技术课程;以抖音、Facebook运营为主的新商业课程以及以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技术团队管理、项目管理为主的新管理课程,为B端企业提供更多的职业进阶课程需求。

以如今大火的元宇宙为例,其实早在半年前三节课就已推出相关课程,核心就在于三节课提前瞄准了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前置布局相关内容。其中,Roblox作为元宇宙龙头企业,在不断尝试开辟新赛道的同时,也给三节课前沿内容课程的开发带来了的参考意义。

这也是三节课一直坚持的原则:传统管理课程稳定,但专业类课程内容要“新”。“也就是说,课程开发不能以我为中心,要以客户为中心。多听市场一线的声音才能保证先进性和新鲜度,其次就是做好品控。这也为什么三节课每年能更新2000门以上课程的原因。”后显慧说道。

而这一逻辑背后,是三节课一直坚守“用户口碑第一位”的理念,基于此,三节课在课程生产模式上,以客户需求建立起柔性供应链的课程生产平台。因为只有用户有需求,平台能够很快速捕捉,且进一步开发出来,才会得到口碑推荐。简单来说,无论供给端的师资教研、前沿课程研发还是需求端的客户、学员,三节课更像是一个连接器,连接供给端与客户需求,把需求变成课程,老师开发对应课程,从而实现彼此价值。

“为什么三节课能做到呢,首先是我们在国内有超3000客户,海外合作了超7000客户,也都是顶级企业。从生物制药到零售、到制造、智能制造、到互联网、到新科技、到硬件都有涉及;其次是社群和老师运营工作做的比较好。”后显慧这样分析。

当然,因市场需求不同,分散度较高,即便用户的需求相对稳定,也面临着种类繁多、课程开发复杂等问题:比如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跨度极大;再比如一个企业仅有40个员工培训等需求,三节课均可在核算成本后(含复购率)去开发。在这背后,三节课课程构造能力的核心在于,学习了SHEIN的柔性供应链经验, 均可通过离散方法解决。一旦市场有需求,三节课便能快速找到相应专业老师,并生产课程。同时,也源于三节课一直坚持向一线专家寻求未来3-6个月可能产生的新话题、新技能,当专家来自于前沿行业、前沿企业时,自然就能顺滑承接行业和时代的需求。

因此当供给和需求完成匹配,三节课做的事就是找到合适老师生产、出来出合适课程,缩短周期,保证质量。通常来说,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扩品类几乎等于重建公司,但三节课能够利用平台模式,联合每一个领域的专业老师开发课程,逐渐吸引更多老师加入,自然让品类成正态分布,扩品类不再是难题。

同时在三节课内部,关注几个核心指标也颇具心思:前期关注的是报名人数,后期关注包括复购率、复购金额等相关数据,以及用户在学习后三节课还会提供完整数据,以便学员查漏补缺。据后显慧介绍,目前三节课复购率超过90%。此外,用户活跃度方面,不管是周活还是月活,也在形成一个正循环,用户自发学习是一方面,被组织学习是另一方面,平台正在利用各种线上线下辅助服务,不断提高复购率。

关注长期,讲师和客户成为三节课发展的核心壁垒

虽然新职业发展已经大势所趋,但如前文所说,多元化课程的拓展远远没有结束,尚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当企业迈出第一步之后,如何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也是行业和企业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节课之前有过太重增长阶段,当时外部环境变化很快,好在现在团队踩了下刹车。”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36氪。这也得到了后显慧的确认,所以从此三节课不做短期的事,更关注长期目标。

既然要解决的是大学教育和职业能力之间的GAP,对于三节课而言,无论是前期的C端模式,还是现在转型B端,底层逻辑并没有变。“道理很简单,企业太关注短期,市场一旦发生变化公司就麻烦了。这就要求回到思考的原动力和组织思考的原动力。我们坚信,中国很需要一家专注研发前沿课程的职业教育公司,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显然,后显慧的底气更来自于一个判断,三节课作为一家新团队、新创业公司,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这三者变量的集合肯定会有化学反应。这个反应不是营销侧,而是供给侧效率的提升。

在供给端,让老师研发的课程更前沿、效率更高、收益更丰厚才是核心。当市场从野蛮生长逐渐过渡到以课程创新为核心,原本一味的营销投放,对于品牌而言已无太大效果。“我更看好能在系统、课程制度、服务层面不断创创新的公司,靠投放公司我肯定不考虑了。这个行业很大,如果一家公司能服务几千、几万家企业,特别上面的老师能名利双收,绝对撑得起一家几十亿美金公司。不过也得注意,要是一次性生意,首单ROI要正;有复购,首单才能容忍亏损。”一位投资人表示。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有新团队、有新变量,那拐点什么时候来呢?后显慧的判断是未来5年,70%的企业培训都会现代化,目前线上模式仅占30-40%,而在未来,线下只是一个辅助。

不过,在拐点到来之前,企业的“装备”还需做到两方面的升级:内容升级和系统升级。内容上,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元化,市场竞争加剧,优质内容才是吸引用户的核心“大招”;系统上,更要有能够符合用户场景的新系统,特别是线上下混合系统,才能让用户有更高的使用率和复购率。

所以未来能跑出来的公司大概率具备:课程质量提高快,老师学生满意度高,系统迭代能力强,能很好区分用户学习场景,以及满足不同组织结构里的培训需求。

从这个角度说,三节课抓住融资机会,并把资金用在课程内容和系统完善上,是有前瞻性的,毕竟这两者都是需要资金和时间的投入,这也恰恰符合三节课关注长期的自我要求。

当然,对于任何一家教育公司来说,教研师资永远是第一位。如何对老师进行高效管理也是三节课一直在探索的真命题。因此,在三节课的激励机制中,也具有自己的考量:老师的挑选方面,三节课打破原有“资深讲师权重大”的常规,不是名师拿最高奖励,而以热门、高流量老师扶持为主。比如同样作为三节课平台的老师,一个是十年的媒体人,一个是刚入行的新媒体人,但最后可能后者拿到的收益或者名气要更高;同理,学员可能因为名师先报课,如果后续课程不具备前沿性,跟不上用户新需求,三节课也会进行降权。

“整合全球优质的课程资源,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人才升级,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后显慧总结道。成为中国的Udemy,三节课一定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在课程讲师发展、课程生产效率提升和客户发展方面,三节课已经开始具备和Udemy类似的模型。现在Udemy的战略投资和内容合作更是让三节课增加了更大的成功概率。

“我想在未来,中国不但有自己的Udemy,还一定有比Udemy更具有创新的模式和公司出现,我们希望和行业一起探索未来的可能性。”后显慧说到。

相关推荐

连获2轮融资的三节课,想做中国版「Udemy」的底气来自哪里?
创投日报 | 「Maven」获4500万美元C轮融资,「Udemy」获5000 万美元融资,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估值达到 20 亿美元,在线课程学习平台「Udemy」获日本出版商 Benesse 5000 万美元融资
黄有璨做了新公司,三节课如何破局?
36氪独家 | 「三节课」完成1.3亿元B轮融资,All in “在线新职业大学”
应用下载量4亿次的「MWM」获约5590万美元融资,想做移动创意应用领域的Adobe
三节课创始人兼CEO后显慧:做教育,慢一点,比较快 | 2019 WISE×新职业教育创新峰会
素质教育新晋黑马出现,“好多兴趣班”半年内完成2轮融资|钛媒体独家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三节课如何「乘风破浪」抓住企业培训市场?
36氪首发 | 聚焦二三线搭建高端儿科诊所,「嘉宝康乐」半年内获2轮累计数千万元融资

网址: 连获2轮融资的三节课,想做中国版「Udemy」的底气来自哪里?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2560.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