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摧毁」到「云生活」:当代陀螺青年的视频解压大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那些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的青年们,日复一日地在公司、家与地铁站之间来回奔波。他们日出时分就整装待发,至夜深人静时方解甲归家。偶尔在餐厅等位时、排队进站时、地铁挤压时,他们才终于能够为自己按下暂停键,于是默默划开手机,随手点开几个小视频,放空自我。
普遍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不会占据太多时间的小视频已经成为当代陀螺青年们赖以生存的解压利器。忙里偷闲的几分钟里,他们靠着小视频舒缓情绪、调整心态,然后重振旗鼓地面对繁杂的生活。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看看那些适合放空时独自品尝的小视频,以及它们所蕴含的解压魔力!
经典款解压视频:摧毁,摧毁一切
压力大怎么办?心理学家会让你选择发泄。然而,现实环境中多数青年发泄情绪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都异常高企,看小视频,或许是性价比最高的办法之一。
经典款解压视频——摧毁类视频,就为青年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泄口。这类视频的主旨,是毁坏本身井然有序的事物。不同的摧毁方法适用于不同性格的人。
第一种方法,是暴力式摧毁。
比如,捏爆声控球。声控球是为解压而生的的事物,一手捏爆一个由指甲油刷成的脆皮黏土球,谁看了不说一句舒服呢?
视频来源于B站比如,捏碎方便面。在超市捏方便面毕竟不道德,买回家又觉浪费,还是善良一点,点开一个捏方便面的小视频,不仅能听觉上感受脆爽,还能唤起童年的快乐!
再比如,在视频网站上搜索“1000度铁球”,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烧到1000度高温的铁球放至老酸奶、冰块、西瓜甚至水宝宝中,会发生什么?或许每个观众都能依靠常识想象到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当极具破坏力的高温铁球与这些物体接触时,演绎出的“冰与火之歌”产生的视觉效果依然会让人分外愉悦。 第二种方法,是强迫症式摧毁,是井然有序地去摧毁井然有序的事物。 这种方式与暴力式摧毁相比显得温柔多了,能让人心情平和地发泄。时下最流行的强迫症式摧毁视频,主题只有三个字——“刮肥皂”。刮刀在光滑的肥皂上从左到右匀速变换,动作流畅而平稳,所有烦心事也仿佛被一刮而光。
视频来源于B站同样是用刮刀,相比起来,毁坏口红和眼影盘的视频则夹带了一些“复仇”的意味。无论是口红还是眼影盘,都是陀螺青年们拼命努力换来的成果,象征着生活中最光鲜、最亮丽的一面。用小刀一点一点毁掉它们,有种“毁我所累”的爽感。
当然,毁掉自己的口红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小视频感同身受,才是最佳之选。
解压新潮流:云生活,屏幕那头,岁月静好摧毁类视频能帮助陀螺青年们在情绪累积到临界点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但更多时候,他们自己都无法感知到压力的存在:重复的生活里,他们的日常情绪通常不存在显著的高峰与低谷,而是迂回上升,压力潜移默化地累积。
最近,微博话题#当代女生的五大快乐源泉#引起了几十万网友的热议。其中,“靠吸猫减轻压力”更是获得了一众云养猫玩家的认同:只需要通过几十秒的小视频吸猫撸猫,一天的烦恼就都不见了!事实上,以云养猫为代表的助力“云生活”的小视频,现在正成为陀螺青年们的解压新潮流。
“云生活”小视频的解压逻辑是,通过观看他人日常生活,获取对生活的新幻想。 这类视频成为许多青年们的解压首选并不奇怪,毕竟,工作已经够累了,看视频还不能“岁月静好”一下吗?云养猫、云养狗甚至云养儿带来的快乐已不必赘述,如今最新兴的是——云打扫卫生。
你可能难以想象,Instagram上打扫卫生的小视频帮助多少观众扫清了负面情绪。一位名叫Mrs.Hinch的“清洁博主”通过每日在ins上发布自己做家务的视频,收获了两百多万的粉丝,大量忠实粉丝日日催更。Youtube上也出现了许多以“和我一起打扫吧(Clean With Me)!”为主题的视频,视频里展示出的房间通常温馨可爱,背景音乐舒缓,而博主总是温柔又有耐心。
Youtube上以“和我一起打扫吧(Clean With Me)”为主题的视频在B站搜索Clean With Me,你同样可以看到许多号称“引起极度舒适”的治愈系清洁视频。看视频的观众真的会和up主一起打扫吗?不,那样就不能算是解压了。看了等于扫了,才是此类视频唤起的心灵感应。
B站上的打扫房间视频或许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流水账”式vlog会成为风口。做饭、学习、看书、喝咖啡、取快递......当搜索vlog时,映入眼帘的总是一些平凡人的琐碎日常,以及与日常的重量不成比例的高播放量。为什么普通人将自己平凡无奇的一天拍摄记录下来,会有如此多的观众观看?答案或许正是——解压。
Vlog将原本盛行的碎片化生活方式类小视频缀连,组合成完整的“他人生活”模板,为观众提供了体系化云生活的入口。 在观看时,观众可以尽情沉浸于他人的生活里,经历所有美好的画面,但除了一点时间和流量,他们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与义务。成为生活的旁观者,是逃避现实的最佳方法。
B站上搜索vlog后的推荐除了日常生活,远方的世界也总是陀螺青年们的心之所向。比如,动物园饲养员的喂食日常总能成为治愈的法宝。视频中,饲养员喂食的动作不疾不徐,而动物们乖巧等食,这种自然简单的氛围给人以希望。
除了以上这些,陀螺青年们新近的快乐源泉,是赶海视频。五分钟,看渔民划船出海、撒网、打捞起一只只横冲直撞的大螃蟹。在B站up主“渔农小池”的一则题为“抓到这种螃蟹赶紧放生”的赶海视频下,最热评论是“刚下班就看到小池更新,也许这就是幸福吧!” 无边 的大海、淳朴的渔民、打捞的惊喜足以给奔波劳碌的上班族们带来心灵的慰藉。 无论观看的是日常vlog、打扫卫生还是捉螃蟹,观众都不是为了获得任何知识增量而来。他们只是在放下手中工作的一分钟内,想象自己在经历其他生活。 因此,在观看这类小视频时,他们无需注意力高度集中。 即使放空走神也没关系,即使漏看细节也不影响理解; 当然也无需担心视频中发生任何突发状况,因此观看时不需要承受任何心理负担。 整个观看过程的状态平缓而松弛。重建类视频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能为观众提供瞬时的爽感,但能为他们创造平稳的钝感,是“细水长流”式解压。当陀螺青年们在无休止的工作中打转,他们通过观看理想化的生活来放松为应对现实而紧绷的神经,在心理上实现“岁月静好”的平和。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很无聊吗?
当观看小视频解压的人越来越多,大众也开始对这种没有知识增量的无意义小视频产生质疑:看刮肥皂?看扫地?看专业摸鱼?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很无聊吗?
如果你觉得这些视频都很无聊,那么恭喜你,你不是一个人。事实上,大部分受众也都和质疑者有着同样的心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不仅看完了,甚至反复播放。为什么小视频的播放场景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型真香现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和干货的小视频,无聊得恰到好处。
替代性无聊:缓解现实焦虑
陀螺青年是时间上的穷人,他们的“无聊”时刻极其有限且碎片化。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疲惫的生活做出补偿以维护心理平衡,“观看+信息流+无聊视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观看是一种被动接受方式,在眼睛接收信息的同时放松大脑;信息流式小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所有信息自动提供到眼前,观众们实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超轻松信息获取——看完一个刮肥皂,自动播放下一个刮肥皂;而“无聊”之事之所以好看,是因为“无聊”对于陀螺青年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无聊”首先需要经济实力与时间成本。养活自己本就不易,花费在“无聊”上的每一笔钱都是负担;而赶海或打扫房间,其背后所隐含的巨大时间成本都让青年们望而却步。
其次,“无聊”背后是陀螺青年心理上无法负担的现实琐碎。
爱看刮肥皂的青年为什么不亲手去刮?因为“刮肥皂”本身携带的奇葩色彩,使做这件事的人容易成为被误解、被嘲讽、被攻击的对象。换句话说,“刮肥皂”对于大多数拥有正常生活的正常人来说,都是只能存在于视频中的“绝版”行为,而不可能在现实中实践。同理,养猫养狗本身的付出也在小视频中被极度弱化,留下的只有美的一面。当视频滤镜去掉,“无聊”走到现实中,除了宠物的陪伴和治愈,还有日复一日的照料与清理。
而当做一件事情考验心理承受能力、需要思前顾后,那么它便算不上解压。因此,解压视频的“无聊”是具有替代性的:视频中的主体,替代青年们去经历那些理性的社会人不可能体验的事情。 陀螺青年们深谙,他们“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但他们可以被允许偷偷看几个小视频,看看不那么正轨的生活中大家在做些什么,看见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认同性无聊:缓解社交媒体焦虑
Shelly Hendy是上文提到的拥有两百万粉丝的ins清洁博主Mrs. Hinch的忠实粉丝。在她因意外流产而在家休息的一个月里,Mrs.Hinch每天发布的打扫视频成为了支撑她面对生活的主要动力。这听起来很奇怪——通常能够给我们精神支撑的视频都应该是热血款或鸡汤款。
Hendy解释说:“Ins上有许多许多有名的博主,她们每天晒自己的自拍美照、旅游风景和姐妹聚会视频等,这些都让我越来越焦虑——仿佛只有我呆在家里哪儿也不能去。只有打扫卫生,这是我有能力做的。”
社交媒体将自我与他者的生活距离史无前例拉近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是,你周末宅在家里吃着外卖刷着朋友圈,会看见朋友们晒出的各种美食与风景。当在社交媒体上浏览到更广阔的世界,人们很容易对自己的世界产生“幽闭恐惧”,心理上形成被世界隔离的孤独感,足不出户便产生压力。
解压视频不仅能帮助陀螺青年缓解现实生活带来的压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交媒体焦虑。扫地、取快递这些事情“无聊”的本质是日常化,正因为它们足够日常,因此能使陀螺青年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联系,在社交媒体中寻求到社会认同。当vlog展现他人生活的同时,它同时也将展现生活的相似性——透过他人的日常,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生活的蛛丝马迹,比如同款球鞋、同款化妆品、同款拆快递的方式;甚至赶海视频,也能唤起许多青年们童年在海边撒野的回忆:我曾经历过相似的快乐。
相关推荐
从「云摧毁」到「云生活」:当代陀螺青年的视频解压大法
智慧党建、土工勘测云、传染病体外诊断… 这里有 8 个杭州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马云的退休生活
云生活、宅经济:疫情背后的“危”中有“机”
马云的钱袋子,从颠覆到重生
没有马云的云栖大会,阿里云三代掌门居然以此为重?
在中国编程教育的风口上,还能高呼“索尼大法好”吗?
云团圆!“这个双节长假,我没有回家”
苹果对第三方云游戏平台说No,原因可能很简单
探探:49.64%的单身青年呈独居状态,男性占比高于女性
网址: 从「云摧毁」到「云生活」:当代陀螺青年的视频解压大法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815.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7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6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0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09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