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的风控逻辑 | 新经济独角兽(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代理(ID:iedaili),作者:安澜资本 | 杨沐霖、陈智捷,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36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前建议先看:
独角兽系列1:中国独角兽企业的“飞轮”有多大?
独角兽系列2:IPO遇冷,独角兽的估值泡沫究竟有多大?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独角兽的风险控制是不是只是说说而已?
首先,疯狂补贴本身就不符合开源节流的基本要求。可问题在于,一旦风控加强,补贴缩水,羊毛党还能不能留得住?
同时,监管灰色地带该不该去钻?是不是要按真实数据披露?管控合规风险重要还是利润重要,若不钻这个空子,独角兽在资本市场还能不能有足够吸引力?这就形成了绝大多数“烧钱”独角兽的矛盾闭环。而他们选择的更多都是疯狂补贴,数据润色也不再是稀奇之事。
可以说,独角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独角兽花式“作死”史。
那些疯狂“烧钱”的独角兽们现在怎么样了
独角兽的狂欢带动了一大批羊毛党,羊毛党的处世哲学在于在占便宜这件人生小事上,人人平等。从滴滴打车与UBER的1分钱打车大战再到现在的京东到家、咪咕买菜、瑞幸咖啡。“烧钱”的战略效果究竟有多大,我们很难去量化评估,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独角兽的日子是不好过的,独角兽投资人的日子是更不好过的。
市场竞争带动的是太多独角兽企业的非理性补贴营销,而这些非理性的漏洞很容易被羊毛党识破,从而给他们提供“捡便宜”的机会。
而这种小规模的套利行为经过互联网被传播放大后,羊毛党是开心了,而独角兽的心都在滴血。就比如市面上最常见的优惠券,瑞幸咖啡在初期推出过免费邀请券和两折一折的折扣券,到如今还在保持稳定发放五折券。而获取这些券的途径就是注册成为用户。
如果这真的能为瑞幸带来稳定客源并提高转化率也就罢了,然而它真的为瑞幸带来了那么多客户吗?其实未必,登陆某宝某猫去看看有多少低价卖咖啡优惠券的就知道了。
手机号注册获取优惠券确实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客户的便捷程度,符合高效率的节奏,但手机号是可以刷单的,保守估计一个羊毛党刷20个新账号,在邀请免费喝咖啡的活动下,能够获取到的优惠券数量的乘二的。那如果所有人都是羊毛党,瑞幸铁定将栽在补贴上。
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你不通过手机号注册拓客,你还有什么渠道可以利用吗?
如果领取一个优惠券需要完成繁琐的注册、完善信息程序的话,我相信很多消费者将不会点开它的H5。瑞幸面临的困境并没有阻碍其上市的脚步,很多人会以为因为有钱所以这都不是事,但就在上市前夕,瑞幸抵押了门店里一批咖啡机以获得4500万元的抵押贷款,就算是上市以后,若盈利能力未实现突破,短期内瑞幸的管理者和投资人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而这也正是同类独角兽正在共同面临的难关。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使得这些独角兽的补贴大战更为持久。
就像当年的ofo与摩拜大战再到后来的哈啰入局,很大程度上谁的资本撑得时间越长,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在资金链断裂后,ofo一夜之间失去了前期“烧钱”建立起来的所有,等待他们的只有数十亿人民币的押金退还计划。在ofo这盘棋中,公司员工客户投资人都没有胜出,问题就出在其“任性”的风控上面。滴滴的烧钱不只在补贴拓客方面,公司内部的烧钱也丝毫不逊色。
其中有一次在完成融资后,滴滴办公室119元的宜家办公桌一夜之间全部升级为2000元的升降桌。仅在2017年,ofo在广告方面的花销就高达数亿元。滴滴解决车损率过高的办法也很任性,车损率高我提高车总数不就好了,于是豪掷千金疯狂加单。
ofo最致命的问题在于花了这么多的钱,自己没有数,自己赚了多少钱,也没数,内部财务数据十分混乱糟糕,滴滴高管的介入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要通过ofo赚很多钱,而是要帮ofo“省点钱”,毕竟ofo烧掉的资金很多来自于滴滴。
即使如此,在与滴滴达成初步收购协议后,ofo仍拒绝出示具体押金项目的使用情况,这使得ofo的财务账目更加模糊。纵览ofo整个融资扩张历程,环环需要风控,环环都没有风控。ofo在用投资人的钱,创自己的业,并一步一步在共享单车赛道上把自己“作”死。
独角兽造假的商业幻梦
风控的另一个维度在于企业的合规性,即企业在遵循法律法规及通用会计财务准则等一系列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运营。而有合规必有监管,有监管必有套利。
独角兽企业在初期需要大量的资本运作,而市场上又存在大量的独角兽,要想成功“出圈”,在基本面不佳情况下,作假润色也就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作假一时爽,暴露火葬场,在虚拟的数字中,很多独角兽企业却沉浸在自己的商业幻梦中不愿醒来。
以数据造假营造欣欣向荣的运营情况以抢夺融资是作假的惯用伎俩。与小黄车仅一字之差的印度独角兽OYO酒店在中国正在遭遇严重经营困境,大规模裁员及业主解约都让OYO的中国扩张之路荆棘密布。而为了掩盖经营的窘境,数据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为了提升业主续约率,OYO采取向业主发送邮件形式传递续约通知,若客户7日内未回复,则自动视为同意续约。
而在中国电子邮件利用率远低于短信及通话,很多业主莫名其妙的“被续约”,根据官方披露,OYO续约率高达97%,但我们很难知晓业主的真实留存率,而目前OYO实际的连锁酒店数量据统计比官方数据少了近五成,即使解约的酒店也将保留在酒店列表里以向投资者展示庞大的市场版图。
OYO造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融资,快速增长的数据才能推动估值的快速增长,资金才会源源不断的进入,OYO要让投资人相信他们就是下一个超级独角兽。
独角兽为了资金撕破脸皮的事也并不少见,近日国内三家行业巨头动力电池独角兽宁德时代、知名车企福田汽车以及汽车零不佳企业东方精工为了26亿人民币吵得不可开交,处在同一产业链上下游的三个企业,各执一词,均称对方做的账目有问题。而无论是谁说谎,带来的后果都是可怕的,独角兽财务造假的丑闻将会席卷整个资本市场。
除了数据造假,商业欺诈更是独角兽的“刺激战场”。
盛极一时的美国血液检测独角兽Theranos一度让硅谷沸腾,因为它的技术壁垒太过于强大了,它的产品声称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检测出上百种血液健康指标。而在造假丑闻爆出后,纵使有投资人出面为其站台,但仍难以抵抗颓势,商业幻梦瞬间破灭。
这一超前技术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入局,先后获得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风投德丰杰等个人和机构的资金注入,而Theranos风头极甚时期估值超过90亿美元,被评为仅次于特斯拉的“改变世界的创业公司”。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Theranos的技术壁垒之上,然而Theranos通过技术和检测结果造假在很长一段时间欺骗了大多数投资者。高新科技市场永远都在期待阿拉丁神灯,带来创世纪的技术突破,这为技术造假商业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当然也有可能Theranos并非故意造假,只是需要不断输血以支撑高昂的研发费用的被迫之举。
独角兽企业的风控逻辑
对于初创的独角兽而言,风控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受待见的部门,一切始于资本又终于资本,这是一个闭环。在这样的一个逻辑下,风控实际能够做的就很少了,尤其涉及在企业需要大量做加法的早期阶段。
很简单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运营做得好,市场拓展的快,资金进入的多,风控在就不能过多插手,大多独角兽企业的风控部门若是真的能够有效管控风险,也不会出现如此多的独角兽上市遇冷,盈利预期不佳的情形了,更有可能这个企业就不能成为一个独角兽。
但若不能很好管控风险,投入的再多资金也是徒劳。当我们从投资人的角度切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投资独角兽,我们也就能知晓独角兽应该怎样做风控以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
独角兽炒作概念题材能力一向很强,但其背后是实际价值与概念热度不相匹配。国内的资本市场一直热衷于炒作各种概念以带动产业的流量,例如近年来大热的互联网金融、生物科技及高端制造领域,产能已经出现了过剩。
加之这些产业往往要求很高的专业知识,能够真正识别有效独角兽的投资者很少,很多投资人只是跟风投资,并没有思考这个企业有多大的投资价值。而独角兽热潮降温也正是因为这些被吹捧的独角兽在上市后表现平平。所以对于投资者的风控而言,投资依据不是话题度和声量,而是实际的技术壁垒、行业前景等综合实力。
对于独角兽而言,对公司基本面的全面拆解分析才能使“烧”的钱用在刀刃上。对于初创的独角兽,财务制度往往不健全,会计核算很容易出现混乱错误,尤其是在大量利用资本疯狂扩张阶段,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一方面认为自己还很有充足的现金流去扩张,一方面也容易出现资金分配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ofo,在财务方面的混乱使管理团队沉浸在自身商业模式的红利中。而财务作为企业基本面的重要因素,需要企业自身、风险投资者、监管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规范、审验,使得真正的“独角兽”企业显示其公司价值。
我们已经提到过很多次,技术壁垒是独角兽企业长远制胜的关键,营销的根本支撑是业务的足够强大,业务又是靠技术支撑。而在高新科技独角兽遍布的当下,要想成为真正的独角兽,雄厚的技术实力是带动公司基本面向好的源动力。
风控另一大关键在于确保企业的业务运营合规性,监管套利的漏洞终将会被补上,商业欺诈也必将断送独角兽的未来。在合规方面,由于很多因素,诸如行政处罚、潜在负债、核心技术涉诉等,均会对“独角兽”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造成实质性障碍,也会使得客户对其商业模式产生质疑,从而丧失资本和市场的双重支持,这样的打击对于独角兽而言是致命的。
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商业道德不可或缺,当面对竞争者的抹黑时,危机处理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独角兽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危机处理模式备案,以此面对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独角兽的风控之路,任重道远,但又不可或缺,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的风控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或许将成为抢占赛道后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相关推荐
独角兽企业的风控逻辑 | 新经济独角兽(3)
如何捕获下一只超级独角兽?| 新经济独角兽(4)
中国独角兽企业的“飞轮”有多大?| 新经济独角兽(1)
IPO遇冷,独角兽的估值泡沫究竟有多大 | 新经济独角兽(2)
独角兽也未能幸免,2019“阵亡”新经济公司大盘点
驿公里智能荣获36氪2020年度中国新经济独角兽TOP100
独角兽企业如何设计治理结构?
透视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这些投资机构在背后赋能
押注喜茶、完美日记,1/3被投企业成独角兽,高瓴创投凭什么
风投合伙人:双边市场中,金融科技将驱动下一批独角兽公司出现
网址: 独角兽企业的风控逻辑 | 新经济独角兽(3)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692.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