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女董事长再造中航锂电,百亿融资冲刺港股第二大IPO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融资中国
2022年已经过去了近四分之三,这一年可以说是笔者出生以来经历和见识到环境最复杂的年份之一,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宏观环境,亦或是全球的政治环境,而这些环境叠加在一起共同指向了同一个行业,那就是能源。
俄乌战争,全球高温,世界通胀背景下,能源的价格屡创新高,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24个行业,能源行业归母净利润以72.23%的同比增速领冠全行业。
能源行业的景气直接传导到一二级市场,锂电池行业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版块。比如,欣旺达的控股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份获得了新一轮投资,此次投资共有19家投资方,其中包括深圳国资委、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等传统汽车厂商以及“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
3月28日,卫蓝新能源进行一次工商变更,新增华为哈勃投资、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吉利控股等一众投资方。截至目前,卫蓝新能源的估值已超过150亿元。
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正在为上市做准备,2021年4月,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弗迪电池将在一两年内将推进上市事宜。
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的蜂巢能源于今年1月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目前,蜂巢能源的上市辅导工作正在进行中。
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的IPO申请已于9月9日通过交易所聆讯,拟香港主板上市,于9月12日至9月22日进行上市前路演,评估投资者需求,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中创新航此次计划募资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95亿元),若完全行使超额配售权,募资规模可达20亿美元,将成为仅次于中国中免20.7亿美元募资规模的港股年内第二大IPO。
改名谋重生
中创新航,原名中航锂电,看名字应该就知道这是一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企业,A股股民对以“中航”冠名的企业并不陌生,比如中航沈飞、中航电子、中航高科等等。
中航锂电成立于2007年,比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还要早上4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磷酸铁锂电池生产,重点发展商用储能市场,用户集中在大客车等商用车领域,是电池行业的资深玩家。
回顾发展历程,短短15年的历史,中航锂电便经历了一个企业需要经历的完整周期,从起步,到辉煌,再到衰落,以及后来的重生,有了这么一个经历,中航锂电显然比许多年轻企业有了更多处理危机的经验,也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了更多韧性。
作为典型的高端制造业,动力电池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为了扩充融资渠道,2010年中航工业集团通过成飞集成与中航工业、航空投资、中航投资、洪都航空及兴航投资共同对中航锂电进行增资,成飞集成取得控制权。作为上市公司,成飞集成为中航锂电募集资金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推动下开始起航,在公共交通领域开始展开推广。
经过两年的发展,2012年,在工信部公告的电动车型中,使用中航锂电电池的车型总数排名第一,彼时宁德时代刚成立一年。2013年,配装中航锂电电池的车型总数持续保持第一,同时拿下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宝座。因此,中航锂电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地位也提升为二级子公司。
接下来的几年,中航锂电气势如虹,业绩增长亮眼,占成飞集成的营收比重越来越高,从2011年的28.37%增长到了2016年的63.31%。
一个公司最鼎盛的时期,往往也是它危机到来的时候,由于路径依赖,加上国企冗长的决策流程,中航锂电并没有觉察到市场上的新动态,当时电池技术向高能量密度和低耗能的三元电池发展,且新能源汽车从公共交通向乘用车转移。
没有及时抓住转型机会,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业绩持续下滑,从而导致了成飞集成2017-2018年连续两年的亏损,并在2019年沦落为*ST集成。
面对连续下滑的业绩,航空工业集团的高层为中航锂电选了一个能让其起死回生的当家人——刘静瑜。
根据招股书显示,刘静瑜,51岁,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最高学历为硕士,在商业管理方面拥有超过18年的经验。加入中航锂电之前,刘静瑜在2003年4月至2018年6月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这也是一家航天工业集团旗下的企业,在天马集团担任过多个职务,其最后的职务为天马的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天马集团的全面经营管理,并于天马集团任职期间获得丰富的国际经验,包括在日本的并购。
2018年8月,刘静瑜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开始执掌中航锂电,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接手中航锂电后,刘静瑜从内到外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造,一方面大刀阔斧改革管理层,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将业务从公共交通转向乘用车,并采取低价策略,在市场上开始真刀真枪打拼,从而使中航锂电的风气为之一振。
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化的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引入市场化资金既能发挥外部股东的监督作用,又能为中航锂电的发展注入资金。2019年6月,中航锂电首次引入战略投资,成飞集成,金圆集团(厦门市属国有金融控股集团),2020年12月Pre-A轮融资引入了长江小米基金、基石资本、红杉中国、广汽资本、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厦门创投、晨壹投资等多家机构,2021年9月再次引入120亿战略投资,并于2011年11月,改名为中创新航,这也许有着对中航锂电重新起航的期待。
扩产是第一要务
电池产业的壁垒来自于规模经济,这已经是行业共识。刘静瑜多次公开表示,产能是锂电池企业的核心能力。锂电池本质上是资源和工业制造结合的产业,规模对这类产业是核心竞争力,有了规模才能更快降低成本,才能提升交付能力。而成本和交付能力现在是动力电池用户最为敏感的要素。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创新航拟将此次IPO募集资金用于:(1)新建和扩建多个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的产业基地项目;(2)先进技术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3)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招股书数据,2021年中创新航共有常州、洛阳、厦门三个生产基地有产能,产能分别为8.18GWh、2.36GWh、1.36GWh,共计11.90GWh,综合产能利用率达到了95.2%。
去年11月,中航锂电CALB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刘静瑜介绍了中航锂电未来的产能布局,规划形成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五大产业基地集群。上调2025年动力电池目标产能至500GWh,2030年预计产能达1TWh。
根据业内估算,扩充每GWh产能的投资接近3-4亿元人民币,按照中航锂电2025年500GWh的产能目标,预计要投入1500-2000亿元人民币,此次募集的95亿元人民币只是算是个开胃小菜。
目前电池企业竞争呈一超多强的格局,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市占率遥遥领先,根据前瞻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储能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占到了6成,中航锂电市占率排名第三,占比4.3%,与宁德时代相去甚远。从集中度来看,CR3占到市场的近7成。
对比锂电池行业的市占率与产能可以发现,产能与市占率有着正相关关系。5月24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透露,2021年公司电池年度产能为170.39GWh,在建产能140 GWh,是中航锂电的14倍,市占率是中航锂电的13.88倍。
鉴于此,锂电行业最近几年在产能上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去年12月8日,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发布了“领蜂600”战略——2025年挑战600GWh产能,出货量450GWh。目前仅有32GWh产能的瑞浦能源,官网显示2025年将实现产能150GWh。
根据民生证券的预测显示,2022年全国锂电池产能1094GWh,预计2025年将翻2倍多达到2650GWh,届时宁德时代的产能将达到670GWh,依然领先行业,但产能占比将从2021年的42.78%下降到25.28%,“一超多强”的市场格局将被打破,这也意味着在扩产能来势汹汹的背景下,中航锂电能不能保住行业第三还有一定的挑战。
对标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还缺点啥
虽然宁德时代备受行业诟病,但做锂电池的又有谁不想成为宁德时代呢?本来作为行业第三,中航锂电最应该的是和行业第二对比,但排行老二的比亚迪既是锂电池的生产方,又是下游需求方,在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与宁德时代相比,均是作为第三方来为车企提供动力电池,模式上更接近,也更有可比性。
与宁德时代的收入不是一个量级。根据招股书,2019-2021年,中航锂电的总营收分别为17.34亿元、28.25亿元和68.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3%,同一时期,其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1832.8万元和1.12亿元。
仔细翻看中航锂电的招报表可以发现,实现扭亏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补助及补贴的增加。2019-2021年,其收到的政府补助及补贴分别为3.09亿元、1.35亿元和3.65亿元。
中创新航的主要业务分为动力电池业务、储能系统业务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其中,动力电池业务是中航锂电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2021年,动力电池业务收入分别为14.10亿元、24.99亿元和60.6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1.3%,88.5%和89%,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前期的低价策略让中航锂电在市占率上拿到了优势,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即盈利能力远低于同行。
2019-2021年,中创新航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13.6%和5.5%,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在2019年和2020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06%和27.76%。
如果具体到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中航锂电依旧处于末位,2019-2021年,中创新航的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13.7%和5.5%,在2019年和2020年,宁德时代的分别为28.45%和26.56%,比亚迪的则分别为18.63%和20.16%。
众所周知,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锂矿产生了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造成了这几年锂矿价格暴涨,进而形成了众多车企为锂电池企业打工,锂电池企业为锂矿企业打工的行业困境。
招股书显示,原材料成本是中航锂电销售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的成本。2019-2021年,其原材料成本分别占销售成本的77%、76.1%和84.2%。
为了降低成本,锂电池厂商纷纷向上游原材料下手,比如宁德时代入股正极材料制造商江西升华;亿纬锂能入股金昆仑、华友钴业、大华化工锁定碳酸锂和钴的产能;比亚迪入股安达科技,支持磷酸铁锂扩产项目。中航锂电采取了签署长期合约的方式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这种方式在成本节约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上,显然要弱于投资入股的方式。
在客户上,中航锂电还需要奋起直追。自从2020年,宁德时代与广汽埃安不欢而散之后,中航锂电便取代了宁德时代,成为广汽埃安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2021年1月,中创新航在广汽埃安的渗透率已达到了90%以上。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中航锂电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3.99亿元、23.53亿元及56.4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0.7%、 83.2%及82.9%。同期内,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为6.86亿元、15.58亿元及35.37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9.6%、 55.1%及51.9%。其中这个最大的客户便是广汽集团。
相比宁德时代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10%,前五大客户占31.31%,中航锂电过度依赖大客户也会削弱其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最后在研发上,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中航锂电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6亿元、2.02亿元、2.8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7.8%、7.12%、4.18%,同期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分别为29.92亿元、35.69亿元、76.91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6.53%、7.09%、5.90%。从研发投入上也可以看出,中航锂电想超越宁德时代并非易事。
虽然宁德时代在锂电池市场上成为同行及车企吐槽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及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会使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尽管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追赶产能来改变市场格局,但能让一个大企业的衰落的最大原因来自于自身,而非外界。
相关推荐
今年最火赛道诞生一个IPO,估值600亿
宁德时代诉中航锂电:专利战?其实是一场攻防战
电池风云:原材料龙头公司冲刺IPO,动力电池上市潮汹涌
中航锂电能撼动宁德时代吗
比亚迪盛宴:51岁女员工,身家超30亿
抢滩锂电添加剂赛道,华盛锂电冲刺IPO
一月消失2000亿,最大锂电巨头遭遇“寒冬”
44岁女CEO带队,第一个披萨IPO来了
微屏软件二次冲刺港股IPO 94.7%收益来自麻将游戏
38岁天才科学家掌舵,三年半累亏30亿,第四范式冲刺港股IPO
网址: 51岁女董事长再造中航锂电,百亿融资冲刺港股第二大IPO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7135.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